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成人高考《地理历史》试题及答案汇总(高起点)
- 格式:pdf
- 大小:175.83 KB
- 文档页数:8
成人高考高起点史地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40题。
每小题2分。
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单选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进行改革,如齐国根据土地情况征税,鲁国按亩征税。
这些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使土地私有制的形成B.减轻了封建地主的地租剥削C.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D.促进了手工业的繁荣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点拨: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经济改革的作用。
应试解难: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社会改革在经济上表现为税制改革。
齐国“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的好坏贫瘠征收不同的赋税;鲁国实行“初税亩”,按土地亩数征收税赋,从律法的角度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这些改革逐渐瓦解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发展了土地私有制.促使奴隶主贵族阶级逐渐没落,封建地主阶级渐趋形成。
第2题单选秦统一六国后,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属于文化方面的是(??)A.八股取士B.独尊儒术C.统一文字D.推崇理学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点拨:本题考查秦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应试解难: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用焚书坑儒镇压反对派,控制思想;下令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文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A、B、D三项分别开始于明代、汉武帝时期、宋代。
第3题单选北魏孝文帝下诏,官员在朝议时,三十岁以上者可使用鲜卑语,三十岁以下者应当“从正音(说汉话)”,否则“降爵黜官”。
这一措施的实施(??)A.实现了语言的统一B.有利于民族的融合C.加剧了北魏内部矛盾D.缓解了南北政治对峙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点拨: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广汉话措施的作用。
应试解难: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改革。
其中,禁胡语、讲汉话是孝文帝实施汉化中较为重要的政策。
这一政策加速了北方各族人.民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进程,促进了我国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第4题单选六部是隋唐至明清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吏部的主要职责是主管(??)A.户口、赋税B.国家礼仪C.刑罚D.官员任免和考核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点拨:本题考查六部的主要职责。
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力B、汉代,我国开始出现以水力为动力的灌溉工具C、唐代,江南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D、宋代,农业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水稻种植技术的提高上2、以下哪个地理现象属于自然地理中的“地貌”分类?()A. 黄河泛滥B. 森林火灾C. 南海油气田D. 长江三峡3、以下哪个历史时期被称为“春秋战国”?A. 西周时期B. 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4、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世界古代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A. 秦始皇B. 诸葛亮C. 查理·马特D. 拿破仑5、以下哪个地理现象被称为“地球的呼吸”?A. 海洋潮汐B. 大气环流C. 地球自转D. 地球公转6、以下哪位地理学家被誉为“地理学之父”?A. 埃拉托斯特尼B. 帕拉塞尔苏斯C. 马可·波罗D. 李四光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起点为长安,终点为罗马B.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C.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关D.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8、以下哪个朝代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A. 北宋B. 南宋C. 元D. 明9、以下哪个朝代实现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科举制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B. 宋朝时期科举考试科目包括经义、策论等C.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实行八股文D. 科举制在清朝末年逐渐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式教育11、下列关于中国历史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实行的是分封制B、秦朝统一后,实行的是郡县制C、汉朝时期,实行的是科举制D、唐朝时期,实行的是行省制12、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历史地理学之父”?A. 洪亮吉B. 王尔敏C. 张岱年D. 钱穆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商时期,城市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2、在以下哪个时期,中国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文化体系?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3、以下哪个选项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标志之一?A、井田制B、均田制C、屯田制D、租庸调制4、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地理学之父”?A. 埃拉托斯特尼B. 埃里希·赛义德C. 马尔萨斯D. 查尔斯·达尔文5、以下哪个城市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著名的“千湖之市”?A. 武汉B. 成都C. 重庆D. 拉萨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丝绸之路起源于汉代,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
B.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今天的西安),终点是罗马。
C.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还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D. 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和宗教交流。
7、以下哪个时期被称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形成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唐宋时期8、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B、南方气候适宜,土地肥沃C、唐朝中叶后,北方大量人口南迁D、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9、以下哪个朝代被史学家称为“封建社会的成熟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10、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
B. 丝绸之路的主要货物有丝绸、瓷器、茶叶、铜铁器等。
