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算口诀
- 格式:doc
- 大小:206.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数学20个计算技巧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6.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运算法则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1.个位比十位大1乘以9 口诀:个位乘以9得数中间添0例如:34×9=306 89×9=801 67×9=603 45×9=4052.个位与十位相同乘以9 口诀:个位乘以9得数中间添9例如:44×9=396 66×9=594 88×9=792 99×9=8913.十位相同,个位互补口诀:(十位数字+1)×十位数字×+两个个位数乘积(十位数没有要添个零)例如:43×47=(4+1)×4×100+3×7=2021 66×64=(6+1)×6×100+6×4=4224 78×72=5616 28×22=616 41×49=2009 51 ×59=30094.十位互补,个位相同口诀:十位与十位相乘加上其中一个个位数,个位与个位相乘(两十位数字相乘+个位数字)×100+个位数字相乘例如:37 ×77=(3×7+7)×100+7 ×7=284946 ×66=3036 39×79=3081 56×56=31365.一个数十位与个位互补,另一个数十位与个位相同的乘法运算互补数十位加个1,和另一数十位乘得积,后写两个个位积,即为所求最终积。
例如:37×66=(3+1)×6×100+6×7=2442 46×77=(4+1)×7×100+6×7=3542 82×99=8118 73×77=5621 64×88=5632 55×99=54456. 一个数十位与个位互补×888…(8的个数n大于等于3)口诀:(十位数字+1)×8补(n-2)个8个位数乘以8例如:8888×46=408848 888888888×73=648888888247. 11的乘法口诀:高位是几则进几,两两相加挨着写。
小学数学顺口溜学习枯燥的背诵方式,只会给孩子的学习增添无趣。
很多孩子对数学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
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顺口溜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小学数学顺口溜学习1.小数加减法计算小数加减法,关键对齐小数点,用0补齐末位,便可进行加减。
小数大小比较小数大小比较很容易,先把他们都竖起,小数点,数位要对起,然后再把他们比。
首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相同下位比。
至到最后分高低,哪个高来哪个大。
牢记在心不忘记。
除法是小数的除法除法是小数,移位要记住。
移动小数点,使它变整数,除数移几位,被除数同样多,数位如不够,添0来补位。
2.四则混合运算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从左到右脱式算,先乘除来后加减;括号依次小中大,先算里面后外面;横式计算竖检验,一步一查是关键3.乘法口诀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扑嗵扑嗵跳下水。
4.一个数除几位数先看被除数最高位,高位不够多一位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不够商1就写0,商中头尾算数位,余数要比除数小,这样运算才算对。
5.解应用题题目读几遍,从中找关键;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条件;合理列算式,仔细来计算;一题求多解,单位莫遗忘;结果要验算,最后写答案。
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的认识长度一条线,面积一大片;体积占空间,容积算里面。
6.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方法好,近似数来有法找; 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较; 是5大5前进1,小于5的全舍掉; 等号换成约等号,使人一看就明白。
7.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鸡有两只脚,兔有四只脚。
先数头和身。
再按鸡分脚。
8.运算顺序打竹板,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四则运算聊一聊,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考研高数,分重题难,口诀一出,无题能敌。
口诀1:函数概念五要素,定义关系最核心。
口诀2:分段函数分段点,左右运算要先行。
口诀3:变限积分是函数,遇到之后先求导。
口诀4:奇偶函数常遇到,对称性质不可忘。
口诀5:单调增加与减少,先算导数正与负。
口诀6:正反函数连续用,最后只留原变量。
口诀7:一步不行接力棒,最终处理见分晓。
口诀8:极限为零无穷小,乘有限仍无穷小。
口诀9:幂指函数最复杂,指数对数一起上。
口诀10:待定极限七类型,分层处理洛必达。
口诀11:数列极限洛必达,必须转化连续型。
口诀12:数列极限逢绝境,转化积分见光明。
口诀13:无穷大比无穷大,最高阶项除上下。
口诀14:n项相加先合并,不行估计上下界。
口诀15:变量替换第一宝,由繁化简常找它。
口诀16:递推数列求极限,单调有界要先证,两边极限一起上,方程之中把值找。
口诀17:函数为零要论证,介值定理定乾坤。
口诀18:切线斜率是导数,法线斜率负倒数。
口诀19:可导可微互等价,它们都比连续强。
口诀20:有理函数要运算,最简分式要先行。
口诀21:高次三角要运算,降次处理先开路。
口诀22;导数为零欲论证,罗尔定理负重任。
口诀23:函数之差化导数,拉氏定理显神通。
