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速度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42.16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物理速度公式三个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物理中的速度公式。
听到“速度”这俩字,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哦,那不就是跑得快慢的事吗?”没错,速度就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简单来说,就是你走得有多快。
不过,要想在物理课上混得风生水起,得掌握几个关键的公式。
今天就让我们轻松愉快地走进这个物理的世界吧!1. 速度的基本公式1.1 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首先,我们得说的就是最基础的速度公式:( v = frac{s{t )。
别看这个公式长得像个数学题,其实它挺简单的。
想象一下,你今天去学校,走了300米,花了5分钟。
那你的速度就可以这么算:300米除以5分钟。
算一算,得出你是以60米每分钟的速度在走。
这时候,你心里是不是觉得自己像个小跑者?当然,如果你是用脚踏车,那速度可能还得快上几倍呢!1.2 理解速度的意义说到速度,其实它的意义可大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速度来比较,比如“你跑得比我快”或“这辆车开得真快”。
速度不仅影响我们的出行,还和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打球,速度快就能抢到球,速度慢就只能看别人飞了,是吧?这就是速度的魅力所在。
2. 速度的变化与加速度2.1 加速度的概念接下来,咱们要聊的就是加速度。
你可能会问:“加速度是什么鬼?”其实,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比如说,你在滑滑梯,刚开始下去的时候,速度慢慢加快,这就是加速度的体现。
要是你从高处猛冲下去,那加速度可就大了,呼呼地风声让你感觉像是在飞!2.2 加速度的公式那么,加速度是怎么计算的呢?有个公式可以记住:( a = frac{Delta v{Delta t )。
简单来说,就是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的变化量。
如果你起初的速度是0,后来加速到10米每秒,那在5秒内,你的加速度就是2米每秒平方。
看,这个公式也不难吧?加速度大了,意味着你变得越来越快,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也在迅速变化!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3.1 平均速度的概念接下来,再来聊聊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公式初中物理所有公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s1)求速度:v= (单位要求:S 米 t秒 v 米/秒) t求路程:s=vt s求时间:t= v12)回声测距,激光测距:S=vt 2s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或g=10N/kg)4、密度的定义式 m求物质的密度:ρ= (m 千克,v 立方米ρ千克/立方米) v求物质的质量:m=ρV 求物质的体积:V=m ?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 (F牛顿 S平方米) 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 5、浮力的计算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gV排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功的定义式:W=Fs 8、功率定义式: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V为速度) 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对于提升物体来说: W有用=Gh(h为高度) W总=Fs 110、斜面公式:FL=Gh 滑轮组:F=G ; S=nh ; W有用=Gh ; W总=SL n 拉力速度:v=nvh 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 Q吸=cmΔt (Δt=t-t0)Q放=cmΔt (Δt=t0-t)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或 Q放=qV (q热值,单位:焦/千克或焦/立方米) 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 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 Q放=qm) 15、电流定义式:I=Q/t (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 16、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 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R2 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1/R=1/R1+1/R2 19、电功的计算:W=UIt w20、电功率的定义式:P= t常用公式:P=UI 1)电功率的 u22wP== UI==IR Rt2)力的功率:P=Fv , 故W=Fvt 21、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2+…… n23、频率=次数/时间 f= [ f:赫兹(Hz), n次, t秒(s)] t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初中物理有关速度的计算物理速度的计算方法是初中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关于速度计算的详细解析,包括速度的定义、速度的计算方法和相关例题。
一、速度的定义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用物理符号v表示,单位是米每秒(m/s)。
二、速度的计算方法1.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平均速度指物体在时间区间内所做位移平均值与时间间隔之比,用公式表示为:v=Δs/Δ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m/s),Δs表示位移(m),Δt表示时间(s)。
2.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瞬时速度指物体在其中一瞬间的速度,用公式表示为:v = ds / dt其中,v表示瞬时速度(m/s),ds表示物体在很小时间间隔dt内所运动的位移。
三、速度计算的常见例题1.例题一:小明用自行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东骑行2小时后又向北骑行3小时,求小明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解答:位移∆s由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位移组成。
先计算水平方向的位移:∆s₁ = v₁ * t₁ = 20 km/h * 2 h = 40 km再计算垂直方向的位移:∆s₂ = v₂ * t₂ = 0 km/h * 3 h = 0 km所以总位移为:∆s = √( ∆s₁² + ∆s₂² ) = √( 40² + 0² ) = 40 km平均速度为:v = ∆s / ∆t = 40 km / 5 h = 8 km/h2.例题二:小刚用汽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以边长为2千米的正方形运动,求小刚行驶过程中的瞬时速度。
解答:由于正方形四条边等长,所以边长为2千米的正方形的总位移为:∆s = 4 * 2 km = 8 km小刚行驶过程中的时间为:∆t = ∆s / v = 8 km / (80 km/h) = 0.1 h = 6 min所以小刚每6分钟瞬时速度为80 km/h。
