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操作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1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以80万单位为例)
1、用80万单位青霉素参加4ml心理盐水(每ml含20万u)
2、取上液0.1ml加心理盐水至1ml(每毫升含2万u)
3、取上液0.25ml加心理盐水至1ml即为皮试液(每ml500u)
1、取头孢菌素0.5g/瓶参加2ml心理盐水(250mg/ml)
2、取上液0.2ml+心理盐水至1ml(50mg/ml)
3、取上液0.1ml+心理盐水至1ml(5mg/ml)
4、取上液0.1ml+心理盐水至1ml→即为皮试液(50ug/ml)
碘过敏实验:有机碘造影剂(碘吡啦啥,醋碘苯酸钠,泛影钠,泛影葡胺,胆影钠,碘化油等)
①度试溶液的配制
用30%有机碘溶液.30%泛影葡胺1ml迟缓静脉打针
②皮试办法及成果不雅察:
a.静注法:用30%有机碘溶液lml静注,亲密不雅察20min,留意有无心脏.颊膜水肿.恶心.吐逆.尊麻疹.血压降低及其它不适等反响.若有上述现象不成打针.
b.日含实验法:用1—5ml造影剂含于口中,5min后不雅察有无上述反响.
c.皮内实验法:用0.05一0.lml造影剂在前臂作皮内实验,10一15min后不雅察,有1cm大小的红斑反成即为强阳性.,
d.结膜实验法.用1—2滴造影剂滴入一侧眼结膜囊内,lmin后不雅察结膜与巩膜充血情形,若有明显充血(与对侧比较).血管扩大.曲张,即为强阳性.
③留意事项
过敏实验阴性者,在碘造影进程中仍可消失过敏反响,必须留意.。
青霉素皮试配制评分标准(100分)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_,评分_________ 标准分值扣分标准得分(一)准备1、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安全。
2、着装:仪表整洁、洗手(示范)、戴口罩3、用物:治疗盘:碘伏、棉签、5ml注射器、1ml注射器、80万u单位青霉素、砂轮、10ml生理盐水、启瓶器、弯盘、医嘱单、无菌小治疗盘204412未准备环境-4仪表、口罩各占1分,洗手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1,缺一件-1,及时发现补充-0.5(二)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查对所有用物质量及有效期(口述所有物品均在有效期内,质量合格)2、开启青霉素,消毒瓶塞(两遍,放于手臂不能跨越的区域内)3、正确开启生理盐水(砂轮不消毒,NS瓶颈用砂轮划后消毒一遍)4、抽取生理盐水4ml,稀释青霉素,每毫升含20万单位青霉素(取空针时勿跨越NS及青霉素)5、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lml,每毫升含2万单位6、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lml,每毫升含2千单位7、取上液0.25ml+生理盐水至lml,每毫升含5百单位每次配制时,均须将药液摇匀,排净气泡(排气时针头距弯盘10cm以上)8、将配置好的青霉素注射液置于无菌治疗盘内9、处理用物10、洗手70104610105105442少查对一项-2分,最多-10分污染一次-2一处不符合要求-2抽取药液不准确及药物未摇匀各-3,污染一次扣3分,最多-10分5、6、7三步多稀释一次、少稀释一次各-20,污染一次-3,未排尽空气-5一次不规范-2分整个操作过程中拔针手法错误-5(三)整体评价1、操作熟练,剂量准确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观念强3、操作时间:10分钟10352 每超过30秒钟-1,最多扣2分评分教师________,日期_______。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置及应用青霉素皮试液的配置及应用:青霉素皮试是指将青霉素溶液注射到人体皮肤表面,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红肿等过敏症状,用于判断个体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过敏情况。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置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选择青霉素:青霉素皮试通常选择青霉素G盐酸盐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盐酸盐。
2. 配制浓度: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浓度的青霉素皮试液,常用浓度为5000单位/ml。
首先在干净的试管或小瓶中加入适量的青霉素粉末,然后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使其溶解并达到所需的浓度。
3. 混合均匀:用棉签或试管搅拌器轻轻搅拌试管或小瓶中的溶液,使青霉素充分溶解且混合均匀,以确保每次皮试时都能取到相同浓度的青霉素液。
青霉素皮试液的应用方法:1. 选择皮试部位:常用的皮试部位为前臂内侧,应选择清洁、无疤痕或其他皮肤病变的部位。
2. 准备皮试工具:应准备好洗净的注射器、棉花球和无菌的皮试针。
3. 准备皮试液:用无菌注射器吸取事先配置好的青霉素皮试液。
通常每次皮试使用的青霉素量为0.02-0.1ml。
4. 皮试操作:皮试操作前应先告知受试者皮试的目的和可能的反应,充分征得他们的同意。
在清洁皮肤后,用无菌的皮试针在皮试部位轻轻划开一个边长为1cm左右的浅划痕,然后将皮试针轻轻扎入皮肤浅层,并将青霉素皮试液小心注射到皮肤下。
5. 观察结果:皮试后,应在15-30分钟内观察皮肤刺激反应。
阳性反应的表现为出现皮疹、红肿、丘疹等,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感。
阴性反应则表现为皮肤无明显变化。
6. 记录结果:对皮试结果,需要记录皮试的时间、皮试部位和反应情况等信息,以备后续分析和参考。
青霉素皮试的应用:青霉素皮试是青霉素过敏评估的常用方法,其主要应用于以下情况:1. 青霉素过敏评估: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但也是一种常见的过敏药物。
皮试可以帮助评估个体对青霉素的过敏情况,从而在使用青霉素前预测潜在的过敏反应。
2. 药物选择与用量:对于已经发生过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患者,皮试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更安全的药物替代方案,或者确定安全用药的剂量。
青霉素皮试的配置方法
青霉素皮试的配置方法如下:
1. 首先,将0.1ml的青霉素溶液加入一个小瓷杯或试管中。
2. 添加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到青霉素溶液中,使总体积为0.2ml。
3. 用棉签、酒精棉球清洁待测者的皮肤(通常是前臂内侧或上臂),并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擦干。
4. 取一支无菌注射器,抽取0.05ml配制好的青霉素溶液。
5. 将青霉素溶液注射到待测者的皮肤表面,通常为前臂内侧或上臂。
