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晨间锻炼安全隐患防范的研究
- 格式:rtf
- 大小:48.84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是孩子们每天的必修课程,既能增强孩子的体质,又能让孩子们积极向上地开始一天的生活。
然而在户外活动中,还是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中的问题更加突出。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经验,浅谈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1、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每一位家长都极为关心的问题。
由于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地点一般是在公园等开放空间,人员流动性大,安全问题因此也成了难点之一。
2、交通问题城市幼儿园常常需要穿过繁忙的街头,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孩子受伤或者被遗弃在路上。
这样的情况虽然偶发,但仍对孩子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3、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许多家长不放心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早餐,尤其是在户外场所。
通过相关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地方的早餐并不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
此外,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也容易受到细菌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4、天气问题南北差异导致的强烈的气温波动,使得在户外活动中,天气的变化常常成了老师们意想不到的麻烦。
部分城市的天气恶劣,从而会对户外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对策1、推行“亲子同行”活动以上种种问题只能通过强制的安保措施来解决,但这样将对孩子的感性成长、社交和独立思考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可以采用推行“亲子同行”活动,由父母陪同孩子一起参与户外活动,这样孩子享受到了家庭中真实的关爱,同时也能有效解决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2、严查早餐供应商为保证孩子们的食品安全,幼儿园可与通过严格的审核后,能够为幼儿园提供一定水准的食品供应商进行合作。
根据收集的食品样本进行科学分析,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立即淘汰并重新审核。
通过食品安全标准的落实,尽可能将孩子们的饮食安全问题降至最低限度。
3、在规定范围和时间内活动在户外活动中,老师针对孩子们年龄的特殊性,合理规划活动内容,避免高空攀登、危险玩具等活动,增强安全程度。
而在时间上,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操作,既保证活动内容完整、充分,也避免孩子们过度疲劳。
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探讨与防范策略【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探讨与防范策略】1. 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与成长的地方,而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户外活动中,安全问题始终是家长和老师们所关心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一些防范策略,希望能够为有需要的家长和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2. 安全问题的具体分析2.1. 人员安全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人员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容易因为好奇心和不懂事而离开成群,容易迷路或走失。
对此,幼儿园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他们能更好地照顾好每一个孩子,并为每一个孩子配备一名责任教师。
也需要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让他们懂得遵守规则和听从老师的指挥。
2.2. 感染疾病户外活动中,孩子们接触到的环境更加复杂,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在这方面,幼儿园应当加强孩子们的个人卫生教育,教会他们正确洗手、避免口鼻接触等卫生习惯。
幼儿园也应当定期对活动区域进行消毒工作,确保孩子们的健康。
2.3. 意外伤害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比如摔倒、撞伤等。
幼儿园在活动前应当对活动场地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没有危险因素存在。
也应当在活动中加强教师的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孩子们的小伤痛。
3. 防范策略3.1. 规范管理幼儿园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活动前的安全检查、分工负责的责任制度、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确保一旦发生意外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3.2. 安全教育针对幼儿园的每一位孩子,应当进行安全教育,包括规则守则、自我保护意识、紧急逃生常识等,让孩子们养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3. 专业监管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园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包括儿童心理教育、急救知识等,提高他们的监管和应急处理能力。
4. 总结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家长和社会各方一起努力。
我们应当重视安全问题,加强预防意识,让孩子们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浅谈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育,拓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晨间户外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浅谈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问题一: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安全隐患大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可能会因为地面不平整、器械不稳定等原因导致安全问题。
在户外活动中,一些幼儿可能没有得到及时的照看,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解决对策:1.晨间户外活动前进行安全教育,告知幼儿注意安全;2.制定晨间户外活动的安全导则,明确活动中的安全措施;3.加强对晨间户外活动器械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性;4.增加专职人员以及家长志愿者协助幼儿园老师进行监督。
问题二:晨间户外活动缺乏益智游戏在一些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往往以自由玩耍为主,缺乏益智游戏,无法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解决对策:1.设计丰富多样的益智游戏项目,例如拼图游戏、数学游戏、团队合作游戏等;2.鼓励老师参与幼儿的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3.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益智游戏;4.注重幼儿游戏中的教育性,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一些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缺乏运动项目,导致幼儿缺乏运动锻炼,影响身体健康。
