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作文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作文以下是关于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作文,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作文【编者按】民国年间虽然政局不稳,战乱不断,但文化教育水平却有相当高的水准,教育界大师辈出,他们亲手缔造的语文教育风采卓然。
2014 年,小编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若干篇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作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燕子和风拂拂地一吹,吹皱了满地的春水,杨柳的芽已绿,夭桃的花也开,山的四周盖满了花蕾,野花也在篱笆上开放了,它们似都在欢迎,欢迎海外的燕子归来。
不久我们便看见一个个的黑衣小鸟,拖着它剪刀似的尾巴,在空中像织机上的梭子般地穿来穿去,嘴里不住地呢喃叫着,真的春天到了,燕子们都归来了。
燕子门的归宿是在田舍的廊下,窗檐和露台之下,裂缝和角隅里。
它们黏土的巢,新的旧的都是蜜蜂巢般的密接着,只留着极小的余空。
它们每天都是忙碌地向着四方飞翔,一瞬间或聚或散,或掠过树林的梢头,或向太阳的方向飞升。
当它们飞过了我的面前,只见露出了那小小两叉式的尾巴,分出了黑·和白的尾巴,有光泽的胸部和朽叶色的喉头,更是多么的有趣啊!燕子,你们终日这样忙碌,目的为些什么?它们呢喃地答复,好像是说:“像这样明媚的春天,大地都穿上了它们的明媚春衣,花儿也开了,草儿也绿了,虫儿也出来了,风的清凉,太阳的暖和,正是我们努力工作的时候。
”所以我们做学生的,要是在这可爱的时候不努力读书,真是连燕子都不如哩!春雨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穿着绿衣弯着细腰的杨柳,它笑道:“很好!很好,我又要痛痛快快地洗个澡。
春雨啊!下得好!下得好!”春雨愈下愈大了,可怜的小鸟,躲在巢里欢道:“不好了!不好了!雨水淋湿了我美丽的羽毛。
”春雨渐渐地停止了,一个穿着雨衣的少年,一足站在门前,一足站在门外,他望着天空自言自语地说道:“烦恼!烦恼!我穿了校服回家,淋得我一团糟;现在我穿了雨衣,你却不下了。
雨啊!你一会儿下着,一会儿没了——怎么这样和我开玩笑?”传书鸽志文的鸽子,是他堂兄送给他的。
《民国小学生优秀作文6篇》(丁慈矿点评)陈家麟钱理群等夏雨不听见檐下的滴声了,只残留着片片的白云,浮泛于天空之中,来往自如。
我疲倦了,出去散步,走到高的石,低的洼,积着秽水的街道里,更加了我的烦闷。
街的尽头,就是乡村的一角。
瞧呀!弯弯的溪流,袅袅的杨柳,丛绿深阴之中,列着几座茅舍。
旁边的池塘,承受着溪之流水。
这地方,我仿佛前日来过吧,但是没有这样清幽。
溪流添了潺潺的汩汩之声,池塘的水,更深澈而澄清了。
滨水的杨柳,也柔媚青葱了许多。
地上的花儿,在这番新雨之后,莫不娇嫩活泼,生意盎然,愈形可爱,因为它们都受了雨的沐浴。
所以绿杨丛中的鸟儿,忙得穿梭也似的飞来飞去,整理他们的被雨之巢。
瞧呀!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致呵!幸福的人儿,都来赏玩吧!(《小学模范作文》上海国光书店1947年再版)丁慈矿点评:一个小学生能拥有如此丰富的辞藻,并且能够如此娴熟地驾驭文字,这真令我这个七十年后的小学语文教师感到汗颜!灵岩游记江耐涵(五年级)当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良辰,我校举行了远足,我们能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二十一日的清晨,我们齐集绿茵场,由汪先生指挥出发,到胥门上船,不久便启碇。
我们在船上并不感到寂寞,时而唱歌,时而谈笑,整个的船上充满了快乐的歌声。
沿途的美景决不是笔墨所能描写尽的。
两岸金黄色的稻布满了大地,远远的山峰迷糊地好像是沉浸在浓雾中;悠悠的河水平静得如一面镜子。
因船身的震动而激起了无数的银纹。
呵!这是一幅自然的美画,使我的身心怡然,快乐逍遥。
船行三时,已停泊在木渎镇,我们便弃船登陆,慢慢地步行着。
不久,那巍峨的灵岩山已屹立在我们眼前。
于是我们便振作了精神,和疲劳与障碍奋斗,努力地向上奔。
爬到半山,我们已气喘汗流,疲倦不堪,又是口渴,但我们回首后顾,觉得自己的身体立在云中。
于是又振作起了精神,仍努力向上奔。
结果,我们终究是战胜了一切障碍,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地———最高峰。
这时我们心中充满了愉快,大家休息着,吃着所带的干粮,休息了一会,恢复原有的精神,向各地去游赏。
民国时期的大师们作文800字
民国时候啊,大师们多得是,一个比一个牛。
鲁迅那老头子,说话尖酸刻薄,但文章写得真叫一个绝!每篇文章都像是在骂人,但人们就是爱看,因为他说出了大家心里的话。
胡适这个人挺斯文,说话总是温文尔雅的。
他喜欢讲科学、民主和自由,这些东西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胡适就能用大白话给你解释清楚。
他的文章就像是一杯清茶,慢慢品味,越喝越有味。
