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辅导资料A
- 格式:docx
- 大小:20.62 KB
- 文档页数:4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典型应用题: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数应给数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
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
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1”,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2”,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100,所用的时间为1÷100,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60千米,所用的时间是1÷60,汽车共行的时间为1÷100+1÷60,汽车的平均速度为2÷(1÷100+1÷60)=75(千米)(2)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比和比例⎪⎪⎪⎩⎪⎪⎪⎨⎧⎩⎨⎧⎩⎨⎧→→⎭⎬⎫→→⎪⎩⎪⎨⎧⎩⎨⎧⎭⎬⎫→⎪⎭⎪⎬⎫→⎩⎨⎧→→→应用意义正、反比例解比例性质意义比例比例尺按比例分配求未知数化简比性质求未知数求比值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意义比比和比例一、本章概念: 比: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
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相等。
比、分数、除法的关系:)0(:≠÷==b b a bab a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按比例分配: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比例: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 和y 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的式子可表示为:(一定)k xy =。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对应的两个量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 和y 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为:(一定)k xy =。
二、先关概念的比较1.比和比例的意义、形式、组成和基本性质的区别意义 形式 各部分名称 组成 基本性质比两个数相除由两项组成(前项、后项)项后号比:项前↓↓↓7149任意两个数都可以组成比(同类量或不同类量)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 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比例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由四项组成(内项、外项各两个)任意四个数不一定能组成比例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2.比、分数和除法的区别和联系相当部分区别比(bab a 或:)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两个数的倍比关系分数(ba )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个数值 除法(b a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一种运算3.求比值和化简的区别意义一般方法结果求比值 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有时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来化简比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而且公因数只有1 注意:当同类量的两个数相比,前项和后项单位不同时,要先化成相同的单位,然后再求比值或者化简比。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性质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几何图形计算公式(1)周长:物体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①长方形周长=(长+宽)×2 C=(a+b)×2②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③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C=πd C =2πr(2)面积: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②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④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⑤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⑥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S=πr2⑦直径d=2r 半径=直径÷2 r= d÷2⑧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S环=S外-S内【相互联系】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
如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圆拼成长方形的长时1/2C,宽是R.(3)表面积:立体图形的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①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②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a2③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2πrh④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 Ch+2πr2 = 2πrh+2πr2 注意: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正方形,C=h 2πr=h(4)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性质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几何图形计算公式(1)周长:物体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①长方形周长=(长+宽)×2 C=(a+b)×2②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③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C=πd C =2πr(2)面积: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②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④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⑤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⑥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S=πr2⑦直径d=2r 半径=直径÷2 r= d÷2⑧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S环=S外-S内【相互联系】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
