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A6.3 2016 -过程审核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921.98 KB
- 文档页数:5
附件1:
课程名称培训目的
课程一级大纲课程二级大纲培训时长(小时)
一、VDA6.3基础知识 1.1、VDA6.3引言
0.31.2、对审核员的要求0.21.3、潜在供应商分析0.51.4、VDA6.3过程导向的审核流程
1二、审核提问表的理解和应用(物质类产品) 2.1、正确理解和应用过程审核提问表-过程要素P2
0.52.2、正确理解和应用过程审
核提问表-过程要素P30.52.3、正确理解和应用过程审
核提问表-过程要素P40.82.4、正确理解和应用过程审
核提问表-过程要素P50.72.5、正确理解和应用过程审
核提问表-过程要素P622.6、正确理解和应用过程审
核提问表-过程要素P7
0.5三、审核工具的应用及其他辅助知识 3.1、VDA6.3审核报告/统计
表
0.33.2、审核必备辅助知识0.27.5
注:课程一级大纲即为培训PPT课件的目录。
合计时长
培训课
了解VDA6.3过程审核(2016)标准理念和基础知识
VDA6.
培训课程大纲。
VDA6.3-P6(2016)培训(条款及典型推进案例)P6.1过程输入P6.1过程输入是什么(过程输入)? 6.1.1是否在开发和批量生产之间进行了项目交接︑以确保生产顺利启动︖ ①产品开发阶段技术资料(如图纸、技术规范、工艺标准等); ②产品开发阶段工装、设备、工具开发的协议、合同、验收等相关资料; ③试生产的工艺文件(特殊特性清单、过程流程图、FMEA 、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关键工序等); ④零部件PPAP 的相关资料及零部件准备到货情况; ⑤项目质量阀点的认可/批准报告;……参考要素第 3页改进前 改进后不在同的阶段,项目组将对应版本的技术资料(如图纸、技术规范、工艺标准等),PFMEA ,CP 等交接给基地。
6.1.1 是否在开发和批量生产之间进行了项目交接、以确保生产顺利启动?第4 页改进前 改进后项目组及时向基地提供模、夹、检等的验收资料,如:冲压模具的动静检测验收报告等。
6.1.1 是否在开发和批量生产之间进行了项目交接、以确保生产顺利启动?第 5页改进前 改进后ME 在设备验收OK 后,向基地提交设备的终验收报告,以及对应的备件、工具清单等。
6.1.1 是否在开发和批量生产之间进行了项目交接、以确保生产顺利启动?第6页改进前 改进后ME 向基地移交设备安装/调试报告,并记录问题清单和整改情况等。
6.1.1 是否在开发和批量生产之间进行了项目交接、以确保生产顺利启动?第 7页改进前 改进后集团质量管理部发布的质量阀点批准报告。
6.1.1 是否在开发和批量生产之间进行了项目交接、以确保生产顺利启动?P6.1过程输入是什么(过程输入)? 6.1.2来料是否在约定的时间按所需数量/生产批次大小被送至正确的存放位置/工位︖ ①合理的产品数量(最大/最小线边库存数量); ②正确的包装(标识、实物一致,标识、数量一致); ③正确的存储位置(工位、物料架、定置定位区域等对照工艺布局图); ④运输/转运资源(料车、料架、料盒、小车等)满足要求; ⑤及时的物料供应,规划方案满足生产节拍要求; ⑥多余零件的处理流程规定;……参考要素第9 页改进前 改进后人工配料,在车型配置多、物料种类多时,易出错,无法保障按时按量将指正确的零件送至指定工位。
VDA6.3-P6(2016)培训(条款及典型推进案例)P6.2过程管理P6.2所有生产过程是否受控(过程管理)? 6.2.1控制计划的要求是否完整并得到有效落实︖ ①文件齐全、受控(现场作业文件、检验文件、设备文件等齐全且签批受控); ②特性控制明确,文件一致性正确(关键重要产品/过程特性说明完整、检验内容、设备、方法、频次、测量工具、合格范围); ③作业内容完善(详细说明作业步骤、方法、要点、区分多人作业,检验发现不合格时的异常处置,返工/返修的条件、方法、标记、记录要求); ④记录表单有且规范(不合格记录、异常处置、过程问题整改记录规范);……参考要素第3页改进前 改进后作业现场无作业指导书。
作业现场配有作业指导书,员工易于获取并用以来指导作业。
6.2.1控制计划的要求是否完整并得到有效落实?第 4页改进前 改进后现场作业指导书中,对于操作时所涉及的过程参数/产品特性未进行完整说明。
更新后的作业指导书,对作业时所涉及的过程参数/产品特性的控制限予以量化的描述。
