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学校文明班级创建标准和评估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2
“文明班级”评选细则一.评比条件1.思想好:班级同学能认真参加各种教育活动,思想积极向上,模范地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学校和集体。
2.班风好:班级同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好,学风好,在同年级中表现突出,班团干之间团结合作,工作积极主动,同学间团结互助,具有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班里没有严重违纪行为和随意停课、被勒令退学、开除等现象,学额巩固率高,班里没有发生严重伤亡事故。
3.体卫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达标率符合要求,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学校组织的体卫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4.劳动好: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劳动任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二.评比内容1.以下各项内容作为先进班级评比的主要依据①常规检查②卫生评比③手抄报④课间操⑤学风、文明礼貌评比⑥体、艺竞赛(校运会、文艺汇演)2.有下列情况者,先进班级评比实行一票否决①不服从学校统一安排的班级;②有学生犯罪、安全事故、学生辍学现象的班级;③发生打架、斗殴、盗窃或串通校外不法人员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等造成极其而恶劣现象或重大事故的班级。
三.评比办法1。
校级先进班级(学期文明班级)每学期评选一次,以各项累计总分的高低评出一等奖10%×班数(1名)、二等奖30%×班数(2名)、三等奖40%×班数(2名).2.由学校政教处根据每学期各项评比结果累计部分的高低,以及先进班级(学期文明班级)的评比条件,审定先进班级,报主管校长批准。
班级期末各项评比和比赛分值说明:1.凡以上各类比赛,参加的班级获鼓励奖的班级基本分值为2分;2.学风、文明礼貌评比由班级的科任教师根据相关的条件进行评比;3.学年先进班集体的推荐和评比以两个学期的平均值计算,从高到低顺序评选;万柏林二中学生常规检查评比细则(检查基础分为20分,逐项逐次扣分至0分止)一、纪律:1、学生上学不穿校服的扣0.5分/人,虚报姓名的扣1分/人.2、学生在教室外买零食、吃零食的扣0.5分/人.3、攀折树木花草,破坏绿化环境的扣1分/人。
学校文明班级评比细则一、班容班貌好1.班级布置整洁优美,有特色,体现实用性、人文性、美观性。
班级板报、身边的榜样等内容的布置定期进行更新。
2.平时教室内清洁干净,桌椅干净、排列整齐,门窗、黑板干净,地面无纸屑,物品摆放有序,学生个人卫生好。
二、一日常规好1.早晨:组织好每天的早读工作,早读由老师或学生小干部负责,做到有序、有效,无学生吵闹、不读书玩耍等现象。
周一或其他集会时间,能遵守集会纪律,在公共场所不大声讲话。
学生每天佩戴红领巾。
2.课间:课间活动有序,内容丰富,无追逐打闹,无危险行为,无事故发生。
大课间活动正常开展。
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操,动作到位,常规检查好。
3.课堂:课前准备好,无乱班现象。
上课师生相互问好,下课师生相互告别。
能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班级学习风气浓。
去专用教室或操场上课,路队有序吗,不喧哗。
4.中午:用餐秩序好,安静无声,餐后卫生工作到位。
午间活动丰富多彩,劳逸结合。
学生严禁在校园花坛和花木下、厕所边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5.放学:准时放学,路队整齐,到校门口与老师告别。
值日生打扫教室,完成及时有效率,垃圾袋装带出校门(不能发在校园小垃圾桶内),学生放学期间严禁乱扔废纸等垃圾。
三、公物保管好1.教育学生爱护公物,不随意损坏学校课桌椅、玻璃窗、电器等公用设施设备。
学生节约水电,不随意浪费,不开无人灯。
2.爱护花草树木,不折枝攀爬,学生无故踩跨校内绿化带。
四、安全教育好利用晨会、班会课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一学期班级学生无安全事故发生。
五、活动参与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做到有组织、有秩序、有成效,在年级中处于先进行列。
六、勤奋学习好学生学习习惯好,尊敬任课老师,能按要求完成各科学习任务。
创建“文明班级”评选内容及评分标准
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使师生有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学校坚持开展“文明班级”创建活动,其内容和评分标准如下:
1、班级学生按时上学,无迟到、旷课现象,下午放学五点半以前无特殊情况要按时回家。
(5分)
2、学风正,教学秩序正常,课堂常规好。
(5分)
3、升旗仪式、集会、课间操进退场队伍整齐、安静、迅速,做操动作规范。
(10分)
4、学生举止文明,不在校园和教室里追逐打闹,无打架、无脏话和无偷盗现象。
(5分)
5、教室布置美观大方,按时出好班刊,班级桌凳及教学用品、卫生工具摆放整齐有序。
(20分)
6、坚持按时每天三次卫生清扫,教室和卫生区随时保持清洁。
(15分)
7、班上无学生乱丢纸屑果壳脏物和乱吐痰的现象,无学生从窗户向外抛丢杂物和泼倒脏水的现象。
(10分)
8、班级学生无损坏桌、凳、门、窗、玻璃及其它公物的现象,无乱涂乱画桌凳、门窗、墙壁的现象。
(10分)
9、班级学生穿着整洁大方,扣好衣扣不敞胸,不穿拖鞋上学,坚持每天佩戴红领巾、胸卡,穿校服。
(10分)
10、班级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常洗脸、洗澡,常剪指甲,男生不留长发,经常保持个人的卫生整洁和良好形象。
(10分)以上十条达到要求的给满分,未达到或做得不够好的酌情扣分。