四、总结速度是物理学中关于物体运动的重要概念之一、初中物理中涉及速度的计算一般包括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
初二物理换算与计算公式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其中包括了很多换算与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些公式。
一、长度的换算与计算公式。
1. 长度的单位换算公式:1千米(km) = 1000米(m)。
1米(m) = 100厘米(cm)。
1厘米(cm) = 10毫米(mm)。
2. 长度的计算公式:长度 = 速度×时间。
二、时间的换算与计算公式。
1. 时间的单位换算公式:1小时(h) = 60分钟(min)。
1分钟(min) = 60秒(s)。
2. 时间的计算公式:时间 = 距离÷速度。
三、速度的换算与计算公式。
1. 速度的单位换算公式:1千米/小时(km/h) = 1000米/小时(m/h)。
1米/秒(m/s) = 3.6千米/小时(km/h)。
2.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距离÷时间。
四、力的换算与计算公式。
1. 力的单位换算公式:1牛(N) = 1000克力(dyn)。
2. 力的计算公式:力 = 质量×加速度。
五、功的换算与计算公式。
1. 功的单位换算公式:1焦耳(J) = 1牛米(N·m)。
2. 功的计算公式:功 = 力×距离。
六、能量的换算与计算公式。
1. 能量的单位换算公式:1千瓦时(kWh) = 3600千焦(kJ)。
2. 能量的计算公式:能量 = 功×时间。
七、压强的换算与计算公式。
1. 压强的单位换算公式:1帕斯卡(Pa) = 1牛/平方米(N/m²)。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 力÷面积。
八、密度的换算与计算公式。
1. 密度的单位换算公式:1克/立方厘米(g/cm³) = 1000千克/立方米(kg/m³)。
2.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 质量÷体积。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换算与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案速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让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路程 ÷ 时间。
3. 让学生能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等。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速度的概念: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 v 表示,单位是米每秒(m/s)。
2.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路程 ÷ 时间。
其中,路程是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距离,时间是指物体运动所花费的时间。
3. 速度公式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速度的概念、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2. 难点: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量物体的速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出速度的概念。
2. 讲解:讲解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速度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等。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5. 实践:让学生动手测量物体的速度,如用尺子测量小车在固定距离上的运动时间,并用速度公式计算小车的速度。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7.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速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速度的知识。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点:速度的计算计算公式:v=。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巧选参照物简化速度的计算:恰当地选择参照物,可使某些关于速度计算的复杂问题变得简单。
像超车、错车,漂流物问题等都可以这样试试!不要形成定势,只盯着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例1在一列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上,某乘客以2m/s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车厢长 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乘客用l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B.乘客用11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C.乘客用10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D,乘客用1.25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解析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我们首先想到的参照物是地面。
本题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和乘客都在运动,问题很复杂,如果我们选取匀速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问题就会简单许多,只剩下一个相对于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乘客,无论乘客从车头走到车尾,或从车尾走到车头,相对车厢走的路程都是车厢长 20m,相对于车的速度为2m/s,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可求出时间,则乘客无论从车头走到车尾或从车尾走到车头所需时间均相等,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比值类问题解决方法:求比值的问题,把所给条件写成比的形式后,根据速度公式或者其变形公式,把所要求的硅用比值表示出来,化简,代入数据,计算得出结果。
例甲乙两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之比勾 4:3,运动的时间之比为4:1,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4:3B.4:lC. 3:4D.16:3解析:有速度公式变形得s=vt,利用速度公式来求路程之比。
答案:D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一、机械运动部分(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公式:1、求速度:v=s/t2、求路程:s=vt3、求时间:t=s/v【注:v ——速度——m/s (km/h );s ——路程——m (km );t ——时间——s (h )】【各量关系:在t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在s 一定时,t 与v 成反比;在v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
