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槽调节及液体粘度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171.50 KB
- 文档页数:6
液体粘度的测定实验报告液体粘度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液体粘度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液体流动阻力的度量。
粘度的大小与液体的黏性有关,黏性越大,粘度就越高。
粘度的测定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粘度计测定不同液体的粘度,探究液体粘度与温度、浓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与试剂准备本实验所需仪器有:粘度计、恒温水浴、分液漏斗、计时器等。
试剂为不同浓度的甘油溶液。
2. 实验步骤(1) 将粘度计放入恒温水浴中,使其温度稳定在25℃。
(2) 用分液漏斗将不同浓度的甘油溶液倒入粘度计中,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
(3) 开始计时,记录下液体通过粘度计的时间。
(4) 重复上述步骤,取不同浓度的甘油溶液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不同浓度甘油溶液的粘度测定结果如下:浓度(%)粘度(mPa·s)5 10.210 15.615 20.120 25.5实验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甘油溶液浓度的增加,粘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甘油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强,使得液体流动受到更大的阻力,从而增加了粘度。
这与我们对液体粘度的理论认识相符。
另外,我们还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的粘度下降。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能量,使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降低了液体的黏性和粘度。
这也是为什么在夏季高温天气下,液体更容易流动的原因。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液体粘度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浓度越高,粘度越大。
2. 液体粘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实验误差与改进:在本实验中,由于实验条件和仪器精度的限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例如,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对粘度产生影响,而实验中无法完全保证恒温水浴的稳定性,所以温度的测量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此外,由于粘度计的测定结果受到流动速度和液体表面张力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实验项目 温度控制和液体粘度的测定1、实验目的学会控制温度的基本方法,掌握恒温槽的使用技术。
2、实验原理物理化学的实验有许多是要求在恒温下进行的,为了在测定时保持温度不变,常使用恒温槽。
因恒温槽可使水浴恒温槽内所需的温度自动保持不变。
恒温槽能保持恒温的主要原理是靠温度控制器来控制恒温槽的热平衡。
当恒温槽对外散热而水温降低时,温度控制器就能使恒温槽的电热器通电而加热,加热到所需温度时,它又使电热器断电,停止加热,这样使水温基本保持恒定。
恒温槽所控制的温度上下波动范围越小越好(温度控制器的灵敏度,搅拌器的效率和各部件配置是否适当)。
一般控制温度的波动范围从±0.1℃到±0.01℃。
3、实验设备及各部件的介绍玻璃缸:直径约为36cm ,缸内盛水,并保持一定高度,这高度可调节的范围较广。
温度控制器:作用是当恒温槽内温度低于所需控制的温度时,它能自动使电流通过电加热器而加热,而当达到所需温度时,则能自动截断电流,停止加热。
温度控制器是根据体积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
控制器:首先按回差至所需的灵敏度上,然后按箭头按钮,当数字跳动时按数字至所需的数字,要上升按上三角,要下降按下三角键,至所需温度为止。