梅兰芳那戏唱得,哎呦,真是没话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让人陶醉。
去看他的戏,就像是进了一个仙境,整个人都飘了。
他的唱腔啊,简直就是天籁之音,听得人如痴如醉。
徐悲鸿这个画家,画笔就跟飞毛腿似的,刷刷几笔,一个活灵活现的动物就出现在纸上。
他的画啊,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好像自己也能变成画里的那个英雄似的。
这些大师们啊,每个人都是一个传奇。
他们的作品,就像是他们的孩子,每一个都独一无二,每一个都让人爱不释手。
他们不仅
给那个时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给咱们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启示和骄傲。
民国的故事作文
《民国的那些事儿》
要说民国啊,那可真是个复杂又特别的时代。
我想起我曾听说过的一个事儿,那可有意思了。
在民国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卖馒头的老张头,他做的馒头那叫一个绝。
他每天都会早起,把面揉得那叫一个劲道,然后一个个馒头整整齐齐地摆在蒸笼里。
老张头的馒头铺虽然不大,但特别热闹,每天都有好多人来买他的馒头,都是奔着那好味道来的。
有一天,镇上来了个穿着很时髦的人,留着个油光发亮的分头。
他来到馒头铺前,大声地说:“给我来十个馒头。
”老张头乐呵呵地应了一声,就开始给他拿馒头。
只见那人从兜里掏出一把钱,大大咧咧地就开始数,那模样好像钱多得花不完似的。
等拿了馒头后,这人一边走一边吃,还时不时地哼着小曲。
老张头看着他的背影,笑着摇摇头,继续忙自己的活儿。
周围的人都在议论着这个奇怪的客人,说他肯定是从大城市来的,看着就和咱这小镇上的
人不一样。
就这么一个卖馒头的小场景,但却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民国时期那个独特的众生相,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嘿,这就是民国,充满了各种奇奇怪怪又带着生活气息的故事。
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偶尔想起来,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一个小民国故事啦,是不是让你对那个时代也有点好奇了呢?。
民国小学生作文四则记扑萤佚名暑夜乘凉偕诸兄妹坐庭院间,射谜语,捉迷藏、歌俗谣、扑流萤,觉人生之乐无逾于此。
今言扑萤之乐。
萤之来也,必先有一萤,以为之招。
又或庭中花树葱郁,则亦以为止息之地。
否则常于檐牙屋角间盘旋不下矣。
人之扑萤,也以其身体甚轻,故扑时宜徐缓;其知觉亦锐,故扑时宜寂静,否则非随风远遁,即惊骇高飞而不可得矣。
及其即得也,盛于器中绝其生理,不如置于扇上任其游行。
故余之扑萤也,及其欲飞而以扇反扑之,再飞则再反扑之。
斯时空中有他萤过焉,亦必下降矣。
盖以此萤为之招也。
余更舍此而扑彼,幸两萤俱不去,则自是而三萤四萤众光缭乱,应接不暇。
及扑既,倦则皆纵之去。
此余之乐也。
他人不然,偶得萤则必盛于器中,使困顿不得其所,而以闷以弱以仆,而其光渐失而到于死,则奚有乐哉。
夜月采莲记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江炳崧饭后斋中独坐,好友忽临,约往外游。
及束装偕往,盖月下泛舟也。
舟次池中,举目四眺。
则亭亭独立,不蔓不枝。
微风吹来摇曳波中者,凌波仙子也。
而月影星光,益辅其美,殊可乐也!余以良宵美夕,人生难再,故到夜阑兴尽,始摇舟而归,并携一枝,置诸瓶内,以驱法俗。
归而记之。
春日游公园记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黎寿泉星期之日,偕友某君作公园之游。
时则春风和煦,园花盛开,草木青葱,游目骋杯,至足乐也。
到音乐亭畔,闻有乐歌之声自放音机出,因与某君驻足听之。
既而环游公园,及知放音机之设,遍于园中。
公园之大,一人歌之,千万人得而听之。
与民同乐,其斯之谓欤?游罢归来记之。
记地震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李民国二十二年,七月五日。
余正伏案潜修,忽闻屋宇有轧轧之声。
因出户视之,则见树木倾斜,花草摇动,溪水有汹涌之状,墙垣有簸动之形。
吾方惊诧,觉地面簸荡,若乘舟而涉波涛者,噫!奇异哉,非地震欤?因思夫震撼之大,时间之久,为前所未有者。
不数日,友人告余曰,前日地震,茂县以上之大山崩颓,压死人民,不可胜数,岷江上流,为之壅塞。
余因之有感焉。
吾人处此安全之地而不受地震之灾,岂非吾人之幸福乎?虽然,中华四面受敌,外人协以谋我,国势飘摇,较地震尤烈,吾人不得狃于目前之安全而忘土崩瓦解之危险也!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家的同学们,你们好!我的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魂我喜欢看《爸爸去哪里》,我相信很多小朋友们都喜欢看这个片子,看得人很开心,很温心,看过后我想到了一点,电视剧上的小朋友们生活在快乐的家庭,我相信我、还有我的同学们都生活在快乐的家庭,为什么快乐,为什么温心,为什么无忧无虑,因为我们国家强大,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中国梦的国家。
