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产品国家检测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1.84 KB
- 文档页数:9
消防用产品资质标准
一、产品质量认证
1. 消防用产品应通过国家或行业相关质量认证,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家消防产品质量认证等。
2. 产品质量认证应由权威机构进行,认证结果应真实有效,且认证范围应覆盖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
二、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
1. 生产厂家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够保证产品的稳定生产和质量。
2. 生产厂家应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生产设备,能够满足产品的生产需求。
三、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1. 消防用产品应提供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报告应由权威机构出具,并真实反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2. 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应包括产品的外观、结构、性能、材料等方面的检测结果,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售后服务能力
1. 生产厂家应具备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客户的问题和投诉。
2. 售后服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 生产厂家应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产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符合国际标准。
2.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应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销售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市场准入第三章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消防产品监督管理,提高消防产品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消防产品,以及对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所称消防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第三条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并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和企业标准;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公安部按照各自职责对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第二章市场准入第五条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消防产品认证机构应当将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有关信息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消防局;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目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同公安部制定并公布,消防产品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公布;第六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评审并征求公安部消防局意见后,指定从事消防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的机构以及与认证有关的检查机构、实验室,并向社会公布;第七条消防产品认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从事认证活动,客观公正地出具认证结论,对认证结果负责;不得增加、减少、遗漏或者变更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第八条从事消防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的检查机构、实验室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确保检查、检测结果真实、准确,并对检查、检测结论负责;第九条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经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技术鉴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方可生产、销售、使用;消防安全要求由公安部制定;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认定的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消防产品实验室资格或者从事消防产品合格评定活动的认证机构资格;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名录由公安部公布;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进行监督;公安部会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参照消防产品认证机构和实验室管理工作规则,制定消防产品技术鉴定工作程序和规范;第十条消防产品技术鉴定应当遵守以下程序:一委托人向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提出书面委托,并提供有关文件资料;二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对文件资料进行审核;三文件资料经审核符合要求的,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按照消防安全要求和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消防产品型式检验和工厂检查;四经鉴定认为消防产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技术鉴定机构应当在接受委托之日起九十日内颁发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并将消防产品有关信息报公安部消防局;认为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委托人,并说明理由;消防产品检验时间不计入技术鉴定时限;第十一条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技术鉴定工作,对技术鉴定结果负责;第十二条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届满,生产者需要继续生产消防产品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的六个月内,依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重新申请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第十三条在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有效期内,消防产品的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变化,对性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生产者应当重新委托消防产品技术鉴定;第十四条在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有效期内,相关消防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颁布施行的,生产者应当保证生产的消防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前款规定的消防产品被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应当按照本规定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未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在技术鉴定证书有效期届满后,不再实行技术鉴定;第十五条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应当对其鉴定合格的产品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鉴定合格的产品不能持续符合技术鉴定要求的,技术鉴定机构应当暂停其使用直至撤销鉴定证书,并予公布;第十六条经强制性产品认证合格或者技术鉴定合格的消防产品,公安部消防局应当予以公布;第三章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十七条消防产品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消防产品质量负责,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保持消防产品的生产条件,保证产品质量、标志、标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不得生产应当获得而未获得市场准入资格的消防产品、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消防产品生产者应当建立消防产品销售流向登记制