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要点笔记框架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10
合同法归纳总结一、合同的概念及其特征。
1.本质:民事法律行为,要素:意思表示2.一种民法上效果的合意——意思表示一致3.以设立、变更、终止特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4.合同必须建立在当事人各方平等,自由的基础上。
二、合同法的作用1.与市场运行:交易主体,对象与合意。
2.与自主自愿:意思自治,合同自由3.公平正义:主体平等、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格式条款、诚实信用(缔约过失、附随义务)4.经济效益:情势变更原则,效率违约理论。
5.道德伦理:诚实信用原则6.与社会发展:以个体的自由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三、合同法的原则(一)基本原则1.合同立法的依据2.解释、补充合同法的准则3.解释、评价和补充合同的依据4指导当事人行为(二)合同自由原则1.缔约自由原则——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订立合同2.自由选择相对人3.自由决定合同内容4.有权依法变更或解除合同5.有权选择合同的形式(三)鼓励交易原则1.严格限制无效合同的范围A.绝对无效:违反法律强行性规定,社会公共利益及公共秩序。
B.相对无效:效力待定C:下列情形合同无效: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2.合同订立制度:承诺效力——非实质性修改且要约人未及时反对。
3.可撤销合同制度中倡导变更而非撤销。
4.限制违约解除的条件(四)合同正义原则1.给付与对待给付的等值性:双方得失应该相等,自愿真实,除非自由意志受到他人侵害;2.风险的合理分配:交付主义3.合同分配其他类型的合同负担:附随义务、债务履行费用的分担。
三、合同的分类(一)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1.有名合同:如买卖,赠与,租赁合同。
合同法需要背的知识点
1. 合同成立的条件,这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和朋友约好一起去看电影,你们达成了这个约定,电影之约就成立了呀。
比如你说:“我们明天下午去看电影吧”,朋友说:“好呀”,这就类似合同成立了。
2. 合同的效力问题,得搞清楚啊!想象一下,如果一份合同没效力,那不就跟没签一样嘛。
比如你签了一份合同买房子,要是合同没效力,那房子还能是你的吗?
3. 合同中的违约责任,这可不能马虎哟!就像你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是不是得承担后果呀。
好比你租了房子说好不破坏东西,结果搞坏了,那肯定得赔偿呀。
4.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这也得明白呀!就好像你本来计划去爬山,结果天气变了,那你就得改变计划或者取消呀。
比如合同里双方协商好了一些条件,后来情况变了要修改,那得按规矩来呀。
5. 格式条款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呢!这就像是有的规则写得很隐晦,一不小心就掉进坑里啦。
比如说有的合同里有一些小字眼很难发现,但可能对你不利呢。
6. 合同的履行,这是必须做到的呀!就跟你答应给别人带东西,就得真的带去一样。
比如签订了供货合同,那肯定得按时按质按量供货呀!
我觉得合同法的这些知识点真的超级重要,大家一定要好好记住啊,不然在生活中遇到合同问题可能就会吃亏呢!。
司法考试合同法重点笔记1. 合同法基本概念合同法是指规范民事主体之间合同关系的法律。
它以自愿、平等和诚信为基础原则,保障了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防止合同中出现不公平的情况。
2. 合同的成立2.1 合同成立的条件•意思表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合法对象•合法形式2.2 合同的订立合同的订立必须是双方共同意愿的结果,并且必须是真实有效的意思表示。
3. 合同的效力3.1 合同效力的内容合同效力的内容包括:权利与义务、合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合同解除与变更等。
3.2 合同效力的保障当合同出现不履行或违约的情况时,法律规定了相应的违约责任和保障。
例如违约金、赔偿损失、实现合同权利等。
4. 合同的解除4.1 合同解除的情形合同解除的情形包括:协议解除、一方解除、法定解除、法院判决等。
4.2 解除合同的后果解除合同的后果包括:责任承担、权利义务消灭、损失赔偿等。
5. 合同的变更当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发生变化时,双方可以协商变更。
变更合同需要满足成立合同的条件,并且必须是真实有效的意思表示。
6. 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应该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
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在合同中明确,避免产生不确定性。
7. 合同的违约责任当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放弃履行合同义务时,视为违约。
另一方有权利要求对方履行合同义务或要求赔偿损失。
8. 合同的保证保证是指第三方为了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而对债权人承担的法律责任。
保证主要分为直接保证、连带保证和保证合同。
9. 合同的保险保险是指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收取保险费,为被保险人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发生的风险提供保险金赔偿的合同。
保险的民事责任法规定的除外责任和赔偿限制是合同的重要内容。
10. 合同的解释与适用当合同有争议时,需要在遵循合同原则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和适用。
适用的原则主要包括合同的按期履行原则、合同共同解释原则、事实交易先于文本交易原则、合同内容的关联解释原则等。
