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5.1.27)
- 格式:doc
- 大小:34.04 KB
- 文档页数:3
/shanxisheng/山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一山西事业单位招聘网为各位考生提供山西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山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和笔试公基备考资料,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有效备考。
以下是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练习.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形式和状态B.源泉和动力C.方向和道路D.结构和层次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解错误的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3.发生火灾时,进行安全疏散的正确顺序应是( )。
A.按先着火层-着火层的上层-着火层的下层的顺序疏散B.按先近后远的顺序疏散C.从建筑物最上层按楼层顺序从上往下疏散D.从建筑物最下层按楼层顺序从下往上疏散4.决议与决定作为两种常用公文,二者的不同在于( )。
A.行文方向不同B.产生程序不同C.决议很少使用D.决定很少使用5.激光技术在医学应用方面的主要优点是不出血或少出血,且作用区域小。
( )A.正确B.错误6.蝙蝠、鲸和海豹都属于哺乳类动物。
(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它们各自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质量互变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故本题答案为C。
2.【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
选项A 错误。
而BCD三项表述正确,故本题选A。
3.【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发生火灾时,进行安全疏散的正确顺序是:着火层—着火层的上层—着火层的下层。
山西省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练习公共基础知识试题不仅能巩固自身的知识还能提高自信心,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山西省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山西省公共基础知识试题(一) 1、有只瓶子刚好能装下1千克的水,则这只瓶子装不下1千克的( )。
A、酒精B、水银C、盐水D、硫酸2、物理学家( )在多次的实验后得出:导体中的电流在导体周围能够产生一个环形磁场。
A、牛顿B、法拉利C、奥斯特D、伽利略3、君主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政体形式。
它不仅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至今仍有少数保留有君主政体。
君主制的具体形式有( )。
(多选题)A、专制君主制B、立宪君主制C、强制君主制D、等级君主制4、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多选题)A、实事求是B、武装斗争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5、建设和谐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A、正确B、错误6、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可以由行政法规或法律规定。
( )A、正确B、错误山西省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A。
解析: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也就是p=m/v,依据公式推导v=m/p,由此可知,质量一定,密度比水的密度越小,其体积越大,瓶子就不可能装下。
水的密度是1、0 10 ㎏/m 酒精的密度为0、8 10 kg/m 水银的密度是13、6 10 ㎏/m 盐水和硫酸的密度与溶液浓度有关,但是二者均比水的浓度大。
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C。
解析: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故本题答案为C。
3、【答案】ABD。
解析:君主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政体形式。
它不仅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还被少数资本主义所采用。
君主制的具体形式并不划一。
1、行政处罚只能( )。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B.由公安机关执行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人民群众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革命的批判的观点3、行政裁决的机关是( )。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国家立法机关D.法律授权的特定的行政机关4、宋代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C.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B.剩余价值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劳动价值论6、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多方面的,而且日趋激烈,但归根到底是( )。
A.综合国力的竞争B.经济实力的竞争C.科技实力的竞争D.人才的竞争7、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
A.客体的选择和建构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C.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D.客体能动反映8、物质的唯一的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可知性C.运动变化性D.广延性9、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10、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做( )。
A.平件B.加急件C.特急件D.急件11、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物质生产活动B.科学实验C. 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D.艺术表演12、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
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③为人民服务④敬业奉献⑤集体主义⑥严格自律,勤俭节约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④D.③⑤⑥。
1( 单选题 )
下列诗句和作者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A.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
B.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正确答案是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故C错误,是本题答案。
2( 单选题 )
国家宪法日为每年的:
A. 8月15日
B. 9月13日
C. 12月4日
D. 12月13日
正确答案是 C。
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
故本题选择C。
3( 单选题 )
刘某通过中介公司与马某签订了一份购房协议,约定刘某购买马某的房子,后刘某没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双方解除了买卖合同。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山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汇总
为帮助您顺利通过考试,圣才公务员考试为您特别整理了山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汇总,供大家参考,预祝您考试成功!
山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一本通(2月~2月)
山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山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题库
点击此图片或扫描图中二维码,下载圣才电子书APP,下载完成后不仅能抽奖得现金,还可免费获取海量考试资讯和考试资料。
最权威的学习讲义,最全面的考试真题尽在圣才电子书。
下载圣才电子书APP,抽奖得现金!