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批次、规格、数量、销售去向等内容;第十八条消防产品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得销售应当获得而未获得市场准入资格的消防产品、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第十九条消防产品使用者应当查验产品合格证明、产品标识和有关证书,选用符合市场准入的、合格的消防产品;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在设计中选用的消防产品,应当注明产品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当需要选用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时,应当选用经技术鉴定合格的消防产品;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应当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合同的约定和消防产品有关技术标准,对进场的消防产品进行现场检查或者检验,如实记录进货来源、名称、批次、规格、数量等内容;现场检查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安装;现场检查记录或者检验报告应当存档备查;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安装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有关标准、施工规范和相关要求,保证消防产品的安装质量;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对建设工程使用的消防产品的质量及其安装质量实施监督;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定期组织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完好有效;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二十条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及相关规定对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第二十一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实行日常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第二十二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对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按照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执行;第二十三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进行专项监督抽查,由省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制定监督抽查计划,由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具体实施;第二十四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应当检查下列内容:一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消防产品是否具备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是否具备技术鉴定证书;二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应当进行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消防产品,是否具备型式检验合格和出厂检验合格的证明文件;三消防产品的外观标志、规格型号、结构部件、材料、性能参数、生产厂名、厂址与产地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四消防产品的关键性能是否符合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的要求;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第二十五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实施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由检查人员、被检查单位管理人员签名;被检查单位管理人员对检查记录有异议或者拒绝签名的,检查人员应当在检查记录中注明;第二十六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本规定和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实施现场检查判定;对现场检查判定为不合格的,应当在三日内将判定结论送达被检查人;被检查人对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结论有异议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五日内依照有关规定将样品送符合法定条件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并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三日内,将检验结果告知被检查人;检验抽取的样品由被检查人无偿供给,其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检验费用在规定经费中列支,不得向被检查人收取;第二十七条被检查人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抽样送检的产品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检查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书面复检申请;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受理复检申请,应当当场出具受理凭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受理复检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备用样品送检,自收到复检结果之日起三日内,将复检结果告知申请人;复检申请以一次为限;复检合格的,费用列入监督抽查经费;不合格的,费用由申请人承担;第二十八条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接到对消防产品质量问题的举报投诉,应当按职责及时依法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移交或者书面通报有关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对消防产品质量问题的举报投诉,应当及时受理、登记,并按照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和本规定中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程序处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举报投诉的消防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核查后,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依法处理;核查、处理情况应当在三日内告知举报投诉人;无法告知的,应当在受理登记中注明;第二十九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现使用依法应当获得市场准入资格而未获得准入资格的消防产品或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等使用领域消防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收到当事人复查申请或者责令限期改正期限届满之日起三日内进行复查;复查应当填写记录;第三十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发现的使用领域消防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应当依法查处,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书面通报同级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生产者、销售者依法及时查处;第三十一条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重大消防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情况等信息;第三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接受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开展的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时,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转移、变卖、隐匿或者损毁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物品,不得拒绝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三十三条生产、销售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由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从重处罚;第三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十九条处罚:一建设单位要求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使用不符合市场准入的消防产品、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二建设工程设计单位选用不符合市场准入