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9
实验一刀具几何角度测量
实验指导书
一.刀具几何角度测量的意义、目的
刀具的几何角度是构成刀具的重要参数,也是切削过程的重要参数。
通过刀具角度的测量,对理解切削过程、刀具形状及各个角度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能使同学进一步掌握万能角度尺的使用,增强感性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要求
1.人员要求
①.在充分阅读指导书后方可进行测量;
②.实验每3人一组,两人测量,一人记录;
③.测量人员必须掌握万能角度尺的使用要领;
2.测量要求
①.检查量具是否有合格证;
②.加成附加是否齐全.;
③.注意使用时不能损坏量具;
三.实验过程
1.记录人员
(1)、按刀具实物画出草图;
(2)、画出切削刃剖面图;
(3).按测量人员测量结果记录数据;
2.测量过程
(1).测量刀杆尺寸;
(2).测量刃倾角;
(3).测量刀尖角;
(4).测量后角;
(5).测量主偏角;
(6).测量付偏角;
四、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完整地刀具图纸;
2、写出实验总结。
实验一 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测量车刀几何角度的方法及仪器使用。
2.加深对车刀几何角度的定义和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使用车刀量角台,测量给定外圆车刀的前角γo 、后角α 0 、主偏角K r 和副偏角'r K ,并将测量结果记入实验报告;了解刃倾角λs 定义和作用。
2.每人测两把车刀,切断刀和外圆各一把。
~⒊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车刀简图,并回答问题。
87摇 臂 轴定位螺钉序号名 称车 刀 量 角 台序号名 称底 盘支 脚小 刻 度 盘工 作 台导 条小 指 针指 针转 动 轴螺 钉螺 钉 轴大 刻 度 盘大 指 针升 降 螺 母滑 体立 柱定 位 块图1 BR-CLY车刀量角仪2、所配车刀规格:~配四把车刀:400车刀(车外圆、平端面、倒角)、900车刀(精车刀、车外圆、平端面)、750车刀(精车刀、车外圆、平端面)、切断刀(切断、切槽)。
精度:7~8级左右四、车刀量角台结构介绍与测量方法l.量角台的主要测量参数及其范围车刀量角台能够测量主剖面和法剖面内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及刃倾角。
测量范围:前角测量范围0-45度后角测量范围0-30度刃倾角测量范围0-45度主(副偏测量范围0-45度。
外形尺寸(㎜) 185×250×2402.车刀量角仪的使用方法(以40°外圆车刀为例){(1)测量主偏角:主偏角是在基面上测量的主切削刃与车刀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测量时,车刀放在工作台上,用刀台的侧面和底面定位。
此时刀台底面表示基面,刀台侧面表示车刀轴线,量刀板正面表示车刀进给方向。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矩形工作台,同时推动车刀沿刀台侧面(紧贴)前进,使主切削刃与量刀板正面密合。
此时工作台指针指向盘形工作台上的刻度值即为主偏角。
(如图所示)》!|@(2)测量副偏角:副偏角是在基面上副切削刃与车刀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测量时逆时针方向旋转盘形工作台,同时推进车刀使副切削刃与量刀板正面贴紧读出的刻度值即为副偏角。
目录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二车床三箱结构认识实验三滚齿机的调整与加工实验四机床工艺系统刚度测定实验五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2 学时)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刀具几何角度及各参考坐标平面概念的理解;2、了解万能量角台的工作原理,掌握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方法;3、学会刀具工作图的表示方法.二、实验设备1、万能量角台一台.2、测量用车刀若干把.三、实验原理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是使用刀具角度测量仪完成的,刀具角度测量仪即万能量角台的测量原理如图1—1所示,立柱式万能量角台主要由台座、立柱、垂直升降转动套、水平回转臂、移动刻度盘和指度片等零件组成。
松开侧锁紧螺钉,可使垂直升降转动套带动水平回转臂上下移动,松开前锁紧螺钉,可使水1。
台座 2。
立柱 3.前锁紧杆 4.滑套 5. 侧锁紧螺杆 6.挡片 7.水平转臂 8。
挡片 9。
移动刻度盘10。
指度片 11。
紧固螺钉 12.定位销钉图1-1 万能量角台示意图平回转臂和移动刻度盘绕水平轴转动。
移动刻度盘可沿着水平回转臂上的水平槽水平移动,并根据测量需要紧固在某一确定位置。
指度片可绕螺钉销轴转动,其底部靠近被测量的表面,指针指示测量角度.用上述这些零件位置的变动,即可实现各参考平面内刀具角度的测量。
测量时,刀具放在台座上,以刀杆的一侧靠在两定位销内侧定位。
四、实验内容1)测量主偏角滑套上的“0”刻度对准立柱上的标定线,测量时只可上下移动,不得转动。
转动水平回转臂,使其上的“0”刻度线对准滑套上的标定线。
调整测量指度片,使指度片的底面与主切削刃重合,制度片的指针所指的角度为主偏角. 2)测量负偏角方法同上,只是让指度片的底面与副切削刃重合,指针所指读数为负偏角. 3)测量前角滑套上的“0”刻度对准立柱上的标定线后,再把滑套相对于标定线顺时针转动一个主偏角的余角,转动水平回转臂,使水平回转臂上的“90”刻度线对准滑套上的“90”刻度线,调整指度片,使指度片的底面与前刀面重合,制度片的指针所指的角度为。