搅拌器:搅拌可使恒温槽内液体的温度较快地达到均匀一致,搅拌器由电动机转动之,电动机的转速可以用变阻器调节。
4、实验步骤(1) 装好恒温槽,玻璃缸内盛水。
(2) 调节玻璃缸内水温。
(3) 将水温加热到所需温度。
(4) 注意温度变化,查看工作、恒温指示灯,即恒温控制是否灵敏。
(5) 记下恒温时达到的最高温度(恒温指示灯表示停止加热),工作灯亮后所达到的最低温度(工作灯表示加热)。
max min 2f t t t -=t表示恒温槽所能控制的温度波动范围。
f(6)调温至恒温至所指定温度低1~2℃。
(7)让其自然跳动时从温度计上读取温度。
(8)以0.1℃的速度上升至所需温度。
(9)让其自动跳动6~8次记下每次跳动时的温度。
实验题目:不同温度下液体粘度的测定实验日期:2009年11月6日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恒温槽的原理、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学会调节恒温槽。
2、了解液体粘度的意义及测定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用乌氏粘度计测定无水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求算无水乙醇流动活化能。
二、实验原理:1、恒温技术:实验室普遍使用的恒温槽是一种常用的控温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当槽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自动停止加热。
故温度在微小区间波动,被研究体系在恒温水的包围中就被限制在所需温度上下微小区间。
2、液体粘度的测定:任何液体都有粘滞性,可由粘滞系数η表示。
η与组成液体的分子大小、形状、分子间作用力等有关。
本实验用毛细管流出法测液体粘度。
某温度下由泊萧叶公式η=πr4pt/(8LV) (7-25). η国际制单位是Pa×s, 1P=0.1Pa×s。
通常采用两种液体粘度公式做商求η。
即(7-29)η2=η1×p2t2/p1t1(7-30) 温度变化使分子间作用力发生改变,粘度也有变化,其关系为η=Aexp(Evis/RT) (7-31) 或Inη=InA+Evis/RT (7-32) 其中,Evis称为液体的流动活化能,以In对1/T作图得一条直线,斜率S=Evis/R故Evis=SR.三、实验操作步骤:1、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设定温度为28℃,并打开搅拌器等待水温达28℃。
2、测定25℃时无水乙醇流经乌氏粘度计毛细管的时间。
用夹子夹紧C管上的乳胶管吸气,将乙醇从D球、毛细管、E球抽至G球。
加紧B管之乳胶管,解去C管夹子,此时D球内部分乙醇流回F球,D球经C管与大气相通,毛细管末端即通大气。
解去B管夹子,B管内乙醇下落,当液面流经刻度a时,启动秒表计时,当液面降至b时,计时终止,这段时间就是ab间体积V的乙醇流经毛细管的时间ta。
重复操作2~3次,每次相差相差不超过0.5s,取平均值。
3、升高温度3℃,同上2步骤,测定该温度下乙醇流经毛细管的时间,如此测得4~5个数据。
实验一恒温槽调节及粘度的测定恒温槽调节及粘度的测定实验是化学基础实验中的一种,该实验涉及恒温槽的使用以及粘度的测定。
本文将对实验中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一、实验原理粘度是描述流体阻力特性的物理量,它是指液体流动时,流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阻力。
在该实验中采用的是旋转流变仪来测量液体的粘度。
旋转流变仪通过旋转粘度计,使样品在两个圆柱体上的剪切应力下发生形变,然后测量其形变的变化,从而计算出其粘度。
二、实验步骤1.将恒温槽插入电源插座,然后打开电源开关,插入温度探头,接通控制仪电源,并设置所需的温度。
2.将旋转粘度计插入旋转流变仪,并调整粘度计的高度,使其与底盘平行。
3.将试样装入旋转流变仪中的采样接口,并转动控制仪,按下开始键,使旋转粘度计旋转并产生剪切应力。
4.测量流量计的流量,记录时间,并用微量移液管将样品注入旋转粘度计中。
5.等待数据稳定,记录测量值,然后用试样剩余的样品进行重复测量。
计算平均值。
6.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并进行数据记录。
三、注意事项1.在实验中,试样必须完全填充旋转粘度计,并保证其在测试过程中保持稳定。
2.在测量时,应逐渐增加旋转粘度计的转速,以避免试样受到过大的剪切应力,导致测试结果的不准确。
3.在测试过程中应保证温度的稳定,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4.注意旋转流变仪的使用方法,并避免产生转动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5.在测量后,应及时清洗旋转粘度计,清除所有残留物。