解决对策:1.设置专门的运动项目,如晨间操、小球运动、跑步等;2.制定运动计划,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运动锻炼;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运动,让他们树立运动意识;4.关注每个幼儿的运动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项目,避免伤害。
解决对策:1.制定晨间户外活动教育计划,明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2.在户外活动中,加入一些教育性的元素,如自然科学知识、社交礼仪等;3.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利用户外环境进行教学;4.老师加强与幼儿的交流,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总结: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教育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
幼儿园一日活动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幼儿园活动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将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出发,对幼儿园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晨间活动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晨间活动是幼儿园一天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幼儿园活动中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个环节。
在晨间活动中,幼儿园需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1.安全检查:在幼儿园晨间活动开始前,工作人员应对幼儿园内部环境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场地、设施、器材等都无安全隐患。
2.卫生防护:在晨间活动中,幼儿园应做好幼儿卫生防护工作,如洗手、消毒等措施,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3.热身活动:在晨间活动开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增强幼儿身体素质,减少活动中的意外伤害。
二、课堂活动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课堂活动是幼儿园一天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活动中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个环节。
在课堂活动中,幼儿园需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1.教育引导:幼儿园工作人员应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引导,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危险的,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发生危险行为。
2.器材使用:在课堂活动中,幼儿园应确保器材的使用安全,器材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使用前需检查是否完好无损。
3.急救应对:在课堂活动中,幼儿园应配备急救药品和设备,一旦幼儿发生意外伤害及时进行急救处理,避免加重伤势。
三、午休活动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午休活动是幼儿园一天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活动中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个环节。
在午休活动中,幼儿园需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1.睡眠环境:在午休活动中,幼儿园应提供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防止幼儿在睡眠中受伤。
2.监管管理:在午休活动中,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的监管管理,防止幼儿在午休期间出现意外情况。
3.安全唤醒:在午休结束后,幼儿园需要进行安全唤醒,防止幼儿在起床过程中受到惊吓或受伤。
四、户外活动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户外活动是幼儿园一天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活动中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个环节。
浅谈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幼儿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在幼儿园教育中,晨间户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为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实际的晨间户外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安全隐患、场地不足、活动内容单一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的质量。
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对策的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的发展。
一、安全隐患在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中,安全隐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自控能力较低,他们往往无法有效地识别危险并做出正确的应对。
在晨间户外活动中,安全问题是需要特别重视的。
解决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安全设施完善:幼儿园应该在晨间户外活动场地周围设置安全护栏和软垫,以减少幼儿在活动中的受伤风险。
应该对游乐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2. 加强监督管理:每次晨间户外活动都应该有专门的教师或保育员进行监督,确保幼儿在活动中不会发生危险的行为。
家长应该在活动过程中保持与幼儿园的联络畅通,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及时得到通知和处理。
3. 开展安全教育:幼儿园应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教导幼儿如何识别危险、如何保护自己,并鼓励他们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
二、场地不足在一些幼儿园中,由于场地有限,晨间户外活动的场地通常比较拥挤,这对于幼儿的活动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解决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利用周边资源:幼儿园可以租用周边公园或草坪作为晨间户外活动的场地,以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求。
这样不仅能够拓宽活动空间,还能为幼儿提供更多元化的户外环境。
2. 分时段开展活动:对于场地有限的幼儿园,可以通过分时段的方式来开展晨间户外活动,让不同班级的幼儿分时段进行活动,避免人数过多造成场地拥挤的情况。
3. 优化活动内容:如果场地条件确实无法改变,那么可以通过优化活动内容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户外活动需求,比如开展集体游戏、舞蹈操等活动,而不是简单的自由活动。
一、引言晨间是幼儿一天生活开始的重要时刻,也是安全教育的黄金时间。
幼儿的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
因此,加强幼儿晨间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晨间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二、幼儿晨间安全教育的意义1. 提高幼儿安全意识通过晨间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面对危险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晨间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如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如何逃生、如何保护自己等。
