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程度
- 格式:ppt
- 大小:4.62 MB
- 文档页数:104
第一产程的护理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约30s)且弱,间歇时间较长(约5-6min)。
随着产程的进展,持续时间渐长(约50-60s),且强度不断增加,间歇期渐短(约2-3min)。
当宫口近开全时,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1min或1min以上,间歇期仅1min或稍长。
2、宫口扩张通过肛查或者阴道检查,可以确定宫口扩张程度。
当宫缩渐频且不断增强时,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展平,宫口逐渐扩张。
宫口进入活跃期较慢,进入活跃期加快。
当宫口开全时,宫口边缘消失,子宫下段及阴道成为宽阔的筒腔。
3、抬头下降是决定是否能经阴道分娩的重要观察指标。
为能准确判断抬头下降程度,应定时行肛查,以明确头颅下降的最低位置,并协助判断胎方位。
4、胎膜破裂羊膜腔压力增大,胎先露下降,将羊水阻断为前后两部分,在胎先露前面的羊水不多,约100ml,形成前羊水囊。
5高兴焦虑护理评估一、病史1.确认资料2.此次妊娠史3.过去妊娠史4.一般健康状况与家族史二、身体评估三、心理社会评估护理诊断疼痛:与子宫收缩有关舒适改变:与子宫收缩、膀胱充盈、胎膜破裂、环境嘈杂有关焦虑:与知识缺乏、未参加产前宣教课有关护理目标1、产妇表示不适程度减轻2、产妇能描述正常分娩过程知识及各产程如何配合。
3、产妇主动参与和控制分娩过程护理措施1、提供护理支持,促进有效的适应2、观察产程进展(1)子宫收缩:(2)胎心:听诊器与子宫收缩间歇期1-2h听胎心一次。
(3)宫口扩张及先露部下降:常用产程图描绘宫口扩张及抬头下降情况指导产程的处理。
潜伏期:指正式临床到宫口扩张3cm,约8h宫口扩张曲线加速期:宫口扩张3-4cm,约1.5-2h活跃期最大加速期:4-9cm,约2h减速期:9-10cm约,30min抬头下降曲线以抬头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平面的关系标明。
坐骨棘平面是判断抬头高低的标志。
(4)破膜(5)血压:宫缩时血压血压常升高5-10mmhg,4-6h测量一次。
【考点11】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儿通过产道娩出时,为了适应产道各个部分的大小及形状以及骨盆轴的走向,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转动动作,也就是胎儿、产道、产力矛盾交替转化统一的过程。
临床上枕先露占95%,又以枕左前位最多见。
1.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胎产式。
两纵轴平行者称纵产式,两纵轴垂直者称横产式,两纵轴交叉呈角度者称斜产式。
2.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上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
纵产式有头先露及臀先露,横产式有肩先露。
头先露因胎头屈伸程度不同,又分为枕先露、前囟先露、额先露及面先露。
臀先露因人盆先露部分不同,又分为混合臀先露、单臀先露、单足先露和双足先露。
3.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
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颏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
【考点12】产前检查1.检查时间从确定为早孕时开始,应在孕12周以内建立围生期保健,于妊娠第20周进行全面产科检查,以后定期复查。
一般妊娠20~36周以前,每4周检查1次,孕36周后每周检查1次,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增加检查次数。
2.首次产前检查的内容(1)询问病史①推算预产期:询问平时月经情况和末次月经日期(LMP),从末次月经第1天算起,月数减3(或加9),日数加7(农历日数加15)即为预产期(EDC);②了解本次妊娠情况;③月经史和孕产史;④既往史及性史;⑤家族史;⑥丈夫健康状况。
(2)全身体格检查①观察发育和营养状况;②测量体重:妊娠晚期每周体重增加不应超过0.5kg;③测量血压:正常孕妇血压不应超过18.7/12kPa(140/90mmHg)④有关化验检查。
(3)产科检查①腹部检查:观察腹部皮肤情况、腹部大小等;腹部四步触诊结合测量腹围了解胎儿大小、胎先露及胎方位等情况,胎心音在胎儿背部稍上方听诊最清楚;②骨盆测量。
3.复诊询问上次检查后至今情况有无异常。
测体重、血压,复查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听胎心,绘制妊娠图。
三个产程总结表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三个产程总结表,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的描述和特点。
产程描述特点
:--: :--: :--: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孕妇感到规律的子宫收缩,随着时间推移,宫缩变
得更频繁和更强烈。
宫颈变软、扩张,胎头下降。
宫口扩张从1cm到10cm,第一产程一般需要10-20小时。
第二产程胎儿分娩期宫口全开,胎儿开始通过阴道,孕妇开始使用腹压。
