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
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流程转出一、转出到市内其他党组织1、党员本人进入“党员E先锋”微信公众号——>我——>组织关系接转——>新建——>填写关系接转信息——>保存——>提交;并通知所在支部书记审核。
2、党支部书记登录“北京市党建工作平台” ——>党员E先锋(功能应用)——>组织关系接转——>点开拟转出人员姓名前的“详情”——> 审核党员填写的转出信息无误后——> “同意”;(如信息填写有错,点“不同意”并通知党员重新填写)。
3、学院党委进入系统审批;4、党员到新的党组织报到。
二、转出到市外党组织1、党员本人进入“党员E先锋”微信公众号——>我——>组织关系接转——>新建——>填写关系接转信息——>保存——>提交;并通知所在支部书记审核。
2、党支部书记登录“北京市党建工作平台” ——>党员E先锋(功能应用)——>组织关系接转——>点开拟转出人员姓名前的“详情”——> 审核党员填写的转出信息无误后——> “同意”(如信息填写有错,点“不同意”并通知党员重新填写);3、学院党委审批;4、党员本人到学院党委办公室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5、对方党组织接受后,寄回回执;6、学院党委录入回执信息。
转入一、市内转入1、党员原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从北京市党建平台提交转入申请至: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XXX党支部;2、党员到学院党委报到;学院党委进入“党员E先锋”审批;3、党员持学院党委介绍信到党支部书记处报到;党支部书记登录“北京市党建工作平台” ——>党员E先锋(功能应用)——>组织关系接转——>点开拟转入人员姓名前的“详情”——> “确认报到”;4、党支部书记登录“北京市党建工作平台” ——>党员E先锋(基础数据库)——>更新和补充新转入党员基本信息和党统信息。
党组织关系转入(转出)流程图
(二)党员组织关系转出流程图
关于党员组织关系转移问题的暂行规定
为了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工作,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程序,根据中组部、省委组织部有关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办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就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党员因调动工作、工作和其他原因离开原所在地或单位等,需要转移组织关系。
二、转移类别
1、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正式组织关系)
党员因工作单位发生变化超过6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的,应按规定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即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出后,党员在党组织中的隶属关系随即发生变化,党员应在转入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行使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
2、党员证明信(临时组织关系)
党员外出学习或工作时间较短(6个月以内),或工作流动性较大,地点不固定的,一般应出具党员证明信(即临时组织关系),交所去单位党组织。
凭党员证明信,党员可在所去单位党组织临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但因其没有转移正式组织关系,党员仍在原单位党组织交纳党费和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范围:
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是:
1、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
四、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办法
1、新入公司党员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办法:
新入职党员由县(市)以上党委组织部开具。
新录用党员入职报到后,应及时将组织关系介绍信、入党材料由公司党支部组织委员处,由其统一到园区办理接转手续。
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程序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升学、招工、转业、毕业分配、外出务工、经商及其他原因,从一个单位(地区)调到另一个单位(地区),经党组织同意方可转移组织关系。
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就是通过介绍信的方式证明党员的身份。
新单位(地区)的党组织根据这一证明,才能承认其党员身份,并将其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因此,转移组织关系是加强对党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的组织和党委组织部门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严肃、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
一、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程序1、党员在转移组织关系时,先由其所在党支部开具党员证明,然后党员本人持证明到上级党委(总支)办理接转手续。
2、上级党委(总支)根据党支部证明,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介绍信要写明党员转出和转入单位党委(总支)的名称。
3、如果这一级党委(总支)无权与该党员调往单位或迁居地的党组织直接接转组织关系时,还需持组织关系介绍信到上一级党委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4、党员持介绍信到所去地(单位)党委组织部或基层党委接转组织关系,由其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到所去单位的党支部报到。
二、转移组织关系的权限1、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各乡镇党委之间、县直党(工)委和乡镇党委之间,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2、在一个市(不包括县)范围内,各机关、厂矿、企业、学校、街道党委(工委)及以上各级党委(工委)或党委组织部。
各金融机构地(市)级分支机构党组织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市直机关工委可在全市范围内与县(市)、区委组织部门直接相互接转组织关系。