写民国的作文民国,那是一个风云变幻、充满故事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大街小巷弥漫着独特的气息。
走在街头,能看到黄包车夫奋力地奔跑着,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嘴里还不停地吆喝着:“让一让,让一让嘞!”街边的小商贩们扯着嗓子叫卖,那声音此起彼伏,“卖糖葫芦咯,又甜又大的糖葫芦!”女人们穿着旗袍,摇曳生姿地走过。
那旗袍的花色各式各样,有艳丽的牡丹,有素雅的兰花,每一款都展现着女性的柔美与风情。
她们的发髻高高盘起,插着精致的发簪,脸上略施粉黛,眼神中透着或娇羞或坚定的光芒。
男人们有的穿着长衫,有的穿着西装,头戴礼帽。
他们或行色匆匆,或在茶馆里悠然地谈论着时事。
还记得有一次,我路过一家茶馆,里面热闹非凡。
进去一瞧,只见人们围坐在一起,有的嗑着瓜子,有的品着茶。
正中间有一位说书先生,手持折扇,口若悬河。
他讲的是当时军阀混战的事儿,那表情时而紧张,时而兴奋,仿佛自己就身处战场之中。
“话说那军阀张某,率领着大军气势汹汹地前来,可另一方也不甘示弱,调兵遣将,准备迎敌……”听书的人们时而紧皱眉头,时而拍案叫绝。
在民国,教育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孩子们不再只是死记硬背四书五经,而是开始学习数理化、英语等新的知识。
我曾见过一群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在校园里嬉笑打闹。
他们手中拿着课本,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说:“我以后要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旁边的男孩则挺起胸膛:“我要成为科学家,为国家做贡献!”民国的交通也颇具特色。
除了黄包车,还有有轨电车。
那电车“叮叮当当”地行驶在轨道上,车里的人们挤得满满当当。
有时候,为了能坐上一趟电车,人们不得不早早地在站台等候。
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挤上了电车,却发现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身旁的一位大妈不停地抱怨着:“这人也太多了,简直要把人挤成肉饼咯!”民国的建筑也是别具一格。
既有传统的四合院,又有充满异域风情的洋楼。
在一条老街上,古老的四合院安静地矗立着,朱红色的大门,灰色的瓦片,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关于民国的作文说起民国啊,那可真是一个像万花筒一样的时代。
民国的大街上,那是热闹又杂乱。
你能看到穿着长袍马褂的老学究,迈着四方步,手里还拿着个鸟笼子,那鸟在笼子里时不时叫两声,老学究就眯着眼,好像在听什么仙乐似的。
旁边呢,可能就有穿着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戴着个圆框眼镜,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的,腋下夹着一本书,走路带风,嘴里还时不时蹦出几句洋文,那是要多洋气有多洋气。
这时候的女子啊,也是风格各异。
有裹着小脚,穿着传统旗袍,走路袅袅婷婷的大家闺秀,她们笑不露齿,说话轻声细语的,一举一动都透着那种古典的韵味。
可还有一群新女性呢,她们剪了短发,穿着那种改良后的旗袍,开衩高高的,大步流星地走在街头,为了女性的权利振臂高呼。
像秋瑾那样的女中豪杰,那可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那个男人主导的世界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民国的文化界那更是像一锅煮沸的粥,热闹非凡。
那些文人墨客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耀。
鲁迅就像一把犀利的手术刀,他的文章就像一把把匕首,直直地刺向封建社会的毒瘤。
他笔下的孔乙己、阿Q,那一个个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底层人的悲哀。
还有徐志摩,那是个浪漫得不得了的人,“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就这么几句诗,不知道打动了多少少女的心。
不过民国也不总是这么风花雪月的。
那可是个乱世啊,军阀混战就像一场场闹剧。
今天这个军阀占了这个城,明天那个军阀又打过来了。
老百姓可就惨喽,整天提心吊胆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炮弹就落到自家屋顶上。
那些军阀呢,有的大字不识几个,却手握重兵,整天想着怎么扩充地盘,捞钱。
在这样的乱世里,还有那些爱国志士在苦苦挣扎。
他们为了拯救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了革命牺牲得壮烈无比。
还有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士兵,他们很多人连名字都没留下,就消失在历史的硝烟里。
民国的娱乐业也挺有意思的。
