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主题阅读有一种美丽叫关爱北京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主题阅读善良成就未来
北京版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救的哭声。
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了里面,弗莱明忙把这个孩子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出来。
隔天,有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被救小孩的父亲。
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儿子的生命。
”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报答。
”
就在这时,农夫的儿子从屋外走进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骄傲地回答:“是。
”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
假如这个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
农夫答应了。
后来农夫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发明者。
他在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且得到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是盘尼西林救活了他的命。
那绅士是谁?上议院议员丘吉尔。
他的儿子是谁?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一个农夫一点点善良,竟然给世界带来了如此重大的变化,善莫大焉。
北京老人14 黄继光不忘历史,面向未来我们按照参观路线的指引有序地参观,每一个参观者心情都是十分沉重,特别是看到泥土中一堆堆死难同胞骸骨真是有难言的疼痛, 同时一张张日军残杀我同胞的照片又使人义愤填膺,对日寇恨之入骨.在这些照片中,有日军在南京奸淫掠夺的,有日军杀人比赛的,有日军向我同胞挥刀砍头的,还有日军活埋我同胞的……据纪念馆记录显示,从 1937 年12 月13 日至1938 年1 月,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同胞被日军杀害30 多万人.这是多么巨大的数字啊!这是全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入侵南京后的大屠杀,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会忏悔的,但也有一些极右分子否认这铁的事实。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不忘历史教训。
自从 1840 年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英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直至 1931 年“9·18” 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 100 多年来我国都是受侵略的,光是七七事变后的 8 年全面抗日战争,我国牺牲 3000 多万人,这悲惨历史我们绝对不能忘记!我们要面向未来,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奋斗!(选自《第二个春天的日记<岁月如流未蹉跎>续集第 6 册》中国文联出版社)1.解释词语。
义愤填膺:恨之入骨: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参观纪念馆令人心情沉重.B.所有日本人都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C.“9·18"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都是历史教训。
D.8年全面抗日战争,我国牺牲3000多万人。
4。
用“”画出文中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
【参考答案】1.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形容十分愤怒。
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3。
B4。
画出:我们还要面向未来,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奋斗!我的祖国(节选)张海迪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一位美丽的志愿军护士唱了一首歌,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幼小的心: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从此我就会唱这支歌了,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农村广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密密的树林,还有绿色的山峦,清凉的小河。
北京老人《丝绸之路》疑点解析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2、“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⑴“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⑵“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⑶“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⑷“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3、说说“丝绸之路”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
⑴时间:公元前115年.可以从现在推算时间,让学生感受年代的久远.⑵地点:伊朗高原北部。
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让学生寻找到从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线和距离,感受到路途遥远。
⑶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
重点介绍博望侯张骞,可以从课文中的一句话“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
”导入,联系课外搜集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贡献。
⑷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
4、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⑴隆重。
⑵热情.5、“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
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
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6、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学生充分交流。
在文中有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
善良是生命的黄金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
“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
我读到国外的两则小故事。
一则是说一场暴风雨过后,成千上万条鱼被卷到一个海滩上,一个小男孩每捡到一条便送到大海里,他不厌其烦地捡着。
一位恰好路过的老人对他说:“你一天也捡不了几条。
”小男孩一边捡着一边说道:“起码我捡到的鱼,它们得到了新的生命。
”一时间,老人为之语塞。
还有一则故事是发生在巴西丛林里,一位猎人在射杀一只豹子时,竟看到这只豹子拖着流出肠子的身躯,爬了半个小时,来到两只幼豹面前,喂了最后一口奶后倒了下来。
看到这一幕,这位猎人流着悔恨的眼泪折断了猎枪。
如果说前一个故事讲的是孩子对生命善良的本性,那后一个故事中猎人的良心发现也不失为一种“善莫大焉”。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
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
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
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
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
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
这是善良的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所提倡和弘扬的。
北京老人《森林警察》基础练习一、写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隽永( )惬意()债券()信笺()湍急( )桎梏()摧残( ) 病入膏肓( )一蹶不振()矫枉过正( )含英咀华()恬不知耻()二、多音字填空。
当“脏”表示“身体内部器官的总称"的意思时应读(),可组词()、( );当“脏"表示“不干净”的意思时应读(),可组词( )、()。
三、选字填空.【雌词】()汇 ( )花( )句( )兔【催摧】( )促()眠( )毁( )残四、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j uàn qièquàn jiān tuāngù cuī huāng jué jiǎo jǔ tián二、zàng肝脏、心脏;zāng、肮脏、弄脏三、词汇、雌花、词句、雌兔催促、催眠、摧毁、摧残四、1、小华的字不但写得很快,而且写得很好.2、虽然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但是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3、我们之所以多赶几里路,是因为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名家阅读故都的(郁达夫)北京版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北京的别称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以后,在尧封帝,此后在苏城建都,在燕封召公。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
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
后来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于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的代称。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
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
"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以后京城就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
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8*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2.引导学生认识“雁、庐、鉴、筝"4个生字。
教学重点:从诗歌中了解大自然然的语言,认识“雁、庐、鉴、筝”4个生字.教学难点:懂得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教具准备:师:一份阅读检测题;一份阅读材料-—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生:观察大自然中的现象.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大自然手中的画笔色彩斑斓,大自然独有的语言更是魅力无限。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拓展知识北京的别称北京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拓展知识北京的别称北京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拓展知识北京的别称北京版的全部内容。
北京的别称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以后,在尧封帝,此后在苏城建都,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后来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于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的代称.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
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以后京城就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
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有一种美丽叫关爱
梦醒的眼睛静静睁开,
这世界看个明白,
一颗心悄悄地向你靠拢,
相信会温暖你的情怀。
有一种美丽叫互相关爱,
心与心能撑起生命的舞台,
就算你我陌路相逢,
也是有缘才能走到一起来。
祝福的手将门窗推开,
请聆听人生的感慨,
颗颗心热烈地把你拥抱,
看你的笑容再度精彩,
有一种美丽叫互相关爱,
心贴心面对生命的期待,
就算你我将各奔一方,
那也是为了共同的未来。
让我们从此情同手足,
走过风雨就是阳光地带,
让我们从此用爱相守,
日月会见证人间真情永在。
1。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北京老人主题阅读有一种美
丽叫关爱北京版
梦醒的眼睛静静睁开,
这世界看个明白,
一颗心悄悄地向你靠拢,
相信会温暖你的情怀。
有一种美丽叫互相关爱,
心与心能撑起生命的舞台,
就算你我陌路相逢,
也是有缘才能走到一起来。
祝福的手将门窗推开,
请聆听人生的感慨,
颗颗心热烈地把你拥抱,
看你的笑容再度精彩,
有一种美丽叫互相关爱,
心贴心面对生命的期待,
就算你我将各奔一方,
那也是为了共同的未来。
让我们从此情同手足,
走过风雨就是阳光地带,
让我们从此用爱相守,
日月会见证人间真情永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