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进行消防设计的;三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装不符合市场准入的消防产品、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四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安装、使用不符合市场准入的消防产品、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第三十五条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出具虚假文件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九条处罚;第三十六条人员密集场所使用不符合市场准入的消防产品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处罚;非人员密集场所使用不符合市场准入的消防产品、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非经营性场所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场所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第三十七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消防产品监督执法,应当严格遵守廉政规定,坚持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单位和公民的监督;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不得参与或者干预建设工程消防产品的招投标活动,不得接受被检查单位、个人的财物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第三十八条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工作人员在消防产品监督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第三十九条违反本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四十条消防产品目录由公安部消防局制定并公布;第四十一条消防产品进出口检验监管,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消防产品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特种设备的,还应当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有关规定;第四十二条本规定中的“三日”、“五日”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第四十三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执行本规定所需要的法律文书式样,由公安部制定;第四十四条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标准
1.外观检查:检查消防产品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明显划痕等损伤,是否有明显的变形或裂纹。
2.尺寸检查:检查消防产品的内外径、厚度、长度、直径等尺寸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3.材质检查:检查消防产品的材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如耐高温、防腐蚀等。
4.性能检查:检查消防产品的使用性能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如承压、流量、抗压、承重能力等。
5.安全性能检查:检查消防产品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如防爆、防火、电气安全等。
6.标志检查:检查消防产品上的标志是否齐全、清晰、准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以上是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标准的基本要点,消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制造,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能。
- 1 -。
消防产品市场准入检查和产品检验依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消防产品在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有效预防火灾,并在火灾发生时提供及时救援。
消防产品的市场准入检查和产品检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两方面介绍消防产品市场准入检查和产品检验的依据。
一、消防产品市场准入检查的基本要求消防产品市场准入检查是保障消防产品合格和安全的重要措施,其基本要求如下:1.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消防法》、《建筑防火规范》等规定。
2.通过相关认证:消防产品必须通过相关的认证机构进行检测和认证,如国家质检总局认可的检测机构、中国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认证机构等。
3.产品合格证书:消防产品必须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并在产品上注明合格证书编号。
4.产品说明书:消防产品必须配备详细的产品说明书,包括产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等内容。
5.质量保证:消防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以上是消防产品市场准入检查的基本要求,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销售。
二、消防产品检验的依据消防产品检验是保障消防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标准:消防产品的检验依据主要是产品所属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GB 5135、GB 16806等。
检验机构要根据这些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
2.检验方法:消防产品的检验方法是其检验的基础,检验机构必须掌握正确的检验方法,并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检验。
3.性能指标:消防产品的性能指标是检验的重点,包括产品的防火性能、抗震能力、抗氧化能力等指标。
检验机构要对这些指标进行详细检验。
4.外观质量:消防产品的外观质量也是检验的重要内容,包括产品的表面光洁度、无损伤、无变形等外观指标。
5.检验报告:消防产品的检验结果应该由权威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报告中应当详细记录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方法等内容。
通过以上依据进行消防产品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符合标准要求,提高消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市场准入第三章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消防产品监督管理,提高消防产品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消防产品,以及对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消防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
第三条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
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并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和企业标准。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公安部按照各自职责对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市场准入第五条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
消防产品认证机构应当将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有关信息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消防局。
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目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同公安部制定并公布,消防产品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公布。
第六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评审并征求公安部消防局意见后,指定从事消防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的机构以及与认证有关的检查机构、实验室,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消防产品认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从事认证活动,客观公正地出具认证结论,对认证结果负责。
不得增加、减少、遗漏或者变更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
2023年消防产品型式认可实施细则一、引言消防产品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其品质和性能直接关系到火灾安全防控工作的效果。
为了规范消防产品市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消防产品型式认可实施细则。