京剧那时候还是很流行的,名角儿一出场,那台下的观众就像疯了一样叫好。
电影也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了,那些黑白的默片里,演员们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讲述着一个个故事。
以后的历史民国作文
咱今天来聊聊民国那段以后的历史。
民国啊,那可真是个热闹又复杂的时代。
那时候,国家就像是个大舞台,各种角色纷纷登场。
有怀揣理想的革命者,一心想要为国家找出路;有投机取巧的政客,整天只想着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还有普通老百姓,在这乱世中努力求生存。
那时候的城市,有的地方繁华得很,灯红酒绿,洋车洋楼。
但一转头,又能看到街边的乞丐,为了一口饭苦苦挣扎。
这反差,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民国的文化界也是热闹非凡。
文人墨客们,有的激昂文字,批判社会的黑暗;有的吟诗作对,抒发自己的情感。
他们就像一群星星,在黑暗中努力闪烁着光芒。
再说说那时候的战争,军阀们打来打去,搞得老百姓不得安宁。
今天这个占了这块地,明天那个又抢了那座城。
老百姓们只能盼着能有个太平日子。
民国也不是一无是处。
它是一个过渡的时期,虽然充满了混乱和困难,但也为后来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那些为了理想奋斗的人们,他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
民国这段历史,就像一本厚厚的故事书,有悲伤,有希望,有混乱,也有梦想。
我们读着它,能从中吸取教训,也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进步。
现代社会和民国时期的区别作文
民国时期,那曾经是个多麼浪漫而又传奇的年代啊!回想起那个时候的街巷,总能勾起我们对旧日时光的无限向往。
那时候的人们,穿着长衫马褂,随处可见斯文儒雅的模样。
而现如今,我们的社会变化真是太快太大啦!马路上,人们穿着前卫时尚的服饰,手持最新款的智能手机,整个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说实话,我常常怀念民国的那些日子。
虽然现在的生活无疑更加便利,但那个年代确实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
当时的人们对传统艺术青睐有加,无论是书法、国画、戏曲等,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人气息。
现在呢?年轻人们对这些根深蒂固的国粹反而提不起什么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放在网络游戏和追星族上。
不过,也不是说现代社会就全然没有可取之处。
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工作学习效率也因此得到极大的提高。
从前那些费时费力的事情如今只需轻点鼠标就能搞定,生活质量的确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嗯,对比现代与民国,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时代在变迁,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从未改变。
不同的只是追求的方式和渠道而已。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让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同时也拥抱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这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你们觉得呢?。
民国技艺高超的人物作文
民国时期,真的是个神仙打架的时代,高手如云,各显神通。
就说梅兰芳吧,那时候谁不知道他?每次上台,那嗓子一亮,全场都得静下来听。
他演的那戏,动作、表情,都太到位了,简直就是活脱脱的戏中人。
大家都说他把京剧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还有于右任,写的一手好字!看他写字简直就是种享受。
他的字就像他的性格,大气磅礴,每一笔都有力量。
听说他的字在国外都很有名,真是给咱中国人长脸。
说到建筑,那必须得提梁思成。
他对古建筑的研究,简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不仅懂理论,还亲自下场修复古迹。
有他在,那些古老的建筑就像有了灵魂。
徐悲鸿的画,也是一绝。
他的画里,不仅有中国传统的感觉,还有一些西方的元素。
他的马,画得跟真的一样,好像随时能从画里跑出来。
他的画,简直就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还有吴清源,围棋玩得溜啊!跟他下棋的人,据说都被他的棋
艺给震撼了。
他的围棋水平,在国内是顶尖的,国际上也是赫赫有名。
他下棋的时候,那专注的样子,真是太帅了!