C.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罗马,途经中亚、西亚。
1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A. 孙中山B. 康有为C. 梁启超D. 谭嗣同1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理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B、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基地C、新疆地区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D、青藏高原是中国古代“世界屋脊”13、以下哪个朝代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A. 唐朝B. 宋朝C. 辽朝D. 隋朝14、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丝绸之路的起点”?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15、下列哪个朝代完成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修建了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16、以下哪个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A. 西伯利亚平原B. 黄土高原C. 阿尔卑斯山脉D. 青藏高原17、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青铜器18、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D. 宋太祖建立宋朝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青铜器20、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火药B. 指南针C. 活字印刷术D. 磁悬浮列车21、下列哪一项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马陵之战D. 桂陵之战2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错误的是:A. 商周时期,城市以防御为主要功能,形成城堡式布局。
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下列关于历史地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B、历史事件可以改变地理特征C、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现象的学科D、地理环境总是决定历史运动的方向2、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背景的叙述,错误的是:A、战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对封建制度的统治产生了不满B、秦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行“郡县制”等,提高了国家统一的条件C、秦国是六国中最强盛的,其国力稍逊于齐、楚、燕D、战国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渴望安定3、《清明上河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北宋社会历史和民俗风貌的真实艺术表现。
它的作者是()。
A.李成B.摹本历史人物C.⑥朝大师D.张择端4.(题目编号:第题号、题干内容暂未列出,后面跟上选择题问题和选项。
)关于世界地理和历史文化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A. 所有文明古国的发源地都位于北半球。
B. 欧洲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沿海地区。
C. 亚洲和北美洲的地理特征完全相同。
D. 古代文明的发展主要受到自然资源的影响,与其他因素无关。
5.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B. 汉武帝设立太学,专门培养政治人才C. 唐朝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D.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6、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欧洲联盟?A. 英国B. 德国C. 法国D. 意大利7、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是()A、明朝中期的郑和下西洋B、17世纪的清朝康熙皇帝亲政C、1840年的鸦片战争D、19世纪末的太平天国运动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宗教和哲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道教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儒教则主张“君臣父子”的等级制度B、佛教传入中国后,ようになりました统治力量的意识形态C、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主要思想家有孔子、孟子D、道教崇尚自然,突出“无为而治”的理念,主要思想家有老子、庄子9、在>“黄土广袤上和睦共居着许多民族而其中与 Buffalo 相关联的是()A.布依族B.藏族C.蒙古族D.鄂温克族10、【选择题】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地理标志?A. 长江B. 长城C. 黄河D. 喜马拉雅山脉1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B. 竹简制作过程中,需将竹片烤干后剖成狭长条C. 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阳”通常表示水之北面D.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12、下列哪个国家不是位于欧洲大陆?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意大利1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胜利,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坚持()A、左倾冒险主义B、右倾投降主义C、独立自主的民族解放战争D、社会主义改造14.下列关于宋朝末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由于军事上的局势失利,宋朝内部矛盾更加尖锐B. 靖康耻后,金国对宋朝残害和掳掠,导致了舟师规模的巨大扩张C. 势力强盛的宋奸,对宋朝政权产生了巨大的腐蚀D. 南宋时期,完成了对蒙古汗朝的彻底征服,建立了统一的中国15.下列关于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火药的发明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B. 印刷术的普及阻碍了文艺复兴的传播和发展C. 指南针的广泛应用减缓了欧洲航海事业的进步D. 造纸术的西传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没有促进作用16、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七大工业国(集团)?A. 美国B. 德国C. 日本D. 法国17、下列关于历史事件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制。
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以下哪个朝代在历史上被誉为“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奠基者”?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实行土地私有制B. 秦朝时期,推行均田制,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C. 汉朝时期,实行屯田制,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D. 隋唐时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赵匡胤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指南针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B. 指南针的发明对航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C.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之一D. 指南针的发明与风水无关5、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春秋五霸”之一?()A、孔子B、齐桓公C、孟子D、老子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时期,张骞是开拓者。
