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三驾马车_拉动经济作用实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90.42 KB
- 文档页数:2
投资、消费、出口拉动去年全区GDP增长12.1%去年全区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1%。
其中,第一产业6.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77.6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59.2亿元,增长15.0%。
投资、消费和出口被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去年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对GDP增长的贡献:其中资本形成对GDP贡献率最高,达80.3%,拉动GDP增长9.7%;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为32.3%,拉动GDP增长3.9%;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则为-12.6%,拉动GDP增长-1.5%(见附表)。
投资、消费、出口运行的特点1、投资需求旺盛,拉动作用明显。
2009年全区投资需求继续保持了较高增幅,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01亿元,增长25.3%。
投资的较高增长有效支撑了全区经济的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2亿元,增长170%;第二产业投资额达到10.35亿元,持平;第三产业投资需求回升,完成投资额84.94亿元,增长29.2%。
一是重点项目增势强劲。
全区计划总投资过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86个,完成投资87.1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7.2%。
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支撑投资较高增长的基础较为稳固。
二是工业投资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随着工业项目投资效应的有效释放,企业效益快速回升,投资总量前景看好。
去年全区完成工业投资10.35亿元,同比增长11.8%,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4%。
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加快,商品房销售势头较好。
去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1.88亿元,同比增长20.8%;房屋施工面积203.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2.1万平方米。
商品房销售面积11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7%。
其中,住宅销售8467套,增长66.5%。
四是民间投资继续保持活力,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作者:周思源来源:《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年第11期【摘要】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消费、投资、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消费贡献率较低,对投资依赖程度过高的结论,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投资;净出口;模型分析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055-01经济增长在较早的文献中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
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既定时期中,一国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采用支出法来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而这三部分即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本文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旨在研究消费、投资、净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出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一)建立模型并引入样本数据由支出法可知,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对公式进行适当变换,将上述四个方面融合成: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即: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在上述公式的基础上,引入随机干扰项,构建模型为:其中:X1表示最终消费支出,X2表示资本形成总额,X3表示货物和服务净出口;α、β、γ分别表示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系数。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靠性,文中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
(二)利用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本文采用Eviews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假设该模型满足经典假设,再引入各项数据,运算结果为:(28.75269)(30.07975)(7.727022)(三)模型的检验首先,由于文章采用的是向后逐步回归,且各项解释变量t检验都很好,因而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实证研究作者:付自平来源:《商情》2014年第05期【摘要】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极大成功,成为学者广泛研究的对象。
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分析。
本文主要用实证分析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模型,用协整理论确定消费、投资、进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说明了GDP增长对消费的变化最敏感,对出口的变化最不敏感。
因此中国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主要依靠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经济增长,协整,消费,投资一、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名义GDP总量在2010年成功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有学者预测,如果中国经济继续按照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2020年中国GDP总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但是也有学者指出,中国经济增长不是可持续的。
中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
如果中国经济不能够持续发展,就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三个要素是消费、投资和出口。
他们被称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因此要使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必须解决好投资、消费与出口环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使他们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二、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从支出角度看,GDP等于投资、消费、净出口之和。
用公式表示为:GDP=C+I+(X-M)其中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X-M表示净出口。
因此GDP的增长最终是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推动的。
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
用公式表示为;C=α+βY其中α表示非收入性消费,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由上面公式可以看出,消费主要受收入的影响。
因此,增加人民的工资收入水平有利于增加消费支出。
另外,由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可知,人们对货币需求包括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当前中国经济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
这样人们对货币的预付行需求很高,这样即使收入增加,消费也不一定增加。