这些人,都是民国时期的瑰宝,各有各的绝活,各有各的风采。
他们不仅技艺高超,还都很有个性,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关于民国时期的作文
在古老与现代的碰撞中,民国时期可是个热闹的场面。
街上你
瞅瞅,旗袍和西服混搭,就像现代时装秀,挺有意思!那些老茶馆,古色古香的,和摩登舞厅一对比,简直是两个世界。
人们啊,一边
怀念着过去的好日子,一边又盼望着未来的新气象。
说到民国时期,那些文人墨客们可不得了。
他们笔下的民国,
就像活的一样,有喜有悲,有旧有新。
批判旧制度,向往新生活,
他们写的东西,就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历史的长河里,闪闪发光。
咱们后世的人啊,就是通过这些诗篇,才能了解那个时代。
那时候啊,革命的火种可是烧得旺旺的。
那些学生娃娃们,一
个个热血沸腾,高举着爱国的旗帜,为了民族复兴使劲呐喊。
他们
有的在街头演讲,有的在校园里搞抗议,年轻就是要有这股劲儿!
那些演讲和抗议,都成了那个时代的标志。
除了革命,艺术也是那个时代的亮点。
京剧、昆曲这些传统戏曲,大家都爱听。
但话剧、电影这些新玩意儿,也慢慢火了起来。
艺术家们用他们的画笔、镜头和舞台,把民国的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作品,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时代感,让人看了都忍不住
赞叹。
其实啊,在那些被历史遗忘的角落里,还有很多普通人的故事。
他们或许没有文人墨客的才华,也没有革命者的激情,但他们的生活,同样充满了故事和色彩。
就像咱们一样,普通但又不平凡。
关于民国的作文
《我眼中的民国》
嘿,说起民国啊,那可真是个特别的时代呢!我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了一张民国时期的老照片,那上面是一条热闹的街道。
你瞧啊,那街道两旁的店铺各式各样,有卖小吃的,那香味仿佛都能从照片里飘出来。
还有卖布料的店,花花绿绿的布挂在那儿,特别显眼。
人们在街上走着,有穿着长袍马褂的先生,慢悠悠地走着,还时不时地捋捋胡子;有穿着旗袍的女士,袅袅婷婷的,那身姿可真美。
街边还有小孩子们在嬉戏玩耍,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一辆黄包车从街道上跑过,拉车的车夫累得满头大汗,但还是努力地向前跑着。
旁边还有个卖报的小孩,大声喊着:“卖报啦,卖报啦!”声音清脆又响亮。
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鞭炮声,也不知道是哪家有喜事呢。
我就这么盯着这张照片,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闹与喧嚣,还有那独特的风情。
民国啊,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时代,虽然已经远去,但却一直留在我的心里。
哎呀,真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去了解那个时代的故事呀!
这就是我对民国的一点小小的感受啦,你们觉得呢?哈哈!。
关于民国时期的作文
《民国那些事儿》
嘿,咱今儿就来讲讲民国时期的那些事儿。
你们知道吗,那时候的上海可热闹了。
我听家里老人说过呀,在上海的街头,每天都有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
就说有一次,一个留着大胡子的男人,穿着一身长袍马褂,还戴着个小圆帽,晃晃悠悠地走在街上。
他呀,手里举着个鸟笼子,里面那只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这男人呢,边走还边哼着小曲儿,那神情,别提多得意了。
周围的人看着他,都忍不住偷笑,觉得这人可真有意思。
当时的上海,车水马龙的,黄包车来来往往,拉车的车夫们都跑得气喘吁吁。
各种店铺也是琳琅满目,卖什么的都有。
有卖小吃的,那香味能飘出去老远;有卖衣服的,那些个旗袍做得可真是漂亮;还有卖各种小玩意儿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呀,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一会瞅瞅这边,一会看看那边。
民国时期就是这样,有它独特的风情和味道。
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但那些场景却好像还在眼前,让人忍不住去怀念,去回味。
现在想想,那个时代还真是挺特别的呢!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一点民国时期的事儿,你们觉得有意思不?。
民国时期学生人物小传作文
民国时期,那可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豪杰辈出,学生人物更是如繁星般璀璨。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那些民国时期的学生人物,他们都是怎样的人物呢?