B.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C. 丝绸之路沿途经过的地区主要是中国的西北部和中亚。
D.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渠道。
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丝绸之路主要运输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B、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C、丝绸之路在唐代达到鼎盛,宋元时期逐渐衰落D、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主要商路,但并未促进文化交流8、下列哪一项正确描述了秦朝统一六国后所采取的重大地理措施及其影响?A、修筑长城,仅用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对经济无任何促进作用。
B、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对地方管理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C、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促进了南北物资交流。
D、推行铁器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与地理交通无关。
9、下列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A. 黄河下游的三角洲是在全新世初期形成的B. 秦汉时期,四川盆地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逐渐上升,成为全国经济中心D. 宋元时期,我国海岸线开始向南推移10、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废除丞相制度B. 设立锦衣卫和东厂C. 推行八股文考试D. 实行三省六部制11、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商汤灭夏B、周武王伐纣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开疆拓土12、下列关于唐朝对外交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唐朝与日本、新罗等国友好往来,文化交流频繁。
2021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历史地理》真题及答案1. 【单选题】明清时期,由于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很多地区粮食不能自(江南博哥)给,如松江地区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
这一现象()A. 造成了土地的兼并B. 推动农产品商品化C.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D. 导致了严重的饥荒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
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经济作物的栽培在规模和品种上都有显著发展.从而导致很多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业和市场联系加强,最终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2. 【单选题】自1899年以来,在殷墟出土了有字甲骨10万片以上,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汉字体系,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的主要内容是()A. 地方文书B. 占卜记录C. 神话传说D. 法律规范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的内容。
甲骨文主要为占卜记事卜辞,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
完整的甲骨大小根据占卜主体的身份不同而异。
3. 【单选题】东汉末年,军阀割据,长期战乱,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
重新统一国家的是()A. 蜀汉B. 西晋C. 曹魏D. 东吴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史实。
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公元280年,西晋派兵灭吴,统一南北。
4.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的“治世”,其中发生在西汉的是()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光武中兴D. 开元盛世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文景之治”。
西汉初期,汉文帝、汉景帝相继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家富裕。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
B、C、D三项分别出现于初唐、东汉、盛唐。
5. 【单选题】隋炀帝好大喜功,追求奢侈,每月役使的丁男达二百多万,从江南征调木、石、花、草、禽、兽等运至洛阳,用以布置宫苑。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发明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2、以下哪个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A. 西伯利亚高原B. 黄土高原C. 喜马拉雅山脉D. 沙漠地区3、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著作?A、《山海经》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4、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地理学之父”?A、亚历山大·冯·洪堡B、帕拉切尔苏斯C、乔治·斯特拉波D、埃拉斯谟斯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使用铁犁牛耕B. 秦汉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C. 隋唐时期,中国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D. 宋元时期,中国农业开始使用化肥6、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东方巴黎”?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杭州7、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封建社会土地制度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B、封建社会土地制度以土地兼并为主要特征C、封建社会土地制度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D、封建社会土地制度对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8、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A. 郑观应B. 林则徐C. 魏源D. 洪秀全9、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世界地理学之父”?A、张衡B、司马迁C、埃拉托斯特尼D、徐霞客10、以下哪个地区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产生地?A. 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B. 印刷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C. 火药——唐朝时期道教炼丹家发明D. 指南针——南宋时期朱熹发明11、下列哪个朝代的首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12、下列哪位古代史学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 司马迁B. 班固C. 范晔D. 陈寿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C.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D. 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1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错误的是()A. 农具的改进,如曲辕犁的使用B. 农业技术的进步,如灌溉技术的推广C. 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如茶叶、丝绸等农产品的兴起D. 土地制度的变革,如均田制的推行15、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A. 巴比伦B. 埃及开罗C. 印度德里D. 中国西安16、下列哪一项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并且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长平之战D、淝水之战1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长城的说法错误的是:A. 长城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造纸术2、秦朝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统一车轨、驰道,书同文,行同伦。