承诺 时间地点 缔约过失责任程序合同法要点整理 第二章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成立条件 要约主体意思2、要约: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条件 效力 撤销 失效要约的条件主体意思 对象 内容 程序存在双方或多 就合同主要内容达成合意 方当事人经过要约与承诺有订约能力的人订立合同的意思受要约人具体确定送达要约的效力到达生效,合理期限内存续形式拘束力要约人不得随意撤销变更要约实质拘束力受要约人取得承诺资格,一经承诺合同成立要约的撤销时间撤回:到达前或同时到撤销:承诺发出前到阻却事由附期限的要约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确要约不可撤的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并为此做了准备工作要约的失效:一自致,三他致被拒绝 被撤销 被无视 被变更受要约人实质性变更 要约内容对话场合拒绝要约的通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承诺期限届满 知到达要约人3、承诺: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条方式 件期限 迟延 撤回 确认书 特殊情况承诺的条件:主体 意思 对象 内容程序受要约人订立合同的意要约人 思与要约- 一致 时间、方式送达承诺的方式:口头、书面或者要约人要求的方式 ,到达生效 承诺的期限:即时作出承诺,否则要约失效非对话场合交叉要约合同成立时间在合理期间内做出承诺承诺的迟延:承诺未在承诺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迟发迟到要约人通知OR新要约早发迟到要约人通知OR有效承诺的撤回:到达前或同时到达确认书: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情形:订约当事人采取非直接对话的方式,相互不约而同地向对方发出了内容相同的要约实际成立但是人没有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约的,但一方一经履行主要义(事实合同)务,对方接受的就视为合同成立约定OR合同成立时间合同成立地点构成要件责任类型 赔偿范围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约定OR 合同成立地点5、缔约过失责任: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一句诚实信用原则和法律规定的 义务而致另一方信赖利益受损时所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特点 依据 后果合同未生效的阶段 违反依诚实信用原则应付的义务 造成他人信赖利益的损失缔约过失责任的责任类型恶意磋商 欺诈 泄密故意隐瞒与订立泄露或不正当使合同有关的重要用商业秘密 事实或者提供虚。
第四章合同法(总则)[重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担保,合同的履行、变更、转让、解除,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难点]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的关系,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区分,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与联系,合同的担保。
一、合同法概述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是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的法律形式是合同。
所以,可以说现代社会为合同社会。
合同法是市场经济社会中重要的法律制度。
(一)合同合同:契约,协议。
广义上是指一切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协议。
包括民事、行政、劳动合同等。
合同法中的合同仅指民事合同,即: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合同法合同法是调整合同主体之间交易关系的法律。
是平等主体之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适用范围:合同法中所指的合同仅为债权合同,是民事合同中的一部分。
财产关系:包括物权关系(对物的排他支配权,如财产所有权关系等。
权利性质上物权为支配权,权利人不需义务人的行为配合就可行使和实现权利)和债权关系(对给付的请求权,如租赁关系,买卖关系等。
权利性质上债权为请求权,权利人必须由义务人的一定行为配合才能民事法律关系行使和实现其权利)。
其中,当事人之间以债权债务为内容的民法关系,就此达成的协议即为债权合同,受合同法调整人身关系:与当事人的人身不可分离的民法关系,也可具有财产内容,如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婚姻,收养,监护关系的协议,不受合同法调整。
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守法等原则。
(四)合同的分类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直接适用合同法总则及分则中关于该种合同的具体规定无名合同:非典型合同,适用合同法总则中的一般规则的同时,参照分则或其他法律中最相类似的规定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互相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合同法》课程笔记第一章合同与合同法1.1 合同的概念一、定义: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之间,基于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通过意思表示一致而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特征:1. 合同的主体是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2. 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反映了当事人的意愿。
3. 合同旨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4. 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合同与契约的区别:1. 契约是合同的一种古老称谓,通常指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协议。
2. 合同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所有类型的民事协议。
3. 契约强调双方的对等性和合意,而合同强调法律效果。
1.2 合同的分类一、根据合同当事人的人数,可分为:1. 双方合同:仅涉及两方当事人的合同,如买卖合同。
2. 多方合同:涉及三方或三方以上当事人的合同,如合伙合同。
二、根据合同的内容,可分为:1. 物权合同:涉及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的合同,如所有权转让合同。
2. 债权合同:涉及债权债务关系的合同,如借款合同。
3. 联合合同:涉及多方合作关系的合同,如联营合同。
三、根据合同的形式,可分为:1. 口头合同:通过口头协商达成的合同,简便但证据难以固定。
2. 书面合同: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证据固定性强,便于纠纷解决。