我们要说说那个被誉为“民国第一才子”的蔡元培。
蔡元培可是咱们国家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的校长,把北大办得有声有色。
他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且待人真诚,深受人们的敬爱。
据说,他还是个大厨子,做的菜那叫一个美味啊!可惜的是,他在民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中受到了牵连,最后病逝于香港。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那个被誉为“民国女侠”的秋瑾。
秋瑾可是咱们国家的一位英勇的女性革命家,她曾经领导过一场著名的“安庆起义”,为推翻满清政府立下了赫赫战功。
她的勇敢和坚定,让人们对女性充满了敬意。
可惜的是,她在民国时期的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再来说说那个被誉为“民国奇才”的陈独秀。
陈独秀可是咱们国家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的文章写得那叫一个好啊,尤其是他的《狂人日记》,简直就是一篇神作。
可惜的是,他在民国时期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了,最后被判处死刑。
民国时期的学生人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胡适、鲁迅、郭沫若等等。
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瑰宝,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后人传颂。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的学生人物都是一些非常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让我们继续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民国时期写燕京大学的作文篇一《燕京大学的那点事儿》在民国时期啊,燕京大学那可是个很独特的存在。
它就像是一个大杂烩,各种有意思的事儿都在里头发生着。
我第一次听到燕京大学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就琢磨着这肯定是个很厉害的地儿。
后来有机会到燕京大学附近溜达,好家伙,那校门就透着一股洋气,又有点威严感,就像是一个穿着洋装但是眼神坚定的长者站在那儿。
走进燕京大学里头,那建筑立马就吸引了我。
红墙绿瓦的,到处都透露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精致劲儿。
我看到有个小亭子,周围种满了花花草草,我就想凑过去看看。
这一凑过去可不得了,我看到一个小松鼠在亭子旁边的树上蹿来蹿去的。
那小松鼠的尾巴蓬松松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可机灵了。
我就盯着它看,它好像也不害怕我,还时不时停下来瞅瞅我,估计在想这个奇怪的生物是谁呢。
这燕京大学的学生们也特别有趣。
他们走路的时候都带着一种自信,男同学穿着长衫,女同学穿着淡雅的旗袍,别有一种韵味。
我在校园里走着走着,就看到一群学生在草坪上讨论着什么,争论得面红耳赤的。
凑近一听,原来是在讨论一本国外的文学著作呢。
他们能从故事内容聊到作者的生平,再从作者的生平聊到当时的社会环境,那口才真不是盖的。
我在旁边听着,心里想这就是燕京大学的学生啊,有知识有想法,不愧是这高等学府里出来的人。
在这儿,好像知识的气息就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从教室里到草坪上,每一寸地方都被熏陶过似的。
这里还有很多树木,一到夏天那树长得郁郁葱葱的,走在校园里就像是进了一个绿色的小世界,清凉得很。
燕京大学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有知识、有活力、还有自然的美好。
篇二《燕京大学的奇妙一日》说起来燕京大学,那真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独特风景。
这所学校啊,里面的事儿可太让我觉得新鲜了。
有一天我去燕京大学找我一个朋友。
刚进校门,就发现这学校里的路还挺复杂的。
我本来是按照朋友告诉我的路线走,结果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自己到哪儿了。
我看着周围有点着急,这时候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同学。
民国时期学生人物小传作文民国时期,那可是波澜壮阔的岁月啊!那时候的学生可真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那些民国时期的学生人物小传,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时代吧!咱们来说说那位鼎鼎大名的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可是当时中国教育界的泰斗,他创办了北京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他的学生们可都是才华横溢,有的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如鲁迅、郭沫若;有的成为了杰出的政治家,如周恩来、陈云;还有的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如华罗庚、钱学森。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为人生之本”,他希望通过教育让学生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所以,当时的学生们都非常尊敬他,把他当作自己的楷模。
再说说那位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胡适先生。
胡适可是当时的文学巨匠,他的作品可谓是独树一帜。
他的学生们也是人才辈出,如沈从文、钱钟书等。
胡适先生的教育理念是“独立思考,自由探讨”,他希望通过教育让学生们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所以,当时的学生们都非常敬仰他,把他当作自己的导师。
民国时期的学生人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那位慈祥和蔼、关心学生的梅贻琦校长;那位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陈嘉庚先生;那位英勇善战、保家卫国的黄维将军等等。
他们的学生们也都是有担当、有作为的一代新人。
那时候的学生生活可真是丰富多彩啊!他们上课学习,下课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如文学社、科技社、体育社等等。