口诀24:导数函数合(组合)为零,辅助函数用罗尔。
口诀25:寻找ξη无约束,柯西拉氏先后上。
口诀26:寻找ξη有约束,两个区间用拉氏。
口诀27:端点、驻点、非导点,函数值中定最值。
口诀28:凸凹切线在上下,凸凹转化在拐点。
口诀29:数字不等式难证,函数不等式先行。
口诀30:第一换元经常用,微分公式要背透。
口诀31:第二换元去根号,规范模式可依靠。
口诀32:分部积分难变易,弄清u、v是关键。
口诀33:变限积分双变量,先求偏导后求导。
口诀34:定积分化重积分,广阔天地有作为。
口诀35;微分方程要规范,变换,求导,函数反。
口诀36:多元复合求偏导,锁链公式不可忘。
口诀37:多元隐函求偏导,交叉偏导加负号。
100以内的速算口诀
当我们谈到速算口诀时,通常是指能够快速计算加减乘除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在100以内进行速算的口诀:
1. 加法口诀:
两位数相加,先加个位,再加十位,进位记得加。
例如,47 + 38,先计算7+8=15,写下5,进位1,再计算4+3+1=8,所以答案是85。
2. 减法口诀:
两位数相减,先减个位,再减十位,借位记得减。
例如,73 29,先计算3-9,借位后变成13-9=4,再计算7-2=5,所以答案是44。
3. 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表是最基本的速算工具,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可以快速进行大部分的乘法计算。
4. 除法口诀:
除法口诀需要掌握除法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例如,对于除法计算,可以通过估算、分解因数等方法来快速计算。
总的来说,速算口诀是通过熟练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口诀,以及灵活运用进位、借位、分解因数等技巧来实现快速计算。
希望以上口诀能帮助你更快地进行100以内的速算。
数学速算口诀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数学速算口诀1.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解: 1×1=12+4=62×4=812×14=16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解:2+1=32×3=63×7=21?23×27=621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解:3+1=44×4=167×4=2837×44=162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解:2×4=82+4=61×1=121×41=8615.11乘任意数: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解:2+3=53+1=41+2=32+5=72和5分别在首尾11×23125=254375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解:13个位是3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注:和满十要进一。
1.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解: 1×1=12+4=62×4=812×14=16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小学数学公式顺口溜1.加法公式:加法相连,无需重复计算。
点加点得点,数加数得数,结果移至最后,加法记住好。
2.减法公式:减数不变号,加上相反数就好。
减法多加号,正数加相反数,结果一定对。
3.乘法口诀:乘法乘法才有形,结合各项得积。
一乘一等一,二乘二得四,三乘三是九,四乘四十六,五乘五就是二十五、六乘六等于三十六,七乘七等于四十九,八乘八得六十四,九乘九等于八十一,最后十乘十得一百。
4.除法公式:被除数除以除数,商如何求解。
除法要先算商,除数乘得数值,与被除数相等,最后才是余数。
5.平方公式:数值先乘数值,结果成平方之。
6.开方公式:数值先取方根,结果是所求的数。
7.分式运算:分子除以分母,商自然而来。
分数加分数,找到公约数;分数减分数,别忘相同分母。
分数乘分数,数值相乘求,分母分母同;分数除分数,数值相乘求,分母互倒。
8.百分数:百分比换小数,小数化百分数。
小数转百分之,乘百分号即可。
百分数转小数,除以百分之一9.小数运算:小数加小数,小数减小数,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非零数。
10.四边形周长:正方形长宽加两倍,长方形长宽加两次。
长方形周长最简单,两个宽加两个长,正方形则简洁,边长乘以四11.直角三角形斜边:根据勾股定理,两直角边平方之和,等于斜边长乘。
a的平方+b的平方=c的平方。
12.三角形面积:底乘高除以二,三边长用海伦公式。
三角形面积公式,一半底乘高;海伦公式用到,三边长度全用。
13.圆的周长:直径乘π,得到圆周长。
圆的周长公式,直径与π乘。
14.圆的面积:半径平方π,就是所求结果。
圆的面积公式,半径平方乘π。
15.提公因式:把公因式提前置。
横向括号括公因,竖向括号括常量。
16.分配律:加一次,乘两次。
加法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17.结合律:加减法合并,乘除法结合。
加法和减法是,结合律满分。
这些数学公式顺口溜可以帮助小学生记忆和理解各种数学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记忆这些公式顺口溜可以提高小学生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让数学学习更加轻松有趣。
数学口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
