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复习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13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大纲
考试题型:
选择题(20分)+填空题(15分)+简答题(20分)+分析与综合题(45分)=100分
(注:可能会有些题目有重复的,请同学自行删除重复的内容)
一、选择题
1、为支持中层管理者进行日常工作的监视、控制、决策以及管理活动而设计的信息系统是( )。
A、管理层系统 B、战略层系统
C、知识层系统 D、操作层系统
2、MIS的最终用户是( )。
A、高级管理人员 B、各级各类管理人员
C、操作员 D、业务员
3、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存在着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整个系统开发工作是劳动密集型和( )的主要缺陷。
A、阶段不明确
B、无法对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
C、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D、各部分不可各自独立地适应环境变化
4、常用的系统开发方式主要有四种,它们是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购买商品化软件包和( )。
A、个人承包 B、计算机公司承包
C、合作开发 D、引进国外软件
5、在业务流程图中, 代表( )。
A、系统中的人员 B、系统外部实体
C、数据流向 D、单据、报表和账目
6、系统分析员通常从哪些方面来检查数据流程图的正确性?( )
A、分解均匀、适当命名、简化加工联系
B、数据守衡、文件正确引用、父图子图平衡
C、系统外部、后画系统内部、再画加工内部
D、分解均匀、先画系统内部、后画系统外部
7、系统说明书的重点内容是( )。
A、系统开发项目概述 B、现行系统的运行状况
C、新系统的目标和逻辑模型 D、系统实施的详细计划
8、下面不属于系统设计的方法是( )。
A、结构化设计 B、生命周期法
C、Jackson 方法 D、Parnas方法
9、系统结构图能描述系统的总体结构,它是在系统开发的( )阶段提出来的。
A、需求分析 B、总体设计
C、详细设计 D、代码编写
10. 代码设计是在( )进行的。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规划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设计阶段
11.据诺兰阶段模型,“实现数据共享,数据成为企业重要资源的”属于下列( )阶段的特点。
A.数据管理阶段 B.扩展阶段
C.成熟阶段 D.集成阶段
12、基本 E-R图就是数据库的( )。
A、外模式 B、逻辑模式
C、内模式 D、概念模式
13、对企业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重点是( )。
A、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B、系统知识和系统规范
C、现代管理思想、数据分析与管理决策
D、常用管理软件的基本知识和网络通信的基本规范
14、在项目管理中,主要需协调( )之间的矛盾,并要求采取措施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A、系统设计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 B、领导和计算机技术人员
C、系统分析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 D、系统设计人员和编程人员
15、系统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系统日常运行记录和现场实际监测数据
B、系统日常运行记录
C、现场实际监测数据
D、系统运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性能指标
16、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 )
A、完备性检验 B、准确性检验
C、一致性检验 D、无冗余性检验
17、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
A、探索型、开发型、直接型
B、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C、灵活型、结构型、复杂型
D、目标型、实验型、探索型
18、制造资源计划系统是指( )。
A、MRP系统 B、ERP系统
C、MRPII系统 D、CIMS系统
19、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初步调查的内容有:企业和环境概况和( )、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以及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系统目标和范围的看法,对系统开发工作的态度。
A、信息处理状况 B、系统目标和范围
C、用户需求 D、企业发展战略
20、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分类。可分为三类: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 )。
A、 流动信息 B、固定信息
C、 报表信息 D、业务信息
21、信息的效用有一定的期限,过了期限效用就会减少甚至完全丧失。信息的这种属性就是信息的( )。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转换性 D、扩散性
22、开发大型、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通常采用的开发方法是( )。 A、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
C、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D、CASE方法
2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型学科,它属于( )。
A、计算机学科 B、经济学科
C、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D、工程学科
24.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结构,是为了满足( )。
A、系统性的要求 B、灵活性的要求
C、可靠性的要求 D、实用性的要求
25.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 )。
A、设计新系统的目标 B、将系统逻辑方案换成物理方案
C、代码设计 D、程序设计
26.在详细调查方法中,召开调查会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调查会一般由( )主持。
A、企业领导 B、企业业务人员
C、开发方领导 D、开发人员
27.系统环境调查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
A、现行系统的管理水平 B、原始数据的精确程度
C、计算机技术是否满足用户要求 D、原系统的设备情况
28.在详细调查中,对于调查面广而且调查的信息量不大的情况,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访问 B、发调查问卷
C、阅读 D、参加业务实践