注意:绝对不能说v 与s 正比或与t 成反比】(二)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t t ...s s t s v 2121++++==总总【注意:“平均速度”绝对不能错误的理解为“速度的平均值”】 (三)几种特殊题型中的各量关系:1、“回声测距”问题:s=往返往返vt 21s 21=;或往返t 21v vt s ⨯== 2.“火车过桥(洞)问题”:(1)火车通过桥时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2)火车完全在桥上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3.利用相对速度求解的问题:【相对速度——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相对于它的运动速度。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线或相互平行的两条线上运动时: A 、同向相对速度:21v v v +=同向B 、异向相对速度:小大异向v v v -=】(1)追击问题:在研究追击问题时,为了简化问题,通常以被追击者为参照物,追击所用时间就是追击者以“同向相对速度”运动完他们的“间距”所用时间。
即:小大间同向间追v v s v s t -==(2)相遇问题:相向而行或背向而行的物体,他们的相对速度是:21v v v +=异向,s 相对=s 1+s 2 (3)错车问题:○1同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同向=v 大-v 小 , 同向相对错v s t =○2相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异向=v 1+v 2 , 同向相对错v st = 【注意:在研究水中物体运动的相遇、追击问题时,一般以水为参照物,则物体都以相对于水的速度运动,可使问题简化。
初中物理速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让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路程 ÷ 时间。
3. 让学生能够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答。
4.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速度的概念: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 v 表示,单位是米每秒(m/s)。
2.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路程 ÷ 时间。
其中,路程是指物体运动的距离,时间是指物体运动所花费的时间。
3. 速度公式的应用:通过速度公式,可以计算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或者在一定路程内所花费的时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运动员跑步、汽车行驶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 讲解速度的概念:介绍速度的定义、符号及单位,让学生理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 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解释速度公式中各量的含义,让学生明白速度是如何计算的。
4. 应用速度公式:举例说明速度公式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和问题解答。
5. 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测量物体的速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2. 举例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测量物体的速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掌握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设计实验、测量数据、分析结果等方面。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速度的题目,检验学生对速度知识的掌握水平。
初中物理速度计算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有关速度的计算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
1、共汽车从甲站经乙站开到丙站,甲、乙两站相距S
1
=1200m,乙、丙两
站相距S
2=2160m。
汽车从甲站开到乙站经历时间t
1
=2min,在乙站停车
t
0=1min后开往丙站,再经t
2
=3min到达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
从乙站开到丙站,从甲站开到丙站这三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相距90 km,开始时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了1.5h,然后余下的路程要在45min内匀速完成,求:后来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3、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
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问:
(1)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准备进行1千米赛跑。
比赛开始后,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以8m/s的速度飞速奔跑,而乌龟只以0.36km/h的速度缓慢爬行,?1min后兔于发现远远超过了乌龟,便骄傲地睡起了觉,而乌龟却坚持以不变的速度爬行。
2h后兔子醒来发见乌龟已快要爬到终点了!于是兔子赶紧用原来的速度追赶,请问最终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
/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
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
中的平均速度?
行时刻表如下:
根据列车运行的时刻表,回答下列问
题:
(1)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2)计算列车从苏州驶往常州的平均速度???
7、甲、乙两车从相距30Km的两地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甲车以24Km/h
的速度行驶了18Km的路程时,刚好遇到乙车,求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8、站在两判刑峭壁之间的山谷放一枪,在0.2s和0.6s后,听到前后两
次回声,求山谷的宽度?
9、从上海乘飞机去北京,飞行距离1040Km,所乘航班起飞时间是
9:30,飞行速度为180m/s,她在北京的朋友李捷从北京的住地开轿车到
机场接他,李捷住地离机场28Km,若轿车行驶速度为11m/s,为了按时
接人,李捷从住地出发的时间应为几时几分?
10、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速度是60km/n,有一次因故迟开了20min,
为了准点到达乙站,火车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Km/h,求:甲乙两站的距
离?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
11、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又经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飞行的速度多大?
12、野兔在草地上以10m/s的速度向前方50m的树洞奔跑,秃鹰在野兔后方130m处以3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通过计算回答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要求两种解法)。
13、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在乙车钱200m处,并且比乙车早20s出发,甲车的速度是2m/s,乙车速度是18Km/h,求乙车多长时间追上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