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_2013年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5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 历史学科满分 100分 时间45 分钟一.单项选择(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下面表格。
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1.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170多年前,一位英雄在广州虎门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
这位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邓世昌 2. 右图中的历史遗迹是被劫掠焚毁后的圆明园。
它被毁于何国军队A.俄国B.日本C.英国和法国D.美国3.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俄国 4.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的洋枪队的头目是A.华尔B.戈登C.克林德D.义律 5.洋务运动最根本的目的是A.维护清朝统治B.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C.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D.发展资本主义6.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你认为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A.《天津条约》签订后B.洋务运动时期C.《马关条约》签订后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后7.如果让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 .各国使馆林立B .某国使馆举行舞会C .驻扎外国军队D .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8.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A.平壤战役B.黄海海战C.威海卫战役D.辽东战役 9.如果你要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有关问题,主要应该参考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新青年》 D.《申报》 10.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区别是A.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B.兴办新式学校C.推翻清王朝统治D.充分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 12.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A.三联书店B.商务印书馆C.同文出版社D.外文出版社 13.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阿Q 正传》 C.《孔乙己》 D.《药》 14.2009年“民生”问题成为“两会”的热门话题,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1、洋务运动“自强”的内容是要( )A .创办民用企业B .创办军事工业C .派遣留学生D .创办新式学校2、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强学会B .保国会C .兴中会D .中国同盟会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4、右图中人物及其同仁的英勇就义使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亡图存的人们希望落空, 丢掉幻想的爱国者们后来发动了(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5、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 )A .中共“一大” 召开 B. 五四运动 C. 中共“二大”召开 D. 中共“三大”召开 6、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 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A .篡夺革命果实B .镇压二次革命C .出卖了维新派D .公然复辟帝制7、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 )A .《每周评论》B .《中外纪闻》C .《新青年》D .《民报》8、若想了解李鸿章创办的民用企业的情况,可查阅哪个企业的资料( )A .江南制造总局B .福州船政局C .轮船招商局D .湖北织布局9、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维新变法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③④①②D .①③②④10、1919年,小林在北京看到这样一个场面:一群学生手举着旗帜和横幅,上面写着“废除二十一条”、“外 争国权,内惩国贼”等标语进行游行示威,请问这一场景应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九一八事变B.五四运动 C 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11、下列报刊,发表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是 ( )A .《万国公报》B .民报C .《新青年》D .《每周评论》12、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列强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13、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A.割香港岛B .五口通商C .协定关税D .战后赔款 2.在学习中国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时,小明自己设计了一道题,请你完成( )A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B .①《马关条约》 ②《辛丑条约》 ③《南京条约》C .①《辛丑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南京条约》D .①《辛丑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3.下面表格中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一项是( )4.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
由此可知()A.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B.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C.太平天国运动改变了阶级结构D.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5.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不遗余力。
以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A.邓世昌——收复新疆B.左宗棠——黄海海战C.康有为——戊戌变法D.谭嗣同——辛亥革命6.从19世纪6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企业。
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却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因此他们介绍西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吁从制度上进行变革。
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D.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7.1900年7月前,维新派的《清议报》将义和团民称为“暴徒”“匪”“乱民”,7月之后,却赞赏其“赴死军前”“曾不返顾”。
兴中会的《中国日报》也有类似转变。
这反映出()A.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政治诉求趋同B.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发生变化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D.近代的报刊致力于宣扬民主思想8.陈天华的《猛回头》与邹容的《革命军》在新军中的影响很大。
历史(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6月26日是联合国人会设立的“世界禁烟日”。
与之相关联的近代中国虎门销烟的主要领导者是A.林则徐B.李鸿章C.左宗棠D.康有为2.下侧漫画中的两个强盗放火抢掠了一座位于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只留下残垣断壁在无声控诉。
这两个“强盗”是()A.法国和沙俄B.美国和沙俄C.英国和法国D.英国和美国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③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④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4.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
这种“变局”开始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法国皮诺家族曾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150多年前被抢劫并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当年,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下列那些殖民者有关()A.美、俄殖民者 B.法、俄殖民者 C.英、美国殖民者 D.英、法殖民者6.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李想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设计以下表格,你认为李想在③的位置上会写上战争条约影响鸦片战争《南京条约》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②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④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引发如下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追签订了()时间1894年前1900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80家933家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外商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这说明洋务运动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D.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9.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历史试题(共8页)第7页 历史试题(共8页)第8页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第Ⅱ卷上,考试结束时,将第Ⅱ卷交上,第Ⅰ卷自己精心保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将其填在答题卡上)1.右图是为纪念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虎门销烟B .火烧圆明园C .太平天国运动D .八国联军侵华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3.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 .广州B .香港岛C .台湾D .辽东半岛4.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5.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 .赔款白银二亿两C .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 .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6.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 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 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俄国7. “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里)1.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1987年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A.邓世昌B.左宗棠C.林则徐D.关天培2.有这样一位人,他梦想发战争财,受雇于清组建“洋队”,结果“咎由自取”反丧了卿卿性命。
