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长春版第十二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说课设计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说教材:《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九板块的第二篇课文.文章主要写了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时在宴席上发生的趣事,文章中人物的笑很有特点。
本板块的主题是“三国演义与红楼梦”,安排这样的主题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古典名著,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说课标:2019年的新版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并对学生的书写汉字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每节课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来规范学生的书写。
说学情:如果说六年级的学生对名著有一定的阅读基础,那也是指除了红楼梦之外的另外三部。
因为大多数同学对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女生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不感兴趣,所以对红楼梦的认知也就很浅显。
曾经有位资深的老教师告诫我说,讲名著千万别选红楼梦,原因也就是学生对红楼梦的认知达不到一知半解。
可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正因为学生对它不了解,才对它没有阅读兴趣。
这时候才更需要老师的点拨与引导。
所以我愿意以此课为契机,精心研读、设计,努力为学生打造开启名著之门的钥匙,让学生顺利跨进充满书香的文学殿堂。
依据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及本文在教材中所承载的任务,我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确立为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4个生字,书写“捶”字。
关注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初步尝试从中推测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不同人物的“笑”,学习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原著的兴趣教学重点:结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不同人物的笑态中初步尝试推测人物性格,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原著的兴趣。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聚焦文眼,以疑促思、以疑导读法。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预习导学学习目标1. 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关注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初步尝试从中推测人物性格。
4.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5.初步了解《红楼梦》学习重点根据不同人物的笑态推测人物的性格。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学习难点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一、预习过程提前两周安排学生读《红楼梦》第六回、第三十九回至第四十二回、第一 一三回、第一一九回、第一二0回朗诵1.本课共( )个自然段2.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二、日积月累1、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生字:湘( ) 撑 ( ) 姨( ) 揉( ) 肠( ) 捶( ) 薛( ) 鸳( ) 鸯( )多音字:喷( )出我能把字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注意“姨”、“捶”的笔顺。
撑揉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画线的词语重点理解。
促狭 发怔 弯腰曲背 馕促狭: 。
馕 : 。
读句子,弄懂重点词的意思。
(1)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 )(2)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
( )(3)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
( )四、我会搜集:搜集曹雪芹的资料。
搜集有关《红楼梦》的资料。
我还知道:《红楼梦》通过对“( )、( )、( )、( )”四大家族( )的描写,以( )和( )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被誉为“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全书共( )。
作者( )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后回是( )续写的。
3、查资料了解刘姥姥、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宝玉、黛玉、湘云、迎春、探春、惜春、鸳鸯、琥珀,能结合资料用自己的话对各个人物作三、五句话的简单评价。
五、我的视角:1、课文写了 场面,写出了 种不同的笑。
2. 用“”画出文中动作描写的地方。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学设计太平镇中心小学李国东教学目标:1.学会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关注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4.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1.《红楼梦》16集视频片断.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搜集人物性格.3.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谈话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主要内容,谁来说一下?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刘姥姥二进荣国府》.3.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 短短329个字其实就围绕一个字展开,哪个字啊?(板书:笑)4. 故事中人物都是怎么“笑”的,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这节课就要重点研究这个问题。
