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共5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10 MB
- 文档页数:26
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一、概述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款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据管理工具,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机构等组织机构,将学生、教师、课程等相关数据集中管理,为学校领导实现数据分析、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系统功能1.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和查询,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级、考勤记录、成绩等。
2.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管理教师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授课课程、教学班级等。
3.课程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管理所有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学分、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
4.成绩录入与查询:系统能够实现成绩的录入和查询,支持按班级、课程、学期等多种条件进行查询。
5.考勤管理:系统能够自动生成考勤信息,同时也支持手动录入考勤记录,方便学校对学生出勤情况进行分析。
6.教育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根据数据进行多种分析,提供直观的图表展示,帮助学校领导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
7.系统权限管理:系统对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分级管理,防止学生和教师对系统进行恶意操作。
三、使用流程使用者首先需要进行登陆系统,系统会根据用户类型(学生、教师、管理员等)生成对应的信息管理页面。
在这个页面中,学生、教师可以进行数据查询、修改,管理员则可以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备份、以及进行权限管理。
在使用过程中,系统会对所有输入的信息进行校验和合法性检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使用效果使用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学校领导可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和分析,得出科学的管理决策,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学生、教师也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查询和管理,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系统设计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系统需要进行数据库设计和后台开发,同时也需要进行前端页面设计,建议使用Bootstrap、JQuery等成熟的前端框架进行页面开发,保证系统的高效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在数据库设计方面,应该分模块维护,以方便未来的扩展和升级。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教程大纲考点: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相关概念
●信息系统是通过输入数据后进行加工处理,最后产生信息的系统。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定义: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为生产或信息化过程以及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的系统。
2、信息系统抽象模型:管理模型(又称为对象的处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和系统实现条件的结合。
3、信息系统的组成部件: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存储设备、感知设备、外设、人员以及把数据处理成信息的规程等。
4、从用途类型来划分,信息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系统、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生产制造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5、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软件的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编码、测试),系统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注:详见《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4版)3-4页。
管理信息系统重点第一章信息系统与管理1、什么是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
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2、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辑性(观念性)的;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
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对其决策的影响也可能不同。
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遭受失败,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
5、信息的特征:a.事实性。
b.时效性。
c.不完全性。
d.层次性。
e.可变换性。
f.价值性。
6、系统的概念通常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必须产生整体功能。
7、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作为一个抽象模型从宏观上看一般有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8、信息系统以信息现象和信息过程为主导特征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9、信息系统的类型(按处理的对象):1.作业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系统(产量统计、成本计划)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中数据的监测)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邮件、印刷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10、决策决策: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决策科学的先驱西蒙教授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3个阶段:情报、设计、选择。
11、决策的四个阶段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12、决策问题的类型1.结构化决策: 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循2.非结构化决策: 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
名词解释:1.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联机分析处理——是决策者和高层管理人员对数据仓库的多维信息分析处理。
2.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是共享多维信息的、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的快速软件技术。
它通过对信息的多种可能的观察形式进行快速、稳定一致和交互性的存取,允许管理决策人员对数据进行深入观察。
3.数据挖掘(DM)——广义概念:数据挖掘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的大量数据中挖掘有趣知识的过程。
4.DM—Data Mining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深层信息或知识的过程。
5.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6.ES——Expert System 专家系统——是一组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它具有人类领域的权威性知识,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困难问题,也被称为基于知识的系统。
7.知识发现(KDD)——是指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的全部过程,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的,新颖的,有用的并能被人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
8.知识库——是知识工程中结构化,易操作,易利用,全面有组织的知识集群,是针对某一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片集合。
9.知识库系统——是一个能提供各种知识的表示方式,能够灵活的调用和管理知识的软件系统。
10.过程型模式——也称系统决策方法。
是从不同的角度模仿实际的决策过程,弄清所要做的决策究竟是由哪些人,根据哪些条件和因素,采用哪些方法做出的。
11.决策:是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经过缜密的推断分析而在众多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活动。
12.决策目标——意指一个决策试图实现的目标,如制定投资的目标是使利益最大化。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1 .引言1.1 目的通过系统,配合分析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检测效率;降低了实验室运行本钱并且表达了快速溯源和痕迹,使传统实验室手工作业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得以顺利解决。
1.2 背景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行业情况:目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西方兴旺国家的应用相比照拟成熟,我们国家经过多年开展,很多实验室也开始逐渐认识到信息化在管理中的作用,纷纷开始引入。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也不断在各个行业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升。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实验室信息系统将完全可以实现各种虚拟化在线实验室的可能。
1.3 参考资料石油工业出版社基于平台的应用技术探讨杨海鹰2206年网点1.4 术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英文缩写)是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需求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集现代化管理思想与基丁计算机的高速数据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传输网络技术、自动化仪器分析技术为一体,用丁实验室信息管理和控制。
通过,实验室可以到达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对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本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任务概述2.1 目标实验室承当了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以及各种科研任务,所有事务由实验室主任负责・,多位行政秘书协助主任进行事务管理、教学和活动安排及相关数据资料的上报工作。
创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改变以往手工信息收集及管理的工作模式,使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通过构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主任及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快捷的掌握实验室的各种资料,实验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得到最新的工作和活动安排、工程方案等,学生、学者等可以了解实验室的资源及帅资情况、获取相关工程资料、课程安排等。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根本功能包括:业务流程管理、各类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以及各类客户需要个性化定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