总结:恒温槽调节及粘度的测定实验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实验。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温度稳定、样品装入、转速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在实验中保持良好的记录和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得到准确的测量值。
实验二十七温度控制和液体粘度的测定1、实验目的①学会控制温度的基本方法,掌握恒温槽的使用技术。
②学习使用奥氏粘度计测定液体的粘度。
2、实验原理许多物理化学实验,都必须在恒温下进行,为了在测定时保持温度不变,常使用恒温槽,因为恒温槽可使之温度自动保持不变,恒温槽的种类很多,实验室常用的为水浴恒温槽。
因对外散热而使水温降低时,温度控制器就使恒温槽的电热器通电而加热,待加热到所需温度时,它又使电热器断电,停止加热,这样使水温保持恒定。
恒温槽所控制的温度上下波动范围越小越好,这范围主要取决于继电器,温度调节器的灵敏性,搅拌器的效率和各部件配置是否适当,普遍控制温度的范围从±0.100℃致到0.01℃。
3、仪器玻璃缸、电加热器、电接式水银温度计、温度控制器(继电器)、搅拌器、刻度到0.1℃的温度计、SWQ智能数字恒温控制器。
现将各部件简述如下:玻璃缸:直径约36厘米,温度缸内通常盛水,并保持一定高度。
加热器:如果要求恒温的温度高于室温,则需要不断向槽中供给热量以补偿其向四周散失的热量;通常采用电加热器间歇加热来实现恒温控制,对加热器要求热容量小,导热性好,功率适当。
温度调节器:它的作用是当恒温槽的温度被加热泪盈眶或冷却到指定值时发出信号,命令执行机构停止加热或冷却;离开指定温度时则发出信号,命令招待机构继续工作。
这里我们介绍的是最常用的电接式水银温度计。
它与水银温度计不同,不能作为温度的指示器,只能作为温度的触感器。
电接式水银温度计是根据体积热胀冷缩的原理的制成的,其结构如图所示下部有一个水银球,毛细管内有两根接触丝,一根是固定的,直接与水银球内的水银连通。
另一根可随管外永久磁铁而旋转的螺杆升降,螺杆上有一指示铁与钨丝上升或下降,两根接触丝通过两根导线接到继电器中去。
调节温度时,先转动调节帽,使指示铁上端指示在比所需温度低1-2℃。
当加热至水银柱与上面的接触丝相接触时,则两根接触丝在水银内构成通路。
实验一恒温槽的装配及粘度的测定预习提问:1. 恒温槽由哪些部件组成?它们各有什么作用?2. 如何调节恒温槽到指定温度?3. 恒温槽恒温原理。
4. 影响恒温槽恒温性能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5.什么叫粘度?它的单位是什么?如何用一已知粘度的基准液体去测定另一种液体的粘度?6.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怎样?温度升高,粘度升高还是减小?7.若粘度计不垂直,对测定结果有如何影响?一. 实验目的:1.了解恒温槽的构造及恒温原理。
初步掌握其装配和调试的基本技术。
2.考察恒温槽灵敏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恒温槽的使用方法。
3. 了解粘度的概念,学会测定液体粘度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一)恒温原理:恒温槽的装置是多种多样的。
它主要包括下面的几个部件:1敏感元件,也称感温元件;2 控制元件;3 加热元件。
感温元件将温度转化为电信号而输送给控制元件,然后由控制元件发出指令让电加热元件加热或停止加热。
图1-1即是一恒温装置。
它由浴槽、加热器、搅拌器、温度计、感温元件、恒温控制器等组成,现分别介绍如下:图1-1 恒温装置1-浴槽2-加热器3-搅拌器4-温度计5-感温元件(热敏电阻探头)6-恒温控制器7-贝克曼温度计恒温槽的控温是通过电子继电器对加热器自动调节,当恒温槽因热量向外扩散等原因使体系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继电器迫使加热器工作,到体系再次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又自动停止加热。
通过搅拌器使热量均匀。
恒温控制器在控温的同时,精确地反应了被控温部位的温度值。
其简图如下:图1-2 恒温原理简图灵敏度是衡量恒温槽性能的主要标志。
恒温槽灵敏度t=±(t1–t2)/2 其中t1为波动的最高温度,t2为波动的最低温度图1-3灵敏度的温度——时间曲线(a) 表示恒温槽灵敏度较高;(c)灵敏度较低;(b)表示加热器功率太大;(d)表示加热器功率太小或散热太快。
(二)毛细管法测定粘度的实验原理液体粘度的大小,一般用粘度系数η来表示。