6.2.1控制计划的要求是否完整并得到有效落实?第5 页改进前 改进后未对作业时所使用的设备、工具、辅料等进行说明。
对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工具、辅料等进行了说明(名称、型号、规格等)。
6.2.1控制计划的要求是否完整并得到有效落实?第6 页改进前 改进后未对监测过程参数和检验产品特性的频次进行规定。
在作业指导书中,对监测过程参数和检验产品特性的频次进行规定。
6.2.1控制计划的要求是否完整并得到有效落实?第7页改进前 改进后作业指导书 ,未就作业内容中的关键/重要控制点进行识别。
在作业指导书中,对作业内容中影响产品和过程的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描述。
6.2.1控制计划的要求是否完整并得到有效落实?第8 页改进前 改进后未在作业指导书中说明发生过程或产品不符合时的反应措施。
在作业指导书中,对发现过程或产品不符合时的反应计划进行说明。
VDA6.3-P6(2016)培训(条款及典型推进案例)P6.4 物质资源P6.4 使用哪些手段执行过程(物质资源)? 6.4.1*是否能够利用生产设备满足顾客对产品的具体要求︖ ①设备能力满足要求(关键设备能力≥1.67、特殊特性的设备能力考虑法规/企标要求); ②设备所达到的安全性、工艺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等状态进行确认,满足要求; ③生产设施/设备满足产能要求(考虑返工、备件生产); ④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时的维修应急(关键设备维修应急方案); ⑤对应的关键设备备件、备份程序可得,并有自查记录,(关键设备备件清单);……参考要素6.4.1*是否能够利用生产设备满足顾客对产品的具体要求?第3 页改进前 改进后如电泳烘干设备,通过定期的炉温曲线检测,证明设备能满足工艺参数要求6.4.1*是否能够利用生产设备满足顾客对产品的具体要求?第4页改进前 改进后设备具有防错功能,如:涂装的烘干设备,当炉温未达到要求时,传感器与运输链联锁,设备不允许进车;当炉温满足要求后,设备才允许进车P6.4 使用哪些手段执行过程(物质资源)? 6.4.2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是否受控︖①针对设备/工装(工位器具)/检具及测量工具制定定期维护保养计划; ②依据维护保养指导书实施定期维护保养且记录; ③对于关键设备/工装/工具定期监控设备状态/记录/改进/验证; ④根据设备/工装(工位器具)/检具/工具等状态制定维护/送检计划并实施; ⑤生产设备/工装/工具的零件、备件需保证安全库存(备件清单);…… 参考要素6.4.2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是否受控?第 6 页改进前 改进后未建立设备台账 按设备编号、名称、型号、供应厂家、设备等级、数量等信息,建立设备台账6.4.2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是否受控?第7 页改进前 改进后设备A 、B 、C 分类不合理,关键设备A 类,只是以设备采购金额作为依据,未充分考虑设备对生产、质量的重要程度6.4.2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是否受控?第 8 页改进前 改进后模具无履历 每套模具都建立与之对应的履历,详细记录模具维修、变更、维护、冲次等信息,为模具的PM 提供资料6.4.2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是否受控?第 9 页改进前 改进后未对设备的维修情况进行记录、整理,以做为设备PM 的输入 将设备故障、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录入台账,以作为PM 的第一手资料6.4.2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是否受控?第 10页改进前 改进后涂装厂发生涂装厂由于电泳烤箱升降机滚床积漆造成停线的事故,但该设备的PM 内容未更新-增加对滚床的定期检查清洁 为了防止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对涂装厂所有升降设备进行横向排查,同时将积漆检查更新到该设备的日常点检中6.4.2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是否受控?