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3.59 KB
- 文档页数:2
六安市旅游必去景点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城市。
六安市旅游资源
丰富,拥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下面将介绍几个六安市旅游必去景点。
龙涧风景区:龙涧风景区位于六安市裕安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内山
清水秀,绿树成荫,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游客可以漫步溪边小径,欣赏溪水潺潺,
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南屏山风景区:南屏山风景区位于六安市舒城县,是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
南屏
山以险峻的山势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闻名,登山俯瞰,山下小镇尽收眼底,景色壮丽。
登山途中还可以参观古寺庙,感受历史的沉淀。
太姥山景区:太姥山景区位于六安市霍邱县,是道教名山之一。
太姥山被誉为
“徽州第一名山”,山势险峻,景色壮美。
登顶太姥山,可以俯瞰群山连绵,云雾缭绕,让人心旷神怡。
以上是六安市旅游必去景点的简要介绍,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值得游客
前去体验。
安徽六安有什么名胜古迹六安之名始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历史悠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六安的名胜古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六安的名胜古迹金寨县天堂寨风景区,AAAAA级景区,位于大别山腹地,金寨县西南角,距六安市区136公里。
天堂寨景区属2.4万公顷的天(堂寨)-马(鬃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素有“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乐园、圣水的故乡”之誉。
舒城县万佛湖风景区,AAAA级景区,位于舒城县城西南,距省会合肥不足80公里。
以龙河口水库为主体,南有万佛名山,东有万佛温泉(西汤池温泉),被誉为“省城后花园”。
皖西大裂谷风景区,AAAA级景区,位于六安市南25公里处,是一处国内罕见的山裂奇观。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攻克六安后曾在此屯兵隐藏,凭险而拒。
整个景区状如三节莲藕,窄处仅容一人置脚,宽处可藏千万精兵。
两侧峭壁直立,高数十丈;有的山体呈负面倾斜,非常壮观。
景区生态原始,有远古的自然韵味。
大别山主峰景区,AAAA级景区,以大别山最高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为中心,整个景区涵盖四大景点:白马尖、龙井峡、四望山、别山湖,以及坐落于白马尖山腰,海拔950米大别山庄度假村。
霍山县佛子岭风景区,AAAA级景区,距霍山县城15公里。
其主要景点有佛子岭大坝、佛子岭人工湖、卧大佛、睡美人、度假村、跑马场、东淠河漂流等。
六安的文化皋陶文化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司法的鼻祖。
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
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
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
唐玄宗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
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
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
定“五礼”。
五礼即“吉、凶、宾、军、嘉”。
为了纪念皋陶,后人修建了皋陶墓和皋陶祠。
皋陶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六安城东,顶有黄栗树一株,形若伞盖,前有石碑一方,上有清安徽布政使吴坤修书“古皋陶墓”。
安徽省各地级市简介安徽省各地级市简介1.合肥市合肥是⼀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闻名海内外。
地处长江中下游江淮丘陵地区中部,江淮分⽔岭南测,巢湖之滨,淝⽔穿流⽽过,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
她同时也是全国知名的园林城市、科教城市。
⾏政区划。
现辖4市辖区,3县。
市辖区:庐阳、瑶海、蜀⼭、包河。
.3县:长丰、肥东、肥西。
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
全市⾏政辖区总⾯积为7029.48平⽅公⾥,其中巢湖⽔⾯⾯积233.4平⽅公⾥;市区总⾯积838.52平⽅公⾥,其中巢湖⽔⾯⾯积72.93平⽅公⾥,新增南岗镇⾯积91.95平⽅公⾥,新增烟墩乡⾯积106.78平⽅公⾥,市区建成区⾯积为224平⽅公⾥。
省会城市,安徽地理中⼼,交通枢纽地带,在经济⽅⾯依赖国家扶持发展,勉强做做安徽的⼤哥哥,合肥市不⼤不⼩,⼈⼝众多,交通拥挤,不过最近⾼架地铁的修建将会让合肥更上⼀个层次。
2.芜湖市芜湖境内有芜宁、芜铜、皖赣、淮南、宣杭五条铁路⼲线交汇联接。
芜湖港为长江沿岸第四⼤港,裕溪⼝港为中国第⼀座机械化内河煤港,芜湖长江⼤桥2000年建成。
芜湖也是宁芜铁路的终点。
安徽的兴起最快的城市,最近经济发展速度赶超合肥,马鞍⼭,适合宜居!安徽东部最具魅⼒城市。
3.马鞍⼭市是安徽省下辖的⼀个地级市,是中国⼗⼤钢铁基地之⼀,全国卫⽣城市,全国园林城市。
马鞍⼭港为安徽境内4个长江⼀级港⼝之⼀。
市内有佳⼭、⾬⼭、翠螺⼭等九座⼭峰和⾬⼭湖等⾃然风光,形成“九⼭环⼀湖”、“园中有市,市中有园”的独特风貌。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东流⾄此回。
两岸青⼭相对出,孤帆⼀⽚⽇边来”。
马鞍⼭作为诗仙李⽩晚年所钟意的寓居终⽼之所,⼀直是市民的骄傲。
李⽩墓位于当涂县⼤青⼭,在采⽯矶风景区有李⽩⾐冠冢。
李⽩国际吟诗节于每年农历九⽉初九在马鞍⼭市举⾏。
六安名胜古迹景点介绍六安名胜古迹景点介绍一、泗县古戏台泗县古戏台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泗县城东南,是中国现存的五大古戏台之一。