每月评出前两名作为“文明班级”,在星期一升旗仪式上表扬并发给“文明班级”流动红旗。
月底收回,月初进行另评、发。
学期结束以获流动红旗次数的多少评奖。
奖励办法另定。
校园文明班级评比活动细则校园文明班级评比活动细则为了加强学生文明素质教育,提高校园文化水平,鼓励学生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特别在每学期开展校园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其细则。
一、活动时间本次校园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将在每学期的最后一周展开,具体时间由学校领导安排,评比活动时间紧凑,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
二、活动内容1.学生文明秩序方面考核:包括学生的校园礼仪、课堂规矩、宿舍卫生和文明用语等方面,以及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和政治思想表现等。
2.班级团队方面考核:包括班级的凝聚力、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等方面,并评选班长、学习委员和杂事委员等职务,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干。
3.文化能力方面考核:当员分别出现面试、主题演讲、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特别通过演讲、课件展示等形式,测试学生们的表现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评分标准1.学生的校园礼仪、课堂规矩、宿舍卫生和文明用语等方面;2.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和政治思想表现等方面;3.班级的凝聚力、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等方面;4.学生们的演讲、课件展示等表现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
四、评比流程1.班级报名,确定评比目标和方案;2.设立组委会,成立评审委员会,并进行宣传工作;3.评委打分,进行情况调查和实地考察;4.进行评比排名,进行奖励和表彰;5.进行总结和反馈,对活动进行评估和改进。
五、奖励和表彰对于评选出的优胜班级,学校将根据成绩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奖励形式包括班级盘点、文化活动集会、提取学生学习课程折扣等。
六、总结校园文明班级评比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并遵守各项校规,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让校园文化更加健康积极,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学校需要重视此类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和扶持力度,努力打造高品质的文化品牌。
学校文明班级评比细则范本一、评比目的和原则1. 评比目的:通过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引导和激励学生班级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提高班级的整体文明程度。
2. 评比原则:公平公正、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评比内容和指标1. 课堂文明(1) 学生能够自觉按时到达教室,不迟到、早退。
(2)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不打瞌睡、玩耍。
(3)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不打断他人发言。
(4)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不出声喧哗、乱放物品。
2. 操场文明(1) 学生在操场上能够自觉排队,不插队、打闹。
(2) 学生在操场上能够规范练习体育活动,不乱扔垃圾。
(3) 学生在操场上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不恶意推搡、辱骂他人。
3. 图书馆文明(1) 学生在图书馆能够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2) 学生在图书馆能够爱护图书,不乱丢乱放。
(3) 学生在图书馆能够秩序借阅图书,不私自带走图书。
4. 卫生文明(1) 学生能够自觉保持班级卫生,不乱扔垃圾。
(2)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卫生打扫,不推卸责任。
(3) 学生能够按时打扫卫生区域,不延误时间。
5. 交往文明(1) 学生能够尊敬师长和同学,不随意侮辱、挑衅。
(2) 学生能够友善待人,不欺负弱小、歧视他人。
(3) 学生能够热心助人,不冷漠、无视他人困难。
6. 公共场所文明(1) 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秩序,不乱涂乱写。
(2) 学生能够注意安全,不乱扔杂物、追逐嬉闹。
(3) 学生能够排队有序,不拥挤、推搡他人。
三、评比方法和程序1. 评比方法:采用定期测评和不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比。
2. 评比程序:(1) 班级自评:根据评比内容和指标,班级成员自行对班级进行评估,填写评比表。
(2) 评委测评:从学校教职工中选派评委组成评委会,对各班级进行现场测评。
(3) 巡查考察:由学校相关人员组成巡查小组,对班级进行随机巡查,查看各项指标的表现情况。
(4) 综合评价:根据班级自评、评委测评和巡查考察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获奖班级。
