统计学-参考答案(1)(1)(1)(1)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21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在整个统计⼯作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统计学B、统计数据搜集C、统计分析D、统计数据的整理2、统计学的核⼼内容是()A、统计数据的搜集B、统计数据的整理C、统计数据的发布D、统计数据的分析3、某班三名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8分、84分和95分,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4、某管理局有20个下属企业,若要调查这20个企业全部职⼯的⼯资收⼊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20个企业B、20个企业的每个职⼯C、20个企业的全部职⼯D、20个企业每个职⼯的⼯资5、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C、应⽤统计D、推断统计6、()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
A、理论统计B、描述统计C、推断统计D、应⽤统计⼆、多项选择题A、主要特征是研究数据B、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C、研究⽅法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D、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E、研究有具体实物或计量单位的数据2、数学()A、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法的发展提供数学基础B、研究具体的数量规律C、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D、研究⽅法为纯粹的演绎E、研究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抽象的数三、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统计⽅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2、统计过程的起点是_________,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______________。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为什么统计⽅法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求举三个例⼦且不与教科书上的例⼦雷同)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基期下降3%,实际⽐基期下降了3.5%,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116.7%B、100.5%C、85.7%D、99.5%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求得的⽐重之和()A、⼩于100%B、⼤于100%C、等于100 %:D、⼩于或⼤于100%3、将全班学⽣划分为“男⽣”和“⼥⽣”,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尺度B、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4、将全班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为()B、定距尺度C、定序尺度D、定⽐尺度5、昆明市的温度为260C与景洪市的温度310C相差50C,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距尺度B、定类尺度C、定⽐尺度D、定序尺度6、张三的⽉收⼊为1500元,李四的⽉收⼊为3000元,可以得出李四的⽉收⼊是张三的两倍,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序尺度B、定⽐尺度C、定距尺度D、定类尺度7、⼀次性调查是指()A、只作过⼀次的调查B、调查⼀次,以后不再调查C、间隔⼀定时间进⾏⼀次调查D、只隔⼀年就进⾏⼀次的调查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区别B、是毫⽆关系的两个概念C、不可能是⼀致的D、有时⼀致,有时不⼀致9、下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体重D、⼯⼈⼯资10、商业企业的职⼯⼈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11、对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作⼈员进⾏普查,调查对象是()A、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B、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全体⼯作⼈员C、昆明市的⼀个百货商店D、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每⼀位⼯作⼈员12、在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B、每⼀个⼈C、每个⼈的性别D、每个⼈的年龄13、对某城市⼯业企业的设备进⾏普查,填报单位为()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业企业D、全部⼯业企业1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般情况,则这种调查⽅式是()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15、⼈⼝普查规定统⼀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便16、()是对事物最基本的测度。
(完整)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3。
什么是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有限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
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3)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4)应用范围比较狭窄.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
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设计调查项目;〈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5〉确定调查时间;〈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照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称为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标志有两种: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填空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资料)、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3、要研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时,全部工业企业构成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4、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属于数量标志,工人的性别、民族、工种属于品质标志。
5、设备台数、工人人数属于离散变量,身高、体重、年龄属于连续变量。
6、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状况,该市全部居民构成了总体,居民家庭的收入是数量标志。
`7、某市职工人数普查中,该市全部职工人数是指标,每一个职工是总体单位。
8、从个人奖金最高额、最低额,企业奖金总额和人均奖金总额等方面研究某企业奖金的分配情况,该项研究中统计指标是企业奖金总额、人均奖金总额,变量值是奖金最高额、最低额。
二、单选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 调查单位B 标志值C 品质标志D 总体单位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的设备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 每一个工业企业;3、下面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B )。
A 某地区的粮食总产量B 某地区的全部企业C 某商场全年商品销售额D 某地区全部职工人数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 男性是品质标志B 人的年龄是变量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B )。
A 社会总产值B 产品合格率C 产品总成本D 人口总数~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B )。
A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 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 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7、某工人月工资1500元,工资是( A )。
A 数量标志B 品质标志C 质量指标D 数量指标8、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
A 职工的年龄B 职工的性别C 政治面貌D 籍贯9、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统计总体为( D )。
综合指标1、某企业2006年产值超计划完成8%,比上年增长12%,试问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长多少?又该企业甲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230元的水平上降低15元,实际上比上年降低了8%,试计算甲产品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
%108%1%121=++x%7.31%108%121%=-+=x2要求计算表中空格数字,并直接填入表中。
3要求:1.计算该工业局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2.计算该工业局平均每个企业的产值。
该工业局的平均劳动生产率=10600000÷1400=7571.4(元/人)该工业局平均每个企业的产值=1060÷20=53(万元/人)5试分别计算男、女职业人员的总录用率,并比较两组说明各组和总录用率高低不同的原因。
男的总录用率=123÷600=20.5%女的总录用率=89÷500=17.8%6、某厂三个分厂同时生产甲产品,第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一分厂实际产量为500件,刚好完成计划;二分厂实际产量为900件,仅完成计划的90%;三分厂实际产量为1160件,超额完成计划16%。
另外,一分厂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分厂单位成本为16元/件,三分厂单位成本为17元/件。
所以全厂超额2%完成甲产品产量计划,即(0+16%-10%)/3=2%;全厂甲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为17元/件,即(18+16+17)/3=17元/件。
