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试题8
- 格式:docx
- 大小:62.94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溶解时放热,而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和氯化钙,方案1和方案2都合理,不符合题意;B、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根据除杂原则方案1是正确的,方案2不正确,因为盐酸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符合题意;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用点燃的方法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在二氧化碳的环境下不能点燃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入适量的盐酸是错误的叙述,盐酸能与氧化钙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
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向pH=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m表示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答案】D【解析】A.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
向pH=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使溶液的酸性变弱,溶液pH变大,但是始终呈酸性,不会出现pH等于7或pH大于7;B.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随酸的加入,pH不断减小,刚好完全反应pH等于7;酸过量时,溶液呈酸性,pH小于7;C. 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开始,随食盐的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D.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先反应完,但是铁比同质量的锌生成氢气多。
2020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B.t1℃时把30g丙放入50g水中能得到80g丙的饱和溶液C.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方法D.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为甲<乙<丙【答案】D【解析】A、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错误;B、 t1℃时把30g丙放入50g水中能得到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20g+50g=70g,80g丙的饱和溶液错误,错误;C、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不是降温的方法,错误;D、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为甲<乙<丙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关系是甲>乙>丙,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丙是盐酸C.戊是氢氧化钙D.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铁会与盐酸反应,盐酸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会与盐酸、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乙是铁,所以丙是盐酸,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甲、丁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如果甲是碳酸钠,丁就是氢氧化钙,戊就是二氧化碳,如果甲是氢氧化钙,丁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不会与碳酸钠反应,不合理,所以甲是碳酸钠,丁是氢氧化钙,戊是二氧化碳,所以C错误,符合题意;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D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8 酸、碱、盐考点概况1.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
3.常见的碱。
4.几种常见的盐。
5.化学肥料。
命题把握能力要求:知道酸、碱的性质与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及使用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了解几种常见盐的俗名、性质及用途;了解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命题角度: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2.利用指示剂区分溶液的酸碱性、溶液pH的测定及应用。
(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3.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4.常见的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5.盐的化学性质。
(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6.化肥的分类、作用及鉴别。
(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指点迷津“两酸”“两碱”’的性质及指示剂的检验溶液酸碱性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归纳和总结酸或碱的通性及反应规律是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
1.酸和碱(1)盐酸、硫酸属于酸,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
酸→H+ +酸根离子(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属于碱,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OH–。
碱→金属离子+ OH–(3)酸和碱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用途盐酸(HCl)重要化工产品。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氧化锌)等。
人体胃酸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硫酸(H2SO4)重要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燃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氢氧化钠(NaOH) 重要化工原料。
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Ca(OH)2)重要工业、农业材料。
建筑上用熟石灰、黏土和沙子混合来砌砖,用石灰浆粉刷墙,在树木上涂刷石灰浆,可保护树木,农业上可用石灰乳与硫酸铜等配制成波尔多液作农药使用,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2.酸和碱的化学性质(1)酸和碱都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人教版2020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答案】A【解析】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
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C错误;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常见混合物间的反应事实,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
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B.5.6克氧化钙和氧化锌C.10克碳酸镁和碳酸氢钠D.10克镁粉和铜粉【答案】B【解析】【分析】天平左侧的烧杯中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3222 CaCO+2HCl=CaCl+H O+CO1004410g x10010g44x ↑=解得x=4.4g此时左侧烧杯增加的质量为:10g-4.4g=5.6g。
2020届化学中考专题08 化学用语1.【湖北省枣阳市徐寨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为了保持载人飞船的太空舱内O2、CO2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可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
NiFe2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答案】B【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NiFe2O4中Ni的化合价为:x+(+3)×2+(-2)×4=0,则x=+2。
故选B。
2.【上海市崇明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A.汞元素﹣﹣Hg B.铵根﹣﹣NH4C.2个氢原子﹣﹣2H D.氦气﹣﹣He2【答案】D【解析】A、汞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g,故正确;B、铵根的写法是NH4,故正确;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正确;D、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He,故错误。
故选D。