3、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市、县委组织部,省辖市的区委组织部,省委、省政府直属机关党委组织部,大专院校党委或党委组织部,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4、在全国范围内,县及县以上地方党委的组织部,中直机关和国家机关工委、党中央各部委党委、中央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组织(政治)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工委《党委)组织部,省、自治区辖市的区委组织部,大专院校党委或党委组织部门,解放军师(旅)一级政治部或政治部的组织部(处、科),各铁路局政治部,中国民航总局政治(组织)部,中央各金融机构党委组织部及其省级分支机构党组织,可以直接相互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附件2:贵州财经大学党员转出组织关系流程图 学校转出党员(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应由本人持所在单位党组织开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学校党委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
学校转出党员(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应由本人持学校党委组织部组开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贵州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
学校转出党员(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应由本人持贵州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开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接收单位党组织报到。
附件3:贵州财经大学校内党员接转组织关系流程图本人持原单位党组织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校党委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本人持校党委组织部开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新的单位党组织报到。
附件4:贵州财经大学2015届毕业生组织关系介绍信编号安排表序号单位名称介绍信编号1财政与税收学院党委(55人)201507101-2015071542工商管理学院党委(63人)201507155-2015072173公共管理学院党委(24人)201507218-2015072414国际经济学院党委(35人)201507242-2015072765金融学院党委(58人)201507277-2015073346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47人)201507335-2015073817外国语学院党委(16人)201507382-2015073978信息学院党委(63人)201507398-2015074609研究生工作部党委(98人)201507461-20150755810艺术学院党委(36人)201507559-20150759411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党委(37人)201507595-20150763112法学院党委(12人)201507632-20150764313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党委(38人)201507644-20150768114国际商学院党委(8人)201507682-201507689 15教育管理学院党委(59人)201507690-201507748 16经济学院党委(24人)201507749-201507772 17旅游管理学院党委(31人)201507773-201507803 18文化传播学院党委(48人)201507804-201507851 19会计学院党委(87人)201507852-201507938 20商务学院党委(223人)201507939-201508162合计1072。
三、组织关系接转程序图
本市内互转
转出地党组织所属党委开具介绍信
接收地党组织所属党委开具介绍信
持介绍信至接收地党组织报到
转出
本市
转出地党组
织所属党委
开具介绍信
市委组织部
接收地组织部
接收地党组
织所属党委
开具介绍信
持介绍信至
接收地党组
织报到
出国
情况
本人向支部
提出申请
党组织逐级向上
级党组织报告
市委组织部
审查批复
归国后由原
所在党组织
所属党委考
察决定是否
恢复党籍
转入本市
离退休干部
职工党员
转出地党组织所属党委
转出地组织部
提供离退休证明
和户籍证明
随同转入党员档案并填写所属镇(街)党
(工)委出具的党组织关系转入申请表
国有集体企
业转制党员
提供转制下岗证明
大中专毕业
生党员
正式
党员
预备
党员
市委组织部
接收地党组织所属党委转接关系
其他情况
经商、务工、
办厂党员
提供外地终止
经商、务工、
办厂证明
市委组织部
接收地党组织所
属党委转接关系
未落实工作单
位的
市委组织部
持介绍信至接收地党组织报到
市直机关党工委、
人劳社保局党委
人才交流中心支部
持介绍信至接
收地党组织报
到
落实工作
单位的。
湖北师范学院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指南一、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手续说明(一)填写《2015届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情况一览表》1、所有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须转出我校。
因支教、考研等原因人事档案暂留在我校的,也须将组织关系转出。
2、组织材料原则上存入毕业生人事档案,随同人事档案一并传递。
如果是预备党员,党组织关系转往地与本人人事档案不在一处的,为方便按时转正,可将组织发展材料单独用档案袋封好后在封口处盖党总支的章,再由学生本人领取后与介绍信一起交到转往地。
(院系须将相关情况在登记表“备注”栏中做好记载)。
3、表格填写要规范完整,不得有空缺栏。
(二)给毕业生办理组织关系转接前,务必让毕业生确定好转往单位以及单位隶属关系。
特别是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先让毕业生本人问清工作单位是否建立了党组织,单位是否接收组织关系,避免反复修改,造成浪费。
(三)凡是党员就业单位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就业单位党组织;就业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一般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所在地或你的居住地党组织,也可以转移到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或县以上的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
(如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或父母工作单位党组织同意接收的,也可办理)(四)暂未落实就业单位的,一般将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随档案转移到县级以上的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
(五)组织关系介绍信上的有效期,转入湖北省内的,有效期为30天;转入外省市的,有效期一般为60天;考研等升学的,为90天。
(六)毕业生离校通知单中组织关系一栏,是党员的,省内的由各院系开具介绍信后,盖院系党总支章;省外的,由学生拿院系开具的介绍信到组织部办理好组织关系转接后盖校党委组织部章。
(七)组织关系转接的时间各院系可自行安排在学校集中办理离校手续前某个集中的时间段。
按学校安排的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时间,组织部将于6月1日- 5日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集中开具出省的组织关系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