本文将详细阐述2023年消防产品型式认可实施细则的内容。
二、认可范围2023年消防产品型式认可实施细则将涵盖以下消防产品范围:1. 火灾报警设备:包括自动火灾报警系统、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
2. 灭火器材:包括灭火器、消火栓、灭火器箱等。
3. 配套设备:包括消防水泵、消防水箱、消防水带等。
4. 逃生设备:包括火灾逃生通道、防烟排烟设备等。
三、认可程序2023年消防产品型式认可实施细则将采取以下认可程序:1. 申请:申请人应向认可机构提交认可申请,包括产品资料、技术规范、安全性能报告等。
2. 技术评审:认可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委托专家进行技术评审。
评审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性能测试等。
3. 检验测试:认可机构将对申请产品进行检验测试,包括产品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防火性能等方面。
4. 报告评审:认可机构按照评审结果,对申请产品的测试报告进行评审,并作出认可决定。
5. 发布认可证书:认可机构根据评审结果,对合格的消防产品颁发型式认可证书。
四、认可标准2023年消防产品型式认可实施细则将按照以下标准认可消防产品:1. 国家标准:消防产品的认可将以国家标准作为基础,产品应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要求。
2. 行业标准:对于行业标准中有特定的认可要求的产品,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3. 采用国际标准:对于某些特殊的消防产品,如灭火器、火灾报警设备等,可以采用国际标准作为认可依据。
五、认可机构2023年消防产品型式认可实施细则将设立专门的消防产品型式认可机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设立认可机构: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将设立消防产品型式认可机构,由专业人员组成,并具备认可产品的技术能力。
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摘要:一、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认证的重要性二、消防产品的分类及应用三、消防产品合格认证的流程与标准四、如何查询消防产品合格认证信息五、消费者如何辨别消防产品的真伪六、购买消防产品时的注意事项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消防产品在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应急管理部作为我国消防产品的主管部门,对消防产品的合格认证工作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围绕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认证的重要性、消防产品的分类及应用、消防产品合格认证的流程与标准、如何查询消防产品合格认证信息、消费者如何辨别消防产品的真伪以及购买消防产品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首先,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认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合格认证是对消防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够确保消防产品在火灾事故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火灾事故的损失。
此外,合格认证还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其次,消防产品分类及应用广泛。
消防产品主要包括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栓、消防报警设备等。
这些产品在住宅、公共场所、企业、学校等各类场所都有广泛应用。
了解消防产品的分类及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消防产品。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消防产品合格认证的流程与标准。
应急管理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消防产品进行型式认可和产品认证。
型式认可主要是对消防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和性能进行评价;产品认证则是对消防产品的实物质量进行评价。
只有通过型式认可和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才能保证其质量和性能达到国家要求。
如何查询消防产品合格认证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应急管理部官方网站、消防产品认证机构网站等渠道查询消防产品的合格认证信息。
在购买消防产品时,务必核实产品的认证信息,以确保购买到正宗的消防产品。
最后,消费者如何辨别消防产品的真伪?购买消防产品时,请注意查看产品的标识、证书和质量保证书等资料。
同时,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价格低廉、质量难以保证的消防产品。
总之,购买合格消防产品,确保消防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文章标题:深度剖析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 ga588-20121. 引言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 ga588-2012,作为我国消防产品检测和评定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和预防火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该规则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标准。
2. 了解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 ga588-2012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 ga588-2012是指导和规范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和判定的重要标准。
该规则主要涉及消防产品的外观、性能、材料、安装、使用等方面的评定要求,旨在通过对消防产品的全面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提高消防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3. 深入解读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 ga588-2012在实际的消防产品现场检查中,根据该规则进行全面评定,需要从外观、性能、材料、安装、使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针对消防产品的外观,需要检查其是否存在明显的损坏、腐蚀或变形等情况,以确保其外观完好。
对于消防产品的性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满足防火、防烟、排烟等功能要求。
消防产品所使用的材料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消防产品的安装和使用也是检查的重点,必须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4. 应用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 ga588-2012的意义通过遵循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 ga588-2012进行全面评定,可以有效提高各类消防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因消防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火灾事故发生。
加强对消防产品的规范检查和评定,有助于提高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促进消防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国消防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588-2012在保障公共安全和预防火灾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我认为,各级消防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加强对该规则的宣传和应用,提高对消防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程度,推动消防安全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等作者:来源:《品牌与标准化》2015年第05期《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要求》标准编号:GA 1061-2013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方法、判定和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消防产品认证初始工厂检查及证后监督管理工作的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也可用于各类消防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产品一致性检查。
发布/实施日期:2013-03-26/2013-03-26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标准修订状况: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标准内容:本标准的4.3~4.8和第6章、第7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固定灭火系统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2)归口。
