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2知识点复习.doc
- 格式:doc
- 大小:205.40 KB
- 文档页数:11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1500字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如下:
第一章机械振动与波动
1. 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
2. 单摆的运动规律
3. 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
4. 机械波与介质的传播
5. 简谐波的特征及其数学表达
6. 简谐振动的特征及其数学表达
第二章光学
1.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2. 光的折射及其数学表达
3. 总反射及其条件
4. 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现象
5. 杨氏干涉和薄膜干涉
6. 衍射现象及其数学表达
第三章电磁感应
1. 磁感线和磁感应强度
2. 安培定律及其数学表达
3. 磁通量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 感应电动势及其数学表达
5. 自感和互感
第四章电磁场
1. 电场的基本概念和电场强度的定义
2. 电荷与电场的相互作用
3. 电荷分布所建立的电场
4. 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和电容的定义
5. 电容与电压关系及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6. 平行板电容器和球形电容器的电场
7. 电磁感应中的电荷运动
第五章原子物理与半导体物理
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2. 原子核的结构和放射性
3. 半导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和PN结的形成
4. 半导体的导电机制和P型、N型半导体的特性
5. 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6.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和技术应用
以上是高一物理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每个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数学表达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2知识点复习知识点复习:一、功、功率、机械能和能源1、做功两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2、功:αcos Fl W = 其中α为力F 的方向同位移L 方向所成的角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负功之分,单位为焦耳(J ) 3、物体做正功负功问题 (将α理解为F 与V 所成的角,更为简单) **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经常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
例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了-6J 的功,可以说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 的功。
说了“克服”,就不能再说做了负功。
4、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表达式为:221mv E K = 5、重力势能是标量,表达式为:mgh E P =(1)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相对于选取的参考面而言的。
因此在计算重力势能时,应该明确选取零势面。
(2)重力势能可正可负,在零势面上方重力势能为正值,在零势面下方重力势能为负值。
6、动能定理: 2201122W mv mv =-总 其中W 总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m 为物体质量,v 为末速度,0v 为初速度 解答思路:①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③明确物体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1k E 和2k E 。
④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12k k W E E =-和。
7、机械能守恒定律: 2211k p k p E E E E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没有任何外力做功。
) 解题思路:①选取研究对象----物体系或物体。
②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③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态时的机械能。
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求解。
8、功率的表达式:tWP =,或者P=FV 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是标量,有正负 9、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标称值。
高一物理学必修2知识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位置、位移和路径1. 位置的概念物体在空间中的所处位置称为位置,可以用坐标系表示。
2. 位移的概念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称为位移,位移可正可负。
3. 路径的概念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轨迹称为路径,路径可以是直线、弧线等形式。
二、速度和加速度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移动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当时间间隔无限接近于0时,得到的速度为瞬时速度。
2.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与该时间间隔的比值为平均加速度。
当时间间隔无限接近于0时,得到的加速度为瞬时加速度。
第二章:力和运动一、力的概念和分类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方向改变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接触作用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
非接触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远距离作用产生的力,如万有引力、电磁力等。
二、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时将保持静止,而物体运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如果存在相互作用力,则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三章:力的作用和力的性质一、静力学1. 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2. 斜面上的物体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分解为沿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的力,并利用分解力求解相应问题。
二、动力学1. 运动中的力学性质动力学研究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与力的关系,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计算方法。
2. 弹力和弹簧的力学性质弹力是弹簧伸长或压缩时产生的力,遵循胡克定律。
第四章:万有引力一、引力的概念和特点1. 引力的概念引力是物体之间由于质量而产生的吸引力,是一种非接触力。
物理高一必修二前两章知识点高一物理必修二前两章知识点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必修二是初步学习物理知识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通常包括力和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等内容。
本文将对这两章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或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单位为牛顿(N)。
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ma,其中F代表力,m代表质量,a代表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表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与其对物体所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作用力,都存在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它们可以按照从头到尾的相邻叠加原理进行合成。
合成力的大小等于各力矢量的代数和,方向由合力的指向决定。
2.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作用于物体上的两个垂直力。
