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面模型分析报告
- 格式:rtf
- 大小:10.95 MB
- 文档页数:10
道路横断面调研报告道路横断面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道路横断面设计在不同城市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进行合理调整。
通过对现有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调研,为今后的道路设计提供参考和改进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向不同城市的道路设计专家、交通规划师和工程师发送问卷,获取他们对不同道路横断面设计的看法和经验。
三、调研结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专家们的回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和交通状况进行综合考虑。
不同城市的道路横断面设计应根据当地的交通流量、人口密度、道路功能和土地利用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2. 根据不同交通流量的道路,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应包括不同数量和宽度的行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对于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应增加行车道数量,并确保行车道宽度足够,以提供充足的通行能力。
3. 对于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设计,应根据当地的交通状况和需求进行调整。
对于非机动车道,应尽量与行人分离,并确保宽度足够,以提供安全和舒适的骑行环境。
对于人行道,应根据人口密度和行人需求确定宽度,并提供足够的交通设施,如过街设施和放椅。
4. 道路横断面设计还应考虑车辆类型的差异。
根据不同车辆类型的需求,可以提供不同数量和宽度的车道,并合理设置交通信号、交叉口和停车区域。
5.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降低交通噪音和空气污染的措施,并合理利用道路两侧的空地,增加绿化带和景观设施。
四、改进建议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1. 加强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协同,将道路横断面设计纳入整体规划中,确保道路的设计与城市发展的需要相符。
2. 定期更新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标准和指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交通状况和需求。
3. 加强道路横断面设计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
4. 在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加强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考虑,促进低碳出行和生态保护。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分析摘要:城市道路是交通的直接载体,道路横断面是道路平、纵、横三要素设计的有效组成部分,横断面的设计直接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土地资源的利用。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在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道路横断面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同行有所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问题1 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 道路功能及交通流构成分析不够目前城市内道路规划设计缺少对道路功能以及交通流构成的分析, 常常简单套用固定的模式, 造成道路横断面形式与使用功能不匹配。
设计过程中应对道路在规划路网中的功能、交通组织、机动车的交通特性、周边的用地性质、各种交通出行方式、服务对象等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 以合理地布置道路的横断面。
1.2 机动车宽度偏宽机动车道的宽度与车型和行驶速度、安全距离有关。
我国城建部门在20世纪60年代根据调查资料得出了车辆横向安全距离及车身与侧石间安全距离的经验公式, 并据此得出了机动车道宽度与车速间的计算结果,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 90,以下简称“规范”)的车道宽度采用的就是该成果。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流状况与《规范》制定时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原标准已不能适应新交通流的发展要求。
分析具体原因如下:①汽车的行车速度达不到计算行车速度在城市内部除快速路外,车辆受交叉口信号灯及道路两侧建筑物开口的频繁影响,路段行车速度很难达到设计时速,往往交叉口延误比路段行车时间还长。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网络结构的完善,当路网密度指标达到国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求时,平均每300m左右就有一个路口,届时智能交通系统( ITS)建设可能比单纯的追求路段计算行车速度更重要。
据调查,机动车在我国城市旧城区内的行程车速多在20km/h左右。
目前路面平整度及车辆性能已发生很大改观,因此,不论同向车辆间还是异向车辆间都没有必要考虑较宽的车辆安全净距,车道宽度完全有条件缩窄。
实验名称:某地区居民健康状况横断面调查一、实验目的1. 了解某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现状。
2. 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3. 为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方法1. 调查对象:某地区居民,随机抽取1000人作为调查对象。
2. 调查内容:年龄、性别、职业、家庭收入、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疾病史、体检指标等。
3. 调查工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4. 调查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5.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
三、实验结果1. 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18-80岁,平均年龄为45岁。
- 男性占比为52%,女性占比为48%。
- 职业分布:工人占比40%,农民占比25%,公务员占比15%,教师占比10%,其他职业占比10%。
