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评分标准2018版
- 格式:doc
- 大小:32.02 KB
- 文档页数:2
静脉输液评估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评估是指根据患者需要,监测和评估输注治疗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保证给患者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疗。
本文将列出静脉输液评估评分标准。
输液前评估
1. 患者需进行身体评估,包括基本生命体征、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肢体活动度等。
2. 留意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3. 检查穿刺部位是否有红肿、压痛等异常状况。
4. 确认患者是否空腹,并告知患者有关静脉输液的信息。
输液中评估
1. 监测输液速度,确保输液速度符合医嘱规定。
2. 观察输液部位,防止发生漏液、皮肤暴露等意外情况。
3. 定时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4. 按要求更换输液瓶和输液装置。
5. 定期更换输液针头。
6. 留意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恶心、呕吐、头晕等。
输液后评估
1. 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不适,包括恶心、呼吸
困难、腹泻等。
2. 检查患者穿刺部位,观察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3. 定期检查输液装置是否漏液或出现损坏。
以上就是静脉输液评估评分标准,医护人员在严格遵守标准的
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出现输液相关的安全事故。
以此为基础,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静脉输液护理评分标准一、引言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正确的静脉输液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静脉输液护理评分标准,来指导护士进行操作和评估护理质量。
二、评分指标1. 静脉通畅性:评价静脉置管是否通畅,包括测量静脉前向压、观察输液速度、观察输液管是否有阻塞等。
2. 静脉注射药液合适性:评价使用的药液是否正确,包括药物浓度、药物种类等。
3. 静脉注射药物进导效果:评价药液进导效果是否良好,包括静脉内药物溶解情况、启动时间等。
4. 空气隔离性:评价输液系统是否有良好的空气隔离措施,包括静脉注射时是否突然插空气、输液瓶上是否有空气冒出等。
5. 安全性:评价护理过程中是否注意安全措施,包括是否戴手套、是否进行适当的消毒等。
三、评分标准根据评分指标,采用1-5分的等级评分,具体标准如下:- 5分:静脉通畅,使用的药液正确,药液进导效果良好,有良好的空气隔离措施,并且注意了安全措施。
- 4分:静脉通畅,使用的药液准确,药液进导效果良好,有较好的空气隔离措施,注意了安全措施。
- 3分:静脉通畅,使用的药液基本正确,药液进导效果一般,有一定的空气隔离措施,略有不足的安全措施。
- 2分:静脉通畅,使用的药液存在错误,药液进导效果不理想,空气隔离措施较差,安全措施不到位。
- 1分:静脉通畅度差,使用的药液错误,药液进导效果差,空气隔离措施严重不足,安全措施忽略。
四、使用方法1. 在每次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护士应根据评分标准评估操作过程的合理性和质量。
2. 每项评分指标进行评估后,根据得到的分数总和,来评估护理操作的质量等级。
五、总结本文档制定了针对静脉输液护理的评分标准,旨在提高护理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护士通过使用该评分标准,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自己的护理水平,并及时改进不足,提升患者护理质量。
静脉输液培训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1. 技术操作(40分):
- 静脉输液前准备(10分):准备静脉输液所需器材,清洁注
射部位等。
- 静脉输液操作规范(15分):正确选择输液器材,正确穿刺
注射部位,准确调节输液速度等。
- 输液后处理(15分):及时清理输液器材,处理注射部位等。
2. 安全与卫生(30分):
- 注射部位消毒(10分):使用正确的消毒方法进行注射部位
消毒。
- 输液器材消毒(10分):使用正确的消毒方法进行输液器材
消毒。
- 无菌操作(10分):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输液的无菌性。
3. 文书记录(20分):
- 静脉输液记录单填写(10分):正确填写静脉输液记录单,包括时间、输液速度、输液剂量等。
- 异常情况记录(10分):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记录,包括输液不良反应等。
4. 专业知识(10分):
- 静脉输液知识掌握情况(10分):对静脉输液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情况。
考核评分标准根据每个项目的要求,评分由0分到满分给予评定,总分满分为100分。
评分标准的范围是根据静脉输液操作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分,目的是评估培训人员在操作静脉输液时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静脉输液法操作评分标准项目标准分操作要求扣分说明操作前准备18分1.着装整齐,佩戴胸卡、手表;2.查对医嘱,、输液卡;3.语言和蔼、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过程;4.洗手,戴口罩5.物品准备:配药间操作台上:输液卡、大输液药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弯盘、消毒纱布、持物钳、启瓶器、砂轮、碘伏、棉签、笔、手表治疗车上备:静脉输液盘、压脉带、输液管、一次性头皮针(备用)、小枕、胶布、碘伏、棉签、弯盘、急救药品、注射器、输液贴。
