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散步》《散文诗两首》巩固练习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7
《散步》《诗两首》第一部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熬.过()嫩.芽()分歧.()粼粼..()⏹♓笑()❍◆浴()♎♋☐告()花♌♋⏹()2.“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决定”、“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等处可谓是大词小用、小题大作,《散步》的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3.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3分)4.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3分)5.“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分)6.《散步》中的景物描写共有两处,第一处的作用是,第二处的作用是。
(4分)7.《金色花》作者是文学家。
《纸船》选自,作者冰心是著名、。
(5分)8.体会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4分)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⑵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9.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3分)10.借纸船来抒情有什么好处?(3分)11.结合诗的意思,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现代诗人刘大白《旧梦之群》一诗中这样赞美人生,他说:少年是()的/一件一件地创作壮年是()的/一座座地建筑老年是()的/一叶一叶地翻阅……三个不同的比喻,描绘出人生三部曲的各自旋律,乃是对人生深刻的总结与概括。
12.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
(4分)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⑴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⑵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
《散步》《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识记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霎.时( ) 分歧.( ) 委屈.( ) 桑.树( )匿.笑( ) 笑嘻嘻..( ) 并蒂.( ) 花瑞.( )菡萏..( )( ) 攲.斜()荫.蔽( )..( )( ) 徘徊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花瑞匿笑菡萏沐欲披散徘徊吟诵臭觉攲斜摇摆顷侧笑喜喜罗摩衍那( ) ( ) ( )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2)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3)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匿笑:(4)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
徘徊:4.填空。
(1)《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亲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作家。
(2)《金色花》选自《》。
_ ___ 译。
作者是(国名)文学家___ _。
他比较著名的诗集有《___ _》《》《飞鸟集》,1913年曾获____ 文学奖。
(3)《荷叶母亲》选自《____ 》,作者是我国现代____ 家、小说家、诗人、____ 作家____ ,原名____ 。
代表作有《春水》《》《》《》等。
运用能力提升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处。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 _(铺伸延)着,有的浓,有的淡。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 (强大强壮强悍)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____ (高高强大高大)的父亲。
(3)但我和妻子都是____ (缓缓轻轻慢慢)地,____ (稳稳静静重重)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4)我要____ (轻轻悄悄偷偷)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5)我便要将我____ (细细微微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6)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____ (烦闷烦躁憋闷)。
2018年七年级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6.散步_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A.铺.开(pū)分歧.(zhī)流淌两全其美B.桑.树(sānɡ) 散.步(sàn) 取诀各得其所C.温馨.(xīn) 霎.时(chà) 领袖委曲求全D.煎熬.(áo) 蹲.下(dūn) 滋润水波粼粼【解析】A项,分歧.(qí);B项,取决;C项,霎.时(shà)。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①我的母亲又______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______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______地铺着。
A.熬无奈随意B.度无奈随便C.熬信服随意D.度信服随便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A.他们双方的意见存在很大分歧..,从而导致谈判一度被迫中止。
B.这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能够让你从此安下心来专心学习。
C.晚餐后,一家人就各忙各的了:爸爸打开了电脑,妈妈在追剧,我则埋头写作业,我们各得其所....,互不干扰。
D.学习如长途跋涉,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你能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你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解析】B项,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但句中所表现的只是“安下心来专心学习”一个方面,与词义不相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5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高新水平的“复兴号”动车组双向首发成功。
B.为减少和预防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派出所民警在社区开展了防电信诈骗主题宣传活动。
C.当地时间5月22日晚,英国曼彻斯特发生恐怖袭击,造成大约近20人死亡。
D.为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中国邮政7月1日发行《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
【解析】A项,搭配不当,“高新”应改为“先进”;B项,语序不当,应将“减少”和“预防”互换位置;C项,语意重复,“大约”和“近”任删其一。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边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分歧(qí)委屈(qū) 鱼塘(táng)熬(áo)过苦日子B.拆散(chāi)散步(sǎn)温馨(xīn)嫩(nèn)C.粼粼(lín)蹲下来(dūn)毕竟(j ìng)水波(bō)D.稳当(wěn)责任(zé)习惯(guàn) 铺着(pū)2.下列各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C.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折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D.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世园会北京园里,上演了一场花艺音乐秀,四位歌手化身花艺模特,带来《北京记忆》等歌曲,歌声在胡同里荡漾回旋。