恒温槽的使用及黏度的测定实验报告1. 引言哎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像科学家专用的东西——恒温槽!别担心,这可不是冰箱的亲戚,而是一个让咱们可以在稳定的温度下做实验的小玩意儿。
说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问:恒温槽和黏度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从咱们的实验说起啦。
1.1 什么是恒温槽?简单来说,恒温槽就是一个能够保持恒定温度的设备。
就像你夏天想喝冰水,冬天想喝热汤,它都能满足你!在实验中,我们需要精确的温度来测量液体的黏度,因为温度变化会影响液体的流动性。
没错,就像你早上起床懒洋洋的样子和喝了咖啡后的状态完全不同。
1.2 为什么测定黏度?黏度是液体流动的“难易程度”,想象一下蜂蜜和水的区别,前者流动得慢,后者流淌得快,都是黏度在作怪。
了解液体的黏度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还在工业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石油、化工等等。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做好实验,先得了解好这些基础知识。
2. 实验准备好啦,接下来咱们就进入实验环节,准备工作可不能马虎。
首先,我们需要一台恒温槽,最好是那种看起来高大上的那种,心里也有底气嘛!接着,准备一些不同的液体样本,比如水、油和蜂蜜。
哦对了,别忘了温度计和测量黏度的设备,这可是你手里的“法宝”哦!2.1 恒温槽的设置把恒温槽调到你需要的温度,比如25摄氏度,记得要等它稳定下来,这就像你要等水开了才能泡茶,别急呀。
然后把准备好的液体样本放进恒温槽,心里想着:“这一切都会很顺利!”2.2 进行测量温度稳定后,开始测量液体的黏度。
可以用流动法、旋转法等多种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要是你用流动法,那就像在玩滑梯,观察液体滑下去的速度;要是用旋转法,就像在旋转木马上看别的小伙伴的反应。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科学的舞会,真是妙趣横生!3.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束后,咱们来分析一下结果。
看看不同液体的黏度差异,有的流得飞快,有的则慢得像个老奶奶。
举个例子,水的黏度低,流动性强,而蜂蜜就慢得让人急得抓耳挠腮,哈哈。
实验一恒温槽的调节及液体粘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恒温槽的调节;2.掌握液体粘度测定的一种方法,测定乙醇的粘度。
二、实验原理粘度是流体的一种重要性质。
它反映了流体流动与各点流速不同而产生的剪切应力大小。
液体粘度的大小,一般用粘度系数(η)表示。
当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粘度时,则可通过泊肃叶(Porseuiue)公式计算粘度系数(简称粘度)η=πPr4t/8VL式中:V——在时间t内流过毛细管的液体体积;P——管两端压力差;r——管半径;L——管长在SI单位制中粘度单位为(Pa·s)。
按上式由实验来测定液体的绝对粘度是件困难的工作,但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如水)的相对粘度则是简单实用的,在已知标准液体的绝对粘度时,即可算出被测液体的绝对粘度。
设两种液体在本身重力作用下分别流经同一毛细管,且流出的体积相等,则η1=π P1r4t1/8VLη2=πP2r4t2/8VL从而η1 / η2=P1t1/P2t2式中P=ρgh; ρ——液体密度;g——重力加速度;h——推动液体流动的液位差;如果每次取用试样的体积一定,则可保持h在实验中的情况相同。
因此,η1 / η2=ρ1t1/ρ2t2已知标准液体的粘度和它们的密度,则被测液体的粘度可按上式算得。
三、仪器和试剂恒温槽1套、乌氏粘度计1支、20ml移液管2支、秒表1块、玻璃砂漏斗(3#)2个、洗耳球1个、MD-I型上皿式电子台秤1台、乙醇四、实验步骤1. 调节恒温槽温度为25.00±0.05℃:将恒温槽各部件装置妥当。
打开电源开关,调节搅拌速度;设置“目标温度”为25℃,按下“移位/加热“按键,加热器开始工作。
将待测区域温度持续加热到“目标温度”,至“当前温度”所显示的值稳定。
2. 用洗液及蒸馏水洗净粘度计,然后烘干。
3. 将粘度计的B、C两管上端分别套上一段乳胶管,然后垂直放入恒温槽并使球G没入水中,固定好,调节搅拌器使转速适中,不要产生剧烈振动,安装好后,乌氏粘度计用移液管吸取20ml 待测溶液(经3#玻璃砂蕊漏斗过滤过)从A管加入粘度计,恒温15分钟。