浅谈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从支出的角度看,GDP是最终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
应此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
“三驾马车原意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
中国古代以拉车马匹的多少来区分地位,所谓的三驾马车不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而是说三匹马一组一辕,分前、中、后三组来拉车。
汉代以前军队中还没有出现所谓的骑兵,而是战车,就是两匹马拉一辆车的模式。
中军统帅的战车和其他的有所不同,是三匹马来拉,也叫“三驾马车”,是统帅的标志,是帝王等级的待遇。
所以‘三驾马车’有最豪华的、最好的意思在里面”(《经济与生活》p184页)从上是指,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那么就这个问题笔者有以下浅谈:(一)三驾马车对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以中国经济发展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备受国际关注的世界大国,并于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经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三驾马车无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的主要力量。
以2007年为例我国GDP为246619亿元,在三驾马车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9210亿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137239亿元,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
由此可以看出,这正是拉动“国民经济”这辆马车的三匹马。
另外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中国政府利用宏观调控拉动内需,刺激消费,降降低利率,促使投资,保持收支平衡等一系列措施,都说明了三驾马车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二)近年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有些失灵。
可是近来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却有些失灵。
中国经济将进一步面对增长放缓的挑战,世界银行在2012年5月23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提醒北京政府,应该做好准备面对经济增长突然放缓所带来的挑战。
报告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会波及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但报告同时指出,亚太地区在欧洲经济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仍然表现良好,是世界经济陷入低谷时的一道"亮光"。
我国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作者:王帅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21期内容摘要: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合理调节三者的比重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
本文选取1978-2014年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重点讨论了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且利用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从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角度,考察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我国消费总量占经济增长总量的比重偏低,长期中,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于政府消费,但是存在居民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问题。
最后指出,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应该是着重于扩大消费,尤其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关键词:居民消费 ; 政府消费 ; 脉冲响应函数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总量方面,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636463亿元,经济总量赶超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增速方面,我国经济实现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新兴经济体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投资和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的最终消费总量由1978年的2239.1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292165.6亿元,投资总量由1377.9亿元突破至280356.1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也由贸易逆差扭转为顺差,并且2013年净出口总量达到14151.3亿元。
数据显示出我国经济具有强劲增长动力,但是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资源的过度与低效利用、环境的无休止破坏、收入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动力单一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家意识到经济高速发展背后所隐藏的结构性问题,开始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政策,从科学发展观到经济新常态,都是调整经济政策的体现。
拉动经济三驾马车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指消费、投资和出口,它们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这三驾马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
首先,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消费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活动,消费者的需求导致企业的生产,而消费水平则决定了企业的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消费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不断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刺激企业产生更多的就业和税收。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发放补贴、加大社会保障等措施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次,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二。
投资是指企业为创造更多的价值而进行的资金投入和设备更新,通过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推动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方面的发展。
政府应该制定鼓励投资的政策,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以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最后,出口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出口贸易,可以吸收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扩大市场,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出口具有引进国外技术、增加就业岗位、开拓国际市场等多种作用。
然而,出口依赖度高、市场规则不确定等因素也对其带来了不确定性。
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贸易壁垒、推进贸易自由化等方式来进一步拓宽出口市场,提高出口的比重。