二、理解课文.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地听,是否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1)、默读课文,把你觉得写笑最生动传神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词语圈出来,反复品读。
( 2)、你觉得谁的笑最有特点?结合你圈画的重点词语讲一讲。
(3)、透过人物的笑,你能不能猜猜他(她)具有什么性格特点?3.小组汇报:(1).故事中人们共笑了几次?(板书:众人\贾母)(2).汇报人物的笑与性格.按人物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都有谁呀?(贾母、刘姥姥、湘云、黛玉、宝玉、王夫人、薛姨妈、探春、迎春、惜春、凤姐、鸳鸯、琥珀)4.他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厉害呢?(出示描写刘姥姥的两段话),指生读.(1).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2).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教学目标1.学会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关注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4.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重点难点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1.教师提前一两周引导学生读《红楼梦》第6回、第39—42回、第113回、第119回、第120回,了解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内容,有条件的看一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断,了解课文中相关人物的特点。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至少读3遍。
3.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时间:累计节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读《红楼梦》有什么困难没有?生交流。
预设:难字多,很多地方是文言的,不好懂,读着费劲。
人物多,关系复杂。
诗词多,读不太懂。
2.师小结:《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确实不太好读。
(指读得多的,读得好的)你读得好,说说你是怎么读的?有没有什么好经验,好方法介绍?3.再次交流:先看电视剧,再看书。
先看白话简装本,大概了解了,再看原著。
先看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内容,对书中一些主要人物都了解了,再从头看,就不那么难了。
看书的同时,看一看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中人》,还有网上查的有关《红楼梦》的资料。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
跟同学交流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指名读。
2.学生正音纠错。
3.再读课文。
三、讨论交流1.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什么?2.大致谈谈对刘姥姥这个人物的印象。
四、作业。
1.读《红楼梦》中相关情节,重点是《红楼梦》中刘姥姥进荣国府的情节(最好能读到三遍以上),即《红楼梦》第6回(一进)、第39至42回(二进)、第113回(三进)、第119回(四进、五进),第120回(六进),力争达到吃透的程度。
2.读老师提供的资料《刘姥姥四进荣国府》《红楼梦简介》《红楼梦导读》《穿针引线刘姥姥》《浅析刘姥姥形象》《〈红楼梦〉十二金钗解读》《曹雪芹写“笑”》。
9——2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教学目标1.学会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关注半文半白的语言样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4.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重点难点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教学准备1.教师提前一两周引导学生读《红楼梦》第6回、第39—42回、第113回、第119回、第120回,了解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内容,有条件的看一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断,了解课文中相关人物的特点。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至少读3遍。
3.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读《红楼梦》有什么困难没有?生交流。
预设:难字多,很多地方是文言的,不好懂,读着费劲。
人物多,关系复杂。
诗词多,读不太懂。
2.师小结:《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确实不太好读。
(指读得多的,读得好的)你读得好,说说你是怎么读的?有没有什么好经验,好方法介绍?3.再次交流:先看电视剧,再看书。
先看白话简装本,大概了解了,再看原著。
先看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内容,对书中一些主要人物都了解了,再从头看,就不那么难了。
看书的同时,看一看百家讲坛《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中人》,还有网上查的有关《红楼梦》的资料。
和爸爸、妈妈一起读。
跟同学交流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指名读。
2.学生正音纠错。
3.再读课文。
三、讨论交流1.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什么?2.大致谈谈对刘姥姥这个人物的印象。
四、作业。
1.读《红楼梦》中相关情节,重点是《红楼梦》中刘姥姥进荣国府的情节(最好能读到三遍以上),即《红楼梦》第6回(一进)、第39至42回(二进)、第113回(三进)、第119回(四进、五进),第120回(六进),力争达到吃透的程度。
2.读老师提供的资料《刘姥姥四进荣国府》《红楼梦简介》《红楼梦导读》《穿针引线刘姥姥》《浅析刘姥姥形象》《〈红楼梦〉十二金钗解读》《曹雪芹写“笑”》。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古典名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不同人物不同的笑态推测人物的性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2.题目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呢?二、新课1.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仅仅329个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三百多个字都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板书笑)据文学家统计呀,在《红楼梦》中有二千四百多处提到了笑,写的最为精彩也最为经典的正是我们课文中的这329个字。