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应该如何计算?全厂计划完成率=%4.10225002560%116/1160%90/9005001160900500==++++全厂平均单位成本=8.1625604312011609005001711601690018500==++⨯+⨯+⨯(元)7、2006年某月份A 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甲市场平均价格=5.5÷4=1.375(元/斤)乙市场平均价格=5.3÷4=1.325(元/斤)8、已知某企业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435÷420=103.6%9、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2950÷100=29.5(件)8075 =9乙组每个工人日产量的标准差=100甲村的平均亩产=675000÷2500=270(公斤)乙村的平均亩产=625000÷2500=250(公斤)时间数列分析要求:(1)编制第一季度各月劳动生产率的动态数列;(2)计算第一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3)计算第一季度的劳动生产率(2)计算第一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14524÷3=4841(元/人)(3)计算第一季度的劳动生产率=1220÷840=14524(元/人)2、某零售商店2006年上半年的零售额与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试计算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上半年的周转次数。
《统计学》课程部分习题参考答案(龚凤乾)1.试针对统计学的三种任务各举一例。
答:见授课题板。
2.举例说明统计分组可以完成的任务。
答:见授课题板。
3.举一个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再举一个双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
答: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如下4.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想要通过调查来研究下列问题:(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1)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该市全部专业技术人员;(2)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该市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3)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该市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学历、职称、年龄、科研成果数。
5根据上表指出:(1)上表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2)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频数);(3)计算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答:(1)连续型组距式分组;(2)连续型组距式分组的组距=本组上限—本组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频率= ii f f /6.某地区人口统计数据如下表,请在此表的空白处添加以下数字:组距、组中值、频率、上限以下累计频数。
注:年龄以“岁”为单位计算,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7.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
(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A 手机拥有量B 商品库存额C 市场占有率D 人口数E 出生人口数F 单位产品成本G 人口出生率H 利税额 (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 EH ;(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 ABD ; (3)质量指标有: CFG ;(4)数量指标有: ABDEH ; (5)离散型变量有: ADE ;(6)连续型变量有: BCFGH 。
8.现在把某地区1999年末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
对这个统计总体,设计了“1999年末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总数”和上述这个个体经营工业单位总体的“1999年全年产品销售收入”两个统计指标。
2022秋统计学习题及答案(1)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统计”一词的含义有哪几种各种含义之间有何关系2、统计工作过程有哪些?二、单项选择题1、某公司要调查了解本地区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情况,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A.本地区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B.本地区所有居民家庭C.某一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情况D.本地某一居民家庭2、在研究我国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时,总体单位是()。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80万个家庭中抽取1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
A.100个家庭B.80万个家庭C.1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8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从数量上认识个体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个体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5、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
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6、统计认识过程是()。
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7、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
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8、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9、变量是变异的()。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10、最近互联网上的一份报告称,“由200辆新车组成的一个样本表明,外国新车的价格明显高于本国生产的新车”。
这一结论属于()。
A.对样本的描述B.对样本的推断C.对总体的描述D.对总体的推断三、多项选择题:1、在第六次全国人中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人口的性别比是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3、某家庭的三位成员的某月工资额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3000元,这里()A.有三个变量B.只有一个变量C.有三个变量值D.有一个变量值E.既有变量、也有变量值四、案例分析题:1、某地区统计部门提供一份统计报告显示:“该地区某年末有商业零售企业5000个,就业人数60万人,该年实现销售利润300亿元,人均实现销售额5万元。
第一章统计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A. 某县的粮食总产量B . 某地区的全部企业 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D. 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 B 2.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 调查单位 B .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 . 总体单位D 3. 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 .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A . .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B 4. 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
A. 连续变量 B . 离散变量.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 .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 D 5.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 男性是品质标志B 人的年龄是变量 A 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B 6. 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
A .总体之间有差异B . 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C .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 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B7. 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 67 分、78 分、88 分、89 分、96 分,“学生成绩”是 ( )。
. 品质标志 B . 数量标志 C 标志值 D . 数量指标 A B8. 某年级学生四门功课的最高考分分别是 98 分、 86 分、 88 分和 95,这四个数字是( )A. 指标B. 标志C. 变量D. 标志值D 9.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社会总产值 B . 产品合格率 C . 产品总成本 D . 人口总数B 10.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产品的产量 B. 产品的出口额 C. 产品的合格品数量 D. 产品的评价D 11. 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 职工的工资 B. 商品的价格 C. 粮食的亩产量 D. 汽车的产量D12. 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 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B. 如性别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 D. 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A 13.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作业一(第1-3章)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
1、威廉·配弟政治算术6、比率速度
2、各方面各环节7、水平法累计法
3、基层综合8、综合指数平均指数
4、主词宾词9、总体方差样本单位数
5、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10、函数关系1
二、1、③6、②
2、④7、②
3、③8、③
4、④9、③
5、④10、④
1、①②③④⑤6、
2、①④⑤7、
3、②③④8、
4、①②③⑤9、
5、①②③④⑤10、1、答:2、答:(2)用于因素分析;
(3)研究现象在较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
统计指数法有哪些作用?