胎儿娩出第二产程通常需要1-3小时。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胎儿娩出后,胎盘随之娩出。
子宫开始收缩,以止
血并将胎盘排出体外。
胎盘娩出第三产程通常需要5-30分钟。
这个表格只是一个简单的概述,每个产程的具体时间和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分娩的问题或疑虑,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
左枕前正常接产
第一产程中,连续定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胎心、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程度、胎膜是否破裂、血压等情况。
阴道检查能直接触清宫口扩张程度及胎先露部,了解矢状缝和囟门,确定胎方位。
阴道检查
当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4cm且宫缩规律有力室,将产
妇送至分娩室,密切监测胎心,指导产妇屏气,做好接产准备工作。
外阴部擦洗
外科洗手消毒法
打开无菌包、穿手术衣、戴手套、铺台
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能避免者,或母儿有病
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应考虑会阴切开。
会阴左侧切开缝合术
接产要领:保护会阴的同时,协助胎头俯屈,让胎头以最小径线(枕下前囟径)在宫缩间歇时缓慢的通过阴道口,还必须正确娩出胎肩,胎肩娩出时要注意保护好会阴。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清理呼吸道,用新生儿吸痰管轻轻吸出咽部及鼻腔的黏液和羊水,当确认呼吸道通畅而仍无啼哭时,可用手轻弹足底,
或摩擦背部2次,出生后3分钟处理脐带。
处理脐带
确认胎盘已完全剥离时,正确协助胎盘剥离。
协助胎盘娩出
若胎盘未完全剥离而出血多时,应行手取胎盘术,若第三产程超过30分钟,胎盘仍未排出且出血不多时,应排空膀胱后,在轻轻按压子宫及静脉注射子宫收缩剂,仍不能使胎盘排出时,应行手取胎盘术。
手取胎盘术
检查胎盘胎膜
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会阴、小阴唇内侧、尿道口周围、阴道、阴道穹隆及宫颈有无裂伤,若有裂伤,应立即缝合。
母婴产房留观2小时,注意观察产妇子宫收缩、阴道出血、生命体征、尿量等。
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一、总产程及产程分期分娩是整个生育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
总产程即分娩的全过程,是指从临产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的全部过程。
分为3 个产程阶段。
1. 第一产程:又称子宫颈扩张期,指临产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宫口开全(10 cm)。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 s 或以上,间歇5~6 min,同时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潜伏期是指从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5 cm。
活跃期是指从宫口扩张5 cm 至宫口开全。
潜伏期延长:初产妇>20 h,经产妇>14 h。
活跃期停滞:活跃期以宫口扩张5 cm 为标志,当破膜且宫口扩张≥ 5 cm 后,如果宫缩正常,宫口停止扩张≥ 4 h 可诊断活跃期停滞;如宫缩欠佳,宫口停止扩张≥ 6 h 可诊断为活跃期停滞。
2.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指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的全过程。
对于初产妇,如未行椎管内镇痛,第二产程超过3 h 可诊断第二产程延长;如行椎管内镇痛,超过4 h 可诊断。
对于经产妇,如未行椎管内镇痛,超过2 h 可诊断第二产程延长;如行椎管内镇痛,超过3 h 可诊断。
3.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后开始至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全过程,需5~15 min,不应超过30 min。
二、第一产程的评估及照护(一)评估1. 快速评估:生命体征、胎心、宫缩、胎位、阴道流血等情况。
2. 基本情况评估:(1)评估孕妇一般情况,包括年龄、身高、体重、步态、营养状况及皮肤弹性等。
(2)对此次分娩进行评估:包括宫缩开始的时间、频率和强度;胎膜是否破裂,若已破膜,则询问并记录破膜的时间、羊水量、性状、颜色和气味;有无阴道流血,若有流血,则询问并记录流血的时间、量、颜色、性状及伴随症状,同时,要注意评估胎动情况和孕妇的其他不适主诉。
(3)检查病历记录:评估预产期、孕周和本次妊娠的经过。
异常分娩及其处理原则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异常分娩及其处理原则异常分娩又称难产。
影响分娩的主要因素为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相互影响。
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发生异常以及四个因素间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展受到阻碍。