恒温槽的调配与粘度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恒温槽的调配原理;2. 理解液体的粘度测定方法;3. 了解恒温槽粘度测量实验的步骤和原理。
二、实验原理恒温槽可以控制温度,使液体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保持一定的浓度。
测定液体的粘度是以恒温槽作为基础的,以提供实验所需的恒定温度并保证液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浓度一致。
粘度是液体中分子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用量子化学可以突破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分析液体粘度的不同温度依赖性,从而推导出具有统一关系的计算数值。
三、实验步骤1. 选择测量液体及温度:先准备一定比例的液体,并利用恒温槽调节至需要的温度,一般室温为25°C,温度的调节应该精细,使室温保持在所选择的温度。
2. 安装测量仪器:需准备一台质量流量计,安装该计所指定的传感器用于流量测量;一台压力表用于测量液体的静压,油泵及控制阀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动速度,采用恒流泵可以使得流量不变。
3. 测量粘度:通过质量流量计对液体的流量进行测量,以及压力表来测量液体的静压,从而可以提供准确的粘度数据。
四、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实验过程中,液体温度的稳定维持在了25°C,由质量流量计和压力表得出的粘度值为2.2mPa·s。
2.结果表明,通过使用恒温槽对液体静止状态,可以准确测量和衡量出液体的粘度,这一实验验证了恒温槽粘度测量实验的正确性。
可以利用恒温槽测量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为粘度参数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五、总结本次实验利用恒温槽来测量液体的粘度,实验的过程比较简单易行,实验设备相对来说需要的费用也不是很高,这种实验方法可以准确的测量液体的粘度,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11实验一 恒温槽性能测试和粘度测定一、 实验目的1.了解恒温槽的构造及恒温原理,初步掌握恒温槽的装配、调节和使用。
2.绘制恒温槽的灵敏度曲线,学会分析恒温槽的性能。
3.测定乙醇的粘度。
二、 基本原理1.恒温槽恒温的原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折射率、粘度、蒸气压、表面张力、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等都与温度有关。
许多物理化学实验须在恒温下进行。
一般常用恒温槽来控制温度维持恒温,图1-1就是本实验用的恒温装置。
它由浴槽,加热器、搅拌器、温度计、感温元件、恒温控制器等组成。
现分别介绍如下:(1)浴槽:通常采用玻璃槽以利观察,其容量和形状视实验需要而定。
本实验采用10升圆形玻璃缸,浴槽内的液体用蒸馏水。
(2)电加热器:本实验要求恒温槽的温度为30度。
由于高于室温,则需不断向槽中供给热量补偿其向四周散失的热量。
供给热量的方式是用电加热器间歇加热来实现恒温。
(3)搅拌器:加强液体介质的搅拌对保证恒温槽温度均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用可调速的电动搅拌器。
(4)温度计:用1/10℃温度计作为观察温度用。
为测定恒温槽的灵敏度,可用1/10℃温度计。
(5)感温元件:它是恒温槽的感觉中枢,是提高恒温槽精度的关键所在。
其作用是当恒温槽的温度被升高到指定值时发出信号,命令执行机构断开加热电路,加热器停止加热,低于指定温度时则发出信号,命令执图1-2图1-1行机构导通加热电路。
本实验感温元件是接触温度计或称水银温度计,接触温度计的构造如图1-2所示,它与水银温度计不同之处在于毛细管中悬有一根可上下移动的金属丝。
从水银球也引出一根金属丝再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接触温度计上部装有一根可随管外永久磁铁而旋转的螺杆,螺干上有一标铁与毛细管中的金属丝(钨丝)相连,钨丝下端所指的位置与上端标铁所指的位置相同。
它依靠顶端上部的一块磁铁来调节钨丝的上下位置。
当旋转磁铁时,就带动内部螺旋杆转动,使标铁上下移动,水银球和螺干引出的两根线作为导电和断电用。
大学化学实验II实验报告(物理化学实验部分)学院:资环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境131班姓名杨丽萍学号1308100064 同组人王程日期2015年4月1日指导教师谭蕾成绩实验名称液体黏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恒温槽的使用,了解其控温原理。