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消除文化差异B. 巩固国家统一C. 强化君主专制D. 发展社会经济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A.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B. 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物种交流C. 导致了大量美洲原住民的死亡D. 立即引发了工业革命4、以下哪个朝代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5、中国古代历史上,元朝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
下列关于元朝时期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B.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C. 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重要表现D. 海上丝绸之路因元朝的禁海政策而中断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 最早的纸张出现在唐朝C. 西汉时期已广泛使用纸张D. 宋朝时,中国的造纸技术传入欧洲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长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B. 长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C. 明长城是现存长城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段D. 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8、中国历史上,唐朝和宋朝是两个重要的朝代,它们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和变化。
下列关于唐朝和宋朝的表述,正确的是: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则废除了丞相制度B.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朝则发展了海外贸易C. 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宋朝则创立了八股取士制度D. 唐朝的诗歌繁荣,宋朝的宋词和散文也有很大发展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火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青铜器10、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是下列哪个城市?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杭州11、下列哪一项战役发生在三国时期,并且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12、以下哪个地区不属于中国四大高原?B. 云贵高原C. 黄土高原D. 青藏高原13、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北部边防,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四大发明的是: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E、算盘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铁犁牛耕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了土地兼并现象C、农业经济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D、水利工程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3、关于中国古代地图的发展,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山海经》中包含了中国最早的地图B. 东汉时期的《水经》是中国最早的河流地理著作C. 唐代的《大业正图》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地图D. 元代的《大元一统志》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地理志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秦汉时期推广了都江堰水利工程B. 隋唐时期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C. 宋元时期出现了《农政全书》D. 明清时期实行了屯田制度5、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西汉初年实行“文景之治”的主要推动者?A. 萧何B. 曹参C. 晁错D. 汉武帝6、以下哪位古代地理学家被誉为“地理学之父”?A、张衡B、郦道元C、徐霞客D、裴秀7、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兵圣”?A. 孙武B. 孙膑C. 岳飞D. 李靖8、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正式确立?A、秦朝统一六国B、汉朝建立C、唐朝的建立D、元朝的统一9、以下哪位地理学家被称为“地理学之父”?A、亚历山大·冯·洪堡德B、埃拉斯谟斯·沃格林C、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胡赫D、约翰·洪堡德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经济重心南移始于唐朝中期B. 宋代经济重心已经完全南移C.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南方战乱较少、自然环境优越、交通条件便利等D. 经济重心南移对后世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望远镜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A、推行郡县制B、统一度量衡C、修建万里长城D、实行分封制1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历史地理(高起本文科)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下列哪个古代文明最早创造了楔形文字?A. 古埃及文明B. 古巴比伦文明C. 古印度文明D. 古中国文明答案:B解析:楔形文字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今伊拉克境内)的苏美尔人创造的,后来被古巴比伦人继承和发展。
古埃及文明创造的是象形文字,古印度文明创造了梵文,而古中国文明创造了甲骨文和金文等。
因此,最早创造楔形文字的是古巴比伦文明,故选B。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下哪项不属于这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实行分封制D. 统一文字答案:C解析: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推行郡县制(A)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统一度量衡(B)和统一文字(D)则是为了加强经济和文化上的统一。
而实行分封制(C)是西周时期的制度,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相悖,因此不属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故选C。
3、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地动仪D. 印刷术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动仪虽然也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由张衡创制,用于监测地震方向,但它并不属于四大发明之列。
因此,正确答案是C。