第页改进前 改进后模具看板上,无模具的状态(生产、变更、维修、清洗等) 在模具看板上,对模具的状态进行标识,实现模具状态的目视化管理6.4.2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是否受控?改进前改进后冲压端拾器在存放在工位器具上时,互相干涉,造成吸盘被挤压变形重新设计后的工位器具架,端拾器存放后相互不干涉,吸盘不被挤压6.4.2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是否受控?改进前改进后冲压模具备件库,以每套模具对应的备件清单来定置定位,便于查找6.4.2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是否受控?改进前改进后设备故障造成生产停线中断超过10分钟,未按要求进行设备故障停机分析对由于设备故障造成停线超过10分钟,由设备维护人员对故障进行分析,并制订纠正措施,如4D/8D报告P6.4 使用哪些手段执行过程(物质资源)? 6.4.3*借助所应用的测量和检测设备是否可有效对质量要求进行监控︖ ①选用的检验、测量设备/工具适用于实际用途并认可(在控制计划中体现); ②检验、测量设备/工具的使用方法描述详细且可执行; ③设备/工具状态标记明确(如使用、报废等); ④设备/工具定期计量送检,且计量合格(计量台账与实物一致); ⑤关键测量过程进行MSA ,保证测量精度满足系统要求;……参考要素6.4.3*借助所应用的测量和检测设备是否可有效对质量要求进行监控?改进前改进后厂部级测量仪器台账未与具体岗位对应,不利于管理和追溯涂装计量设备台账,列明了每种量仪使用的位置,便于管理和追溯6.4.3*借助所应用的测量和检测设备是否可有效对质量要求进行监控?改进前改进后测量设备台账中,未对校准情况/有效期等进行管理,有测量设备失效的风险在测量设备台账中,对校准日期/结果/有效期进行管理,同时在已校准的测量设备上贴“合格证”6.4.3*借助所应用的测量和检测设备是否可有效对质量要求进行监控?改进前改进后进行校准的第三方,是具备资质的实验室,如CNAS认可P6.4 使用哪些手段执行过程(物质资源)?6.4.4生产和检验工位是否满足需要求︖①特定的作业现场光照度、洁净度、温湿度等要求明确并且被满足(冲压、涂装专业环境及检测线光照、AUDIT间、CMM测量间、计量理化室等);②作业工位考虑人机工程、劳动强度,是否有安全隐患(如涉及到化学品的是否有MSDS文件,是否配备有灭火器、消防沙等);③工位是否明确了劳保用品要求,过程并已按要求使用;……参考要素6.4.4 生产和检验工位是否满足需要求?改进前改进后在检验规程中未识别检验区域的环境(如照度等)的要求及监控方法在检验规程中对检验区域的环境要求(如照度等)进行定义,并安排定期确认6.4.4 生产和检验工位是否满足需要求?改进前改进后返修区域工作环境不满足冲压件返修作业要求冲压件返修区域,装灯管满足照度、台面胶皮保护外板件表面等,以满足返修作业要求6.4.4 生产和检验工位是否满足需要求?改进前改进后未定期对作业区域的照度进行确认用照度计,由工艺人员定期对加工、检验等对照度有要求的区域,按识别的照度定期进行确认6.4.4 生产和检验工位是否满足需要求?改进前改进后线边加工工位器具设计不合理,物料放置位置太低,员工需蹲趴在地上取料,增加劳动强度,增加搬运时间更改后的线边阻尼板放置架,高度便于员工取料P6.4 使用哪些手段执行过程(物质资源)? 6.4.5 是否正确地存放工具︐装置和检验设备︖①所有的设备/工装(工位器具)/检具等需纳入台帐管理,并明确状态; ②不使用的设备、工装、检具等设施的存放满足特定要求(地点、方法、定期维护); ③设备、工装、检具等设施的仓储地方需保证整洁、清洁,以保证仓储过程中不会受损;…… 参考要素6.4.5 是否正确地存放工具,装置和检验设备?改进前改进后检具露天存放,会落灰积尘检具在使用过后,用防尘罩盖住,防止检具表面落灰积尘,保持检具清洁6.4.5 是否正确地存放工具,装置和检验设备?改进前改进后检测装置的连接器PIN,在不使用时朝上放置,有灰尘落入粘在PIN针上的风险,对使用时检测结果可能造成影响检测装置的连接器不使用时,用防尘盖来盖住PIN,避免落尘的风险,确保检测结果有效6.4.5 是否正确地存放工具,装置和检验设备?改进前改进后对闲置、维护中的设备未进行标识来区分当设备闲置、维护时,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标示,防止要求不使用的设备被误启动6.4.5 是否正确地存放工具,装置和检验设备?改进前改进后不使用的工具(如指针扭矩扳手),与杂物放置在一起,造成工具使用时寻找困难对于工具不使用时,在工具箱内,防止工具丢失,同时根据工具的实际大小等来划分放置区域,使用使用时查找。