3. 非书面合同:除口头和书面以外的其他形式,如行为表示合同。
四、根据合同的成立方式,可分为:1. 单务合同:一方当事人仅承担义务,另一方仅享有权利的合同,如赠与合同。
2. 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互负义务、互享权利的合同,如买卖合同。
1.3 合同的关系一、合同当事人:1. 债权人:享有合同权利,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人。
2. 债务人:承担合同义务,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人。
二、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1. 债权人的权利: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2. 债务人的义务: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承担违约责任等。
附件2《合同法》学习重点一、合同概述1.什么是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劳动合同和关于身份关系的合同如婚姻,监护,收养等不适用合同法)2.合同的特征(最好先答定义点出主体,行为和目的特征)⑴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由两个意思表示构成合同⑵合同是相互交换的承诺,合同是交易的基本形式⑶合同是最有效率的竞争机制,是最可行的合作形式⑷合同以个人自由为前提,同时又是自由与放任的分界线。
3.近现代合同法的比较由抽象人格向具体人格转变(每个人虽然有区别,但是在法律看来都是抽象的自然人,法律对所有人做平等对待;在一些特殊的情况,对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对待,如劳动者和消费者,市场经济两极分化,对弱者进行保护)由合同自由向合同合理转变(法律对一些合同进行规定,如人生伤害免责条款无效)由过错责任向无过错责任,个人责任向社会责任转变(通过保险,将个人责任向社会责任转化,如一个旅客运输合同,如果出现意外造成伤害,本应由承运方赔付,但是由于有保险,就将这种责任分散了)总结:这种变化并不是彻底的改变,现代合同法仍然以抽象人格,合同自由,个人责任为主,但是和近代相比,渗透了具体人格,合同合理,社会责任。
二、合同的订立1.要约:概念、要件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两个要件:⑴内容具体明确:要约的内容应具备合同的主要条款,使相对人一经承诺即可成立合同,尤其重要的是要约人应是特定人,相对人原则上应当是特定的。
⑵要有一经对方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的意思(法效意思)2.承诺:概念、要件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要件:⑴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做出⑵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⑶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做出⑷承诺的方式符合要约规定3.要约与承诺的特殊形式或说合同订立的特殊形式:交错要约:双方同时发出同一个内容的要约,视为合同成立意思实现:用实际行为推测意思(租期一年,期满后依然在交租收租,视为合同继续)4.要约邀请要约邀请(商业广告,招标说明书,寄送价目表,拍卖公告)是指当事人一方发出的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合同法笔记合同是指合法的协议,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合同双方的自愿意愿交换财产利益。
合同法是指对合同的成立、有效性、履行、变更、解除等问题进行规定和保护的法律。
合同法是民事法的核心内容,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成立应当符合五要素:合同当事人、合同目的、合同内容、合同形式以及合同的法律约束力。
合同双方必须是具备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同时,合同的目的必须是合法的,并且合同的内容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
合同的成立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二、合同的有效性合同的有效性是指合同受到法律保护的程度。
合同的有效性要求合同必须有真实意思表示,不能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在合同的成立过程中,双方必须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能有虚假、欺诈等行为。
此外,合同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如果合同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了公序良俗,那么这个合同就是无效的。
三、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双方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约定的内容和方式履行各自的义务。
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双方必须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行为。
合同的履行可以采用一次性履行和分期履行两种方式。
一次性履行是指在合同约定的时间点上,一次性地履行合同的全部义务。
分期履行是指在合同约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逐步履行合同的义务。
四、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根据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条件,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或者终止的行为。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必须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办理。
变更合同必须通过书面形式进行,解除合同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进行。
在变更或解除合同的过程中,双方都必须遵守合同所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否则可能会引起法律纠纷。