2. 居民健康状况- 高血压患者占比为25%,糖尿病患者占比为10%,肥胖患者占比为15%。
- 体检指标: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5.5,平均腰围为85cm,平均血压为130/85mmHg。
3. 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职业因素:工人和农民的患病率较高,可能与工作强度大、劳动环境差有关。
- 生活习惯因素:吸烟者占比为30%,饮酒者占比为20%,缺乏锻炼者占比为40%。
- 家庭收入因素:低收入家庭的患病率较高,可能与生活条件、医疗保健等因素有关。
四、实验讨论1. 某地区居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2. 职业因素、生活习惯因素和家庭收入因素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3.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职业健康保护,改善劳动环境。
-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减轻低收入家庭负担。
五、实验结论本次横断面实验表明,某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存在问题,需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居民健康状况。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健康教育以及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等。
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分析市政道路横断而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功能的发挥,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车辆数量的增加,对城市交通运输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只有有效的设计横断而,才能够缓解交通拥堵的压力。
本文对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进行分析。
标签: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交通;规划前言: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道路使用功能,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内容,其影响因素很多。
因此在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必须从交通、经济、文化和工程等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交通需求。
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要在旧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研究新方法,不断提高公路的承载能力和公路运输的安全性,为保障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做好相关措施,保证万无一失。
1、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存在的问题1.对道路的性质和功能分析不够;2.道路红线宽度缺乏拓宽专项考虑;3.机动车道偏宽;4.非机动车道宽度和位置缺乏道路交通构成分析;5.分隔带的设计缺乏使用功能分析;6.公交车和出租车停靠站位置缺乏合理布置;7.路边停车缺乏合理安排;8.道路绿化与道路景观环境缺乏谐调统一。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2.1在城市发展的转轨阶段,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应坚持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整体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结构)、突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优化交通方式结构)、增加路网密度和支路规模(优化路网等级结构),解决城市交通需求与城市交通设施供应的矛盾,适应城市化与机动化的发展趋势。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其规划应该考虑并适应城市交通方式的变化趋势,包括公交优先发展策略、机动化程度提高、自行车交通的适当发展及转移等;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应为城市各交通方式合理提供具体通行空间,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期功能过渡的关系。
2.2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应适应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变化,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1)在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中,不仅要注重连续安全步行系统建设,也要注重城市街道两边的景观设计。
道路横断面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道路横断面的实际情况,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为道路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选择了城市区域内的多个道路进行实地考察,包括主干道、支线道路和次要道路。
通过测量和观察,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2.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道路横断面规范和设计要求,以及已有的道路横断面设计案例。
三、道路横断面调研结果1. 道路横断面断面形式:根据我们的调研,在城市道路中,多数采用了矩形、梯形或圆弧形的道路横断面设计,根据道路的等级和功能不同,设计的车道数目和宽度也有所不同。
2. 车道设置: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城市道路中常见的车道设置为双向两车道,也有部分道路设置为双向三车道。
车道宽度一般为3.5米到4米之间,主干道的车道宽度相对要宽一些。
3. 人行道设计:城市道路中普遍设置有人行道,人行道的宽度根据不同地区和道路类型有所差异,一般为1.5米到2.5米之间。
骑行道的设置在一些主干道和绿化带较宽的道路上也有普遍存在。
4. 横向标线和设施:城市道路中普遍设置有横向标线,包括车道分界线和人行道分界线。
此外,城市道路中还配有各种交通设施,如交通信号灯、标志牌、交通岗亭等。
四、结论与建议1. 道路横断面设计需充分考虑道路等级和交通需求,合理设置车道和人行道宽度,以确保交通安全和顺畅。
2. 考虑到城市道路的可持续发展,应合理规划和设置骑行道,方便市民出行和减少交通拥堵。
3. 横向标线和交通设施的设置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布局,以引导和规范交通流动。