【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去、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一元一次方程: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恒等变换: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
(a-b)2n+1=-(b - a)2n+1(a-b)2n=(b - a)2n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完全平方: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因式分解: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
“代入”口决:挖去字母换上数(式),数字、字母都保留;换上分数或负数,给它带上小括弧,原括弧内出(现)括弧,逐级向下变括弧(小—中—大)单项式运算: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变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
初中数学顺口溜(大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
[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恒等变换: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
(a-b)2n+1=-(b-a)2n+1(a-b)2n=(b - a)2n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最简根式的条件:最简根式三条件,号不把分母含,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幂指比根指小一点。
特殊点坐标特征: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和(+,-),四个象限分前后;X轴上y为0,x为0在Y轴。
象限角的平分线:象限角的平分线,坐标特征有特点,一、三横纵都相等,二、四横纵确相反。
平行某轴的直线:平行某轴的直线,点的坐标有讲究,直线平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直线平行于Y轴,点的横坐标仍照旧。
对称点坐标:对称点坐标要记牢,相反数位置莫混淆,X轴对称y相反,Y 轴对称,x前面添负号;原点对称最好记,横纵坐标变符号。
自变量的取值围:分式分母不为零,偶次根下负不行;零次幂底数不为零,整式、奇次根全能行。
函数图像的移动规律:若把一次函数解析式写成y=k(x+0)+b、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写成y=a(x+h)2+k的形式,则用下面的口诀“左右平移在括号,上下平移在末稍,左正右负须牢记,上正下负错不了”。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一次函数是直线,图像经过仨象限;正比例函数更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两个系数k与b,作用之大莫小看,k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见,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y增减;k为负来左下展,变化规律正相反;k的绝对值越大,线离横轴就越远。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二次函数抛物线,图象对称是关键;开口、顶点和交点,它们确定图象现;开口、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b的符号较特别,符号与a相关联;顶点位置先找见,Y轴作为参考线,左同右异中为0,牢记心中莫混乱;顶点坐标最重要,一般式配方它就现,横标即为对称轴,纵标函数最值见。
数学必背36个口诀1.一加一得二,二加二得四,四加四得八,以此类推。
2.一百零八乘以三,末尾为二四。
3.个位加个位,进位十位。
4.一分为二,两半相加。
5.九九乘法口诀,已经很熟练。
6.相反数相加和为零。
7.分子乘分母,通分后相加。
8.当分母一致时,分子相减即可。
9.平行四边形面积,底乘高就好。
10.立体图形表面积,各面积加总。
11.相同底面积为一半,高度与底线成比例。
12.面积为底乘高,周长为边长加总。
13.行列式交换行,符号要注意。
14.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不会错。
15.对于不等式,正数取等不影响。
16.多项式相识别,因式分解才方便。
17.等差数列通项,差为常数不变。
18.等比数列通项,比为常数不变。
19.三角函数值,常用角度要牢记。
20.向量相乘为面积,点乘为夹角余弦。
21.二项式公式,展开要注意系数。
22.计算三角形面积,海龙公式很方便。
23.圆的面积公式,半径乘本身乘π。
24.判断三角形形状,角度大小很关键。
25.计算棱柱表面积,侧面积是底面积的两倍。
26.二次函数的顶点,横坐标为-b/2a。
27.矩阵相乘必须对应,乘积组成乘积矩阵。
28.对于立体图形,角度相等很重要。
29.两角余弦差,余弦加减公式可以解决。
30.判断平面内一点是否在多边形内,划分成三角形细思量。
31.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直线的斜率。
32.统计时要分类,直接相加会出错。
33.求角度时不妨,根据反正切公式进行计算。
34.二维向量的投影,要明确方向,方便计算。
35.计算概率时,可分别考虑样本空间和事件。
36.圆锥侧面积,母线长度是关键。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
解:13个位是3
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