《道路交通标志编码》标准编号:GB/T 30699-2014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标志编码的分类、编码原则与结构以及各种类道路交通标志的代码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编码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交换。
发布/实施日期:2014-12-31/2015-07-01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修订状况: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标准内容: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3)归口。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导则》标准编号:TSG 01-2014目的:本标准是为了规范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范)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高安全技术规范制定和修订工作的科学性、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保障安全技术规范的质量,制定本导则。
发布/实施日期:2014-12-26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安全技术规范含义:本导则所称的安全技术规范,是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制定并且颁布的技术规范,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性能、能效指标以及相应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和检验、检测等活动的强制性基本安全要求、节能要求、技术和管理措施等内容。
消防国家标准消防国家标准是指在我国消防领域中,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建筑消防设计标准、消防设施设备标准、消防产品标准等,旨在规范和指导消防工作的开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建筑消防设计标准建筑消防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为了保障人员疏散、消防救援和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所制定的相关标准。
其中包括建筑物的消防设计要求、消防设施配置、疏散通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等内容。
根据《消防法》和相关法规,建筑消防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 建筑物必须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疏散的安全和迅速;2. 建筑物必须按照消防分区的要求进行划分,确保火灾不蔓延;3. 建筑物必须安装合格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并报警;4. 建筑物必须配置有效的灭火设备和消防器材,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灭火救援。
二、消防设施设备标准消防设施设备标准是指在建筑物和其他场所中,为了满足火灾预防、火灾控制和火灾扑救的需要,所制定的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水源供应系统、防烟排烟系统、防火门窗等。
根据相关标准,消防设施设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必须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2. 消防水源供应系统必须保证供水充足、压力稳定;3. 防烟排烟系统必须能够迅速排除火灾烟气,保证人员疏散通道畅通;4. 防火门窗必须具备一定的耐火性能,能够有效隔离火灾蔓延。
三、消防产品标准消防产品标准是指在消防设备和器材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为了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所制定的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灭火器、消防服装、消防器材等。
根据相关标准,消防产品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 灭火器必须具备一定的灭火能力,能够有效扑灭初期火灾;2. 消防服装必须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能够保护消防人员的安全;3. 消防器材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能够正常使用并具备一定的耐用性。
常用消防器材产品质量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一览表标准编码标准名称标准编码标准名称GA 5-1991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GB3445-1993 室内消火栓GA10-2002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GB3446-1993 消防水泵接合器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自2005-10-01起实施GA30-2002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 GB4351-2005 手提式灭火器GA30.1-2002 消防气压给水设备 GB4452-1996 室外消火栓GA34-1992 消防湿水带 GB4453-1984 消火栓连接器GA65-1994 消防产品质量分等 GB6245-1998 消防泵GA86-1994 简易式灭火器 GB6246-2001 有衬里消防水带GA89-1994 消防安全带 GB6969-1986 消防吸水胶管GA108-1995 手抬机动消防泵 GB7956-1998 消防车GA113-1995 消火栓扳手 GB8109-2005 推车式灭火器GA124-1996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GB8181-1987 消防水枪GA139-1996 灭火器箱 GB12514-1990 消防接口GA180-1998 轻便消防水龙 GB12553-1990 消防船GA209-1999 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GB13495-1992 消防安全标志GA400-2002 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401-2002 消防员呼救器 GB14561-1993 消火栓箱GA402-2002 1211灭火器报废规定 GB15090-1994 消防软管卷盘GA411-2003 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 GB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A413-2003 救生缓降器 GB17945-2000 消防应急灯具GA414-2003 消防车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GB19156-2003 消防炮GA498-2004 厨房设备灭火装置 GB19157-2003 远控消防炮GA499.1-2004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GA534-2005 脉冲气压喷雾水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GB3445-1993 室内消火栓GA10-2002消防员灭火防护服GB3446-1993消防水泵接合器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自2005-10-01起实施GA30-2002固定消防给水设备 GB4351-2005手提式灭火器GA30.1-2002消防气压给水设备 GB4452-1996室外消火栓GA34-1992消防湿水带 GB4453-1984消火栓连接器GA65-1994消防产品质量分等 GB6245-1998消防泵GA86-1994简易式灭火器 GB6246-2001有衬里消防水带GA89-1994消防安全带 GB6969-1986消防吸水胶管GA108-1995手抬机动消防泵 GB7956-1998消防车GA113-1995消火栓扳手 GB8109-2005推车式灭火器GA124-1996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GB8181-1987消防水枪GA139-1996灭火器箱 GB12514-1990消防接口GA180-1998轻便消防水龙 GB12553-1990消防船GA209-1999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GB13495-1992消防安全标志GA400-2002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401-2002消防员呼救器 GB14561-1993消火栓箱GA402-2002 1211灭火器报废规定 GB15090-1994消防软管卷盘GA411-2003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 GB15630-199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A413-2003救生缓降器 GB17945-2000 消防应急灯具GA414-2003消防车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GB19156-2003消防炮GA498-2004厨房设备灭火装置 GB19157-2003远控消防炮GA499.1-2004热气溶胶灭火装置 GA534-2005脉冲气压喷雾水枪GB 5135.16-201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16部分:消防洒水软管GB 