放置有序。
①着装不齐、未佩戴胸卡、手表各扣2分②未查对医嘱扣2分③未解释扣2分④未洗手或戴口罩不符合要求各扣2分⑤少准备一件物品扣1分⑥放置零乱扣2分操作步骤67分(1)查对输液卡、对床号、姓名、过敏物、查看皮试结果。
(2)查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查对配伍禁忌、有效期、药物质量。
(3)取注射器,查看型号、出厂日期、有效期、密封度。
(4)打孔消毒瓶盖,锯安瓿,按常规消毒安瓿,用纱布包折安瓿。
(5)用正确方法抽吸药液,注入瓶内摇匀。
(6)再次核对各种药物安瓿,检查澄明度。
(7)取输液管,查型号、出厂日期、有效期、密封度。
(8)剪开包装,取出输液管将插瓶针头,插入瓶内,将包装袋套住瓶口,置于治疗车上。
(9)推治疗车至床边,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用药目的。
(10)挂瓶排气一次成功,将输液管挂在输液架上。
[1]未对查药液配禁忌扣3分[2]未查对注射器扣2分[3]未消毒瓶口、安瓿消毒方法不对各扣2分[4]抽药方法不对扣2分[5]未查澄清度扣2分[6]未核对输液管扣2分[7]未核对床号、姓名、未解释各扣2分[8]排气不成功或排气时将水排在地上各扣5分[9]选择血管未做到从远端到近端或关节处动作过重或用手拍打血管部位各扣3分(11)选择穿刺血管(应从远端到近端)系上扎脉带,碘伏棉签从下向上环形消毒注射部位,范围﹥5厘米,(应消毒2遍)。
(12)取下输液管,拧紧针栓,再次排气、核对床号、姓名,嘱病人握拳,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与皮肤呈20°角度进针,见回血后再沿静脉进针少许,嘱病人松拳。
静脉输液操作评分标准
本文档旨在为静脉输液操作提供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者的操作质量和安全性。
评分标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操作准备
1. 操作者需进行手卫生,并佩戴干净适合的手套。
2. 确认病人身份,核对医嘱和药品。
3. 验收输液器材,检查其完好性和有效期。
注射操作
1. 确定合适的静脉通道,选择适当的静脉输液部位,并清洁皮肤。
2. 使用无菌技术,穿刺静脉,并插入导管。
3. 确认导管位置,并固定导管。
4. 连接输液器材,调整滴速,确保输液安全。
输液管理
1. 输液开始后,监测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和输液速度。
2. 定期观察输液部位,检查并更换输液器材。
3. 按照医嘱更换输液液体,并调整输液速度。
4. 注射结束时,将输液器材及时拆除,并做好记录。
安全措施
1. 注意静脉输液操作的无菌性,避免交叉感染。
2. 处理医疗废弃物时,按规定分类处理。
3. 操作结束后,进行手卫生并清洁操作区域。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每个方面进行评分,以评估操作者的技术和操作风险。
评分结果可用于指导操作者的培训和绩效评估。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操作需根据医疗机构的相关要求和规定执行。
以上是对静脉输液操作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静脉输液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物品准备1、一次性无菌输液器2套(1套备用)。
2、治疗盘内准备消毒液、无菌棉签、止血带、弯盘1个、小纱布(或小毛巾)1块、启瓶器、瓶套、止血钳1把。
3、液体,输液卡1张,洗手液。
(口述)必要时准备夹板绷带资料来源 :医学教育网。
二、准备质量标准3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3分 2.洗手戴口罩。
5分 3.用物齐全、物品摆放便于操作、条例无菌原则。
5分 4.取药液与输液卡核对,清洁瓶身。
5分 5.检查药品质量。
口述包括药品名称、浓度、剂量、有效期。
检查药液质量,瓶身有无裂纹、瓶口有无松动、药液有无沉淀、变色、有无浑浊及絮状物。
2分 6.打开瓶盖,套上瓶套,准备胶带。
5分 7.携用物推车到病人床边,(洗手去口罩)核对姓名、床号、输液卡、说明目的、嘱其排便、取舒适体位,协助盖被。
资料来源 :医学教育网三、操作程序标准3分 1.洗手戴口罩。
举手示意,记时开始3分 2.消毒瓶盖两遍。
2分 3.待干,插入输液器,挂输液瓶于架上。
10分 4.弧形排气,排尽输液管内空气,排出少许液体冲洗管腔,阻断液体。
2分 5.放好止血带、选血管、扎止血带。
(嘱病人握拳)5分 6.消毒皮肤两次(棉签不能倒置,螺旋式消毒,棉签不得平擦)。
5分 7.再次检查输液管下段有无气泡,排出少许液体。
10分8.绷紧皮肤穿刺,一针见血(退针一次扣5分,两次扣10分)。
2分 9.放松止血带和调节器。
(嘱病人松拳)3分 10.点滴通畅后固定针头(覆盖针眼的胶布不能粘贴输液管)。
举手示意,记时结束四、终未标准3分 1.调节滴速,填写输液卡及液体开启时间。
5分 2.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及输液卡。
5分 3.观察局部无肿胀、无渗液、输液管内无气泡。
5分 4.无菌观念强,无污染(污染一处扣5分)。
3分 5.整理用物(止血带及弯盘放于车下),整理床单。
3分 6.终未洗手。
3分 7.向病人说明:我会随时来看望,在未到时若有不适或需要,请按呼叫器,我会及时赶到。