花影、树影、云影、风声、水声、曲声,还有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________,成为世园会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相比于________的歌声,歌手身上的配饰更是________,那些配饰不是________的钻石玛瑙,而是与世园会主题________的花艺。
A.此起彼伏高山流水别有用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B.相映成趣高山流水别具匠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C.相映成趣耳熟能详别具匠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D.此起彼伏耳熟能详别有用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承办军运会营造良好环境。
B.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
C.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路。
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散步同步练习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一项是( )A.鱼塘.(tánɡ) 委屈.(qu) 分歧.(zhī)B.拆.散(chēi) 熬.过(áo) 散.步(sàn)C.粼.粼(lín) 霎.时(chà) 嫩.芽(nèn)D.稳.当(wěn) 习惯.(ɡuàn) 铺.着(pū)2.选词填空。
(1)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___________(信服佩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后来发生了分歧……不过,一切都___________(决定取决)于我。
3.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对南方初春田野景物描写,为一家三代散步安排了一个极佳自然环境,以美景衬托出一家人生活美满。
B.《散步》里发生分歧后,写了祖孙三代人心理活动,突出写是“我”心态。
C.《散步》结尾那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表明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责任和使命。
D.《散步》主要写儿童世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思想矛盾。
4.仿照课文第4段写一段话。
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丰收。
5.综合性学习。
课文写“我”一家祖孙三代散步时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表现出母亲对孙子关爱之情。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体会奶奶对孙子关爱,完成下面题目。
(1)这幅漫画含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你是漫画中孩子,你将会怎样对“奶奶”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阅读从“我们在田野散步”到“母亲对我说”,回答6~9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同步练习内容预览:第二十三课《散步》(建议安排1课时)[学法导引]《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真情的散文。
本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田野上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宽容忍让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课文抓住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蕴含丰富的一个镜头--家人散步,根据“缘由--过渡--入题--波澜--波又起--收拢作结”的思路展开。
通过几个细节的描绘,写出了一家三代之间互敬互爱的情谊。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
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仔细撺摩文中语句展示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典题例析]例题一:“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一句的含义如何理解?解析:此题主要检测学生对作品中关键句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型的题目,同样不能孤立地断章取义,应该把这些句子放到课文中去,联系全文,结合文章主旨来考虑。
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眼”,理解其深刻的内涵,有助于更好地“读懂”课文。
参考答案:人到中年,肩上负着的是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对家庭应当有一种使命感。
例题二:“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段初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解析:此题意在引导读者懂得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道理。
为了表达中心的需要,作者可以调用多种表现手法,使文章中心更深刻、更感人。
“我”之所以要鼓励母亲去散步,因为母亲生命的力量已所剩无几了,让母亲到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走走,使她增长生的勇气和力量,这是对母亲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啊!参考答案: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为后文作铺垫。
[课时训练]一、下列句中的“熬”字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写好报告,他又熬了一个通宵。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后来发生了分歧.(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不过,一切都取jue( )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shà( )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1)请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请根据拼音在文段括号内写上恰当的汉字。
(3)请在文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
( )(2)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 )(3)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 )(4)“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 )3.阅读课文“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说:‘走大路。
’”部分,回答问题。
(1)选文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
(2)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说一说你的理解。
(3)选文中有一处写景,请你找出来,从内容、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
景物:赏析: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流淌(tǎng) 分歧.(zhī) 琐事两全其美B.斗笠.(lì) 散.步(s n) 取诀各得其所C.温馨.(xīng) 霎.时(sh ) 桑树委曲求全D.煎熬.( o) 蹲.下(dūn) 惬意水波粼粼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岸边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妖娆..轻舞,惹得湖水也荡起了层层涟漪。
C.虽然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D.“尺有所短....”,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寸有所长3.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6 散步1.依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分qí( ) xìn()服chāi()散dūn()下瞬时( ) 水波粼粼( ) 嫩芽( ) 熬过( )....2.找出并更正以下句子中的错别字。
(1)树枝上的嫩芽儿也蜜了。
( )(2)我想折散一家人,分红两路,各得其所,终不肯意。
( )(3)儿子固然很胖,毕竞幼小,自然也很轻。