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当一个力F作用在斜面上时,可以将其分解为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力。
三、匀速运动1. 速度和位移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Δx / Δt,其中v表示速度,Δx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与总时间之比。
瞬时速度则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可以通过求导数的方式来计算。
3.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同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
四、变速运动1. 加速度加速度是变速运动中速度变化率的量度。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 =Δv / 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变化量,Δt表示时间。
高一物理必修二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一】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 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 = 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 [ (Vo2+Vt2)/2]l/26.位移s=V平t =Vot+at2/2=Vt/2 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d〉0;反向则垠0}8.实验用推论As = aT2 {A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⑴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 m/s;加速度(a): m/s2;末速度(Vt): 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lm/s=3. 6km /ho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 (Vt-Vo) /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 ,/s—t图、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o2)自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 = 02.末速度Vt = gt3.下落高度h = gt2/2 (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 = 2gh注:(1)自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 = g = 9.8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沪9. 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 = 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人教版第二册知识总结(期末考试版)一、高考热点44条高考热点1:曲线运动与变速运动的关系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但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高考热点2:曲线运动的合外力曲线运动的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指向曲线的凹侧,速度的方向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高考热点3: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高考热点4:平抛运动的实验在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必须使斜槽的末端水平;每一次实验必须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实验时选择体积小密度大的钢球做实验。
高考热点5:平抛运动的时间只跟竖直方向的位移(高度)有关,与水平方向的速度无关。
高考热点6:斜抛运动和平抛运动都是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高考热点7:向上的斜抛运动物体先做匀减速曲线运动,再做平抛运动;在最高点处物体的速度不为零。
向下的斜抛运动物体一直做匀加速曲线运动。
高考热点8:渡河最短时间: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河宽)v d t =min高考热点9:抛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竖直向下高考热点10:平抛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不变;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每秒内的速度增量相同;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时刻改变;平抛运动是一种在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是匀加速曲线运动。
高考热点11:圆周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但曲线运动不一定是圆周运动(曲线运动包括: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圆周运动)。
高考热点12: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处处相等,方向时刻改变;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的路程相等。
高考热点13: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变;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的角度相等。
高考热点14: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大小处处相等,方向时刻改变; 高考热点15:向心力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而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
高考热点16:向心力由物体的合力提供,或者由某个分力来提供。
高考热点17:向心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第一章1.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第一章篇一加速度-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物体运动时,如果加速度不为零,则处于加速状态。
若加速度大于零,则为正加速;若加速度小于零,则为负加速(即速度减至0后反向加速)。
(提示:物理中的符号不同于数学中的符号,在+、-号只代表是的标量,在物理中+、-号部分代表单纯的标量,还有部分还代表的像方向啦什么的矢量)V=v末—v初加速度公式:a=△V/△t加速度-曲线加速运动在加速度保持不变的时候,物体也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比如,当你把一个物体沿水平方向用力抛出时,你会发现,这个物体离开桌面以后,在空中划过一条曲线,落在了地上。
物体在出手以后,受到的只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因此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都不改变。
但是物体由于惯性还在水平方向上以出手速度运动。
这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就不在同一直线上了。
物体就会往力的方向偏转,划过一条往地面方向偏转的曲线。
但是这个时候,由于重力大小不变,因此加速度大小也不变。
物体仍然做的是匀加速运动,但不过是匀加速曲线运动。
2.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第一章篇二A、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知道外力迫使它改变之中状态为止。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
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