3.【海南省海口市海口四中、海口十四中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3O—3个氧元素B.SO3—1个三氧化硫分子C.O3—3个氧原子D.—1个铁离子【答案】B【解析】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所3O表示3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B、SO3表示1个三氧化硫分子,符合题意;C、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内的原子个数;O3中的3表示一个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D、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和正负号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1个铁离子的符号应为:Fe3+,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上海市宝山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钙的元素符号A.Ca B.Cl C.Cu D.C【答案】A【解析】A.Ca为钙元素的元素符号,选项正确;B.Cl为氯元素的元素符号,选项错误;C.Cu为铜元素的元素符号,选项错误;D.C碳元素的元素符号,选项错误,故选A。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可用“2Mg+O2点燃2MgO”来表示.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②反应速率③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④反应的微观过程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答案】C【解析】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故正确;②由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反应的速率,故错误;③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48份质量的镁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故正确;④由化学方程式不能看出反应的微观过程,但能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故错误;⑤由化学方程式不能看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故错误;⑥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2个镁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氧化镁分子,故正确;故该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信息是①③⑥,故选C。
2.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复杂的化合物B.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有90余种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D.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全球水储量的2.53%【答案】B【解析】A.煤炭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B.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有90余种,故正确;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错误;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到全球水储量的1%,故错误。
故选:B。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质软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A正确;B、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柱升高是由于受热时,汞原子间间隔增大,原子本身不变,故B错误;C、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是由于加热后,使水中Ca2+、Mg2+含量降低,故C正确;D、氧气能助燃,二氧化碳能灭火是由于构成两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D正确。
人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个操作过程,其中与事实不相吻合的是:A.一定量Ba(NO3)2溶液中滴加稀H2SO4B.一定量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C.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固体KNO3D.质量相同的KClO3中加入催化剂(MnO2)与不加入催化剂加热制取O2【答案】C【解析】A. 一定量Ba(NO3)2溶液中滴加稀H2SO4,生成硫酸钡沉淀,硝酸钡反应完后硫酸钡的质量不再增加;B.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
一定量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由酸性逐渐变成碱性,溶液的pH增大,组后溶液的pH大于7;C. 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固体KNO3,开始时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大于零,加入硝酸钾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图像错误;D. 质量相同的KClO3中加入催化剂(MnO2)与不加入催化剂加热制取O2,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的反应中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比没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但是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
选C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1℃时,甲、乙两物质各50 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D.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甲比乙需要的水多【答案】C【解析】A.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温度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不说明温度时,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B.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 )×100% , t 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t 1℃时,甲、乙两物质哦溶解度为40g ,各50 g 分别加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溶质的质量都只能是40g ,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D. t 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甲比乙需要的水少。
2020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Fe 2O 3+3Cu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 3 = 2FeCl 2+CuCl 2。
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
取适量滤液乙于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
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 ,一定不含Fe②滤液乙中一定含有FeCl 2、CuCl 2,一定不含FeCl 3③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 2,则一定有FeCl 2 ④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 2,则可能有FeCl 2 ⑤若充分反应后Zn 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 2,无CuCl 2,可能有FeCl 2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答案】C 【解析】 【分析】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2Fe+3CuO ===高温Fe 2O 3+3Cu ,可以得到个数比Fe 2O 3:Cu=1:3,而且此反应进行完,只有这样两种固体。
加入足量的盐酸中FeCl 3和Cu 的个数比为2:3,完全反应2FeCl 3+Cu=2FeCl 2+CuCl 2,可得剩余FeCl 2:CuCl 2:Cu=2:1:2。
故固体甲和滤液乙分别为Cu 和FeCl 2、CuCl 2。
【详解】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 ,一定不含Fe ,正确②滤液乙中不含FeCl 3;溶液中存在FeCl 2和CuCl 2,正确;③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 2,则氯化亚铁没有参与反应,溶液中一定有FeCl 2 ,正确;④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 2,但是剩余的锌不一定能将氯化亚铁完全反应,则可能有FeCl 2 ,正确;⑤若充分反应后Zn 有剩余,则CuCl 2、FeCl 2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氯化锌,错误。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6分)1.(2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O2B.N2C.CO2D.水蒸气2.(2分)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C.常温下油脂都呈液态D.青菜中富含蛋白质3.(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棉花在酒精灴的火焰上灼烧后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B.铁丝在空气中点燃,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黑色固体C.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加热,蓝色沉淀变为红色D.聚乙烯塑料薄膜燃烧会产生有刺激性气体、有毒的气体4.(2分)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离子等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5.(2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60个碳原子:C60B.2个氢氧根离子:2OHC.氧化铁的化学式:Fe2O3D.金刚石:Au6.(2分)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4H44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D2属于氧化物B.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96gC.维生素D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维生素D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47.(2分)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釜底抽薪:降低温度至可然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D.杯水车薪:可燃物的量少,可导致火焰熄灭8.(2分)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