25201-2010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 25203-2010 消防监督技术装备配备GB 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25113-2010 移动消防指挥中心通用技术要求GB 13954-2009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标志灯具GB 50440-2007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PDF版)GB 23757-2009 消防电子产品防护要求(正式版扫描)GBZ 221-2009 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GB/T 4327-2008 消防技术文件用消防设备图形符号SGBZ-0512 室内气体消防灭火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SGBZ-0509 室内消防气体(卤代烷)施工工艺标准SGBZ-0508 室内消防管道及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GB 23757-2009 消防电子产品防护要求(免费阅读版)GB XXXX-200X 消防电子产品防护要求(报批稿)GB 50498-2009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GB/T 21485-2008 船舶和海上技术船上消防、救生设备及逃生路线布置图.pdfGB7956-1998消防车消防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1208-2007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固定式消防泵驱动器的控制器 GB 50440-2007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word版)GB 50383-2006 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T 6822-2007 船体防污防锈漆体系GB 17868-1999 加压舱消防安全技术要求GB 12978-2003 消防电子产品检验规则GB/T 12553-2005 消防船消防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50401-2007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HG/T 3842-2006 消防用不可折叠型橡胶和塑料软管第1部分……(GB/T 16590.1-1996)GB 19156-2003 消防炮通用技术条件GB50338-2003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GB 17945-2000 消防应急灯具GB 16806-200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 19157-2003 远控消防炮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4327-93 消防技术文件用消防设备图形符号GB 16838-2005 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GB 50313-2000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含条文说明)GB 13495-1992 消防安全标志GB 16279-1996 消防车定型试验规程GB 6244-1986 消防车通用底盘系列、型式、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GB 15090-2005 消防软管卷盘GB 12514.4-2006 消防接口第4部分:螺纹式消防接口型式和基本参数GB 6245-2006 消防泵GB 12514.1-2005 消防接口第1部分:消防接口通用技术条件GB 12514.3-2006 消防接口第3部分:卡式消防接口型式和基本参数 GB 12514.2-2006 消防接口第2部分:内扣式消防接口型式和基本参数 GB 8181-2005 消防水枪GB 6969-2005 消防吸水胶管GB/T 14107-1993 消防基本术语第二部分GB 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090-94 消防软管卷盘GB 8181-87 消防水枪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7956-1998 消防车消防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6969-86 消防吸水胶管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6771-2000 电力机车防火和消防措施的规程GB 6245-1998 消防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5907-86 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 4580-84 无衬里消防水带GB 3446-93 消防水泵接合器GB 3265-1995 内扣式消防接口GB 6246-2001 有衬里消防水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032-93 船用法兰消防栓GB/T 2031-94 船用消防接头GB 12553-90 消防船消防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6806-1997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8181-XXXX(报批稿) 消防水枪(代替GB8181-87)GB 50338-2003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 .。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561GB14561--20032003代替GB14561-1993消 火 栓 箱Fire hydrant box2003—10—08发布 2004—05—01实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消 火 栓 箱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消火栓箱(以下简称栓箱)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栓箱。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73 铸造铝合金GB/T 1176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GBll76—1987,neqIS01338—77)GB 3265 内扣式消防接口GB 3445—1993 室内消火栓GB/T 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eqv IEC 947—1:1988)GB 6246 有衬里消防水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8181 消防水枪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HG 2184 输水、通用橡胶软管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消火栓箱 Fire hydrant box指安装在建筑物内的消防给水管路上,由箱体、室内消火栓、消防接口、水带、水枪、消防软管卷盘及电器设备等消防器材组成的具有给水、灭火、控制、报警等功能的箱状固定式消防装置。
4 分类4.1 型式4.1.1 栓箱按安装方式可分为:a) 明装式;b) 暗装式;c) 半暗装式。
4.1.2 栓箱按箱门型式可分为:a) 左开门式;b) 右开门式;c) 双开门式;d) 前后开门式。
消防电子产品检验规则标 准 号: GB12978‐2003 替代标准号: GB12978‐1991发布单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起草单位: 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检验分类3.1型式检验3.2委托检验3.3监督检验3.4科技成果鉴定检验3.5仲裁检验4基本规定4.1抽样4.2型号编制4.3分型产品4.4产品技术文件4.5样品标识及接收4.6设计更改控制5型式检验5.1受理5.2检验5.3合格判定及检验报告5.4样品处理6委托检验6.1受理6.2检验6.3检验结果6.4样品处理7监督检验7.1受理7.2检验7.3合格判定及检验报告7.4样品处理8科技成果鉴定检验8.1受理8.2检验8.3检验结论9仲裁检验9.1受理9.2检验9.3检验结论9.4样品处理附录A(规范性附录)监督检验结果判定方法A.1基本规定A.2产品不合格表A. 3判定方法前言本标准的第1章、第2章、第3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2978‐1991《火灾报警设备检验规则》。
本标准与GB12978‐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修改了委托检验、型式检验、监督检验和仲裁检验4种检验类别的基本规定;——增加了科技成果鉴定检验;——增加了分型产品、产品技术文件和设计更改控制的规定要求;——修订后的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符合GB/T1.1‐2000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希伟、窦保东、张德成、吴礼龙、卢韶然。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2978‐1991。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消防电子产品(以下简称产品)的检验分类、抽样、型号编制、分型产品控制、技术文件要求、设计更改控制、样品标识和接收方法及型式检验、委托检验、监督检验、科技成果鉴定检验和仲裁检验的规则。
消防产品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消防产品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装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火灾防控的效果。