古戏台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古戏台坐北朝南,坐落在漳河畔,占地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
戏台旁边有一座精巧的飞檐翘角的石牌楼,上面刻着“古戏台”三个大字。
古戏台主体建筑气势雄伟,宽广的舞台为表演者提供了宽敞的空间。
每年都举办各种戏曲演出,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欣赏。
二、天堂寨天堂寨位于六安市霍山县的海拔1139米的天堂山上,是六安地区著名的山岳景区之一。
整个天堂寨风景区被群山环绕,怡人的气候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天堂寨内有丰富的植被,四季花开,景色宜人。
著名的景点有山门、大宝台、菩提寺等,而且还有许多未开发的原始风景,给游客提供了一个真正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川美景,还可以尽享清新的空气和惬意的宁静。
三、指路祠指路祠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是中国现存的五大指路祠之一,也是六安地区的重要文物古迹。
据传,指路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该祠殿内供奉着明代著名将领何瓯的神像,因其在抵御倭寇入侵时曾挑起指挥“指路”,故得名。
指路祠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具有明代建筑的特点。
祠内还有丰富的文物和历史文献,展示了当地的历史文化。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瞻仰和学习。
四、九华山九华山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
山势险峻,景色秀丽,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称。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道场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氛围。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宫殿,如观音殿、舍利塔等,吸引了大批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赏景。
九华山还是一个优美的自然风景区,山上植被茂盛,景色瑰丽,是登山、观光和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五、西河古镇西河古镇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西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古镇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六安市简介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
现辖金安、裕安两区和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以及省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
全市156个乡镇、8个街道、92个城市社区、2081个村民委员会。
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
总人口704.8万人。
有29个民族,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占0.7%,以回族居多。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676.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5.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1.1亿元;财政收入68.6亿元。
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
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
“皋陶卒,葬之于六(音lù)。
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
故六安又称“皋城”。
至西周,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
秦属九江郡。
公元前 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
三国时由魏控制。
两晋时,分属豫周的安丰郡,扬州的淮南郡、庐江郡。
隋时,分属淮南郡和庐江郡。
唐时,分属寿州和庐州,其间置舒城县和盛唐县。
两宋时,大致与唐相当。
元末,始设六安州。
明时,北属寿州、南属六安州。
清初,属江南行省右布政使司所辖的寿州和六安州。
江南行省改为江苏、安徽两省后,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的六安州。
中华民国初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淮泗道,其余县区属安徽省安庆道。
1931年,六安、霍山(含今金寨县一部分)和英山、罗田、商城五县成立工农民主政权,曾称“五星县”。
1940年,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
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区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署。
1952年,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
此后,庐江县一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巢湖专区;肥西县曾两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合肥市。
1978年,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
六安市旅游攻略简介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自古以来素有“西骆门户、巢西明珠”的美誉。
六安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包括山水风光、古迹名胜、民俗文化等,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度假。
