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 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 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 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 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 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6.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为 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反问句,如“不亦…… 乎”“何……之有”“孰与……乎”等;被动句,如“为……所……”“受 ……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 。但是,文言文中还常常会遇到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 补出省略部分,方能正确断句。 7.修辞断句法 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修 辞手法在运用过程中具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 行断句。
2020—2021学年高中语 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知能
整合课件:第5单元
2020/9/13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断句方法 一、虚词 要求重点掌握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有些虚词每年都 有考查,如“而”“以”“之”等;有些虚词常常考查,如“乃”“其”“且”“为”“ 焉”“因”“于”“与”“则”,需要我们多加注意。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往往采用内外关联、生熟组合的方式, 即从教材中选取语句与阅读材料中的语句编组,要求选出加点词的 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这样做既降低了难度,同时也把我 们在课内学过的既有知识与需要解答的新问题串连起来,便于考查 我们对知识进行迁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 课文内容要熟悉。也有试题选项全部出自文段,要求我们在读懂全 文、弄懂句意的基础上作细致的比较,当然这也属于课内外知识的 迁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