“文明班级”评比细则一、背景与目的为促进学校文明建设,培养和践行良好的道德品质,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校特设立“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本细则旨在明确评比的标准和方法,便于全体师生了解,参与和推动文明班级的建设。
二、评比标准1.学风规范:班级成员能积极参与课堂,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早退,不携带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上课。
利用课余时间及时完成作业,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帮助他人解决学习问题。
2.行为规范:班级成员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着装整洁、干净,不穿着非法便服,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在教室内食用零食或乱丢果皮等垃圾。
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乐于助人,不欺凌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
3.诚信守约:班级成员能遵守课堂纪律,不作弊,不抄袭他人作业,认真对待学术活动。
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不谎言、不夸张、不虚假宣传等行为,主动履行承诺,遵守班级规定,不迟到早退。
4.集体荣誉感:班级成员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形象,以班级利益为重,注重集体荣誉,乐于参与班级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奖励评比活动,为班级争取荣誉。
5.班级凝聚力:班级成员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与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尊重。
有较好的班委会组织和班级活动的开展,班级成员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评比流程和方法1.提名阶段:每学期初,班级展开提名投票,每班级学生可以提名两名同学作为评选对象,提名原则为个人自愿参与,无任何限制。
2.考察与评估阶段:评选对象需要接受老师的日常考察和评估,并填写个人自评表。
参考评选标准,老师将从以下角度进行考察评估:-学风规范:课堂参与度、课堂纪律等-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诚信守约:作业完成情况、诚信守诺-集体荣誉感:班级活动参与度、集体奖励评比活动参与度等-班级凝聚力:合作关系、班委会组织等3.评选与公示阶段:评估完成后,学校将按得票数及考察评估结果,评选出“文明班级”的结果,并进行公示。
“文明班级”评比细则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素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明意识,提高班级的文明程度,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下面是对“文明班级”评比的细则进行详细说明。
二、评比要求1.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应遵守班级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打闹、不乱扔垃圾、不背后议论同学等。
2.文明礼貌用语:学生应使用礼貌的用语,如道谢、请多指教等。
不使用粗俗、不文明的语言。
3.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班级应组织或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植树、义务劳动等。
4.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学生应尊重他人的感受,关心同学,乐于帮助他人,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5.爱护环境、提倡文明:学生应保持教室、操场等环境的整洁,不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共同营造文明整洁的校园环境。
三、评比内容1.学生自评:每位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自己的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2.班级评议:班级可组织班会,对每位同学进行评议,评选出有突出贡献和有进步的同学。
3.班主任评定: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表现、自评和班级评议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4.校领导评审:学校领导对各个班级的评定结果进行最终评审。
四、评比流程1.征集材料:学生填写自评表格,班会记录班级评议的情况。
2.初评:班主任根据材料对各个班级进行初步评分。
3.决赛:评选出几个优秀的候选班级,进行决赛。
决赛内容包括展示自评材料和班级评议的情况,举办相关活动等。
4.颁奖典礼:在学校举行“文明班级”评比颁奖典礼,表彰获奖班级和个人,并对评比活动进行总结和回顾。
五、奖励措施1.荣誉称号:获得“文明班级”荣誉称号的班级会被学校表彰,并在校园内张贴荣誉牌匾。
2.奖杯奖章:获得“文明班级”的班级和个人将被颁发奖杯和奖章,作为对他们努力和表现的肯定。
3.奖学金:校方可以根据班级评比的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学金的奖励。
六、意义和影响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的培养,提升班级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推动学校营造更加文明、和谐的氛围。