统计指数作为研究现象数量变化规律的统计方法,有着多种作用。
(1)能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①③④⑤
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某方面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
体。
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与总体单位是整体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会随着研究目的和范围的不同相互转换,即总体有可能转化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有可能转化为总体。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
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二者是何关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分,共10分)
统计学考试试题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③⑤
③⑤。
第一章总论三、填空题1、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2、数量特征;数量关系3、经济学;唯物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哲学)4、信息;咨询;监督5、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6、有限总体;无限总体7、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8、连续变量;离散变量9、各种互相联系的统计指标;基本统计指标体系;专题统计指标体系10、总体;总体单位四、简答题1.简述统计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1、统计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的三种涵义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统计活动)是基础,统计工作的结果形成统计资料。
有了统计资料,才能进一步地做好下一阶段的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为统计学研究的打下了资料基础。
统计学为统计工作开创了方向,并指导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统计工作是实践,统计学是理论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如何理解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应用更为广泛和重要2、因为任何社会经济总体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种联系是产生统计指标体系的客观基础,同时也产生了使用统计指标体系的要求。
同时,从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认识来讲,一个统计指标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用相互联系的一套指标才能全面地认识社会经济总体及其运动过程,因此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的应用更为广泛和重要。
3.如何理解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3、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
总体和总体单位是互为存在,条件地连续在一起的。
没有总体单位,总体就不存在;总体单位也不可能离开总体而单独存在,如离开总体,则无法确定总体单位。
4.简述统计指标和指标的关系4、标志和指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第一,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而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第二,标志有只能用文字说明的品质标志和可以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
联系:第一,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第二,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可变的,则说明总体的指标和反映总体单位的标志之间也存在着变化关系。
5.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哪些内容5、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主要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统计设计是定性工作,为以后的定量工作做准备;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都是定量工作过程,是向社会实际搜集大量统计资料以及对调查来的原始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工作过程;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资料达到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目的,是定性认识。
统计工作过程是一个由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认识过程。
6.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6、统计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说明。
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
它们从不同方面体现总体单位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的结果。
7.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有何不同品质标志可否汇总为质量指标7、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不是数量的,只能用文字表现。
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它反映的是统计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可用数值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
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才形成统计指标,这时形成的统计指标也并非是质量指标,而是数量指标。
8.何为变异为什么说有变异才有统计8、统计中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这就是变异。
统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如果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和指标没有变异,即具体表现都一样,那只需调查一个单位说可以了解全体,这就不成其为统计了。
所以有变异才有统计,变异是统计的必要前提。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三、填空题1、统计报表;专门2、全面;非全面;3、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4、直接观察法5、人;户6、非全面;总体数量7、登记;代表性8、选择分组标志9、品质标志;数量标志10、平行分组体系;复合分组体系11、总体按某标志分的组;各组占有的单位数12、重叠13、组限;组中值14、540;52015、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四、简答题1.什么是统计调查基本任务是什么/1、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
其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各项具体调查,从总体中取得各预先确定的指标所需的有关标志。
2.为什么要搞好统计调查应事先制定调查方案2、统计调查是一项繁重复杂、高度统一和严格的科学工作,为了使调查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所搜集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在调查工作开始前都需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调查方案,以统一认识,统一内容,统一方法和统一工作步骤。