五、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合同的法律约束力是指合同可以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的能力。
合同法笔记经典版合同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其目的在于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3)合同是当事人在平等基础上所为的民事法律行为。
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无偿合同:一方给付对方某种利益而未获对方任何偿付的合同。
有偿合同:一方通过给付对方某种利益而获得对方为此所支付的财产上的代价的合同。
区别:(1)有偿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均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对无偿合同中的纯获利益的当事人来说,则没有行为能力的限制;(2)有偿合同的债务人的注意义务较无偿合同为重;(3)债务人与第三人签订的损害债权人的合同,其为无偿与有偿的不同,决定了债权人撤销权行使要件的不同。
(4)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不同。
物权法要求善意取得的条件之一是“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合同法原则:功效:1解释和补充合同法的准则2解释评价和补充合同的依据3具有规范作用,指导人们正确行使权利适当履行义务。
内容:1平等: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2自愿/合同自由: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3公平: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4诚实信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5合法: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6 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合同成立,是指当事人通过要约和承诺的方式对合同的必要条款达成合意的状态。
一主体:当事人为双方或多方.二内容:具备必要条款.三形式:通过要约与承诺的方式达成了合意。
要约:①特定人向相对人发出的意思表示②以缔结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③内容具体确定④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合同法要点整理第二章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成立条件要约承诺时间地点缔约过失责任1、成立条件主体意思程序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就合同主要内容达成合意经过要约与承诺人2、要约: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条件效力撤销失效要约的条件主体意思对象内容程序有订约能力的人订立合同的意思受要约人具体确定送达要约的效力到达生效,合理期限内存续形式拘束力要约人不得随意撤销变更要约实质拘束力受要约人取得承诺资格,一经承诺合同成立要约的撤销时间撤回:到达前或同时到撤销:承诺发出前到阻却事由附期限的要约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确要约不可撤的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并为此做了准备工作要约的失效:一自致,三他致被拒绝被撤销被无视被变更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依法撤销要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实质性变更要约要约人约内容3、承诺: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条件方式期限迟延撤回确认书特殊情况承诺的条件:主体意思对象内容程序受要约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要约人与要约一致时间、方式送达承诺的方式:口头、书面或者要约人要求的方式,到达生效承诺的期限:对话场合即时作出承诺,否则要约失效非对话场合在合理期间内做出承诺承诺的迟延:承诺未在承诺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迟发迟到要约人通知OR新要约早发迟到要约人通知OR有效承诺的撤回:到达前或同时到达确认书: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情形:交叉要约实际成订约当事人采取非直接对话的方式,相互不约而同地向对方发出了内容相同的要约但是人没有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约的,但一方一经履行主要义务,对立(事实方接受的就视为合同成立务造成他人信赖利益的损失合同)4、时间地点合同成立时间约定OR合同成立时间合同成立地点约定OR合同成立地点5、缔约过失责任: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一句诚实信用原则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而致另一方信赖利益受损时所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构成要件责任类型赔偿范围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特点依据后果合同未生效的阶段违反依诚实信用原则应付的义缔约过失责任的责任类型恶意磋商欺诈泄密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赔偿范围:直接损失第四章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概述生效要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附条件合附期限合效力待定合无效合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可撤销合法律后件同同同同同果1、概述概念内容成立与生效的区别概念: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拘束力内容:权利方面债权义务方面强制履行债务;违反合同义务承担违约责任成立与生效的区别问题成立生效性质合同双方达成合同对双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合意构成要要约承诺民事行为能力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件、法律要求的形式2、合同的生效要件主体意思内容程序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