如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圆拼成长方形的长时1/2C,宽是R.(3)表面积:立体图形的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①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②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a2③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2πrh④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 Ch+2πr2 = 2πrh+2πr2 注意: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正方形,C=h 2πr=h(4)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六年级下册数学培优-第一讲-圆柱与圆锥一、圆柱与圆锥1.一个圆锥沙堆,底面半径是2米,高1.5米,每立方米的黄沙重2吨,这堆沙重多少吨? 【答案】解: ×3.14×22×1.5×2= ×3.14×4×1.5×2=6.26×2=12.56(吨)答:这堆沙重12.56吨。
【解析】【分析】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出沙子的体积,再乘每立方米黄沙的重量即可求出总重量。
2.有一个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装有一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已知杯中水面距杯口2.24厘米.若将一个半径为9厘米的圆锥形铅锤完全浸入水中,水会溢出314立方厘米.求铅锤的高.【答案】解:3.14×(20÷2)2×2.24+314=3.14×100×2.24+314=703.36+314=1017.36(立方厘米),1017.36 ÷(3.14×92)=1017.36×3÷254.34=3052.08÷254.34=12(厘米),答:铅锤的高是12厘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圆锥形铅锥的体积,用圆柱形玻璃杯上面的空白部分的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圆锥形铅锥的体积,然后用圆锥形铅锥的体积÷÷铅锥的底面积=铅锥的高,据此列式解答.3.一个圆柱形的汽油桶,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做这个桶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它的容积是多少升?【答案】解:3.14×22×2+3.14×2×2×5=3.14×4×2+3.14×4×5=25.12+62.8=87.92(dm2)3.14×22×5=62.8(dm3)62.8dm3=62.8L答:做这个桶至少要用87.92平方分米的铁皮。
(完整版)数学人教六年级下册期末必备知识点真题答案一、选择题1.经过1小时,钟面上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相差()。
A.330︒B.300︒C.150︒D.120︒2.一条公路全长50 km,李老师骑车行了一段路程后,发现还有全程的15才能到达中点,求李老师骑车行了多少千米.正确的算式是( ).A.50×15B.50×(1-15)C.50×(12-15)D.50×(12+15)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1,这个三角形不可能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4.甲杯中有水100克,乙杯中有水80克,如果往甲杯中放入25克糖,往乙杯中放入20克糖,结果是().A.甲杯水甜B.乙杯水甜C.两杯水一样甜D.无法比较5.立体图形,从()看到的形状是。
A.正面B.左面C.上面D.右面6.在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②圆柱的体积一定是圆锥体积的3倍。
③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则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④今年比去年节约用水一成五,也就是今年用水比去年减少15%。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④7.如下图,一个长方形长为a,宽为b。
分别以长为轴、宽为轴旋转,产生了两个圆柱甲、乙。
判断甲、乙两个圆柱侧面积的大小关系()。
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比较8.国庆期间,文具店一款原价121元的钢笔降价111,节日后又提价111,现在这款钢笔的售价是()元。
A.121 B.120 C.132 D.1439.按如图所示3×3方格中的规律,在下面4个符号中选择一个,填入第三行的空格内,你选的是()A .B .C .D .10.按下图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当摆放8张桌子时,可以坐( )人.A .30B .32C .34D .3611.据统计,绿色出行为社会减少碳排放量超过二百一十六万吨,相当于节约六亿五千万升汽油。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辅导资料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辅导资料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h+2s=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六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负数1.负数: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
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45,等。
2.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
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
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1、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
2、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当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当不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
4、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h=S侧÷C C= S侧÷hS侧=∏dh=2∏rh5、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即S表= S侧+ S底×2=Ch+∏(C÷∏÷2)²×2=∏dh+∏(d÷2) ²×2=2∏rh+∏r²×2(计算时最好分步使用公式,以免出现计算错误。
)6、圆柱表面积在实际中的应用:无盖水桶的表面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油桶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烟囱通风管的表面积=侧面积只求侧面积:灯罩、排水管、漆柱、通风管、压路机、卫生纸中轴、薯片盒包装侧面积+一个底面积:玻璃杯、水桶、笔筒、帽子、游泳池侧面积+两个底面积:油桶、米桶、罐桶类7、圆柱的体积:V=Sh h=V÷S S=V÷hV=∏r²h (已知r)V=∏(d÷2) ²h (已知d)V=∏(C÷∏÷2)² h (已知C)8、把一个圆柱体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在这个过程中,形状发生了变化,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六年级数学下册辅导资料A(一)
姓名:___________
一、圆的面积:S=πr²
1、已知半径。
如:沼气池底面半径5米,深2米,求占地面积。
直接套用公式。
S=πr²
2、已知直径。
如:篮球场中间的圆圈直径是3m,面积是多少?(先求半径,再套用公式。
)
3、已知周长。
如:周长是12.56dm的圆形面积是多少?(先求半径,再套用公式。
)
r=C÷π÷2
二、圆的周长:C=2πr
1、已知半径。
如:秒针长12厘米,走一圈针尖扫过的距离是多少?C=2πr
2、已知直径。
如:压路机滚筒直径1米,滚动一周前进几米?