4、惯性的定义: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5、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6、惯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B、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2、表达式:F=ma(1)定律的表达式虽写成F=ma,但不能认为物体所受外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2)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力?当然如果F是某一个力或某一方向的分量,其加速度也是该力单独产生的或者是在某一方向上产生的3、注意(1)如果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则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这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课本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课本必修二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和电学三个模块,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的内容:一、力学部分1. 运动与力:讲述了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的表示方法,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 牛顿运动定律:介绍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 力的合成与分解:讲解了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平衡力的概念,以及平衡力的应用于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的案例。
4. 动力学:主要介绍了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以及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物体运动问题的方法。
5. 动量守恒定律:讨论了系统内动量守恒的条件和应用,以及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动量守恒定律。
二、热学部分1. 热现象与内能:介绍了温度和热量的概念,以及物体的内能和热平衡的相关知识。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讲解了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状态变化过程中的气体性质,如压强、体积和温度的关系。
3. 热传递与热机:主要涵盖了传热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热量传递的计算方法,以及热机效率和热力循环的原理。
三、电学部分1. 电荷与电场:介绍了电荷的性质和分布,以及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2. 电势与电势差:讲解了电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电势差对电荷运动的影响。
3. 电流与电阻:主要包括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计算。
4. 电功和电能:涉及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5. 磁场与电磁感应:介绍了磁场的性质和计算方法,以及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以上是高一物理课本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这些知识点是打下物理学基础的重要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掌握这些知识将为进一步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1。
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特征(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2)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
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中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必定有加速度。
(注意:合外力为零只有两种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也可以说是:合外力不变的运动。
4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1改变速度的方向.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举例:匀速圆周运动)2。
绳拉物体合运动:实际的运动。
对应的是合速度。
方法:把合速度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
3.小船渡河例1:一艘小船在200m 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3m/s ,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 求:(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时间多长?船渡河时间:主要看小船垂直于河岸的分速度,如果小船垂直于河岸没有分速度,则不能渡河.min cos d dt t v v θ=⇒=船船(此时θ=0°,即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解:(1)结论: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1.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特征(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2)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
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中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必定有加速度。
(注意:合外力为零只有两种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
也可以说是:合外力不变的运动。
4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1改变速度的方向。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
(举例:匀速圆周运动)2.绳拉物体合运动:实际的运动。
对应的是合速度。
方法:把合速度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
3.小船渡河例1:一艘小船在200m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3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求:(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时间多长?船渡河时间:主要看小船垂直于河岸的分速度,如果小船垂直于河岸没有分速度,则不能渡河。
min cos d dt t v v θ=⇒=船船(此时θ=0°,即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解:(1)结论: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
高一物理必修2知识点复习第一章《曲线运动》一、曲线运动:ilii线运动屮质点的速度沿 ___________ 方向,Illi线运动屮,物体的速度方向随吋间而变化,所以曲线运动是一种 _________ 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其方向________ O物体做Illi线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1.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合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
一般来说,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并不一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 运动。
合运动和分运动进行的时间是 _________ 的。
2.由于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是______ 量,它们的合成和分解都按照___________法则。
三、平抛运动(设初速度为巾):1.特征:初速度方向 ____________ ,加速度 ____________ 0是一种_____ 运动。
2.性质和规律:水平方向:做运动,Vx=、x=竖直方向:做运zjj , Vy—、y=合速度:,方向:o合位移S=,方向:o3.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由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与 __________ 无关。
第二章《圆周运动》一、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1.线速度: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式为 ________ ;2.角速度: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式为 _______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O3.向心加速度:计算公式:a=\^/r=(jo2r = _________ .注意:(1)上述计算向心加速度的两个公式也适用于计算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计算吋必须用该点的线速度(或角速度)的瞬时值;(2) u —定时,G与厂成___ ; < 一定时,。
与尸成___ c4•向心力:计算公式:F-mvlr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1)匀速圆周运动速度人小_____ ,方向时刻 ________ ,是一种________ 运动;加速度大小______ 方向时刻_______ ,是一种________ 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加速度和向心力都是变量,但角速度是恒量。