行为能力真实共利益求的形式3、附条件的合同附条件的合同概念条件内容分类效力概念:当事人在合同中设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的成就与否来决定合同效力的发生与消灭的合同条件: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用以确定合同效力的特定客观事实条件的要求内容意思将来不确定的事实合法不得与主要内容当事人约定相矛盾分类:附停止条件附解除条件附积极条件附消极条件效力:来源效力取决于合同成就与否义务负担但是人不得不正当促进或阻止条件成就4、附期限的合同附期限的合同概念特点分类概念:当事人约定以将来确定到来的事实作为决定合同效力付款的合同特点:主体意思内容效果由当事人约定以将来确定到来的事实为内决定合同效力的产生与终容止分类生效期限与终止期限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5、效力待定合同概念合同成立时是否发生效力尚且不能确定,有待于其他行为或事实使之确定的合同类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合同(表见代理除外)无权处分合同6、无效合同无效合同概念特点种类部分无效概念: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在内容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法律效力的合同特点:违法性国家干预性不得履行性自始无效种类:要点是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法律效力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部分无效: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有效7、可撤销合同可撤销合同概念特点种类撤销权的行使概念: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法律允许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而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无效的合同。
合同法重点归纳考点一、合同的成立(一)要约的概念要约须是由特定人向特定的受要约人发出的有明确的缔约意图、内容具体、确定意思的表示。
(例外为对不特定人的要约)区别1:要约与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寄送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注意2:不可撤销的要约(合同法第19条)目的:阻止要约发生效力撤回和撤销 1.撤回条件:先于要约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目的:使要约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2.撤销条件: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18)1。
确定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不可撤销不得撤销2。
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不可撤销,并为履行合(19条)同作了准备工作(二)承诺的概念(合同法第21条)1.承诺须由受要约人做出2.承诺须在承诺期间内到达—-否则构成逾期承诺3.承诺须与要约内容相一致——否则构成承诺变更注意1:承诺变更(合同法第30、31条)1.实质性变更:承诺无效,构成新要约2.非实质性变更:承诺有效,除非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不得变更注意2:逾期承诺(合同法第28、29条)1.可归责于承诺人的迟延A.迟发迟到,承诺原则上无效B.例外:要约人及时通知该承诺有效的,合同成立2.不可归责于承诺人的迟延A.未迟发而迟到,承诺原则上有效B.例外:要约人及时通知承诺逾期而不接受的,视为新要约考点二、合同的效力合同成立,生效合同成立与生效: 合同成立,不生效力:附条件和期限的合同合同成立,效力有瑕疵:效力待定、可撤销、无效合同的效力合同符合生效要件:有效的合同合同的效力状态:合同主体不合格:效力未定的合同(先无效后有效)(是否符合生效条件)意思表示不真实:可撤销的合同(先有效后无效)合同内容违法:无效的合同一)效力未定的合同(一)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1.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与其年龄、智力、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行为2.效果1)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权效果2)相对人的保护:催告权与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3.例外:纯获利益合同和零用钱合同有效(二)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1.类型:无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代理权终止后2.效果1)被代理人的追认权效果2)相对人的保护:催告权与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3.例外:对善意相对人的保护-—表见代理(三)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合同:1.类型:出卖他人之物、共有人擅自出卖共有物、合同无效后的转让标的物2.效果:处分权人的追认权和嗣后取得处分权3.例外:善意相对人的特殊保护-—善意取得二)可撤销的合同条件:意思表示不真实(合同法第54条)效果:合同效力取决于当事人行使撤销权(1)欺诈(2)胁迫(3)重大误解(4)乘人之危(5)显失公平注意:撤销权(1)性质:形成权(2)主体:欺诈、胁迫、乘人之危中的受害方(3)行使:诉讼方式(4)限制:除斥期间一年考点三缔约过失责任1、构成要件:1)发生在合同订立中2)一方违反了依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先合同义务2、情形: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虚假情况考点四合同的履行一)不安抗辩权(合同法第68条)无先后履行顺序:双方均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双务合同中的履行抗辩权先履行一方不安抗辩权有先后履行顺序:后履行一方先履行抗辩权1.构成要件:(1)在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2)双方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3)先给付一方债务届至(4)先给付一方发现有令其对待给付不能实现的不安事由2.