他们还经常组织各种演出、演讲比赛,如朗诵比赛、戏剧表演、辩论赛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还锻炼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那时候的学生间关系也是非常好的。
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形成了一种深厚的友谊。
有时候,他们还会一起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支援抗战等。
这些活动让他们更加懂得团结友爱,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民国时期的学生人物小传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感人至深的故事。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瑰宝,是我们永远的骄傲!让我们怀着敬意,去怀念那些逝去的青春岁月吧!。
民国时期学生人物小传作文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民国时期上学。
那个时候的学校可不一样,比现在的学校要古老得多!今天,我就要告诉你们小明在学校里的一些有趣故事,保证让你们笑得合不拢嘴!小明的学校可大了,每天都像是在探险一样。
他们的教室里有一块黑黑的大黑板,老师用粉笔在上面写字,粉笔在黑板上划过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就像是猫咪在叫一样。
小明最喜欢的就是数学课,因为他觉得那些数字就像魔法一样神奇。
有一天,小明正在做数学题,突然他的好朋友小红跑进了教室。
小红是个非常爱捣蛋的女孩,她总是能想出很多好玩的主意。
“小明,小明!你知道吗?我发现了一种超厉害的算术方法!”小明好奇地抬起头来:“哇,真的吗?什么方法啊?”小红神秘地凑近小明的耳朵,小声说:“就是把所有的数字都换成糖果,然后用糖果来做加减乘除!这样不仅能算出答案,还能吃掉糖果,真是太棒了!”小明听了哈哈大笑:“小红,你真是太有创意了!不过我觉得我们还是用真实的数字来做题比较好,糖果我还是留着吃吧!”就在这时,老师进来了,班上的小朋友们立刻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老师身上。
老师穿着一身整洁的长衫,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汉字。
这个字叫‘和平’,大家跟我一起读:和——平!”小明在一旁认真地读着,心里却想着小红刚才的糖果方法。
他心里有个小小的疑问:如果所有的汉字都变成糖果,那样就能把书读得特别开心了!课间休息的时候,小明和小红一起在操场上玩。
操场上的小伙伴们正在打篮球,有些人在踢足球,还有些人在跳绳。
小明和小红决定玩跳绳比赛。
小红跳得特别快,每次都能跳十几下才停下来,小明则是跳得很努力,但每次只能跳个五六下。
小明喘着气说:“小红,你真是跳绳冠军啊!我还需要练习好多次才能赶上你!”小红笑嘻嘻地说:“没关系,小明,你也很棒的!我们一起练习,一起进步吧!”放学后,小明回到家里,妈妈正在厨房里做饭。
小明兴奋地告诉妈妈今天的趣事:“妈妈,今天我和小红想出了一个用糖果做数学题的方法,老师说那个方法不太实际,但我觉得挺有趣的!”妈妈听了哈哈大笑:“小明,你的想法真有趣!不过还是要认真学习,糖果等到你考试考得好就可以奖励自己哦!”就这样,小明在民国时期的学校里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春游作文,想必大家小时候都写过。
是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开头,还是以“今天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的感叹结束?
而民国时期小学生的春游文章,用简洁的文言文描述了生动的景色和真切情感。
春郊游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卢焯坡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
课余在家,殊无聊赖。
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
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
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
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
见有茅亭,乃入座。
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
就灯下而记之。
【读后感】读着这篇老作文,我不知不觉就想到初小国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夕阳西下,炊烟四起,三五童子,放学归来。
”文字虽短,意境甚美。
再来看这篇作文,文字如此优雅,描写如此生动,对偶恰到好处。
恬静的乡野生活已不可复得,真是恍如隔世!
春日游公园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黎寿泉
星期之日,偕友某君作公园之游。
时则春风和煦,园花盛开,草木青葱,群鸟飞鸣,游目骋怀,至足乐也。
至音乐亭畔,闻有乐歌之声,自放音机出,因与某君驻足听之。
既而环游公园,乃知音机之设,遍于园中。
公园之大,一人歌之,千万人得而听之。
与民同乐,其斯之谓欤?游罢归来,因为之记之。
清晨上学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游杈波
庚午之春,某日晨起,推窗一望,则大雨淋漓。
遍地红花杂绿叶,夜来风雨洗春娇,可为斯咏也。
未几,入书房携书上学。
出门,狂风大雨,扑面飞来,大惧急退,入坐房中,无聊而观书。
忽观至“讷尔逊冒雪返校”之事至,醒吾心,一跃而起,再携书,奋勇出门。
沿途花柳飘摇,泥泞满路,四望无人,独自前行,衣履尽湿,及到校后,乃更衣而坐,未几,钟遂鸣矣。
窃思:吾人不为荣誉则已,若求荣誉,必坚忍耐劳,以战胜艰难辛苦,方有出人头地!不然,则畏风怕雨,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矣,乃记之以自勉。
【读后感】读文章,可以想见小作者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初见狂风大雨而大惧急退,后观“讷尔逊冒雪返校”又奋勇出门,一个顶风冒雨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春江垂钓记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刘在镕
某星期日,学校放假。
吾谓友曰:“时当春日,江水清澈,而江边之景又可玩赏。
吾友可往江边垂钓否?”友曰:“可!”乃持竿而行。
沿途纵观春景,时则桃红柳碧,草长莺飞,顾而乐之。
不觉已至江边矣,余与友乃于垂阳下,选钓鱼矶而坐。
则见浪花四散,水天一色,真奇观也。
友乃以手持竿,垂于江中。
未几,钓线一动,手举竿,遂得一鱼,鱼屡跃而不得脱。
余见友得鱼甚喜,余又
持竿钓之,终日不获一鱼。
友笑谓余曰:“事必学而后能,垂钓亦犹是也!”余曰:“然!当静心以学之。
”余遂归,乃留友于吾家宿,遂将鱼烹而食之,味甚鲜美。
吾因谓友曰:“今日得鱼之时,鱼跃亦可怜否?”友曰:“彼贪饵而来,是自取也!然贪饵而致死者,岂独一鱼也哉?”