6. 使用一个标志性的笔或标签在注射点旁边标记“P”代表皮试。
7. 稍微移动皮肤,然后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注射点。
8. 观察皮试斑点的变化情况,一般在15-30分钟内。
9. 如果皮肤出现明显的红肿、水疱、丘疹或瘙痒等过敏反应,皮试结果为阳性,表示对青霉素过敏。
10. 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则皮试结果为阴性,表示对青霉素不过敏。
需要注意的是,青霉素皮试需要在医疗机构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消毒规范,以确保安全性和准确性。
同时,对于已知对青霉素过敏或有过敏史的患者,不推荐进行青霉素皮试。
一、如何配制青霉素皮试液答:以青霉素钠80万∪,配置每毫升含青霉素钠500∪的皮内试验液为例;二、如何判断青霉素皮试结果答:1阴性:①局部皮丘反应: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②全身情况: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2阳性:①局部皮丘反应: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②全身情况:也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三、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青霉素过敏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2凡初次用药、停药24小时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3皮肤试验液必须现用现配,浓度与计量必须准确;4严密观察患者: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患者主诉,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5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病历、医嘱单、床头卡醒目注明,注射薄上注销,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6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使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要继续严密观察反应;四、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答: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引起的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伴濒死感;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不足,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可表现为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4其他过敏反应表现:可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与腹泻等;五、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有哪些答:1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盐酸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先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3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喉头水肿导致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4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或琥珀酸钠氢化考的松200~400㎎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或苯海拉明40㎎;5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6若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施行体外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7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尿量等病情的变化;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五、如何配制TAT皮试液答:TAT皮试液配制:用1ml注射器吸取TAT药液1500U/ml,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1ml内含TAT150U,即可供皮试使用;六、TAT脱敏注射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小剂量注射时变应原所致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量少,不至于引起临床症状;短时间内连续多次药物注射可以逐渐消耗体内已经产生的IgE, 最终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致发病;但这种脱敏只是暂时的,经过一定时间后,IgE再产生而重建致敏状态;故日后如再用TAT还需重做皮内试验;七、如何配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液八、做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答:1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史;2凡初次用药、停药24小时后再用,以及更换批号时,均需按常规做过敏试验;3皮肤试验液必须现用现配,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4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首次注射后需观察30分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患者的主诉,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5皮试试验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应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在体温单、病历、医嘱单、床头卡和注射薄上醒目注明,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