行使方式:(1)先给付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危险(2)中止履行,并及时通知对方(3)若对方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继续履行(4)对方未能及时恢复履行能力,亦未提供担保的,可以解除合同3.法律效果:(1)一时性阻却请求权行使:中止履行(2)永久性阻却请求权行使:解除合同二)合同保全之代位权(合同法第73条)(一)代位权的要件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有效,且已到期2.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合法有效,已到期,且为非专属性的金钱债权(1)须合法有效存在(2)须已届清偿期(3)须为非专属债权: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为专属性债权(4)须为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债权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怠于行使的标准:不以“诉讼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债务人主张其到期债权4.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二)代位权的行使1.起诉方式A、管辖法院:次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B、诉讼当事人:原告——债权人(以自己名义)被告-—次债务人第三人——债务人(原告未列,法院可以追加)2.代位权诉讼主张的范围(1)不得超过债务人所负债务额(2)不得超过次债务人对债务人所负债务额3.抗辩延续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合同法律制度单元考点框架合同法律制度是指对于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解除等各个方面所规定的具体法律制度。
合同法律制度包括合同法基本原则、合同成立的要件、合同的效力、合同的解除和违约责任、合同的履行等内容。
下面是对于合同法律制度单元考点的一个框架,涵盖了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各个方面的要点。
一、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合同是自愿订立的行为,不得强制订立合同。
2.平等原则:合同各方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平等自愿的原则。
3.自主原则:合同各方有权自行协商合同的内容。
4.公平原则:合同各方应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保证合同的公平性。
5.公序良俗原则:合同行为应当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
6.信用原则:合同各方应当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义务。
7.合同按照法律进行合法、公平、合理的方法拟定原则。
二、合同成立的要件1.一致的意思表示:当事人对于合同的内容达成共识。
2.对相对方有约束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对相对方产生约束力。
3.合法的约定内容:合同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法定规范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
4.符合合同法规定的形式: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或其他具备证据效力的形式。
三、合同的效力1.生效:合同成立即生效。
2.生效条件:合同生效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
3.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包括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4.合同的效力确认:合同的效力应当依法确认。
四、合同的解除和违约责任1.解除合同的情形:合同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一方单方面解除、法院判决解除等。
2.违约责任:违反合同约定的一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五、合同的履行1.履行的义务: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2.履行的方式:合同履行可以采取给付款项、交付物品等方式。
3.合同的履行期限和地点:合同的履行应当在约定的期限和地点。
六、其他相关事项1.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合同法适用于民事活动中的各类合同。
合同法重要知识点整理
合同法重要知识点整理
一、双方的基本信息
1.1 合同名称
1.2 合同双方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1.3 合同签订日期
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
2.1 合同双方的身份及权利、义务
2.2 合同履行的方式和期限
2.3 违约责任:
(1)违约方需赔偿损失
(2)违约方需承担违约金或实际损失的一定比例
(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除合同
(4)对方可按合同规定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三、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3.1 合同法
3.2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四、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
4.1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特别是有关违约责任的规定。
4.2 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双方应当保证合同的履行。
五、明确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
5.1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或者以其他方式认可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5.2合同的可执行性指的是合同条款的明确性、合法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合同的履行。