【读后感】笔法果然老练!借友人之言道出己之胸臆,“彼贪饵而来,是自取也!然贪饵而致死者,岂独一鱼也哉?”堪称警句,一小学生竟有此等见识!方今之世,不知多少“贪饵”之辈自取沦落,何时醒悟?读此文深感前贤可畏。
记地震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李蓂
民国二十二年,七月五日。
余正伏案潜修,忽闻屋宇有轧轧之声。
因出户视之,则见树木倾斜,花草摇动,溪水有汹涌之状,墙垣有簸动之形。
吾方惊诧,觉地面簸荡,若乘舟而涉波涛者,噫!奇异哉,非地震欤?因思夫震撼之大,时间之久,为前所未有者。
不数日,友人告余曰,前日地震,茂县以上之大山崩颓,压死人民,不可胜数,岷江上流,为之壅塞。
余因之有感焉。
吾人处此安全之地而不受地震之灾,岂非吾人之幸福乎?虽然,中华四面受敌,外人协以谋我,国势飘摇,视地震尤烈,吾人不得狃于目前之安全而忘土崩瓦解之危险也!
【读后感】这篇作文记叙的是1933年7月5日发生的四川茂县叠溪地震,从文中可以看出,郫县震感也非常强烈——树木倾斜,花草摇动,溪水有汹涌之状,墙垣有簸动之形。
小作者为我们保留了一段史实,文末由地震而生发出的感叹更是发人深省。
书楼望月记
四川万县分水场县立第二小学陈晓初
一夕,人静矣。
余倚窗读书,偶见月光射入,宛如白练,顿生明月入怀之感,遂弃书起立,循栏徘徊。
见夫玉免悬空,光辉皎洁。
举目四望,万籁寂寥,清风夜起,促织微吟,顾而乐之。
适有孤鸿横岭东,展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其音交交,掠余而西也。
时已夜半,月凉似水,忽见草际微动,黑影隐露。
余不禁长啸,叹曰:“人耶?鬼耶?何裹足而弗前!”半晌无声,长空寥廓,清寒殊甚。
少焉,嫦娥西匿,余亦就寝。
【读后感】此文吾读之再三,有似曾相识之感。
忽忆及东坡之《后赤壁赋》——“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原来如此!小作者将东坡妙句化入文中,水乳交融,浑然天成!读毕,为之击节而赞:东坡千载后,亦有知音矣!
听鹃记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魏邦权
民国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夜,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斯时明月在地,庭中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龙蛇蟠结,盖竹柏葡萄影也。
已而庭树之上,鸣声凄切。
倾耳听之,似唤“不如归去”者,盖杜鹃也。
其鸣急迫,其声凄厉。
凡入耳者,未有不动于衷也。
夫鹃一鸟耳,昼夜悲鸣,催人耕作,故又谓之“催耕鸟” 焉。
余听之,不禁有感于中矣!夫人生之光阴有几,而九十春光,尤如白驹过隙焉,彼杜鹃者,夜半啼血,欲唤回将去之东风,吾人对此垂暮之春,能不感韶华之易逝哉?因听鹃而作记自警。
【读后感】又是一个苏东坡的崇拜者,文章前段从东坡《记承天寺夜游》脱化而出,后段的议论由杜鹃鸟而生发,足见少年老成!
夜月采莲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江炳崧
饭后斋中独坐,好友忽临,约往外游。
乃束装偕往,盖月下泛舟也。
舟次池中,举目四眺,则亭亭独立,不蔓不枝,微风吹来,摇曳波中者,凌波仙子也。
而月影星光,益辅其美,殊可乐也!余以良宵美夕,人生难再,故至夜阑兴尽,始摇舟而归,并携莲一枝,置诸瓶内,以驱尘俗。
归而记之。
【读后感】月下泛舟,池中观莲,何其美妙!置莲瓶内,以驱尘俗,何其高雅!此非周敦颐乎?此篇作文文字之美倒在其次,生活态度大可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