汽车工业过程审核培训(VDA6.3-2016)前言蓝草咨询的目标:为用户提升工作业绩优异而努力,为用户明天事业腾飞以蓄能!蓝草咨询的老师:都有多年实战经验,拒绝传统的说教,以案例分析,讲故事为核心,化繁为简,互动体验场景,把学员当成真诚的朋友!蓝草咨询的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的个性化培训为出发点,通过学习达成不仅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同时为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做准备。
课程设计不仅注意突出落地性、实战性、技能型,而且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在实践中运用。
蓝草咨询的愿景:卓越的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同时是学员快乐的旅程,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目前开班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香格里拉、荔波,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蓝草咨询的增值服务: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让用户合理利用国家鼓励培训各种优惠的政策。
报名学习蓝草咨询的培训等学员可以申请免费成为“蓝草club”会员,会员可以免费参加(某些活动只收取成本费用)蓝草club定期不定期举办活动,如联谊会、读书会、品鉴会等。
报名学习蓝草咨询培训的学员可以自愿参加蓝草企业“蓝草朋友圈”,分享来自全国各地、多行业多领域的多方面资源,感受朋友们的成功快乐。
培训成绩合格的学员获颁培训结业证书,某些课程可以获得国内知名大学颁发的证书和国际培训证书(学员仅仅承担成本费用)。
成为“蓝草club”会员的学员,报名参加另外蓝草举办的培训课程的,可以享受该培训课程多种优惠。
课程介绍《汽车工业过程审核》是汽车行业三大审核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过程审核的流程,关键点及注意事项,针对最新版本的要求进行重点说明在,旨在帮助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熟悉掌握审核要点并能熟练应用。
课程对象1.体系审核人员(包括过程审核员,产品审核员,体系审核员,审核小组组长)2.制造体系中层人员(制造主管,工程师,技术人员,设备维护工程师)3.品质人员(各级品质工程师,QC组长,QC及实验检验员)4.其他对课程感兴趣的管理人员课程目标1.了解VDA及VDA 6.32.了解VDA 6.3-2016版与VDA 6.3-2010之间差异3.了解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及产品审核的区别及侧重点4.熟悉VDA 6.3-2016对审核员的成员要求5.熟悉并掌握审核过程及审核条款关键点6.熟悉并掌握审核条款的评分机制7.熟悉审核结果公布及结果追踪技巧课程大纲第一章把脉过程审核1、和学员互动,了解审核碰到的问题及学员水平2、过程审核的重点和难点概述第二章三类审核的区别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的区别第三章过程审核员要求1、内部审核员2、供应商审核员3、独立审核员的审核4、审核员守则第四章审核过程及审核技巧1、审核程序1)审核计划2)审核委托3)审核准备4)审核实施5)审核评价6)审核结果展示7)审核关闭及追踪2、小组模拟审核场景并对审核技巧应用进行点评第五章潜力分析(P1)1、何为潜力分析2、潜力分析要求及准备3、潜力分析操作顺序4、潜力分析评估5、分小组练习第六章评价产品的过程审核(P2-P7)1、对各问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