( )(4)可是,全部都取绝于我。
( )3.请联合语境,采用本文中的词语达成下边的填空。
期望着,期望着,春季终于到了。
已经70岁的奶奶又________了一个________。
周日,我们一家人为去公园还是动物园产生了________。
我说,我要去动物园里喂天鹅,还能够欣赏________的湖面,多美呀;奶奶却想去公园看老年人打太极拳,能够一边看,一边学。
爸爸说,我们分红两伙,我和你奶奶去公园,你和妈妈去动物园,这样________。
我和奶奶都________地址了点头。
4.以下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小家伙忽然叫起来:“前方也是妈妈和儿子,后边也是妈妈和儿子!”B.我想找一个两全的方法,找不出;我想拆开一家人,分红两路,各得其所,终不肯意。
C.可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想法,“还是走小道吧!”D.“我走可是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5.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全部学校都要关爱留守小孩,利用全部契机激励他们,锻炼他们,培育他们自强自立。
B.我们要学习并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感觉父辈的使命感、责任感。
C.为了创造优秀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确实增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D.市第一小学采纳了各样预防举措,防范师生不患春季流感,保证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6.以下选项中排序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祖先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辈传达出正能量。
②先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遵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同步训练一、填空题1.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① (A.暴怒无常B.暴跳如雷)。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后来发生了分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② (A.各得其所B.各行其是),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1)给文段中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瘫.痪_______________分qí _____________(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2.填空。
(1)《散步》的作者是_____,本文是他的一篇____,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___”。
(2)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线索可以是______,可以是_____,可以是___,可以是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__。
《散步》这篇文章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母亲”“妻子”是名词。
《散文诗两首》分层作业一、选择题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花瓣.(biàn)烦闷.(mèn)慈怜.(lián)抚摩.(mó)B.祷.告(dǎo)并蒂.(dì)花瑞.(duān)嗅.觉(xiù)C.倘.若(tǎng)姊.妹(zǐ)菡萏.(dàn)攲.斜(qī)D.惊讶.(yà)徘徊.(huí)膝.盖(xī)遮.拦(zh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荫蔽怒不可遏花瑞海枯石滥B.祷告坦荡如砥攲斜矫揉造作C.襟怀力不遐供慈怜憨然入梦D.恍惚仰之迩高佝偻振聋发溃3.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B.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C.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D.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最新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孩子身心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B.我们要科学防控疫情,切忌不能听信、传播谣言,外出时要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C.通过实施一系列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甘南地区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D.复习时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先筛查知识漏洞,再有针对性地填补。
5.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色花》结尾处:“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一句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
B.《荷叶·母亲》一文重点写雨中的荷叶覆盖在莲花上面,作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则是为了写母亲,揭示了“我”是雨打风摆动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C.“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家中女孩多,祖父重男轻女,所以“我”在文中感到“烦闷”“不适意”。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散步》《散文诗两首》巩固练习word版
基础知识识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霎时
..( )
..桑树
..委屈
....( )
..分歧
..( )
( )
..
匿笑
..花瑞
..( )
....( )
..笑嘻嘻
...( )
..并蒂
( )
..
菡萏
..( )
..
...).荫蔽
..( )( )
..( )( )
....徘徊
....攲斜(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花瑞匿笑菡萏沐欲披散徘徊吟诵
臭觉攲斜摇摆顷侧笑喜喜罗摩衍那
( ) ( ) ( ) (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
(2)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
(3)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匿笑:
(4)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
徘徊:
4.填空。
(1)《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亲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作家。
(2)《金色花》选自《》。
_ ___ 译。
作者是(国名)文学家___ _。
他比较著名的诗集有《___ _》《》《飞鸟集》,1913年曾获____ 文学奖。
(3)《荷叶母亲》选自《____ 》,作者是我国现代____ 家、小说家、诗人、____ 作家____ ,原名____ 。
代表作有《春水》《》《》《》等。
运用能力提升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处。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 _(铺伸延)着,有的浓,有的淡。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 (强大强壮强悍)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____ (高高强大高大)的父亲。
(3)但我和妻子都是____ (缓缓轻轻慢慢)地,____ (稳稳静静重重)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4)我要____ (轻轻悄悄偷偷)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5)我便要将我____ (细细微微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6)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____ (烦闷烦躁憋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