此人是A.西摩尔B.瓦德西C.华尔D.赫胥黎3.洋务运动先后提出的口号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C.自强、D.科学、求富4.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A.矿务局B.机器织布局 C.织布局D.江南制造XX局5.自古以来,状园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偏偏有一个状园“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此人是A.张謇B.詹天佑C.D.张之洞6.近代中国的设计或修筑都是控制着,20世纪初有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在他的主持下自己设计和修筑了第一条干线,他是A.严复B.詹天佑C.张謇D.7.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A.康熙帝B.道光帝C.帝D.宣统帝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B.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C.《天演论》的发表D.《马关条约》的签订9.把西方进化论思想介绍到中国,指出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的是A.康有为B.C.严复D.帝10.戊戌变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A.1895年B.1897年 C.1898年D.1901年11.“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歌颂的是A.XB.康有为C.D.孙12.在近代中国掀起的一场风暴是A.戊戌变法B.辛亥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3.“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A.洋务运动B.维新运动C.辛亥D.新文化运动14.新文化运动的两个主要阵地是(1)《新青年》(2)大学(3)《每周评论》(4)A.(1)(2)B.(2)(3)C.(3)(4)D.(1)(3)15.中国近代第一所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即大学的前身是A.京师大学堂B.学堂 C. D.讲武堂16.清宣布废止科举考试是在A.1903年B.1904年C.1905年D.1910年17.“力排众难收,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人物是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杨18.“割,赔两亿,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无法管。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李渊B.李世民C.李隆基D.李治2.北宋时期,哪位皇帝实施了“庆历新政”?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仁宗3.郑和下西洋的航行次数是?A.一次B.两次C.三次D.七次4.明朝的“靖难之役”是由哪位皇帝发起的?A.明太祖B.明成祖C.明宣宗D.明英宗5.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哪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康熙、雍正、乾隆B.顺治、康熙、雍正C.康熙、雍正、嘉庆D.顺治、康熙、乾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2.宋朝时期,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3.元朝时期,中国的科技和文化达到了顶峰。
()4.明朝的“一条鞭法”是一项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
()5.清朝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2.宋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3.元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4.明朝的“永乐大典”是由______皇帝主持编纂的。
5.清朝的“鸦片战争”发生在______年。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2.请简述宋朝的“文官政治”。
3.请简述元朝的行省制度。
4.请简述明朝的“海禁”政策。
5.请简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列举出唐朝的三大盛世。
2.请列举出宋朝的三大发明。
3.请列举出元朝的三大贡献。
4.请列举出明朝的三大文化成就。
5.请列举出清朝的三大外交事件。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分析唐朝的“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2.请分析清朝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关于唐朝的历史展览。
2.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关于清朝的历史讲座。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设计一个关于唐朝都城长安的平面图,标注出主要建筑和街道。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B.中国开始遭受外来侵略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变化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有两处在同一省份,这一省是A.福建 B.浙江 C.广东 D.江苏3、二十世纪初中国居民李某有四个儿子,其工作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老大在天津的外国人的工厂上班B.老二在北京外交部门工作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D.老四居住在上海租界内4、《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显著的是A.赔款二亿两白银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增辟沙市、重庆为商埠D.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5、下列在新疆地区的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①阿古柏率军入侵新疆②沙俄出兵占伊犁③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④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①③②④D ①②④③6、在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①俄国②法国③英国④日本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清朝统治 B.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8、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B.组织强学会C.《马关条约》签订D.戊戌政变发生9、二十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一次是指A.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鸦片战争爆发10、下列侵华战争中,列强曾直接武装进占北京大肆抢掠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2、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13、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有根本区别的是A.鼓励开矿设厂B.改革教育制度C.改革政治制度D.抑制农民起义1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李世民B.李渊C.李隆基D.李治2.北宋时期,哪位皇帝实施了“庆历新政”?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仁宗3.元朝时期,哪位意大利人来到中国,并记录下了《马可·波罗行纪》?A.但丁B.马可·波罗C.达·芬奇D.哥伦布4.明朝时期,哪位航海家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A.郑和B.徐霞客C.张骞D.常遇春A.康熙B.乾隆C.雍正D.嘉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朝代。
(×)2.宋朝时期,中国的科技、文化、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元朝时期,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4.明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达到了顶峰。
(√)5.清朝时期,中国的疆域面积达到了历史最大。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2.宋朝的都城是______。
3.元朝的都城是______。
4.明朝的都城是______。
5.清朝的都城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唐朝的开国皇帝及其历史功绩。
2.简述宋朝的“庆历新政”及其影响。
3.简述元朝时期的“行省制度”。
4.简述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5.简述清朝时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及其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假设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请阐述如何治理边疆地区。
2.假设你是宋朝时期的一位农民,请描述你的日常生活。
3.假设你是元朝时期的一位商人,请阐述你的商业活动。
4.假设你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航海家,请描述你的航海经历。
5.假设你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请阐述如何推行“摊丁入亩”政策。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分析宋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设计一份唐朝时期的城市规划图。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有答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只有一项符合要求并把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中)1、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3、右图的清军爱国将领牺牲在下列哪次战役中:A、平壤战役B、黄海海战C、辽东战役D、威海卫战役4、这是某一个派别的观点“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研究外国利器。
”请你选择:5、有这样一幅春联“一代宗师.XXX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XXX.建党丰功;暮年颓唐.XXX由衷。
”该春联评价的人物是:()A.XXXB李大钊C鲁迅DXXX6、XXX先生在探索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带领了辛亥反动。