4、关于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的演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商朝的都城布局以宫殿区为中心,周围分布手工业作坊区B. 周朝的都城布局采用了严格的里坊制C. 秦朝的都城咸阳采用了中轴线对称布局D. 唐朝的长安城首次出现了市、坊分离的布局答案:C解析:A项错误,商朝的都城布局虽然以宫殿区为中心,但手工业作坊区并不一定围绕宫殿区分布,有的作坊区可能远离宫殿区。
B项错误,严格的里坊制是在唐朝长安城才得到充分体现的,周朝的都城布局并未采用这种制度。
历年成人高考《地理历史》试题及答案汇总(高起点)008
一. 选择题(共80分)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
A. 桀
B. 汤
C. 纣
D. 厉王
2.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
A. 西汉
B. 隋朝
C. 北宋
D. 明朝
3.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A. 贾思勰
B. 沈括
C. 徐光启
D. 宋应星
4. 《资政新篇》的作者是
A. 杨秀清
B. 洪秀全
C. 洪仁
D. 石达开
5. 近代民族资本家陈启沅创办的企业是
A. 轮船招商局
B. 开平矿务局
C. 天津机器局
D. 继昌隆缫丝厂
6. 1905年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报是
A. 《民报》
B. 《中外纪闻》
C. 《苏报》
D. 《时务报》
7. 在新文化运动中,率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刊物是
A.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B. 《青年杂志》
C. 《每周评论》
D. 《湘江评论》
8. 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地点是
A. 北京
B. 广州
C. 上海
D. 长沙
9. 1947年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
A. 陕北
B. 中原
C. 山东
D. 东北
10. 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 1955年万隆会议上
B.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
C. 1954年访问印度时
D. 1972年与美国总统会谈时
11. 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
A. 过渡时期总路线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共八大决议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2. 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A. 但丁
B. 达·芬奇
C. 莎士比亚
D. 马丁·路德
13. 18世纪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机器是
A. 珍妮纺纱机
B. 水力纺纱机
C. 飞梭
D. 骡机
14. 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专政被颠覆的事件史称
A. 七月革命
B. 热月政变
C. 二月革命
D. 雾月政变
15. 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是
A. 杰斐逊
B. 华盛顿
C. 林肯
D. 罗斯福
16. 17世纪末18世纪初推行西化改革的俄国沙皇是
A. 亚历山大二世
B. 叶卡捷琳娜二世
C. 彼得一世
D. 尼古拉二世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早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的国家是
A. 德国
B. 日本
C. 西班牙
D. 意大利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国际会议是
A. 德黑兰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波茨坦会议
D. 开罗会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斗争彻底摆脱荷兰殖民统治的国家是
A. 越南
B. 印度
C. 缅甸
D. 印度尼西亚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美国的扶植
B. 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C. 积极引进新技术
D. 凭借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21.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邻近地球的两个行星是
A. 水星和木星
B. 火星和金星
C. 水星和金星
D. 土星和火星
22. 亚马孙河流域的常年降水类型属于
A. 地形雨
B. 锋面雨
C. 台风雨
D. 对流雨
23. 目前人们广泛饮用的矿泉水主要采自地下水中的
A. 承压水
B. 潜水
C. 泉水
D. 地下径流
24. 欧盟在2002年3月1日正式使用欧元,目前还没使用欧元的欧盟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比利时
25.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 岛屿众多
B. 地形崎岖
C. 处在两大板块张裂处
D. 处在两大板块挤压处
26. 陆地水平自然带带状特征明显而且呈南北对称分布的大陆是
A. 亚欧大陆
B. 非洲大陆
C. 美洲大陆
D. 澳大利亚大陆
27. 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
A. 为一椭球体
B. 围绕太阳运转的速度不均匀
C. 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D. 绕日运动和黄赤交角的存在
28. 我国在西北、华北和东北营造“三北”防护林的首要目的是
A. 吸除滞尘,净化空气
B.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 调节气候,美化生活
29.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能源的
A. 地区分布趋于均衡
B. 可利用种类不断增加
C. 储藏量不断增加
D. 非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
30. 根据工业类别的划分,炼铝业属于
A. 市场型工业
B. 原料型工业
C. 耗能型工业
D. 技术型工业
31. 粮食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是
A. 印度
B. 中国
C. 美国
D. 俄罗斯
32. 铺设青藏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 空气稀薄
B. 太阳辐射强
C. 多冻土层
D. 气温低,日较差大
33. 下列工业区中,属于“临空型”的是
A. 中国京津唐工业区
B. 美国五大湖区
C. 日本九州工业区
D. 德国鲁尔区
34. 下列现象,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是
A. 森林被大面积砍伐
B.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被大量消耗
C. 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D. 物种大量灭绝
35. 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降水
C. 海陆分布
D. 太阳辐射
36. 图中(1)(2)(3)三地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原因是
A.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差异
B. 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
C. 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
D. 所处海陆位置的差异
37. 下列旅行路线中,既具有观光、文化旅游,又具有沙漠探险旅游内容的是
A. 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
B. 沪杭线--京沪线--京哈线
C. 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D. 陇海线--宝成线--成昆线
38. 下列选项中所列举的现象,都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A. 高温、酷暑
B. 高压、北风
C. 台风、小雨
D. 寒潮、季风
读图,回答39-40题
39. 中山站位于和平站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
40. 中山站距和平站实地直线距离约为
A. 1300千米
B. 500千米
C. 350千米
D. 85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