29、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存在着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整个系统开发工作是劳动密集型和( )的主要缺陷。
E、阶段不明确
F、无法对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
G、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H、各部分不可各自独立地适应环境变化
30、常用的系统开发方式主要有四种,它们是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购买商品化软件包和( )。
A、个人承包 B、计算机公司承包
C、合作开发 D、引进国外软件
31、“管理的艺术在于驾驭信息”的含义是( )。
A、 管理者要善于掌握信息,提高信息的时效性
B、 管理者要善于转换信息,实现信息的价值
C、 管理者要善于对信息分类,掌握战略级信息,完成企业战略目标
D、 管理者要善于将企业内部的物质流转换成信息流
32、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是( )。
A、向用户原则、系统性原则、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逐步发展规范的原则
B、优化与创新的原则、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原则、实用和时效的原则、规范化的原则、发展变化的原则 C、优化与创新的原则、实用和时效的原则、规范化的原则、发展变化的原则
D、领导参与的原则、优化与创新的原则、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原则、实用和时效的原则、发展变化的原则
33、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A、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B、完成新系统的功能分析
C、完成新系统的物理设计 D、完成新系统的数据分析
34、可行性分析的目的是( )。
A、提出系统总体方案 B、计算机与网络系统配置选型
C、论证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D、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
35、数据字典是( )中所包含的各个元素的详细说明。
A、所有开发系统 B、数据流程图
C、软件结构 D、PAD图
36、信息系统设计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进行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应是( )。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系统分析报告
C、系统调查报告 D、系统规划报告
37. 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配置说明,应包含在( )中。
A、系统规划说明书 B、系统设计说明书
C、系统实施说明书 D、系统分析说明书
38.据诺兰阶段模型,“实现数据共享,数据成为企业重要资源的”属于下列( )阶段的特点。
A.数据管理阶段 B.扩展阶段
C.成熟阶段 D.集成阶段
39、使用 E-R图方法的三要素是( )。
A、实体、属性、主关键字 B、实体、值域、关键字
C、实体、属性、联系 D、实体、联系、主关键字
40、对企业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重点是( )。
A、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B、系统知识和系统规范
C、现代管理思想、数据分析与管理决策
D、常用管理软件的基本知识和网络通信的基本规范
41、系统实施的主要活动包括( )。
A、编码、系统测试 B、系统安装
C、新旧系统转换 D、以上都是
42、系统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系统日常运行记录和现场实际监测数据
B、系统日常运行记录
C、现场实际监测数据
D、系统运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性能指标
43、下列不属于输入设备的是( )。
A、打印机 B、键盘
C、鼠标 D、磁盘装置
44、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 )
A、探索型、开发型、直接型 B、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C、灵活型、结构型、复杂型
D、目标型、实验型、探索型
45、制造资源计划系统是指( )。
A、MRP系统 B、ERP系统
C、MRPII系统 D、CIMS系统
46、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初步调查的内容有:企业和环境概况和( )、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以及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系统目标和范围的看法,对系统开发工作的态度。
A、信息处理状况 B、系统目标和范围
C、用户需求 D、企业发展战略
47、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分类。可分为三类: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 )。
A、 流动信息 B、固定信息
C、 报表信息 D、业务信息
48.新系统投入运行后,原系统仍有一段时间与之并行工作,称为( )。
A、跟踪调试 B、跟踪检验
C、并行转换* D、直接转换
49.下面对系统调试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系统调试是保证系统质量与可靠性的最后关口
B、系统调试的对象是软件
C、系统调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的错误
D、系统调试是要说明程序无错
50.在程序和系统调试中,分调(功能调试)的目的是测试( )。
A、一个程序的处理功能是否正确
B、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相互调用关系是否正确
C、系统功能是否完善
D、一个功能内部控制关系和数据内容是否正确
51.与直接经济效益有关的指标为( )。
A、改进管理 B、机时成本
C、改善企业形象 D、企业凝聚力
52.对信息系统评价的基本准则是( )。
A、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B、能为高层次决策提供支持
C、能满足管理工作的信息需求 D、能为改进管理提供支持
53.在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指标中,属于与间接经济效益有关的指标是( )。
A、输出信息的正确性、精确度 B、年生产费用节约额
C、系统文档资料的规范、完备和正确程度。 D、企业形象的改善
54.之所以说参与决策的群体越大,分布越广,GDSS的作用就越明显的依据是( )。
A、相对于传统决策方法,更能体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B、决策者越多,结论越可信
C、决策者越多,决策问题越重要
D、对于传统决策方法,更有利于安排决策活动。
55.以下关于GDSS的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
A、决策问题越复杂,GDSS越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