2.了解黏度的物理意义,掌握用奥氏黏度计测定液体黏度的方法。
仪器及试剂奥氏黏度计1支;数字式恒温槽一套;手机秒表;10ml移液管2支;洗耳球1个。
实验原理1.液体粘度的测定当液体受到为例作用产生流动时,在流动着的液体层之间存在着切向的内部摩擦力。
液体内摩擦力的大小f的大小与两液层的接触面积A和法向速度梯度dzdv成正比,即dzdvAη=f(1)式中,比例系数η称为粘度系数(或粘度)。
可见,液体的粘度是内摩擦力的度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粘度的单位为N m-2 s,即Pa s(帕秒),习惯上常用P或cP 来表示。
本实验利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的粘度,其装置为奥氏粘度计,结构如图。
液体在毛细管内因重力而流出时遵从泊肃叶公式,即Vlptr84πη=(2)式中。
p=pgh,是液体的静压力;t为流经毛细管的时间,r为毛细管半径;l为毛细管的长度;V为时间t内经过毛细管的液体体积。
直接由实验测定液体的绝对粘度是比较困难的,通常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如水)的相对粘度,奥氏粘度计结构图通过已知标准溶液的粘度就可以得出待测液体的绝对粘度。
设待测液体1和标准液体2在重力作用下分别流经同一只毛细管,且持续流出的体积相等,则有Vlthgr81141=ρπηVlthgr82224ρπη=从而得21tt2121=ρρηη(3)实验步骤1.调节恒温槽水浴温度恒定在(25±0.10)℃,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三组最高,最低温度。
2.将奥氏粘度计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取10mL无水乙醇从奥氏粘度计宽口加入粘度计中,最后放入恒温槽水浴中恒温5min。
3.用洗耳球从奥氏粘度计窄口一端将溶液吸至奥氏粘度计刻度线以上约2~3cm处,放开洗耳球使其依靠重力自然下流。
荆楚理工学院化工与药学院实验报告姓名 学号 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成绩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日期2013.10.18 指导老师 实验题目:恒温槽调试及液体粘度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1.熟悉恒温槽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乌氏粘度计测量液体的粘度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粘度计、移液管、秒表、吸耳球、无水乙醇、蒸馏水、玻璃恒温槽水浴(型号:ZH-2B )三、实验原理1.液体的粘度及其测定的原理液体粘度的大小一般用粘度系数η表示,若液体在毛细管中流动,则可通过波华须 尔公式计算粘度系数:VLtr 84P =πη按上式由实验来测定液体的绝对粘度是件困难的工作,但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如水)的相对粘度则是简单和适用的。
在已知标准液体的绝对粘度时,也可算出被测液体的绝对粘度。
设两种液体在本身重力作用下分别流经同一毛细管,且流出的体积相等, 则 VLt r 8224P =πη从而得221121t t ρρηη=如果每次取用试样的体积一定,则可保持在实验中情况相同。
因此:已知标准液体的粘度,则被测液体的粘度可按上式算得。
2.恒温槽控温原理恒温控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物质的相变点温度来获得恒温,但温度的选择受到很大限制;另外一类是利用电子调节系统进行温度控制,此方法控温范围宽、可以任意调节设定温度。
恒温槽是实验工作中常用的一种以液体为介质的恒温装置,根据温度控制范围,可用以下液体介质:-60度~30度用乙醇或乙醇水溶液;0度~90度用水;80度~160度用甘油或甘油水溶液;70度~300度用液体石蜡、汽缸润滑油、硅油。
恒温槽是由浴槽、电接点温度计、继电器、加热器、搅拌器和温度计组成,具体装置示意图见图课本P338。
继电器必须和电接点温度计、加热器配套使用。
电接点温度计是一支可以导电的特殊温度计,又称为导电表。
当温度升高时,毛细管中水银柱上升与一金属丝接触,两电极导通,使继电器线圈中电流断开,加热器停止加热;当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与金属丝断开,继电器线圈通过电流,使加热器线路接通,温度又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