3. 促进家园共育晨间安全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家园共育,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成长。
4. 落实幼儿园安全责任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有责任保障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晨间安全教育是落实这一责任的重要手段。
三、幼儿晨间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1. 交通安全教育(1)教幼儿认识交通标志,如红灯、绿灯、人行横道等。
(2)教育幼儿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遵守交通规则。
(3)教幼儿识别车辆行驶方向,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消防安全教育(1)教幼儿认识火灾逃生路线,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2)教育幼儿遇到火灾时如何拨打火警电话119。
(3)培养幼儿不玩火、不乱动电器等安全习惯。
3. 防溺水安全教育(1)教育幼儿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2)教幼儿识别危险水域,提高防溺水意识。
(3)教育幼儿遇到溺水事故时如何呼救、自救。
4. 防拐骗安全教育(1)教幼儿识别陌生人,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2)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不透露个人信息。
(3)培养幼儿学会求助,遇到危险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5. 防疫安全教育(1)教育幼儿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2)教幼儿正确佩戴口罩,提高防疫意识。
(3)培养幼儿遵守防疫规定,共同抗击疫情。
一、引言晨间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幼儿在园的第一个活动。
在这个时间段,幼儿们刚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身心状态都处于调整过程中。
因此,晨间活动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幼儿园的安全稳定。
为了提高幼儿园晨间活动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特此开展本次晨间活动安全问题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的1. 提高教师对晨间活动安全问题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2. 总结和分享晨间活动安全管理的经验,提高幼儿园晨间活动管理水平。
3. 分析晨间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4. 培养教师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确保幼儿在园安全。
三、教研内容1. 晨间活动安全现状分析(1)幼儿安全意识淡薄,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2)教师对晨间活动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性的安全管理措施。
(3)幼儿园晨间活动场地、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4)家长对幼儿园晨间活动安全关注度不足。
2. 晨间活动安全管理措施(1)加强教师安全培训,提高教师安全意识。
(2)完善晨间活动场地、设施安全检查制度,确保设施安全。
(3)制定晨间活动安全预案,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
(4)加强家园沟通,提高家长对幼儿园晨间活动安全的关注度。
3. 晨间活动安全隐患排查(1)对幼儿园晨间活动场地、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关注幼儿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幼儿之间的冲突。
(4)加强对幼儿的晨间活动监管,确保幼儿安全。
四、教研过程1. 教师分享晨间活动安全管理经验(1)教师A:在晨间活动中,我会对幼儿进行分组,确保每组都有老师负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教师B:我会提前对晨间活动场地、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施安全,减少安全隐患。
(3)教师C:我会定期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2. 教师讨论晨间活动安全隐患(1)教师A:我认为晨间活动中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场地、设施和幼儿之间。
幼儿园晨间锻炼问题研讨一、晨间锻炼活动的安全问题安全是晨间锻炼活动的首要问题。
在活动过程中,应确保场地安全、器材安全、环境安全等。
为确保幼儿的安全,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供护具等。
同时,教师应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晨间锻炼活动的设施与环境设施与环境是晨间锻炼活动的重要保障。
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体发展需求,合理配置锻炼设施和器材,提供适宜的锻炼环境。
同时,应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晨间锻炼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晨间锻炼活动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锻炼需求,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明确锻炼目标、内容、方法等。
同时,应注重幼儿的兴趣和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锻炼形式,激发幼儿的锻炼兴趣和积极性。
四、晨间锻炼活动的指导与评价指导与评价是晨间锻炼活动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指导,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器材、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同时,应对幼儿的锻炼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以提高锻炼效果。
五、晨间锻炼活动的目标与效果目标与效果是晨间锻炼活动的核心内容。
幼儿园应制定明确的锻炼目标,如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等。
同时,应注重晨间锻炼活动的实际效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锻炼计划和方法,提高锻炼质量。
六、晨间锻炼活动的兴趣与参与度兴趣与参与度是晨间锻炼活动的重要指标。
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锻炼形式和内容,激发幼儿对晨间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锻炼方案,鼓励幼儿主动参与锻炼活动。
为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可采取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机制,增强幼儿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七、晨间锻炼活动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需求是晨间锻炼活动的重要方面。
由于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和兴趣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锻炼方案。
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锻炼项目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早锻炼是幼儿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旨在培养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