这个实验说明了()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D.蜡烛中含有炭黑9.(2分)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乙物质属于单质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a10.(2分)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洗气、集气、验气和储气等多种用途(视实验需要,瓶中可装入不同物质)。
专题限时集训(十)化学计算
(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2015厦门中考)新装修房室内存在甲醛(CH2O)、苯(C6H6)等有害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苯相对分子质量为72
B.甲醛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40%
C.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甲醛和苯都属于无机化合物
2.(2016原创预测)将20℃500克饱和食盐水蒸发后得到110克氯化钠,则此饱和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B)
A.28% B.22% C.18% D.无法计算
3.(2016原创预测)用含铁56%的赤铁矿200t炼得含杂质3%生铁的质量为(C) A.1086t B.808t C.115.5t D.76t
4.(2015河南中考)现有10.6g碳酸钠和8.4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其中(A)
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B.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8分)
5.(2015平凉中考)2015年4月6日,漳州PX项目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PX项目又一次引起人们的热议。
PX是1,4二甲苯(化学式为C8H10)的别称。
请计算:
(1)P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106__。
(2)P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90.6%__(精确到0.1%)。
6.(2015鄂州中考)人体摄入铁不足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乳酸亚铁胶囊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已知乳酸亚铁的化学式为C6H10FeO6。
(1)乳酸亚铁是由__4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是__C、H、O__;
(2)乳酸亚铁中碳与氢的质量比是__36∶5__,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23.9%__。
7.(2015泉州中考)农业生产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
(1)现要配制12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__24__kg;
(2)用6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__100__kg。
三、分析与计算(共30分)
8.(4分)(2015株洲中考)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浓硫酸中溶剂的质量分数是__2%__。
(2分)
(2)要把5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请
写出计算过程)(2分)
解:设加水的质量为x ,则50g ×98%=(50g +x )10%,x =440g 。
答:略。
9.(4分)(2015黄冈中考)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2.96g ,如果该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变成白色沉淀,则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
Ca(OH)2+CO 2===CaCO 3↓+H 2O
74 44
2.96g x
74∶44=2.96g ∶x 解得x =1.76g
答: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g 。
10.(5分)(2015重庆中考)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g ,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g ,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
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1分)
(2)二氧化锰的质量。
(2分)
(3)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
(2分)
解:(1)生成O 2的质量为26g -16.4g =9.6g ;(2)设KClO 3质量为x 。
2KClO 3MnO22KCl +3O 2↑
245 96
x 9.6
x 245=9.6g 96
x =24.5g
∴MnO 2质量为26g -24.5g =1.5g ;
(3)氯化钾质量为24.5g -9.6g =14.9g 。
∴氯化钾溶液质量为10%14.9g
=149g ,
∴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49g -14.9g =134.1g 。
答:略。
11.(5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硫酸钠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11.65__g 。
(1分)
(2)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
(2分)
解: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
Na 2SO 4+BaCl 2===BaSO 4↓+2NaCl
142 233 117
x 11.65g y
233142=11.65g x 233g 117=11.65g y
x =7.1g y =5.85g
(3)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分)
解: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10.00g -7.1g =2.9g ,滤液中含氯化钠为 5.85g +
2.9g =8.75g ,则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40g 8.75g ×100%=6.25%。
答: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为7.1g ;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6.25%。
12.(6分)(2015曲靖中考)向6克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2.2__g 。
(1分)
(2)M 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__NaCl 和HCl __(填化学式)。
(2分)
(3)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分)
解: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
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
106 117 44
x y 2.2g
x 106=2.2g 44 x =5.3g
y 117
=2.244g y =5.85g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g +50g -2.2g 5.85g +(6g -5.3g )×100%≈12.2%。
答:略。
13.(6分)(2015张掖中考)某同学为探究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
/g
10 10 20 30 所加稀硫酸的质
量/g
100
120 80 X 生成氢气的质量
/g
0.2 0.2 0.2 Y (1)上表第四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则其中X =__240__,Y =__0.6__。
(2分)
(2)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分)
解:设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x 。
Fe +H 2SO 4===FeSO 4+H 2↑
56 2
30g ·x 0.6g
256=0.6g 30g ·x
x =56%
(3)所加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到0.1%)(2分)
解:设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y 。
Fe +H2SO4===FeSO4+H2↑
56 98
30g×56%240g×y
9856=30g×56%240g×y y≈12.3%
答:(1)X=240g,Y=0.6g;(2)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3)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