(课件全文)2.那好,同学们围绕这个笑字,你有哪些问题呢?(课件)(①为什么笑②什么人笑③怎样笑)①刘姥姥的语言、动作、神态引起人们发笑。
②都有什么人笑了呢?请同学们动笔画一画。
③短短的329个字,就写了这么多人的笑,那他们都是怎样笑的呢?老师请同学们出声的读一读课文,谁的笑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描写她的句子画下来,好开始吧。
谁愿意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
3.老师听出来了,描写每个人的句子不多,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这样你们配合老师来读一下课文怎么样,老师读人物的名字,你们来接读。
真是一幅群笑图啊,同样的场合,又都是描写笑,却没有丝毫的雷同。
4.那么这些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有趣的尝试,透过课文中人物不同的笑态,我们来推测一下人物的性格的特点。
这次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各组准备好学习卡,然后开始进行小组学习。
5.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板书)三、教师小结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汇报到这,下节课我们继续完成,短短的20分钟,仅仅是我们学习《红楼梦》的一个开始,如果你翻开《红楼梦》像这样精彩的片段,像这样鲜活的人物比比皆是,希望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领悟到推测的这种阅读方法,能够喜欢上《红楼梦》,走进《红楼梦》。
9—2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一、教学目标:1.认识 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能在充分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在联系前后章节的基础上感受到荣国府金银焕彩、珠宝生辉、锦衣声色、山珍海味的糜烂生活以及在宴席间表现出来的尊卑关系。
二、基础知识:湘湘帘湘剧湘绣揉揉面揉搓揉木为耒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文节选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文中主要描写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凤姐和鸳鸯拿她取笑逗乐,闹出了笑话,惹得全场大笑不已的场面。
本文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文中人物栩栩如生。
作者以深厚的文学底蕴描绘了不同人物不同的笑态,抓住了人物的特征,令人耳目一新。
2.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感受到荣国府金银焕彩、珠宝生辉、锦衣声色、山珍海味的糜烂生活以及在宴席间表现出来的尊卑关系。
3.教学难点:读懂多种多样的笑,从这笑中感受荣府人物的生活及地位。
4.教学突破点:资料补充。
文中不同人有不同的笑,这和他们的身份、性格有关,引入材料简略了解人物性格,以便走入人物内心。
教法设计: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简单交流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二、引领学生读原著第四十回的内容,为学习本文建立联系。
三、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
2.注意句子通顺、连贯。
3.注意发现学生难于读顺的语句,引导学生借助书后的注释,或通过理解语句的意思将句子读顺,或者利用老师、学生的范读引导读顺,其间对于难于理解的语句老师要进行适当的讲解(一些难读的语句,要给学生充分练习的时间)四、再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二、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1.文中是怎样写王熙凤、鸳鸯戏弄、耍笑刘姥姥的?2.共写了几件事?三、感受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记录下来。
四、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感受。
五、回顾全文。
9—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向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学会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
那么大家读过
《红楼梦》吗?
你知道《红楼梦》中的哪些人物?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在作品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刘姥姥。
关于她还有一则歇后语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刘姥姥的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撑”“揉”“捶”是翘舌音,注意读准字音。
对文中出现的不能理解的词语重点画一画。
例如:塞馕、促狭鬼。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
2、默读课文
(1)动笔画一画,文中除了刘姥姥之外,还出现了哪些人物,把人物的名字画出来。
(2)小组合作
(3)名汇报,补充。
3、课文是分几层写的?每层写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分层后说一说。
4、学习生字
指名读生字,记忆生字,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三、深入读课文
出示问题:课文描写了不同人物的笑,请你比较一下他们的笑有什不同?请你从每个人的笑中,推测一下人物的性格特点。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教师作适当引导。
2、先是刘姥姥的一番话,重点是“众人”的大笑:都出现了那些人物?
湘云、黛玉、宝玉、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丫鬟们。
他们都是怎样笑的?
3、反复阅读众人的笑,想象一下:他们都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汇报,补充。
5、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文中人物栩栩如生)
四、拓展延伸:
1、浏览《红楼梦》原著,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读完整。
2、了解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和三进荣国府的内容。
3、讨论:通过走进《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你对中国的四大名著有了哪些了解?
五、课堂小结
《红楼梦》是一部经典著作,里面的人物众多,你想更多地了解里面的人物吗?那就去把它读一读吧!
板书设计: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妙语老刘,老刘……众人大笑
刘姥姥人各有笑
笑中有笑
众人笑(总写)贾母之笑(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