然而,在早锻炼过程中,幼儿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为了确保幼儿在早锻炼中的安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园早锻炼的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二、幼儿园早锻炼安全教育的意义1. 提高幼儿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早锻炼中的潜在危险,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增强教师安全防范能力:教师是幼儿安全的守护者,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教师的安全防范能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3. 促进家园共育: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家长对幼儿安全的重视程度,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幼儿园早锻炼安全教育的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3. 增强教师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
四、幼儿园早锻炼安全教育的实施策略1. 制定早锻炼安全预案(1)明确早锻炼中的安全隐患,如场地、器材、人员等。
(2)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确保幼儿安全。
2.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1)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讲座,讲解早锻炼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开展安全主题班会,引导幼儿讨论、分享安全经验。
3. 强化安全教育措施(1)加强场地管理,确保场地安全、整洁。
(2)定期检查器材,确保器材安全、可靠。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
4. 家园共育(1)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早锻炼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共同关注幼儿安全。
五、幼儿园早锻炼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1. 器材安全(1)确保器材符合国家标准,定期检查、维护。
(2)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器材,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伤害。
2. 场地安全(1)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避免幼儿跌倒。
(2)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户外活动,避免幼儿受凉感冒。
幼儿园晨间锻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说起幼儿园的晨间锻炼,真的是一件既让人头疼又让人忍俊不禁的事。
大家可能都见过,早晨一大早,孩子们一个个拿着小书包,穿着五颜六色的运动服,脸上写满了“我不想起床”的字样。
老师们则站在操场上,像个“指挥家”一样,挥舞着手臂,大声喊着“大家来运动啦,来来来,跑起来,做操啦!”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许多孩子完全没有心情配合,甚至有的直接摆出“你要我做,我偏不做”的架势。
你说这晨间锻炼该怎么开展呢?很多时候,晨间锻炼看上去像是一个“形式”,大家都在做,大家都在看,做完了就各自散开,谁也不说个明白。
问题的根源就是没有把孩子的兴趣放在第一位。
你让小朋友们做操,明明手脚不灵活、还不习惯这样的节奏,他们哪有心情去“认真”锻炼啊!很多孩子干脆就是站在那里不动,心里估计在想:“做这些干嘛,能吃饭吗?”结果,锻炼变成了“有个场面”,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活动。
大家是不是都有点“点头如捣蒜”了?再说说时间的安排吧。
晨间锻炼一般是在早上,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来,空气里弥漫着清晨特有的凉意。
你让一群还没有完全醒过来的小朋友跑跑跳跳,孩子们会感到很“糟糕”。
有些孩子从床上刚一爬起来,眼睛还没睁开,连刷牙洗脸都不太愿意,怎么能立马精神焕发地去做跳跃和拉伸呢?就算有些孩子比较“活泼”,刚一出门就像是加了油的汽车,但这样的活动又能坚持多久呢?不瞒你说,我有时候觉得,晨间锻炼的设计和实际情况简直是两个“平行世界”,一个在理论上很完美,另一个则是现实中的大打折扣。
最尴尬的还不是这些,最尴尬的是“观众”的反应。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们锻炼时,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其实都在偷偷瞄着,心里想着:“哎呀,怎么我今天不用做呀?”甚至有的孩子会偷偷拿出手机,开始点开小游戏,简直可以用“无动于衷”来形容。
晨间锻炼变成了一场“孤独”的表演,老师在前面喊得如火如荼,孩子们却在旁边打酱油,场面好不尴尬!既然有这么多问题,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其实办法并不难,关键是要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状态来调整锻炼的方式。
幼儿晨间锻炼安全隐患防范的研究
时间: 2014-11-17 作者: 顾荣芳陈香茹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来源:《幼儿教育》微信幼儿园晨间锻炼期间安全隐患类型
一、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漏洞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
(一)幼儿的不安全行为
1.幼儿可能会因没有掌握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而表现出不安全行为。
比如:有幼儿在玩四轮滑板车时,东倒西歪乃至跌坐到地上,这可能会造成身体伤害。
2.幼儿可能会因有意注意时间短、注意分配能力差而表现出不安全行为。
如:有幼儿在练习玩踏板车时,眼睛不时看周围的同伴,一时没有把握好平衡,撞到了附近的滑梯上。
3.幼儿在马上停止某项活动转为另一项活动时,可能会因神经系统抑制机能较弱而表现出不安全行为。
如:有幼儿归置好活动器械后,急急忙忙地跑向操场,准备参加早操活动。
由于跑得急,刹步时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了。
4.幼儿因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做出了超出自己能力的动作,从而产生不安全行为。
如:跳跃练习时,有幼儿站在椅面上往前方跳,落地时先左手撑地,接着右腿和右臀着地,左腿高高抬起,随后右手也被迫撑在地上。
这样的危险行为极易扭伤肩关节、肘关节或导致骨盆错位。
5.幼儿因援助不当而给同伴带来意外伤害。
如:幼儿A想要帮助双腿陷在轮胎内的幼儿B。
他本想帮幼儿B抽出双腿,但做出的动作却是站在幼儿B的身后,两手环抱其脖子向后拉,这个动作很可能会给幼儿B带来窒息的危险。
6.幼儿与同伴争抢活动器械,很可能由此产生安全事故。
7.幼儿与同伴嬉戏打闹,做出的抱、打、踢、推、逃跑、追逐、碰撞等动作也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二)家长的不安全行为
1.有些家长出于“保护孩子隐私”的考虑,隐瞒了幼儿的病情(如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教师没能及时加以有针对性的保护。
2.在幼儿参与晨间锻炼时,有家长对幼儿提出不当指令。
如:有家长站在园所栅栏外高声呼喊正在晨练的幼儿,幼儿为回应家长而匆匆离开活动场地;有家长在晨间亲子活动中求胜心切,向幼儿发出不当的指令;有家长送幼儿入园时间较迟,幼儿一入园家长就催促其赶快参与晨间锻炼,这些行为都可能隐含安全问题。
(三)教师安全管理漏洞
1.晨间锻炼活动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包括在幼儿身体准备不充分或活动场地、活动器械、幼儿着装等工作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就组织幼儿开展晨间锻炼。
如:有教师在未等幼儿戴上手套的情况下,就组织幼儿匍匐着在滑板车上练习滑板。
2.活动中教师组织与引导不当,包括没有充分考虑场地与活动项目的适宜性问题(如:组织幼儿在幼儿园大门口练习玩橄榄球,在有坡度的水泥地上练习玩滑板车),没有隔离易相互干扰的活动区域,没有及时纠正幼儿不规范的动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