三、圆柱侧面积:S=2πrh=πdh=Ch
1、已知半径和高。
如:圆柱形钢材,半径是4厘米,高是5厘米,求侧面积。
2、已知直径和高。
如:铁皮罐头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8厘米,求侧面积。
3、已知周长和高。
如:侧面展开是边长15.7厘米的正方形,侧面积是多少?
4、逆应用——已知侧面积和高。
如:圆柱侧面积12.56平方米,高2米,求半径。
求高。
四、圆柱表面积
(一)完整:S=2πr²+2πrh
1、已知半径。
如:圆柱形木料,底面的半径是4厘米,高是5厘米,求表面积。
2、已知直径。
如:圆柱形水池,底面的直径是10米,高4米,要在底面和池壁贴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
3、已知周长。
如:一根木头,它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1米,求这根木头的表面积。
(二)无盖:S=πr²+2πrh
1、已知半径。
如:无盖的消防用黄沙桶,底面的半径是80厘米,高是50厘米,做这样的一个黄沙桶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2、已知直径。
如:无盖油桶,底面的直径是60厘米,高是80厘米,做一个这样的油桶至少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3、已知周长。
如:广场花柱的底面周长是6.28米,高是4米,现在要粉刷这条花柱,要粉刷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三)烟囱(侧面积):S=2πrh
1、已知半径。
如:制造100条烟囱,每条烟囱的底面半径是40厘米,长2米,制造这批烟囱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分钟可以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已知周长。
如:大厅圆柱形立柱一共有120根,每根的底面周长是188.4厘米,高5米,现在要粉刷这批柱,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若每平方米用油漆0.2升,一共要用油漆多少升?
(四)面积变化。
1、切圆柱——横切:
(1)一根圆柱体木料切两段,面积增加18.84平方厘米,原来这根木料长2米,原来这根木料的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2)一根长2米的圆柱木料锯下10厘米,表面积减少62.8平方厘米,求原来这根木料的表面积是多少?
2、切圆柱——竖切:一个圆柱切成两个半圆柱,它的表面积增加了40平方厘米,知道这根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0厘米,这个圆柱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
3、切圆锥: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现在把这个圆柱切成两半,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
五、圆柱的体积:V=πr²h
1、已知底面积。
如:圆柱横截面积18平方厘米,长20厘米,体积多少?
2、已知半径。
如:圆柱形沼气池,它的底面半径是2米,深2.4米,这个池的体积是多少?
3、已知直径。
(1)鞋油一支50毫升,出油口直径0.6厘米,每次挤出1厘米,能用几次?
(2)水管管壁内直径2分米,每秒流出2米。
几小时能注满长50米,宽20米,深1.5米的长方体游泳池?
4、已知周长。
如:一个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长25.12厘米,宽18.84厘米的长方形,体积是多少?
6、体积变化。
(1)高不变,半径扩大2倍,体积( )
(2)半径不变,高扩大3倍,体积( )
六、圆锥的体积:V =31
πr ²h
1、已知半径。
如:底面半径3厘米,高5厘米,体积是多少?
2、已知直径。
如:圆锥形麦堆,底面的直径是1.2米,高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3、已知周长。
如:圆锥形沙堆,高2.4米,绕着它的外边缘走一圈是25.12米。
体积多少?
七、圆柱和圆锥关系题:
1、等底等高,圆柱18立方厘米,圆锥体积( )
2、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比圆锥大18立方厘米,圆柱体积( ),圆锥体积( )。
3、等底等体积,圆柱高18厘米,圆锥高( )。
4、等高等体积,圆柱底面积18平方厘米,圆锥底面积( )。
八、组合图形:
1、圆柱vs 圆锥。
如:一个粮屯上面是圆锥,下面是圆柱,底面的直径是
4米,下面的高是3米,上面的高是1.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正方体vs 圆柱。
如:用一个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加工一个最大的圆柱。
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3、圆锥vs 正方形。
如:用一个棱长12厘米的正方体加工一个
最大的圆锥。
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