本文将为您介绍六安市的旅游攻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规划您的旅行。
自然风光1. 眉山眉山位于六安市区以南约5公里处,是六安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眉山以其独特的山势和壮丽的风景而闻名,山上有观音圣像、天台、金仙洞等景点。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六安市区的美景,尤其是日落时分的景色更加壮观。
2. 天堂寨天堂寨位于六安市境内,是一个以自然山水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这里有奇特的石山、瀑布、溪流等自然景观,还有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
您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旅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
3. 鸠兹山鸠兹山是六安市最高的山峰,也是六安市的重要风景名胜区之一。
山上有茶园、松林、奇石等景观,还有古老的庙宇和文化遗址。
鸠兹山还有多条登山步道,供游客选择。
古迹名胜1. 霍山翡翠湖霍山翡翠湖是六安市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它是一座人工湖,四周被山包围,湖水碧绿如玉,景色优美。
在翡翠湖上可以划船、钓鱼或是在湖边散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2. 落霞山落霞山是六安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山,以其壮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山上有寺庙、塔庙等建筑,也有许多古代书法石刻。
每年的佛诞节,山上还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3. 官道遗址官道遗址位于六安市境内,是一条古代的交通要道。
这条官道修建于清代,是连接京杭大运河和安徽的重要通道。
现在,官道遗址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公园,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古老的石拱桥、石碑和古道遗迹。
民俗文化1. 六安草民文化园六安草民文化园是一个展示六安草民文化的旅游景点。
这里有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展览、草编、剪纸等活动。
游客可以参观展览、品尝当地特色小吃、感受草民的热情和友好。
2. 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是六安市一个常设的艺术展览馆,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
大 众 文 艺大208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
她依山襟淮,与鄂豫接壤,天然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理区域。
古往今来,这片富饶的土地山川锦绣,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富集,区位优势独特。
孕育了六安悠久而又多彩的历史和文化。
远在夏代,就诞生了中国古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历史名人——皋陶,开创了中国司法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司法之祖”。
所以六安又称“皋城”。
在历史的发展中,老字号作为我国传统商业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广泛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医药、居民服务等众多行业,其拥有的专有品牌、传统技艺、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涵,不仅是我国优秀商业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根据国务院、国家文物局有关通知,老字号也确定为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普查对象。
我们六安的老字号在经历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后,大多已逐渐衰落,许多传统制作技艺面临失传。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依稀都还记得六安的一些老字号,如:石泉阁、得月楼、朝阳亭、齐云楼、聚宏盛、小而珍、亨利香药店、江恒泰烟店、一品斋毛笔、升平茶馆、六安瓜片等,幸存下来已是凤毛麟角,现就其中一些老字号介绍如下:一、亨利香药店。
亨利香药店位于老鼓楼街北书板巷以南。
原有前后两进木结构小楼,前面为药房,并有老中医坐堂。
后面为中药仓库和药材加工场所。
是六安清代以来至建国初的老字号药店。
大别山区土地肥沃,可以种植、采集中药材,这里就为广大药农提供一个收购药材的场所。
中国从古至今一直以中医、中药为主的医疗手段,亨利香药店就是以经营中药材、看病、抓药为一体的中药店。
服务辐射面涉及六安城乡人口达数万人。
随着西医的传入与在六安的发展,老百姓看病逐渐由中医转向西医为主,到五十年代中期,被当时的县医院、城关镇医院所代替,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扫四旧”对亨利香药店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后来就转为六安集体所有制的中西药的新药药店。
二、江恒泰烟店。
位于原黄大街与西大街交界处,原有房屋百余间,并有一幢木结构的小楼,黄大街与西大街各有一个营业部。
六安市屋脊山风景区简介
六安市屋脊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是一座以自然山水为主题的旅游胜地。
景区总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拥有独特的地质和气象条件,形成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屋脊山景区的主要景点有飞来石、观云亭、冬夏峰等,这些景点都是以独特的自然地貌为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屋脊山景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