以上内容是合同法重要知识点整理的基本内容,律师在拟定合同时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的合法有效性。
最新最全司法考试合同法重点笔记第一章合同的基本理论1. 合同的定义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建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2. 合同的特征•合同是一种协议,必须经过当事人的共同意思表示,具有协商一致的基础;•合同是为了产生、变更或者消除民事法律关系而订立的;•合同是形式多样的,可以是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
3. 合同的法律效力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在合同履行中,当事人应当遵守协议意愿,确保合同得到有效履行。
第二章合同的成立1. 合同成立的要素•意思表示;•客体;•客体的合法性;•客体的数量等于书面约定或者口头约定的数量。
2. 合同的订立•客观要件的订立;•费用和合同履行规定的订立;•合同形式的规定。
3. 合同成立的时限和地点合同的成立时限和地点应当经过当事人约定,若没有明确约定,可以根据常规结论来确认。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和解除1. 合同效力的原则合同效力的原则是按照合同的法律约定,确保合同得到全面有效的履行。
2. 合同效力的时间合同效力的时间是从合同达成的时间开始,到合同履行完毕或者解除合同为止。
3. 合同的解除合同的解除应当经过当事人共同协商,并且需要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
第四章合同的履行1. 合同履行的原则合同履行的原则是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2. 合同履行的方式合同履行的方式可以是履行义务、免除义务、代替履行义务等。
3. 合同履行中的损害赔偿当合同履行期间出现违约行为时,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五章合同的效力消失1. 合同效力消失的原因合同效力消失的原因包括履行完毕、解除合同、因为某种情况对合同效力的确认、法律规定等。
2. 合同效力消失的时间和方式合同效力消失的时间和方式要遵守合同法律规定,确保消失的方式和时间得到充分有效保障。
第六章合同的附则1. 合同的补充和修改当合同出现漏洞时,可以通过补充和修改合同的方式来解决。
2. 合同的转让合同的转让需要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并且需要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
合同法概述笔记一、什么是合同法呢?嘿,这就像一场游戏的规则手册,规定了在交易这场游戏里大家该怎么玩。
比如说我要把我的旧吉他卖给你,合同法就像是那个裁判,告诉我们交易怎么开始、进行和结束。
要是我答应把吉他给你,你也答应给钱,这就达成了一种合同关系。
如果我突然反悔不想卖了,那可就违反了这游戏规则啦,就像下棋的时候突然悔棋一样不地道。
二、合同的订立啊,这可是个有趣的过程。
就好比两个人在搭积木,一块一块地把合同搭起来。
你得有要约,就像我对你说“我想把这吉他以500元卖给你”,这就是我的要约。
然后你得有承诺,你说“好呀,我买了”,这就像把最后一块积木搭上了,合同就订立成功啦。
我有个朋友,他去买手机,店员说这个手机2000元卖给他,这是要约,我朋友说行,这就是承诺,合同就这么成了。
三、合同里的当事人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这就像是一场戏剧里的演员,少了谁这场戏都演不下去。
有甲方和乙方,在我和你买卖吉他的事儿里,我就是甲方,你就是乙方。
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呢。
就像租客和房东,租客有按时交房租的义务,房东有提供合适房子的义务,谁要是没做好自己的事儿,那就像演员忘了台词一样糟糕。
四、合同的内容可不能马虎。
这就像是做菜的菜谱,得规定得明明白白的。
包括标的,像我们吉他交易里的吉他就是标的;数量,就一把吉他;质量,比如说吉他有没有损坏之类的;价款或者报酬,就是500元;履行期限,什么时候把吉他给你,什么时候给钱;还有履行地点和方式,是在我家交易还是在某个商店交易,是现金支付还是转账呢。
我之前看到一个案例,有人买衣服,结果收到的衣服和卖家描述的质量相差很大,这就是合同内容没规定好惹的祸。
五、合同的效力呀,这可是个严肃的事儿。
就像一个魔法咒语,一旦生效就有约束力。
有效合同就像一张通行证,能让双方顺利地进行交易。
可要是无效合同呢,就像一张废纸,啥用都没有。
比如说一个小孩去签一个卖房的合同,这肯定是无效的,因为小孩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就像让一个还没学会走路的孩子去跑步一样不靠谱。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合同法关键知识点梳理(2024)本合同目录一览1. 合同的定义与分类1.1 合同的定义1.2 合同的分类1.3 合同的法律效力2. 合同的订立2.1 要约与承诺2.2 合同的形式2.3 合同条款的完整性3. 合同的履行3.1 履行主体与履行期限3.2 履行地点与履行方式3.3 不安抗辩权与先履行抗辩权4.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4.1 合同变更的条件与程序4.2 合同解除的条件与程序4.3 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5. 合同的转让与终止5.1 合同转让的条件与程序5.2 合同终止的条件与程序5.3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6. 违约责任6.1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6.2 违约责任的种类与承担方式6.3 违约与侵权竞合的处理7. 合同纠纷的解决7.1 协商解决7.2 调解解决7.3 仲裁解决7.4 诉讼解决8. 合同法的适用范围8.1 国际合同的适用8.2 涉外合同的适用8.3 国内合同的适用9. 合同法的修订与解释9.1 合同法的修订历程9.2 合同法的解释主体9.3 合同法的适用解释10. 合同法中的强制性规定10.1 强制性规定的概念与判断10.2 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效力10.3 强制性规定的适用例外11. 合同法与相邻法律的关系11.1 合同法与民法典的关系11.2 合同法与担保法的关系11.3 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12. 合同法中的风险负担12.1 风险负担的原则12.2 风险负担的转移12.3 风险负担的特殊情形13. 合同法中的利益冲突13.1 利益冲突的概念与判断13.2 利益冲突的解决方式13.3 利益冲突的法律后果14. 合同法中的隐私保护14.1 隐私保护的原则与范围14.2 违反隐私保护的法律后果14.3 隐私保护的适用例外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合同的定义与分类1.1 合同的定义1.2 合同的分类本协议包括但不限于购销合同、租赁合同、服务合同、技术转让合同等。