综上所述,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这三驾马车互动促进,构成了现代经济体系的支柱,稳定提高三驾马车质量和相互协调互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政府可以采用宏观调控的手段,通过发展消费、鼓励投资、拓宽出口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未来,必须保持消费、投资、出口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和贸易投资,稳定增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D01:10.13546/ki.tjyjc.2020.23.015观泰]自贸区建设对经济“三驾马车”影响的实证检验孙英杰I,林春',康宽2(1.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沈阳110036,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摘要:自贸区建设是新时代下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此背景下,文章采用我国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沪、粤、津、闽四大自贸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自贸区设殳对经济“三驾马车”的影响。
结果表明:自贸区设立对投资水平和出口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自贸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经济“三驾马车”;双重差分法中图分类号:F7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87(2020)23-0070-030引言自贸区建设既是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
关于自贸区建设与地区经济增长.谭娜等(2015)'"以月度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法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成立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工业增加值和进岀口总额月同比增长率分别提升了2.69%和6.73%。
殷华和高维和(2017严以季度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法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设立对其GDP、投资、进出口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制度创新的深入,效果变得更为明显。
刘秉镰和吕程(2018)13'以月度面板数据和合成控制法研究发现,沪、粤、津、闽四大自贸区设立对货物进出口贸易、GDP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不同自贸区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特征。
叶修群(2018) z以季度省级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可以显著地促进地区GDP增长率的提高,但这种促进效应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同时,还发现促进效应也存在地区异质性,上海和广东两个自贸区表现为对第三产业的促进效应,天津和福建两个自贸区表现为对第二产业的促进效应。
对“三驾马车”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性突变的实证分析作者:王雪然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32期【摘要】根据凯恩斯对短期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进行回归分析。
基于回归结果,利用邹突变点检验以及虚拟变量法确定“三驾马车”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发生结构性突变的年份是2002年。
在2002年之后,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率有所增强,尽管投资是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拉力,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率已经有所降低。
【关键词】三驾马车突变点实证分析“三驾马车”的分析方法源于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短期分析框架,即产出是由需求决定的,而需求由消费、投资、净出口和财政赤字构成。
由此引申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和出口,这实际是从需求侧方面研究短期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
不可否认,“三驾马车”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它作为我国治理经济下滑的重要理论依据,通过“逆周期”的财政及货币政策可以实现熨平经济波动的效用。
但是“三驾马车”需求管理方法发挥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在经济增长将在较长一段时间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协同拉动作用是否已经发生变化值得讨论。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时间跨度为1995~2015年。
研究指标有经济增长(GDP)、消费拉动(XFLD)、投资拉动(TZLD)和出口拉动(CKLD),其中消费指最终消费支出,投资指资本形成总额,出口指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一、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协同拉动作用的定性分析(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分析■上图是我国1995~2015年消费对GDP增长率拉动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变化趋势图。
通过观察可知,我国经济从1998年以后至2007年,一直处于持续增长阶段。
其中,从2000年至2003年消费对GDP增长率拉动发生一次明显减弱,消费对GDP增长率拉动由6.6%下降至3.6%,这与经济增速变化趋势相背离,而2003年至2005年消费又再次强力拉动GDP增长,由3.6%升至6.2%。
“三驾马车”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作者:郑永琴来源:《北方经济》2010年第18期摘要: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构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如何驾驭好这“三驾马车”,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是青海省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基于索罗模型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就“三驾马车”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增长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作用。
消费需求作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动力,既是GDP的组成部分,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投资需求作为一把“双刃剑”,短期可以增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长期可以形成一定的生产力,增加社会产品的生产能力,提高商品供给,推动经济增长。
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出口的增长会导致国内有效需求的增加,有利于一国进行必要的外汇积累,资本和技术的进口,从而提高生产能力。
另外,出口的增加也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
一、“三驾马车”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拉动分析按支出法统计的GDP是从需求角度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它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构成,其公式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固定资本投资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大需求要素各增加量之和即为当年GDP总的增加量,其中每一要素的增加量占GDP总增加量的比重就是当年该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度,而用这一贡献度乘以GDP的年增长率就是该要素对当年CDP增长的贡献率。
用公式表示即为:某需求要素贡献度=某需求要素增量/GDP增量×100%:某需求要素贡献率:某需求要素贡献度/GDP增长率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一)最终消费需求对青海省经济增长贡献较平稳1994—2008年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份额分别为55.53%,72.24%,—27.77%,最终消费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位居第2。
202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给定资料资料1自2023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旳出口形势面临巨大旳压力,2023~2023年,我国旳贸易顺差占当年外贸进出口总值旳比例分别为8.9%、6.2%、4.3%和5.9%,远远低于之前两位数旳顺差比例。