为了规范消防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保障消防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这些标准对于消防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消防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达到预期的防火效果。
首先,消防产品的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标准。
国家标准具有强制性,对于消防产品的质量、性能、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比如,GB 16806-20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974-2014《建筑灭火器系统设计规范》等,这些标准规定了消防产品的设计参数、安装要求、性能测试方法等内容,为消防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其次,行业标准是指由行业标准化组织或者行业协会制定并发布的标准。
行业标准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特定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参考性。
比如,CJ/T 923-2010《建筑消防设施工程验收规范》、GA 124-2004《建筑防火门》等,这些标准针对特定的消防产品或者消防工程提出了更为具体和细致的要求,对于行业内的生产和施工起到了规范和引导作用。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消防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为消防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技术依据和规范要求,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它们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有利于提高消防产品的设计制造水平,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然而,也要注意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需要与时俱进,要根据消防技术的发展和实际需求进行及时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新的需求。
同时,对于消防产品的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来说,要严格遵守这些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不得擅自改变设计参数或者使用条件,以免影响产品的防火效果。
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市场准入第三章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四章监督检杳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消防产品监督管理,提高消防产品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消防产品,以及对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消防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
第三条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
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并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和企业标准。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公安部按照各自职责对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第二章市场准入第五条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
消防产品认证机构应当将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有关信息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消防局。
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目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同公安部制定并公布,消防产品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公布。
第六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评审并征求公安部消防局意见后,指定从事消防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的机构以及与认证有关的检查机构、实验室,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消防产品认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从事认证活动,客观公正地出具认证结论,对认证结果负责。
不得增加、减少、遗漏或者变更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
第八条从事消防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的检查机构、实验室及其工作人员, 应当确保检查、检测结果真实、准确,并对检查、检测结论负责。
第九条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经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技术鉴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方可生产、销售、使用。
消防安全要求由公安部制定。
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认定的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消防产品实验室资格或者从事消防产品合格评定活动的认证机构资格。
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名录由公安部公布。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进行监督。
公安部会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参照消防产品认证机构和实验室管理工作规则,制定消防产品技术鉴定工作程序和规范。
第十条消防产品技术鉴定应当遵守以下程序:(一)委托人向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提出书面委托,并提供有关文件资料;(二)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对文件资料进行审核;(三)文件资料经审核符合要求的,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按照消防安全要求和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消防产品型式检验和工厂检查;(四)经鉴定认为消防产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技术鉴定机构应当在接受委托之日起九十日内颁发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并将消防产品有关信息报公安部消防局;认为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委托人,并说明理由。
消防产品检验时间不计入技术鉴定时限。
第十一条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幵展技术鉴定工作,对技术鉴定结果负责。
第十二条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有效期届满,生产者需要继续生产消防产品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的六个月内,依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重新申请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
第十三条在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有效期内,消防产品的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变化,对性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生产者应当重新委托消防产品技术鉴定。
第十四条在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有效期内,相关消防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颁布施行的,生产者应当保证生产的消防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前款规定的消防产品被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应当按照本规定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
未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在技术鉴定证书有效期届满后,不再实行技术鉴定。
第十五条消防产品技术鉴定机构应当对其鉴定合格的产品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鉴定合格的产品不能持续符合技术鉴定要求的,技术鉴定机构应当暂停其使用直至撤销鉴定证书,并予公布。
第十六条经强制性产品认证合格或者技术鉴定合格的消防产品,公安部消防局应当予以公布。