静脉输液操作评分标准静脉输液操作评分标准姓名得分标准实际程序步骤备注分值得分医嘱、床号、姓名 2 核对病人病情与药疗的关系~了解用药史、过敏史及 2 评不良反应等病人年龄、心肺功能、意识状态~对药疗的心理 2 反应、合作程度病人输液部位静脉、皮肤等情况 2 告知用药目的、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可能出现的2 不良反应估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1 物品注射盘内放皮肤消毒液、棉签、砂轮、弯缺一种盘、止血带、一次性治疗巾、输液贴或胶布、输液单、扣0.5分药液、启瓶器、一次性输液器,针头型号适宜,、笔、7 注射器,加药用,小枕、污物桶必要时备:夹板、绷带病人单元备:输液架、便盆备病人卧位舒适、能够理解、配合 1环境安静、整洁~有安全感 1输液前根据输液卡备药 *在治疗2 室进行核对并检查药液~将输液卡倒贴于溶液瓶上 3 打开铝盖中心部~常规消毒~遵医嘱加药~再次实检查药液~消毒瓶塞~填写配药时间及签名~检查并8 取出输液器~将通气、输液针头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再次核对安瓿输液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病人 1 *取体位 1再次核对检查药液 2挂溶液瓶~排气~将输液管与针头挂好备用排气失4 败一次扣3分选择血管~垫小枕扎止血带 3常规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cm~备胶布及敷贴 2再次排气 2 嘱病人握拳~绷紧穿刺部位~针头斜面向上~与* 5 皮肤约呈20º角处穿剌。
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松开调节器~嘱病人松* 3 拳见溶液点滴通畅时~用输液贴固定 3 施输液后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性质 5 调节滴速~取舒适体位~再次核对病人及药物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表现~交待注意事* 3 项~感谢病人合作,口述输液完毕,查对~问好~解释~除去胶布~*调紧调节器~用无菌干棉签轻压穿刺点~拔出针头~4按压至不出血为止整理病人单元~清理用物~感谢合作~洗手 * 2解答相关问题 7自评沟通、无菌观念、操作、能力、自信心 4 穿刺失评败一次扣5操作操作熟练、符合原则、无菌观念强、查对6 分无误、手法正确、穿刺一次成功,相关问题解答正确污染一沟通态度和蔼~语言亲切、通俗易懂~使病人次扣3分能够理解、配合,针对性地、正确地进行心理护理和514分钟完成健康教育~随时注意收集病人资料每超1综合评估准确、仪态大方、沟通良好、操作熟价 5 分钟扣2分练、应变能力强操作要点1、核对时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有疑问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对光检查药液有无浑浊、沉淀和絮状物。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考评者:时间:
目的:按照医嘱正确地为患者实施输液治疗。
注意事项:1、对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当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2、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气栓,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后及时拔针。
3、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
4、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处理。
评分等级:
A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B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污染,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
C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污染,与病人沟通较少;
D级表示操作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污染,与病人没有沟通。
静脉输液评分标准2018版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给药方式,其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静脉输液操作的质量,特制定以下静脉输液评分标准 2018 版。
一、操作前准备(20 分)1、护士准备(5 分)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2 分)熟悉患者病情、输液目的、药物性质(3 分)2、用物准备(10 分)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放置输液器、头皮针、注射器、药液、碘伏、棉签、止血带、输液贴、弯盘、小垫枕、速干手消毒剂(5 分)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2 分)检查药液的名称、浓度、剂量、有效期,有无浑浊、沉淀、絮状物(3 分)3、患者准备(5 分)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2 分)向患者解释输液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3 分)二、操作过程(60 分)1、核对(5 分)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腕带(3 分)再次核对药液(2 分)2、消毒(5 分)选择合适的静脉,在穿刺部位上方 6cm 处扎止血带,消毒皮肤,范围直径大于 5cm,待干(3 分)再次消毒(2 分)3、穿刺(15 分)取下输液器针头保护套,排气至头皮针前端(5 分)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以 