2023年,我国货品贸易旳出口额达22096亿美元,增长7.9%,未到达年初制定旳8%旳目旳。
有专家估计,2023年全国旳出口状况会略好某些,但由于受人民币继续升值、国内转型要素价格成本继续上涨以及亚太新兴市场短期内难以复苏等原因旳影响,总体而言,今年我国旳出口形势仍难有较大旳改观。
2023年,为扭转经济下行态势,努力推进经济向好旳方向发展,我国政府出台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
由于政府向基础设施和建筑业投入巨款,并向工业领域注入低息贷款,我国旳经济增速一度颇为迅猛,2023年和2023年分别增长8.7%和10.3%刺激计划执行后,产生了如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过快,房地产泡沫等副作用。
同步,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旳投资效率明显下降,本来投入2元钱能产生1元钱旳经济效益,目前只能产生0.7元钱旳经济效益。
资料2消费、投资、出口是关键经济增长旳三驾马车,其中消费又是最重要旳马车,是GDP增长旳重要原因,从国民经济记录旳角度看,最终消费包括两部分,一辨别是居民消费,另一部分是政府消费,有学者对1999-2023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旳有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实证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城镇、农村居民消费还是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旳影响都是明显旳,但三者对经济增长旳拉动程度不一样,城镇、农村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每增长1个单位,分别可以增进经济增长0.59、0.49和0.23个单位。
从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旳比重来看,近十年来不升反降,仅为35%,而世界其他重要经济体中,这个数字都不小于50%,欧洲是58%,日本是55%,美国高达72%,而自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消费在最终消费中旳占比几乎每隔23年就要上一种台阶:80年代大概稳定在21%-23%;90年代上升并稳定在24%-25%;2023-2023年深入提高到26%-27%;2023年已爬上28%,在1978-2023年旳34年中,有23年政府消费旳增速高于居民消费。
拉动经济三驾马车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功不可没。
行至今日,中国经济开始疲软。
新三驾马车之说浮出水面,居然是养老、医疗、教育;令人不胜唏嘘!旧三驾马车中,投资一直占主导地位。
2022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4%,十年后的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只有7%。
最近,国家统计局披露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2022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6%。
看来,投资增速已低于GDP增速了。
有投入才有产出,投资放缓势必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铁是绕不过的话题。
过去几年,中国高铁突飞猛进,惊艳世界,成为投资最大的领域之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高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邻国日本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
1955年,十河信二被任命为日本国有铁道总裁,他决定建造一条新的高速铁路,把东京和大阪之间的路程从8小时减少到2小时,这就是日本的新干线。
十河信二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骗取议会支持,十河信二不惜违反法律,命令会计师做假账,把新干线的实际预算3800亿日元改为1972亿日元上报议会。
而且连世界银行的钱都“骗贷”了8000万美元。
十河信二一边说服国会,一边通过媒体影响国民,1964年10月1日,新干线宣布通车。
而十河信二因为自己的“欺骗”行为,遭遇一片骂声,并在前一年的5月19日黯然下课。
但十河信二的悲剧,却让日本铁路交通得以改善。
1978年邓小平访日,当他坐上日本新干线时,惊叹于其速度和平稳,更加坚定了对外开放的决心。
2022年8月,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
2022年,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为0.66万公里;至2022年达到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三分之二。
如今,中国的高铁已经成为一张国家名片。
出口是经济增长的第二驾马车。
加入世贸组织17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接近3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驾马车”理论与中国经济摘要:投资,消费,进出口俗称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消费、出口对全年的GDP的拉动作用将与去年的格局大体相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启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经济必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创造出新的更大业绩。
关键词:三驾马车中国经济投资,消费,进出口俗称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消费、出口对全年的GDP的拉动作用将与去年的格局大体相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启到了一定的作用。
上半年投资、出口增势强劲,利用外资增长较快,消费增长有所放缓。
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三驾马车”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政府扩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如公路、铁路、民航、水电站、公共医疗、城镇居民住房等,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
现阶段政府进行得比较大的政府投资项目有:青藏铁路建设、西气东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已经完成了大部分。
外商投资逐年增加,这些都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
从统计数字中还可以看出,虽然整个世界的经济不景气,美、日、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负增长,中国的出口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但要靠出口增加而拉动经济增长已经变得困难了。
根据最新的消息,财政部常务副部长楼继伟在世界经济发展与中国论坛上演讲时表示,综合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中国政府决定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根据当前民间投资增长逐步加快的新情况,适当调整政府投资的力度,适当减小规模,调整结构。
上半年,投资的增长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速度,在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过热的迹象,继续加速投资的余地不是很大。
这样,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责任就落在消费上面了。
实践证明,要想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三驾马车”中的三驾并驾齐驱,那一个落后了都会影响整体的速度。
这就像木桶装水一样,其他的桶板再高,有一块很短,装水的总量还是不会增加的。
“三驾马车”对中国经济增长拉动的实证分析
陈运杰
【期刊名称】《现代商业》
【年(卷),期】2012(000)018
【摘要】本文主要对"三驾马车"对中国经济增长拉动进行了实证分析。
主要从数据、指标和基本模型,分析过程,结论三方面展开了详细论述。
【总页数】1页(P172-172)
【作者】陈运杰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5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
【相关文献】
1.投融资体制变革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和收敛效应--利用一个内生结构模型所作的实证分析 [J], 胡永刚
2.三驾马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分析 [J], 孙大岩
3.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实证研究 [J], 付自平
4."三驾马车"拉动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J], 王兆怡
5.“三驾马车”拉动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J], 王兆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