第三章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十七条消防产品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消防产品质量负责,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保持消防产品的生产条件,保证产品质量、标志、标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不得生产应当获得而未获得市场准入资格的消防产品、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消防产品生产者应当建立消防产品销售流向登记制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批次、规格、数量、销售去向等内容。
第十八条消防产品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得销售应当获得而未获得市场准入资格的消防产品、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
第十九条消防产品使用者应当查验产品合格证明、产品标识和有关证书,选用符合市场准入的、合格的消防产品。
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在设计中选用的消防产品,应当注明产品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当需要选用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时,应当选用经技术鉴定合格的消防产品。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应当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合同的约定和消防产品有关技术标准,对进场的消防产品进行现场检查或者检验,如实记录进货来源、名称、批次、规格、数量等内容;现场检查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安装。
现场检查记录或者检验报告应当存档备查。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安装质量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有关标准、施工规范和相关要求,保证消防产品的安装质量。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对建设工程使用的消防产品的质量及其安装质量实施监督。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定期组织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完好有效。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二十条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及相关规定对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实行日常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十二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对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按照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进行专项监督抽查,由省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制定监督抽查计划,由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具体实施。
第二十四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应当检查下列内容:(一)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消防产品是否具备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是否具备技术鉴定证书;(二)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应当进行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消防产品,是否具备型式检验合格和出厂检验合格的证明文件;(三)消防产品的外观标志、规格型号、结构部件、材料、性能参数、生产厂名、厂址与产地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四)消防产品的关键性能是否符合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的要求;(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五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实施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由检查人员、被检查单位管理人员签名;被检查单位管理人员对检查记录有异议或者拒绝签名的,检查人员应当在检查记录中注明。
第二十六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本规定和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实施现场检查判定。
对现场检查判定为不合格的,应当在三日内将判定结论送达被检查人。
被检查人对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结论有异议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五日内依照有关规定将样品送符合法定条件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并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三日内,将检验结果告知被检查人。
检验抽取的样品由被检查人无偿供给,其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
检验费用在规定经费中列支,不得向被检查人收取。
第二十七条被检查人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抽样送检的产品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检查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书面复检申请。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受理复检申请,应当当场出具受理凭证。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受理复检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备用样品送检,自收到复检结果之日起三日内,将复检结果告知申请人。
复检申请以一次为限。
复检合格的,费用列入监督抽查经费;不合格的,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第二十八条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接到对消防产品质量问题的举报投诉,应当按职责及时依法处理。
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移交或者书面通报有关部门。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对消防产品质量问题的举报投诉,应当及时受理、登记, 并按照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和本规定中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程序处理。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举报投诉的消防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核查后,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依法处理。
核查、处理情况应当在三日内告知举报投诉人;无法告知的,应当在受理登记中注明。
第二十九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现使用依法应当获得市场准入资格而未获得准入资格的消防产品或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等使用领域消防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责令限期改正。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收到当事人复查申请或者责令限期改正期限届满之日起三日内进行复查。
复查应当填写记录。
第三十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发现的使用领域消防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应当依法查处,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书面通报同级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生产者、销售者依法及时查处。
第三十一条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重大消防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情况等信息。
第三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接受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幵展的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时,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转移、变卖、隐匿或者损毁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物品,不得拒绝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