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
- 格式:ppt
- 大小:12.49 MB
- 文档页数:21
浅谈新形势下的军队现代化建设1. 引言1.1 新形势下的背景在新形势下,全球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战争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军队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世界范围内的军事竞争日趋激烈。
一些国家不断加大军事投入,加强军事现代化建设,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实现其国家战略目标。
这种情况下,我国军队必须不断提高军事实力,强化军队现代化建设,确保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非传统安全等新型威胁不断涌现。
这些威胁不受国界限制,具有难以预测和难以防范的特点。
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加适应这些新型威胁的挑战,有效应对各种不确定的安全风险。
新形势下军队现代化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但也蕴藏着巨大机遇。
我国军队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军事斗争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完善现代化建设战略,全面提升军事实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安全局势。
【内容结束】。
1.2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防安全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只有拥有现代化的军队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
现代化建设可以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应对能力,使军队更具备抵抗外部威胁的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
军队现代化建设还可以促进国防科技的发展,推动国防产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支撑和保障。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履行国际责任上,更体现在促进国家发展和推动科技进步上。
只有不断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2. 正文2.1 新形势下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军队面临着诸多挑战。
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带来了新的军事威胁,传统的战争形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
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要求和时限。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是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要求,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确保实现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国家独立、可持续发展、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不变、能有效的维护海外利益。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国防建设必须跟上经济建设步伐,实现两大建设的同步和资源配置达到均衡发展。
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
时限,是到2020年力争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关注的重点。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
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思想,是我党我军组织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指导我军未来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注点是,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人类正在摆脱机械化战争模式向信息化战争发展,大规模的机械化正面战场战争正被信息化加特种作战加高技术所取代,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已经变成了争夺的制高点,非传统安全已经成为人类关注的重要课题,和平时期非战争军事行动正在成为军队的重要任务,经济的全球化要求国防与军队建设必须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提高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增强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
我国的国防建设与军队改革我国的国防建设与军队改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的强军路。
兵者,国之大事。
强国必强军,强军必改革。
中国梦包含强军梦,强军梦也支撑着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新时代的国家需要新时代的军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新时代,我们要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作战略支撑。
新时期的国际形势下大国的军事竞争加强。
在总体国际形势稳定的背景下,局部动荡频繁发生,不同类型的安全风险错综交织,国际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在国际局势变化中,面临地区和全球性挑战的增多,主要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由此带来战略开支增加和军事竞争加剧。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许多国家持续加大军事安全投入,军费开支增大。
其中,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布的首份国家安全报告中就明确将俄罗斯、中国定位竞争对手;而日本则构建联合机动防卫力量,努力提升岛屿攻防能力,不断强化其军事存在;朝鲜半岛,美国政府对半岛局势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新时期的半岛局势仍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在注重军事竞争的同时,大国之间也能根据共同利益加深合作交流,中美两国在东北亚半岛、南海、东海、台海、西太平洋均持续开展政治外交博弈,摩擦不断。
而中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进入历史最高水平,两国在外交、政治、经济等领域密切合作的同时保持并加深军事交流合作。
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
世界新军事变革与中国国防带给我们的思考杨玉立王泽林2013-2-19 8:27:55 来源:搜狐军事【摘要】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正如这句话所说,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
中国之所以能赢得在国际社会中重要地位和很高的声誉,主要在于政治上的独立,经济上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依赖于国防力量的不断增强。
当前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缓和,但局部地区仍然剧烈动荡。
以信息化为本质与核心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发展成为一场波及全球,设计所有武器系统研制、作战方式创新、军队编制编成、军工企业管理、后勤物资保障级军队人才培养的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最终将实现由工业时代军事向信息时代军事全面转变。
【关键词】世界新军事变革国防政策信息化国际形势国防建设【引言】新军事变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目标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
美军已确立2030年全面数字化的发展目标。
1991年以来美国发动的多场战争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反映出新军事变革的特点和规律。
新军事变革很可能发展成一场波及全球、涉及全部军事领域、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军事变革。
为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趋势,应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一世界新军事变革关于新军事变革问题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