合同法要点整理
第二章合同的成立
合同的成立
条件要约承诺时间地点缔约过失责任1、成立条件
主体意思程序
就合同主要内容达成合意经过要约与承诺
存在双方或多
方当事人
2、要约: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
条件效力撤销失效
要约的条件
主体意思对象内容程序
有订约能力的人订立合同的意思受要约人具体确定送达
要约的效力
到达生效,合理期限内存续
形式拘束力要约人不得随意撤销变更要约
实质拘束力受要约人取得承诺资格,一经承诺合
同成立
要约的撤销
时间撤回:到达前或同时到
撤销:承诺发出前
到
阻却事由附期限的要约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确要约不可撤的
受要约人有理由认
为要约不可撤销并
为此做了准备工作
要约的失效:一自致,三他致
被拒绝被撤销被无视被变更
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实质性变更
要约内容
3、承诺: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
承
诺
条
件
方式期限迟延撤回确认书特殊情况承诺的条件:
主体意思对象内容程序
受要约人订立合同的意
思
要约人与要约一致时间、方式送达
承诺的方式:口头、书面或者要约人要求的方式,到达生效
承诺的期限:
对话场合即时作出承诺,否则要约失效非对话场合在合理期间内做出承诺
承诺的迟延:承诺未在承诺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迟发迟到要约人通知OR新要约
早发迟到要约人通知OR有效
承诺的撤回:到达前或同时到达
确认书: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殊情形:
交叉要约订约当事人采取非直接对话的方式,相互不约而同地向对方发出了内容相同的要约
实际成立(事实合同)但是人没有按照规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约的,但一方一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就视为合同成立
4、时间地点
合同成立时间约定OR 合
同成立时间合同成立地点约定OR 合
同成立地点5、缔约过失责任: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一句诚实信用原则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而致另一方信赖利益受损时所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
构成要件责任类型赔偿范围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特点依据后果
合同未生效的阶段违反依诚实信用原则应付
的义务
造成他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缔约过失责任的责任类型
恶意磋商欺诈泄密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
合同有关的重要
事实或者提供虚
假情况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
赔偿范围:直接损失第四章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
力
概述生效要件附条
件合
同附期
限合
同
效力待定合
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法律后果
1、概述
概念内容成立与生效的区别概念: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拘束力
内容:
权利方面债权
义务方面强制履行债务;
违反合同义务承担违约责任
成立与生效的区别问题
成立生效
性质合同双方达
成合意
合同对双方当事人产
生约束力
构成要件要约承诺民事行为能力人,真
实意思表示、不违反
法律和社会公共利
益、法律要求的形式
2、合同的生效要件
主体意思内容程序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
实不违反法律
和社会公共
利益
合同必须具
备法律所要
求的形式
3、附条件的合同
附条件的合同
概念条件内容分类效力
概念:当事人在合同中设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的成就与否来决定合同效力的发生与消灭的合同
条件: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用以确定合同效力的特定客观事实
条件的要求
内容意思
当事人约定将来不确定的事实合法不得与主要
内容相矛盾
分类:
附停止条件附解除条件附积极条件附消极条件效力:
来源效力取决于合同成就与否
义务负担但是人不得不正当促进或阻止条件成就
4、附期限的合同
附期限的合同
概念特点分类
概念:当事人约定以将来确定到来的事实作为决定合同效力付款的合同特点:
主体意思内容效果
由当事人约定以将来确定到来的事实为内
容决定合同效力的产生与终止
分类
生效期限与终止期限
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
5、效力待定合同
概念合同成立时是否发生效力尚且不能确
定,有待于其他行为或事实使之确定的
合同
类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
的合同
无权代理合同(表见代理除外)
无权处分合同
6、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
概念特点种类部分无效概念: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在内容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法律效力的合同
特点:
违法性国家干预性不得履行性自始无效
种类:要点是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法律效力
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利益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部分无效: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有效
7、可撤销合同
可撤销合同
概念特点种类撤销权的行
使
概念: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法律允许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而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无效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