称异常分娩。
当出现异常分娩时,要仔细分析四因素的关系,及时处理,以保障母婴安全。
一、产力异常1、子宫收缩乏力:①协调性宫缩力:一旦出现,出现寻找原因,检查有无头盆不称与胎位异常,阴道检查了解宫颈扩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
若有头盆不称,估计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及时行剖宫产术;若无头盆不称的胎位异常,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应采取加强宫缩的措施。
②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处理原因是调节宫缩,恢复正常节律及其极性。
2、子宫收缩过强:①协调性宫缩过强:处理原则是有急产史者应在预产期前1-2周提前住院待产。
提前做好接产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产后仔细检查宫颈、阴道、外阴,若有撕裂及时缝合。
②不协调性宫缩过强:强直性子宫收缩一旦确诊,应及时给予子宫收缩抑制剂,若属梗阻性原因,应产即行剖宫产术。
出现子宫痉挛狭窄环时应认真寻找原因,停止阴道操作及停用缩宫素等,若经上述处理,仍不缓解,宫口未开全应立即行剖宫产术,若胎死宫内,宫口开全,可行乙醚麻醉经阴道分娩。
二、产道异常:包括骨产道和软产道,临床上以骨产道异常多,产道异常可使胎儿娩出受阻。
发现产道异常,首先应明确种类,明确狭窄骨盆类别和程度,了解胎位,胎儿大小,胎心率,宫缩强弱,宫口扩张程度,胎先露下降程度,破膜与否,结合年龄、产次、既往分娩史进行综合判断,决定分娩方式。
三、胎位异常:包括胎头位置异常,臀先露及肩先露,是造成难产常见原因。
1、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处理原则:在骨盆无异常,胎儿不大时,可以试产。
试产时应严密观察产程,注意胎头下降,宫口扩张程度,宫缩的强弱及胎心有无改变。
产程图
一、绘制产程图的目的:
1、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
2、加强产程的管理,严格按产程图时限处理产程。
3、潜伏期4小时,活跃期2小时肛查一次,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结果及时记
录在产程图上,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尽早处理。
二、产程图的绘制:
1、横坐标:临产时间(小时)。
2、纵坐标:宫颈扩张程度(厘米)。
3、纵坐标在左侧,胎头下降程度在右侧。
4、画出宫颈扩张曲线,胎头下降曲线。
三、绘制产程图的要求:
1、掌握正确的绘制方法。
2、能准确认识正常与异常的曲线。
3、及时记录,及早发现异常,尽早处理。
四、掌握绘制产程图的相关知识:
1、临产后子宫收缩不断增强,子宫颈口相应扩大,胎先露随之下降。
2、宫颈扩张有一定的规律性:
(1)潜伏期:规律性宫缩开始到宫口扩张2~3厘米。
此期宫颈扩张较慢,平均每2~3小时开大1厘米,约需8小时。
(2)活跃期:
A、加速期:宫颈扩张3厘米以后到接近开全(8~9厘米)。
此期宫颈扩张速度
明显加快,平均约3小时。
B、减速期:从宫颈扩张8~9厘米以后到宫口开全,此期宫颈扩张速度又减慢,
约需1小时。
3、观察宫颈扩张情况时,要注意先露部下降程度,并以坐骨棘平面为标志,判
断先露高低。
在临床分娩过程中,连续记录宫口扩张、先露下降位置并连成曲线,绘制成产程图。
正常分娩诊疗常规正常分娩是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期间的分娩。
临产的标志是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镇静药不能抑制临产。
总产程包括三个产程:第一产程是指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第二产程是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不超过2小时,经产妇约需数分钟至1小时;第三产程是指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入院标准是妊娠已足月,有见红、破膜,或规律宫缩等临床表现者。
入院处理常规包括心理护理、检查与监护、肛查了解宫口扩张程度、是否破膜、骨盆大小、确定胎位、先露下降程度等。
必要时进行检查,以进一步了解骨盆、胎先露、胎位、子宫颈的状况,决定分娩方式。
各产程的观察和处理常规包括:第一产程观察宫缩定时,观察记录宫缩持续时间、强度及规律性、间歇时间并记录在产程图上。
隔1-2小时于宫缩间歇期听胎心一次,宫口开大3CM至开全每15-30分钟听胎心一次并记录,必要时行胎心监护。
观察宫口扩张和先露下降,宫口开3CM以前,每4小时肛查一次,宫口开3CM以后,每2小时肛查一次,并记录在产程图上。
记录破膜时间及性状。
监测血压每隔4-6小时测量血压1次,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血压增高者增加测量次数。
第二产程每10-15分钟听胎心一次,指导产妇正确应用腹压,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4CM,进入产房做好接生准备,胎头着冠时消毒接产,保护会阴,必要时行会阴侧切或直切。
第三产程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在胎儿娩出后,使用宫缩剂并记录出血量,剥离胎盘后进行助娩,检查胎盘和胎膜是否完整。
然后检查会阴、和宫颈是否有裂伤,并进行缝合。