此次反动是历史性剧变。
主要原因是:A、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革命过到了使中国自强的目的C、革命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序幕C、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7、《辛丑条约》的签定使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天发生在:A、1900年B、1889年C、1901年D、1895年8、1898年,一位清代官员的元老气急败坏的对XXX说:“变法、变法,你可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这位元老级的官员应属哪一派:A、顽固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激进派9、巴黎和会传来了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在北京以学生为先导的爱国运动爆发。
下列能体现中国人民的要求口号是:①外争国权,内除国贼②誓死争回青岛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④“自强”、“求富”⑤提倡民主,反对专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⑤10、XXX 在今年的10月15日召开了,参加会议代表有2220名。
2012_2013年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O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5 17 18 19 20
答案
1.青岛市有一座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是为纪念一次伟大的学生运动而修建的,在这场运动中,爱国学生喊出了“还我青岛”的口号。
以此判断这次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戊戌变法运动
D. 南昌起义
2、“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
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记归踪。
”这是董必武重访嘉兴南湖后题下的诗句。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遵义会议召开
C.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 秋收起义
3、“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初期的中央局书记。
”请你判断此人是()。
A. 鲁迅
B.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陈独秀
4、孙中山曾说:“今天在这个地方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这个军官学校”指的是()。
A.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B. 抗日军政大学
C.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汉口分校
D. 西南联合大学
5、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
A. 黄埔学生军
B. 蒋介石的军队
C.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D. 吴佩孚的军队
6、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A.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 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
C. 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
D. 北洋军阀政府的成立
7、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
A. 广东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延安革命根据地
8、1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
A. 井冈山会师
B. 会宁会师
C. 吴起镇会师
D. 遵义会议
9、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②五四运动③红军长征④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10、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里,不朽的民族战歌《义勇军进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它的曲作者是()。
A. 田汉
B. 聂耳
C. 冼星海
D. 徐悲鸿
11、虎子是第二十九军的一名战士,当时他驻守宛平县。
1937年7月7日拂晓,日军向宛平县射击,中国守军立刻予以还击。
此战役为()。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一·二八事变
D. 台儿庄战役
12、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A. 贺龙
B. 林彪
C. 彭德怀
D. 朱德
13、《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象征,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塑造了伟大的民族形象,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
这首歌曲
的曲作者是()。
A. 聂耳
B. 田汉
C. 毛泽东
D. 冼星海
14、1923年,在世界化学界炸响了一声春雷: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一种由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了金质奖章,从而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
这位凿穿了垄断集团的坚壁、为中华民族带来福音的化学家是()。
A. 詹天佑
B. 侯德榜
C. 徐悲鸿
D. 魏源
15、1945年8月15日,延安人民载歌载舞欢庆的事件是()。
A. 局部反攻取得胜利
B. 苏联红军出兵东北
C. 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D.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6、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A. 鸦片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17、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联共抗日
B、反蒋抗日
C、逼蒋抗日
D、国共合作
18、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的政治报告题目是()。
A、《论持久战》
B、《论联合政府》
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D、《改造我们的学习》
19、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下列哪次会议上()。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20、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
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 歌颂祖国
B. 追求理想
C. 抨击时弊
D. 抗日救亡
二、辨析题(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共16分)
例题:北京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错误:北京人
理由: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2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错误:
理由:2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毛泽东为书记。
⑴错误:
理由:
⑵错误:
理由:
23、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错误:
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2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
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6分)
(2)该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5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提出的问题:(13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分)
(2)诗中的“远征”是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2分)
(3)诗中“三军”指的是哪三军?(3分)
(4)红军这次“远征”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四、综合题(20分)
26、中共“七大”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本次会议形成了以毛泽
东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集体领导,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8分)
(1)这次大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4分)
(2)本次大会有哪些主要内容?(8分)
(3)本次大会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8分)
参考答案(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B C D A C A B B C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B C D B D C C B D D
二、辨析题(16分)
21、错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理由: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2、⑴错误:北京
理由: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大会在上海召开。
⑵错误:毛泽东
理由:中共一大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23、错误:秋收起义
理由: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三、材料解析题(24分)
24.(1)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6分)
(2)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5分)
25.(1)毛泽东。
(2分)
(2)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2分)
(3)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3分)
(4)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
长征的胜利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6分)
四、综合题(20分)
26、(1)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在抗战胜利后,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中共召开了这次代表大会。
(4分)
(2)内容:①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②大会制定了
党的政治路线;③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④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8分)
(3)这次大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