第 1 页共1 页。
山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宣纸得名于它的:()A.材质B.使用人群。
C.产地D.用途【答案】:C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原则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根本标准。
A.个人主义B.国家主义C.集体主义D.爱国主义【答案】:C3.一篇完整的公文必须具备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正如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所讲的“有头有尾有中间”,这段话所要求的是公文结构的()A.严密性B.连贯性C.完整性D.逻辑性【答案】:C4.《齐民要术》是关于:()A.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B.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答案】:A5.剩余价值率是()的比率。
1/ 9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C.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D.剩余价值与总利润【答案】:A6.古诗云:“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答案】:D7.认识论上唯理论的错误在于()A.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C.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D.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答案】:C8.(单选题)中国的四大名花分别是牡丹,菊花,山茶,水仙,它们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这四大名花与其主要产地搭配不正确的是()。
A.水仙——福建漳州B.菊花——浙江杭州C.牡丹——四川成都D.山茶——云南西双版纳【答案】:C9.明确承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神圣权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B.《德黑兰宣言》2/ 9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答案】:C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出自于()。
山西省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山西省公务类考试将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压缩作为常识判断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加以考察。
那么你对公共基础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山西省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山西省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及答案(一)1、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学习效率B、促进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C、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D、加快发展中城市化进程2、科技的新技术发展速度总是超乎我们的预计,4D打印技术现又进入人们的视野。
所谓的4D打印就是在3D打印的基础上,多了一个( )维度。
A、位置B、顺序C、时间D、感知3、关于泥石流的应急要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B、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C、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D、不能停留在低洼的地方,应攀爬到树上躲避4、乘坐飞机时,乘客不得随身携带( )。
(多选题)A、打火机B、匕首C、鞭炮D、汽油5、2015年8月23日,( )在北京田径世锦赛半决赛以9秒99进入世锦赛决赛成为跑进10秒的一个黄种人。
A、张培萌B、苏炳添C、周琦D、宁泽涛6、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 )。
A、意大利B、法国C、西班牙D、波兰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A。
解析: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计算机开始走进家庭,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帮手,提高了学习效率。
2、【答案】C。
解析:4D打印就是在3D打印的基础上,多了一个时间维度。
故本题答案选C。
3、【答案】D。
解析:泥石流爆发时,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不能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能攀爬到树上躲避。
A、B、C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说法错误。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 A.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B.抛弃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下面对“纳税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只要负有直接纳税的义务,就是纳税人B.纳税人包括所有法人和自然人C.纳税人是由税法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D.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
A.多样性B.统一性C.运动性D.客观实在性5、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物质生产活动B.科学实验C. 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D.艺术表演6、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 )。
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②总体缓和、局部紧张③总体封闭、局部开放④总体稳定、局部动荡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7、行政处罚只能( )。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B.由公安机关执行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8、行政处罚只能( )。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B.由公安机关执行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9、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 )的科学判断。
A.基本情况B.基本矛盾C.基本国情D.基本任务10、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 )的科学判断。
A.基本情况B.基本矛盾C.基本国情D.基本任务11、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山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2015.1.27)
1.关于公文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按适用范围将公文分为14种
B.按公文的来源,公文可分为收文和发文两种
C.根据文件的机密程度,保密公文分为绝密件、秘密件、普通件
D.按办文时限要求,公文可分为紧急件、加急件、平件
2.“七泡余香惜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形容的是铁观音,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 )。
A.黑茶类 C.红茶类 C.绿茶类 D.乌龙茶类
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奇特现象主要与实行( )的人事行政制度有关。
A.察举制
B.征辟制
C.九品正中制
D.科举制
4.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其生产的历史条件有( )。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货币的出现
C.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5.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的是( )。
A.审议法律草案
B.提出和审议法律议案
C.形成立法动议
D.清理规范性法律文件
6.王某持匕首抢劫张某,在争斗中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匕首掉在地上,张某见状,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
对于张某用匕首刺死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C.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D.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按适用范围将公文分为15种。
根据文件的机密程度,保密公文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
按办文时限要求,公文可分为特急件、加急件、平件。
按公文的来源,公文可分为收文和发文两种,B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
【更多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及最新公告请关注山西事业单位考试网
/shanxisheng/】
2.【答案】D。
中公教育解析:铁观音茶,汉族传统名茶,属于青茶(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魏晋时期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
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但是由于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故本题答案选C。
4.【答案】AD。
中公教育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
故本题答案选AD。
5.【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AB答案属于法律制定的形成阶段,D答案属于法律制定的完备阶段。
故本题选C。
6.【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王某头部撞击墙角昏迷倒地,已经丧失了攻击能力,张某已经不存在进行防卫的前提条件了,此时他再去捡起匕首往王某心脏部位猛刺数下,导致王某死亡,显然是故意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