产后观察和处理常规包括产妇在产后留在产房观察2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心电、精神状态、宫底高度、子宫收缩情况、出血和会阴、是否有血肿。
同时指导产妇进行排尿,并每天观察体温、宫底高度、子宫收缩情况、宫体是否有压痛、恶露量、颜色和异味、乳房泌乳以及会阴伤口的愈合情况。
妇产科名词解释简答题重点。
三、翻译成英⽂并解释1.nidation: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之后侵⼊⼦宫内膜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
2.basal decidua:与囊胚极滋养层接触的⼦宫肌层之间的蜕膜,以后发育成为胎盘的母体部分。
3.placenta:胎盘是母体与胎⼉间进⾏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胚胎与母体组织的结合体,由⽺膜、叶状绒⽑膜和底蜕膜构成。
四、简答题1.答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之后侵⼊⼦宫内膜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
受精卵着床需经过定位、粘着和穿透三个阶段。
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有:①透明带消失;②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③囊胚和⼦宫内膜同步发育并相互配合;④孕妇体内有⾜够数量的孕酮,⼦宫有⼀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
2.答胎盘功能包括⽓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代谢产物、防御功能以及合成功能等。
(1) ⽓体交换(2) 营养物质供应(3) 排除胎⼉代谢产物:(4) 防御功能(5) 合成功能:胎盘具有活跃的合成物质的能⼒,主要合成激素和酶。
1.fetal lie: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2.fetal presentation:最先进⼊⾻盆⼊⼝的胎⼉部分。
3.fetal position:胎⼉先露部指⽰点与母体⾻盆的关系,简称胎位。
四、简答题答早期妊娠的辅助诊断⽅法如下所述。
(⼀)超声检查1.B型超声显像法:在增⼤的⼦宫轮廓中见到来⾃⽺膜囊的圆形光环(妊娠环, gestational ring),妊娠环内为液性暗区(⽺⽔)。
若在妊娠环内见到有节律的胎⼼搏动和胎动,可确诊早期妊娠、活胎。
该⽅法诊断早期妊娠快速、准确。
2.超声多普勒法:在增⼤的⼦宫区内听到有节律、单⼀⾼调的胎⼼⾳,胎⼼率多在150~160次/分,可确诊为早期妊娠、活胎。
其最早出现在妊娠第7周时。
(⼆)妊娠试验⽤免疫学⽅法(临床多⽤试纸法)检测孕妇尿液中HCG,可协助诊断。
(三)黄体酮试验对⽉经过期可疑早孕妇⼥,每⽇肌注黄体酮注射液20mg,连⽤3⽇,停药后2~7⽇出现阴道流⾎,提⽰体内有⼀定量雌激素。
完整版助产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为第二产程延长。
2.缩宫素静脉滴注过程中,应有专人观察产程进展、监测宫缩、听胎心率和测量血压。
3.判断胎先露下降程度:胎头颅骨最低点在达到坐骨棘水平,以“坐骨棘为零”表示。
4.潜伏期是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大3cm,正常为8小时;超过16小时为潜伏期延长。
5.活跃期停滞为活跃期宫口扩张停止大于4小时。
6.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宫缩乏力。
7.胎盘多在胎儿娩出15分钟内娩出,若超过30分钟后仍不排出,称为胎盘滞留。
8.估计失血量中称重法:失血量=(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1.05.9.先兆临产表现为假临产、胎儿下降感和见红。
10.临产开始的标志为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约30秒,间隔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11.NST反应型:指监护时间内出现2次或以上的胎心加速。
二、单选题1、临产后正常宫缩的特点有以下,其中哪项不正确(D)。
收缩作用不是正常宫缩的特点。
2、胎盘剥离的征象不包括(C)。
子宫明显收缩变小不是胎盘剥离的征象。
3、软产道不包括(C)。
软产道不包括子宫体。
4、脐带包含(C)。
脐带包含脐静脉2条,脐动脉1条。
5、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的重要指标是:(C)。
坐骨棘是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的重要指标。
6、病理性缩复环最常见于:(A)。
病理性缩复环最常见于头盆不称。
7、与产后出血无关所的因素是:(E)。
早产不是与产后出血无关的因素。
8.初产妇第二产程不能超过(B)2小时。
9.早接触,早吸吮要求在出生后(B)30分钟。
10.分娩时最主要的产力是(A)子宫收缩力。
11.正确的正常枕先露分娩机转顺序是B,即衔接一俯屈一下降一内旋转一仰伸一复位及外旋转。
12.胎盘剥离的征象包括子宫体变硬呈球形,胎盘剥离后降至子宫下段,下段被扩张,子宫体呈狭长形被推向上,子宫底升高达脐上,剥离的胎盘降至于宫下段,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以及少量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