1991年至今,美国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特别是世纪之交,美国两年打一仗,连续发动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些战争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信息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反映出新军事变革的一些共同特点和规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新军事变革之所以被称为“革命”,是因为这场变革将在军队建设、战争方式的所有领域和层次进行,在保留机械化军队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军队形态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彻底变革。
中国军队改革的理解伴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壮大,中国的军队改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项目,旨在使军队更加现代化、职业化,并提高其战斗力。
中国军队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和系统性的工程,包括军事、政治、组织、人员、财务、后勤和军民融合等多个领域。
本篇文章将详细阐述我对中国军队改革的理解。
一、背景中国军队改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的。
当前,国际形势变化多端,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和挑战日益突出。
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需要加快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和职业化建设,提升军队的综合能力,弥补中国军队在一些领域的短板,为国家强大军事力量提供坚实的保证。
二、意义中国军队改革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改革,中国军队将更加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军队的常规战斗能力和对局部危机、局部战争的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走向职业化的军队。
三、主要内容1、军事改革在军事改革方面,中国军队将着重在拓展军事力量的广度和深度、提升装备水平、增强军事力量现代化、全面加强军事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
随着武器和作战方式的不断更新,军队装备的现代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技术革新和创新成为军事改革的关键。
2、政治改革军队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遵守政治家的指导,保证军队服从全党的大政方针。
在政治改革方面,中国军队将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提高军队士气和战斗力。
这是军队最基本最核心的改革方向。
3、组织改革组织机构改革是中国军队重要的改革任务之一。
在组织改革方面,分级指挥管理方式将不断推进,派兵单机或者团队参加联合演练、联合训练和联合作战等,以提高部队的战斗素质和综合作战能力。
4、人员改革在人员改革方面,中国军队将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文职和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加快军队“年轻化”进程,采取多种方式逐步扭转“兵老军少”的现状。
同时,军队将加强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实施光荣退役政策,积极开展转业安置和就业培训,为军人光荣退役后顺利融入社会提供帮助和支持。
论世界新军事变革与中国国防论文关键词:和平与发展世界新军事变革中国国防发展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但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新的世界军事变革进一步深化,世界军事和安全斗争更加凸显,各国军事战略的优劣和军事斗争的成败,取决于如何应对这场极其深刻的世界新军事变革。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周边形势趋于复杂,各种挑战趋于严峻。
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起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军事领域兴起了一场被称为“新军事变革”的深刻变革。
冷战结束,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两极格局解体而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大战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打不起来,但局部战争仍然时起时伏。
与此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对武器装备的发展、军事学说和战争形态的变化,以及军队建设及编制体制的调整等,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场新军事变革具有划时代的特征,实质是信息化革命在军事领域的反映。
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基本体现新军事变革根本性地动摇了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以来的传统制胜要素。
新军事变革使得战场优势转型,信息技术导致战场日益透明,“非线性”与“非对称”日益成为战争指导原则。
信息化进程推动军事组织结构和指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作战思想上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以前社会物质技术条件从来是制约军队作战思想的重要因素,而当今时代,信息要素正成为军事力量构成的关键要素,系统集成正成为军事力量结构的基本形式,速度与精确正成为军事力量运用的主要目标追求。
在信息化战争时代,质量缺憾变得越来越难以通过数量来弥补。
这也就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然而在新军事变革中,战争依旧是政治在新条件下的继续。
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飞速发展、战争形态断代性飞跃的情况下,精神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意志的力量、军队的士气和勇敢精神依然重要。
而对于战争,我们依然需要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战争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较量。
摘要:2011年的到来,让我国和诸发达国家的差距又大大缩减,当然军事力量上也是如此。
同时,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更趋显出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当然,国不可一日无防,而如今“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伴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如何正确有效全面地制定提升我国国防力量的方针政策更为重要,增强我国的国防建设,提高我国的军事力量,已经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一步。
关键字:国际形势国防政策国防建设正文:一、国际形势、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步伐。
美国学者昆西·赖特在《战争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和平乃是许多力量之间的平衡。
”多极化的趋势有利于维持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制约超级大国的霸权,从而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创造了必要前提。
经济全球化把愈来愈多的国家联结为利益共同体;经贸投资和跨国公司的活动,使各大国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
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
首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深入发展。
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世界经济出现新的增长,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相互依存加深,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但是,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也有新的发展,围绕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的斗争此起彼伏,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经济安全面临新的问题。
其次,军事因素对国际格局和国家安全的影响上升。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军事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谋取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倾向突出。
最后,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重。
因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时起时伏,同时,环境污染、非法移民、毒品走私、跨国犯罪以及严重传染性疾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
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跨国性、流动性、复杂性、隐蔽性和突然性等特点,已成为影响世界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