学校文明班级评比细则
是针对班级的文明行为、团结友爱、卫生整洁等方面进行评比的一项活动。
具体细则如下:
1.文明行为评比:
- 具备良好的礼貌和谦逊的态度;
- 尊重他人,包括老师和同学;
-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违反校纪校规;
- 不打架斗殴、不欺凌同学,不说脏话;
- 不损坏学校公物,维护学校环境。
2.团结友爱评比:
- 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进步;
- 关心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 不盲从和散布负面言论;
- 不进行人身攻击和排斥行为;
- 不形成小圈子,保持平等和包容。
3.卫生整洁评比:
- 遵守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 经常整理桌椅、教室等公共场所;
- 不在教室乱扔垃圾;
- 积极参与卫生清扫活动;
- 班级可以组织共同维护卫生的活动。
4.其他评比指标:
- 班级奖状墙保持整洁,文明标语鲜明;
- 班级活动组织过程中的表现;
- 洗手、筷子礼仪等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评比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每学期、每学年进行一次评比,评比结果可通过发放奖状或公示方式进行表彰,激励班级成员保持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为学校文明校园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文明班级评比细则
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课堂文明:班级要求学生在上课期间保持安静听讲,不讲话、不走动、不打闹,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不得擅自离开教室,要保持教室整洁,不乱扔垃圾,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
2. 礼仪规范:班级要求学生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包括不打闹、不互相推搡或打架,不说脏话或恶意损人的言论,不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
学生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形象,保持整洁干净,不穿着不雅或违规服装。
3. 交往友好:班级要求学生之间友善相处,互相帮助,不欺负或排斥他人。
班级组织各种友好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与其他班级互动交流,增进班级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合作意识。
4. 校园环境:班级要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和谐。
班级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保护和美化活动,如植树节、环保宣传等。
学生要做到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物,自觉维护校园秩序和卫生。
5. 奉献精神:班级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班级可以组织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清扫、义卖等,学生可以参与其中,为他人和社区尽自己的一份力。
这些细则通常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文明班级评比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评比通常会由学校教师、班级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定。
文明班级评比检查评分细则每周各个班级的基础分为100分,以扣分的情况和加分的情况,每周进行总结,按分数排名评选文明班级。
每月根据文明班级“金豆豆班级”次数评选月文明班级。
一、文明礼仪1.少先队员每天佩戴红领巾,入校时由礼仪队员检查,在提醒下佩戴者不予扣分,未戴红领巾者、不配合礼仪队员检查者扣班级分1分/人。
(注:周一升旗仪式上会进行检查、周二至周五跑操时间不定期抽查)2.每星期一升旗仪式按要求统一穿礼服,佩戴红领巾,未按要求着装者扣班级分1分/人。
3.带零食到校一经发现,所在班级每人每次扣1分。
4.说脏话、粗话、打架、故意吵闹者所在班级每人每次扣0.5分。
(每天随机3个课间时段巡查)5.课间玩饮水机、玩危险游戏,发现一例所在班级扣0.5分。
(每天随机3个课间时段巡查)6.有高空抛物行为、乱丢垃圾行为、恶劣打闹情节的班级取消当周文明班级评选资格。
7.若有学生拾金不昧者,所在班级+0.5—2分。
收到校外居民点赞表扬+4分。
8.若在上学时段发现学生携带电话手表,未上交“养机场”,所在班级每人每次扣0.5分,若一周发现3例取消当周文明班级评选资格。
二、眼保健操1.眼保健操:睁眼、静止不做、写作业、看书、聊天每人每次扣0.5分,最多扣5分。
2.做操期间班内秩序混乱,包括离开座位、大声喧哗现象扣3-5分。
提前跑出教室扣3-5分。
三、班容班貌、公共区域卫生(每天午间阅读时间巡查)1.讲台桌面不整洁,物品摆放杂乱无序,粉笔没有放到指定位置,扣2分。
2.卫生角的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扣2分。
3.饮水机有灰尘,扣2分。
4.公共卫生区域有垃圾纸屑,扣2分。
5.教室地面有垃圾,扣2分。
6.课桌摆放不整齐,扣2分。
7.窗台有灰尘、杂物、水杯等,扣2分。
四、少先队小骨干注意事项1.少先队小骨干轮值当天按时持证上岗,不迟到、不早退,遇特殊情况,及时向组长请假。
2.少先队小骨干的言语行为要文明,起到示范监督的作用,有问题不能私自解决,要及时报告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