4. 调研中还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建议在道路规划和设计中加以改进和优化。
五、参考文献1. 《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3. 相关道路横断面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分析摘要:在城市交通中的城市道路中,断面设计的好坏影响道路交通的通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出行。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数量日益增多,对市政道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是指垂直于道路中线的剖面,在这条线上可以体现出道路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隔离带等组成部分的结构、宽度和数量,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其是体现城市道路人性化和能动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但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常常出现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问题,从而导致道路建设得不合理,不符合城市发展、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城市道路建设设计人员能从科学角度出发,科学进行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和规划。
一、低碳生态型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道路用地规模同道路长度与宽度密切相关,但道路长度受制于城市的规模与城市格局,基本不能缩减,而道路横断面布局同道路的使用对象相关,受道路长度因素的影响,道路断面设计过程中每一厘米的增减,都可能造成全线较大用地面积的变化。
低碳生态型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从综合交通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满足城市交通综合需求为基本前提,在一定的道路红线范围内,根据不同道路的等级和发挥的功能,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实现道路功能的多元化和最大化,实现道路空间的综合利用,满足居民出行环境舒适、交通安全的要求。
二、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存在的缺陷城市道路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其建设中横断面的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同时在设计不合理也会对城市的正常发展产生巨大的障碍,在城市道路横断面固话设计中存在的缺陷是影响设计不合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以几个方面:2.1 缺少远见当前在道路横断面规划过程中,常仅限于近期的城市运用,对于未来远期的使用缺少考虑。
如:快慢年道总宽是12m 的支路,将其规划设计成机动车双向4车道后,车道宽度变小,处于人行道的行道树面将会被砍伐,而规划成双向2 乍道,则满足不了公交线路的需要,对改善公交线网覆盖率造成阻碍:快慢车道总宽是25m 的三块板主十路,若规划为双向 6 车道,则非机动车道宽度难以达到使用标准;考虑到资金问题,常常选择形式不一的设计结构,远期慢车道向快车道过渡难度增加。
此计算报告由同济曙光-盾构隧道计算分析软件自动生成
盾构隧道计算分析报告
横断面部分
2016-05-28
目录1 设计信息
1.1 软件说明
1.2 隧道信息
1.3 荷载信息
1.4 控制参数
2 分析结果
2.1荷载计算结果
2.2抗浮验算
2.3内力位移计算结果
2.4管片验算
1 设计信息
1.1 软件说明
计算采用的软件是:“同济曙光-盾构隧道计算分析分析软件”,由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研制。
1.2 隧道信息
1.2.1 断面信息
说明:角度按逆时针旋转,0°表示水平直径右端点处。
以下除特别说明外均相同,不再赘述。
隧道断面基本几何参数:
管片总数:6片
衬砌外直径D1:10.000m
衬砌内直径D2:9.200m
第一管片块的右侧与Y轴的夹角θs:7.500°
螺栓总数:10
相邻螺栓(组)间夹角:36.000°
顶部螺栓偏角β:18.000°
断面圆心坐标: (0.000,0.000,0.000)
具体几何参数:
管片环接头几何参数:
管片几何参数:
隧道位置:
地表至隧道顶部的距离H(m): 11.00
地下水面至隧道顶部的距离Hw(m): 8.00
1.2.2 土层参数
土层参数表:
1.2.3 材料参数
管片材料:
管片混凝土标号:C50
管片实际宽度:1.000 m
管片容重:23.000 kN/m^3
管片接头:
管片环接头:
注:正负号由接头的局部坐标系而定,在局部坐标系下,拉正压负。
1.3 荷载信息
设计工况数目: 1
工况1自重 + 节点约束 + 水土压力 + 地基抗力--反力,共4种荷载。
荷载组合系数:
永久荷载:1.35
可变荷载:1.40
偶然荷载:1.00
1.3.1 水土压力
计算参数表:
土压力下限:200.00kN/m2
1.3.2 地层反力
计算参数表:
地基抗力系数:20.000 MN/m^3
是否考虑衬砌自重引起的地基抗力:否
1.4 设计参数
计算模型:修正惯用法(有限元)
修正惯用法常数:Eta(η) = 0.80
修正惯用法常数:Xi(ξ) = 0.30 网格大小:0.20
1.5 管片验算参数
管片及连接缝验算参数:
千斤顶推力验算参数:
2 分析结果
2.1荷载计算结果
2.1.1 水土压力
水土压力计算结果:
参数名参数值
(kN/m2) 参数名参数值
(kN/m2)
顶部土压力P1 227.40 顶部水压力Pw1 80.36
底部土压力P2 227.40 底部水压力Pw2 80.36
侧向顶部土压力Q1 113.70 侧向顶部水压力Qw1 80.36
侧向底部土压力Q2 113.70 侧向底部水压力Qw2 176.40 2.1.2 地层反力
地层反力计算结果:
水平直径点处水平方向变位δ:0.000 mm
水平直径点处水平方向抗力P:92.354 kN/m^2
2.2抗浮验算计算结果
浮力:769.690kN
抗浮力:2551.465kN
满足
2.3内力位移计算结果
说明:(1)弯矩、接头张开角均以内侧张开为正,反之则为负;
(2)内力值为管片实际宽度的内力值,而非单位延米。
内力位移计算结果表
内力位移极值表
注:位移最大值、位移最小值的ID是指节点ID,其它项表示单元ID。
注:修正惯用法常数ζ= 0.300
接头张开角计算结果表
2.4管片验算结果
1、断面安全性验算
断面安全性的计算结果:
注:混凝土应力,“+”为压应力;钢筋的应力,“+”为拉应力,“-”为压应力。
截面验算结论:不安全
2、连接缝验算
选用螺栓的型号:普通螺栓4.6级4.8级
管片自身抵抗弯矩Mr:102.52kN.m/环
连接缝抵抗弯矩Mjr:66.83kN.m/环
结论:Mjr/Mrs=0.65>0.60,连接缝安全。
3、千斤顶推力验算
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为:0.99
混凝土的允许压应力为:23.10×1.65=38.12 结论:管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