夏季气温适宜,空气清新,是人们避暑的理想场所。
每年冬季,景区内的冬夏峰上会形成冰瀑,景色非常壮观,成为冬季游客们的热门景点。
此外,屋脊山景区中还有一些野生动物和植物,如野生猴群、野生菌类等,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作为一个以旅游业为主的景区,屋脊山景区也提供了多种服务设施,例如,停车场、餐厅、住宿等,为游客提供便利。
此外,景区内还有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杂技、鼓乐等,让游客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之,六安市屋脊山风景区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气候适宜、生态资源丰富、旅游设施完善的旅游胜地。
它不仅让人们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 1 -。
六安市九墩塘公园简介
六安市九墩塘公园位于金安区政府所在地,距离市中心仅有5公里,是金安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公共园林公园。
九墩塘公园始建于2004年,占地面积约70公顷,其中水
面面积约25公顷。
是以“水”为特色,集文化、休闲、娱乐、
健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公园。
园内的水景长1000米,宽80米,水面面积约3公顷。
在水面上建有多座大型游船码头,方便游客观赏湖光山色。
九墩塘公园是金安区政府所在地的重要公共园林公园,是金安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程。
根据区内现状及城市建设规划,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下,结合城市功能需要,将九墩塘公园规划设计为一个集“城市绿肺、城市会客厅、城市生态休闲区”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九墩塘公园在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生态化、园林化、人文化”的原则,并充分体现金安区“山水园林城”的形象定位。
因此,在设计上将功能分区分为:休闲区、文化区、居住区、景观区等。
—— 1 —1 —。
安徽省六安市简介
六安位于安徽西部边陲,大别山北麓,淮河南bai岸,毗邻中原,通称“皖西”。
是我省西部和大别山主区中心城市。
辖五县四区。
古诗曰:“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处江淮四面雄。
”
六安历史悠久。
上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主要为偃姓族群聚居地。
据《史记》等史书记载,夏商周(无年限可查)为“六”(主要城池为今六安郊区西北古城遗址),泛指“六”地这一方区域。
“六”意即地势向阳高而平坦的地方。
后因大禹封皋陶后裔(主要为偃姓人群等)于“六”,而名为六国。
同时,缘于皋陶圣名(上古四圣之一),也称皋城。
《史记·索隐》载:“六安国六安,咎后偃姓所封国”。
说起皋城由来,则引出一段佳话。
皋陶部落原居山东,由皋陶率领迁到六(今六安),从事农耕。
皋陶是尧舜禹时期华夏联盟领导集团的重要人物,他制定了各种刑罚,被誉为中国司法鼻祖。
她和禹共同辅佐舜政,又帮助禹治水成功,并积极宣扬禹的美德,要人们处处已禹为学习楷模,受到上下左右的称赞。
由于皋陶有功于禹禹据其功劳和品行,征得各部落首领同意,举皋陶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授政于他进行实际煅炼,可惜皋陶先禹而逝未能继任。
皋陶逝世后禹极为悲痛,为彪记其功德,禹便把“六”一带封给了皋陶的后裔子孙,于是六安便有了高城之称。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皋族封地六国析置为六县,治所任设今六安(城北遗址)。
楚汉战争时期,项羽封六县(今刘安)人英布为九江王,也设都六(今刘安城北遗址)。
后来英布叛楚归汉,帮助刘邦击败项羽,刘邦改封他为淮南王,仍设都于今六安。
公元前196年英布举兵反汉,战败被杀后,刘邦将其长子刘长封为淮南王,都所从六迁至六安寿春,六复为刘县但仍为重要城池。
公元前174年汉文帝认为刘长企图谋反将其流放,之后(164年)将淮南国医分为三,封刘长三子刘安、刘勃、刘赐为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
今六安北为淮南国,六安西南为衡山国,六安东南为庐江国,六安再为六县隶衡山国。
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汉武帝废淮南国、衡山国并于次年(公元前121年)即元狩元年改置“六”为“六安国”,封刘安之子刘庆为六安王。
“六安”系武帝取原衡山国内六县、安丰等县首字而构成,意即“六地平安,永不反叛”,“六安”之名自此诞生而延续至今。
三国两晋时,六安常常处于中国历史上最长封建割据时期的各路政权割据的战略对峙交界线上,是各家皆争的战略要地,战火不断,但某一政权攻下六安均未对六安之名作改变。
南北朝时期,六安先属南朝,后属北朝。
隋唐五代时期,隋文帝于公元588年派杨广(后来的隋炀帝)进驻六安的寿春镇,并以寿春为基地统一了中国。
六安市首府六安古城所在地隋开皇元年置淠水县;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置六安县;重和元年(1118年)升县为六安军;元28年(1291年)升军为六安州;明、清仍置为六安州。
明朝建立后,废行省设三司,六安分属风阳府和庐州府,六安州属庐州府隶领。
清朝初期实行省府县三级管理体制,六安州属江南行省左布政使司领辖。
1667年,清政府将江南行省一分为二成立江苏省和安徽省,六安州复为庐州府领辖,1724年六安州脱离庐州府成为直隶州。
民国38年(1949年6月)六安改建专区;1978年5月改称六安专区为六安地区;1999年9月经国务院国函[1999]109号文件批准,同意撤销六安地区和县级六安市设立地级六安市,同时设立市辖金安区和裕安区,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金安区人民路;2000年2月正式撤地改市成立省辖六安市。
六安是安徽的西大门,位居省会跨越中原的结合部,势若咽喉,经济社会之战略地位显赫。
六安地名和疆域设置由来已久,虽几经变化但核心治所基本上一直延续于六安老城左右,从上古“六”、“六国”到“六安国”、六安县,再到六安专区、六安地区和原县级六安市、今省辖六安市,五千年脉承不断,充分说明其区位的重要性,是不可小目虚的战略要地。
也是安徽开发崛起皖西,重振安徽西大门雄风的主攻阵地。
有待摆上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的
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