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再将针头平行送入少许(5 分)松止血带,打开调节器,固定针头(5 分)4、调节滴速(10 分)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5 分)一般成人 40 60 滴/分,儿童 20 40 滴/分(5 分)5、观察(10 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5 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5 分)6、整理(10 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5 分)清理用物,洗手,记录输液时间、滴速、患者反应(5 分)三、操作后处理(20 分)1、观察与巡视(10 分)加强巡视,观察输液是否通畅,有无输液反应(5 分)及时处理输液故障,如针头脱出、液体不滴等(5 分)2、拔针(10 分)输液完毕,关闭调节器,轻揭输液贴,用干棉签沿血管走向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5 分)嘱患者按压穿刺点 3 5 分钟,勿揉(5 分)四、注意事项(10 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防止发生感染和差错事故。
静脉输液能力考核评分标准
1. 背景信息
静脉输液是医护人员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正确的静脉输液操作对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至关重要。
为了评估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方面的能力,制定以下考核评分标准。
2. 考核内容与指标
2.1. 前期准备
- 评估患者的输液需求及相应的医嘱
- 准备所需的输液设备与药物
- 对输液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2.2. 输液操作
- 技术动作正确、熟练
- 操作过程安全、无误
- 能够合理选择输液部位
- 穿刺准确,不造成二次损伤
- 输液速度稳定,不超过医嘱规定速度
2.3. 管理与观察
- 输液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 能够正确记录输液的时间、剂量和速度
- 定期观察输液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3. 评分标准
根据考核内容与指标,医护人员的静脉输液能力将被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
4. 考核结果与改进
考核结果将根据评分等级进行统计和反馈。
对于评分不合格的医护人员,应制定相应的培训和改进计划,提高他们的静脉输液能力。
以上是静脉输液能力考核评分标准的概要。
为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静脉输液,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静脉输液操作评分标准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2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并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
3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穿刺(抢救时可例外)。
持续输液24小时以上者,应每天更换输液管和输液瓶。
4输液前药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药液滴尽前要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每次更换液体时应告知患者药物名称、作用及不良反应。
5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刺激性或特殊药物,应在确认针头已刺入静脉内时再输入。
6不应在输液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计袖带或止血带。
7根据病情或药物的性质控制输液速度,并予最高输液限速的告知。
成人一般40-60滴/分,早产儿一般4-6滴/分,新生儿一般6-8滴/分,婴儿一般8-10滴/分,幼儿一般10-15滴/分,学龄前儿童一般15-30滴/分;对有心、肺、肾疾病的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以及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药液的患者,要适当减慢输液速度;对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8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应注意观察下列情况:1)滴入是否通畅,针头或输液管有无漏液,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
2)有无溶液外溢,注射局部有无肿胀或疼痛。
有些药物如甘露醇、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溢后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如患者出现心悸、畏寒、持续性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9若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法,要严格掌握留置时间。
一般静脉留置针可保留3-4天。
应严格按产品说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