(2)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都表示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运动越快,则线速度 越 ____ 、角速度越 ____ 、周期越 ______ o(3) 匀速圆周运动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向心力,必须指向 ________ ,只改变速度 的 ____ o 如果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合外力的沿半径的分力是此时的向心力, 它改变速度的 _____ ;合外力的切向分力则改变速度的 _______ o二、竖直平面内的I 员I 周运动1. 绳子模型① 临界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绳或光滑圆轨道内壁对球—力 ② 能过最高点的条件 ____________ o③ 不能过最高点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2. 如图8-3甲、乙所示,为冇支撑物的小球过最高点的情况① 能过最高点的条件 ____________ ,此时杆对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当0<V<7F 时,杆对小球 _______________ ,其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v 二y[gr 吋,杆对小球 _____ 力当v>7F 时,杆对小球的力为 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人小为 ____________二、圆周运动题型分析:1. 火车转弯(1) 水平转弯时,向心力的來源: _________ (2) 倾斜转弯吋,向心力来源 ____________ 弊端: _____________临界速度: _____________ 2.汽车过桥(1)汽车过拱桥时,向心力的来源: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2)汽车过凹桥吋,向心力的来源: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3.离心运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的原因: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如果向心力突然消失时(例如用绳系住小球转,绳突然断裂),则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再变化,由于惯性,物体将沿此时的速度方向(即切线方向)按此时速度的大小飞出,如果提供的外力小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虽然物体的速度方向述要变化, 但速度方向变化较慢,因此物体偏离原來的圆周做离心运动,其轨迹为圆周和切线间的某条曲线。
第三章《万有引力》一、万有引力定律:F= ________________ G = ____________ N.m2/kg2.适用条件:两个质点间(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可以看作质最在球心的质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万有引力=向心力(1)天体(如卫星)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①由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r越大,v ______厂r②由G^-= mcTr得0二 __________ ,所以I•越人,co _________r~③由= )2r得丁= ___ ,所以i•越大,T _______r2T(2)天体质量M密度p的估算测出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由= )2r得⑷= ___________ ; p=___________ (他为中心天体半径)。
r" T当卫星沿中心天体表面绕天体运动时,r=7?(),则。
二____________ o三、人造卫星、宇宙速度1.宁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即卫星绕地球表而做 _____ 时的速度,此时重力捉供向心力,山加g = 〃吕二G詈得v = ^^ = T^g=7.9xI03to/5。
这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 _______________ 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最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V2 V1=11.2 km/s,使物体挣脱____ 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16.7km/s,使物体挣脱____ 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2.近地卫星所谓近地卫星,是指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卫星做匀速闘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它的运行速度为第一宁宙速度,也是卫星的最人的速度。
3.地球同步卫星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__________ ,和地球口转具有同周期的卫星,T = 24h,又叫通讯卫星。
同步卫星必须位于世道疋上方门距地面的高度是一定的(/?u2.6xl04血),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____________ o所有同步卫星的线速度的人小、角速度及周期、半径都________ c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一、功和功率:1.功的计算公式:w= _______________ (F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1) 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功是标量、是过程量。
功的大小反映了力在使物体发牛一段位移的过程中的总效果;同时功又是物理过程中能量转移或转化的量度。
功有正负Z分:当0°<90。
时,cos Q为正值,W为正值,力对物体做________ 。
当a =90°时,cos a 二0, W二0, 力对物体_______ 。
当90° <a ^180°时,cos a为负值,W为负值,力对物体做___________ ,或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注总写正值)。
3.合力的功(总功)一是先求合外力,再求总功:W合二F合x cos a ;二是分別求各个力的功,再求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即:W合二M+ W2+ W3+ ...........4.功率:定义式 _________________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及换算:lkW= _________ W 其他计算公式:平均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 ;瞬时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 0额定功率是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大功率;实际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5.汽车两种启动方式(1)汽车以恒定功率起动:汽7T以恒定功率起动时,由P=Fv可知,它的牵引力F将随速度V的变化而变化,其加速度「也随之变化,具体变化过程可采用如下示意图表示:|vT=> F = —i=> G =尸7当Q =0时I v m|即F =.刑'达到最人v zw=>保持%匀速运动所以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吋G=0, F=f, P e=FV m=fV m,可求fP, V m= __________ o(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要维持汽车加速度不变,就要维持具牵引力不变,汽车功率将随卩增人而增大,当P达到额定功率P额后,不能再增加,即汽车就不可能再保持匀加速运动To具体变化过程可用如下示意图表示:所以匀加速阶段结束的速度不是最人,汽车达到最人速度时G=0, F=f,P e=FV tn=fV ni,可求岀Vm= ______ 。
二、动能和动能定理:1 • 动能:人小____________ 决定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注意:动能是标量,动能没有方向,不要把速度的方向误认为是动能的方向。
动能是状态量,是瞬时量,与一个时刻或位置相对应。
2.动能定理: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JV=E K2E K I =zwv22/2-mv|2/2讨论:当">0时,E K2>E KI,合力做_________ 动能___ :当"<0时・,E K2<E KI ,合力做______ 动能___ :当"=()时,=E K I,合力做____________ 动能___ ;o当〃=0时、丁达至I」| 最大J = 、f 此后以口匀速I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1,重力势能:(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做的功只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而跟物体的运动的路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