3.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一个完整的调查方案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内容,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4.什么是普查普查和统计报表能否相互替代4、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二者虽都是全面调查,但是有区别的。
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统计报表需经常填报,报表内容较固定,调查项目较少;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调查项目上更多。
所以,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5.简述简单和复合分组的的概念及各自的特点5、简单分组是指总体只按照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复合分组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的分组。
简单分组只能观察一个因素对差异的影响;复合分组则可以在多层次上观察多因素的影响。
简单分组形成平行分组体系;复合分组形成复合分组体系。
6、统计工作中为什么要强调多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6.任何一种调查方法都有它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从而具有各自的应用条件;同时,整个社会经济是由多方面,多部门组成的,条件情况十分复杂,要搜集到各种统计资料,只依靠某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是难以完成的。
因此,在统计工作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运用不同调查方式方法。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及其作用7、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目的及其对象特点,将统计总体按照某种标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方法。
其作用有:(1)区分现象的类型;(2)揭示现象的内部结构;(3)显示现象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8、什么是分组标志进行统计分组应如何选择分组标志/9、分组标志是作为分组的标准或依据的特征。
正确的分组标志是实现统计研究目的的前提。
选择分组标志时应注意:(1)在不同的研究目的下选择不同的分组标志;(2)选择一定历史条件下最能反映现象本质差别及内在联系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3)分组标志的选择要随着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9.统计调查误差有哪几种如何防止或尽量减少调查误差9、统计调查误差有两种,一种是登记误差,一种是代表性误差。
防止和减少登记误差,应正确制定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并抓好调查方案的实施工作,利用先进的调查设备和手段。
防止代表性误差,关键在于调查单位的选取。
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中应加强选取单位前的研究,在抽样调查中则要严格遵守随机抽样原则,以便选出的调查单位对总体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10.对于连续型变量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组限应如何设置为什么10、对于连续型变量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组限应重叠设置。
因为连续型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值之间可以取无限个数值,在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如果组限不重叠设置,就会使一部分变量值无组可归。
11.简述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的不同应用条件。
11、当按离散型变量分组时,如果其变量值的变化范围较小,并且不同变量值的个数较少时可采用单项式分组;当按离散型变量分组时,如果其变量值的变化范围较大,并且不同变量值的个数较多时,或按连续型变量分组时,可采用组距式分组。
12.简述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
12、第一,调查单位选取方法不同,重点调查是选择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典型调查是有意识地选择典型单位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根据随机原则选取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第二,调查目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或基本趋势,典型调查是为了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抽样调查是为了用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推断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第三,对总体的推断情况不同,重点调查不能推断总体,典型调查可以推断总体,但不知道推断的准确程度,抽样调查可以推断总体,也可计算把握程度。
第三章综合指标分析三、填空题1、主词;宾词2、有限总体3、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4、有名数;无名数5、可比性6、水平法;累计法7、未完成计划;超额完成计划8、106:1009、标志值;权数10、组中值;均匀11、次数;极端值12、集中;离中(离散)13、平均指标代表性14、标准差;相应的平均数15、p;pq四、简答题1.简述总量指标的作用。
1、总量指标是用绝对数表示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和水平的统计指标。
它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起点,是实行经济管理的依据之一;是计算其他形式的统计指标的基础。
2.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有何区别2、总体单位总量是指总体中单位数的总和,总体标志总量是总体各单位某项标志值之和,二者是从同一总体的两个方面来看的,它们的含义和作用都不相同。
但二者的地位随着研究目的不同和总体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区分它们的关键在于指标本身所反映的内容,属于总体单位的个数为总体单位总量,属于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总和为总体标志总量。
3.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
3、(1)时期指标数值可以连续计数,即通过连续登记获得数据,每个数据都说明了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总量;而时点指标只能间断计数,即每隔一定时间登记一次,每个数据都表示现象在某一时点上达到的水平。
(2)性质相同的时期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相加后说明较长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量;时点指标一般相加后没有意义。
(3)同类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4.结构相对指标与比例相对指标有何关系4、(1)结构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状况的综合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反映一种结构性比例。
(2)两者侧重点不同:前者是总体中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对比,是一种包含关系,后者则是总体中部分与部分之比,是一种并列关系。
(3)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常结合运用,以反映事物内部的各种比例关系。
5.平均指标有何作用5、平均指标是将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不同数量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该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其作用有:(1)可以对比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地区的一般水平;(2)可以对比某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变化;(3)可以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4);可以作为论断事物的一种标准;(5)利用它可进行数量上的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