刀具几何角度测量实验刀具的几何角度是影响切削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切削刃角、前角、后角、楔角等。
因此,准确地测量刀具的几何角度对于保证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半径刀具的几何角度来了解刀具的基本几何特征。
1. 实验原理(1) 切削刃角:指刀刃与切削方向所成的角度。
(2) 前角:指在刀具作用于工件前,前侧刀面与工件表面所成的角度。
(4) 楔角:指刀子锋利部位顶点的前后切割刃所组成的夹角。
2. 实验设备测量半径刀具的实验设备包括:精密圆柱度千分尺、台式显微镜、减速器、圆度测量平台。
3. 实验过程(1) 切削刃角的测量先将刀具置于圆度测量平台上,用微调螺丝调试使得其保持水平状态。
接着,将显微镜放在刀具的边沿位置,通过目视读数法测量出刀刃与显微镜中一条直线之间的夹角。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时需要注意观察刀刃切口的角度,尤其要避免不同部位所测得的切口角度的差异,以免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
(2) 前角、后角的测量将刀具置于台式显微镜的中心位置,保证其与显微镜的光路垂直,然后在显微镜下观测刀具前、后侧刃面与工件的沿径向的加工角度。
该实验需要不断转动刀具,在不同的角度下观测,以保证测量结果最为准确。
(3) 楔角的测量取平面度千分尺,在其上端夹入刀具刃口,然后将其与刀具的标准位置进行比较,读取其上端和下端所测得的读数差值,即为楔角。
4.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观察和分析刀具各项几何特征,了解切削刃角、前角、后角、楔角等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例如,切削刃角的大小会影响切削面的质量,前角的大小会对切削力产生重要影响,后角的大小会对削屑排出产生影响,而楔角则直接关系到刀具的锋利度和持久性等方面。
总之,刀具的几何角度测量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加工技术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每一个步骤,并保证遵守严格的安全规范,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刀具几何角度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刀具几何角度测量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刀具几何角度来了解刀具的性能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实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测量仪器进行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切削角、主偏角和微观前后角对切削力和面粗糙度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调整刀具几何角度来优化加工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引言:刀具是机械加工中关键的工具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刀具几何角度作为刀具的重要性能参数,包括切削角、主偏角、微观前后角等,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刀具几何角度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测量仪器进行几何角度的测量与分析。
实验方法:本实验使用一台光学显微镜和测量仪器对刀具进行测量,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准备刀具及测量仪器:选择一把常用平面铣刀、高感度液压感应测力仪、三次元测量仪和激光扫描显微镜等测量仪器。
2. 测量几何角度: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测量仪器对刀具的切削角、主偏角、微观前后角等几何角度进行测量和记录。
3. 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切削角、主偏角、微观前后角等几何角度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加工情况进行讨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1. 切削角对切削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切削角变大时,切削力也相应地增大。
2. 主偏角对刀具的刃口强度和切削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当主偏角变大时,刀具的刃口强度会相应变弱,加工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3. 微观前后角是影响切削力和面粗糙度的重要因素,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加工过程产生影响。
结论:通过对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与分析,我们发现,刀具几何角度对切削力、面粗糙度和加工效果均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实际加工中需要加以注意和调整,以便更好地利用刀具的性能优势,优化加工效果。
此外,我们也认识到,几何角度的测量和调整对提高刀具性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测量进一步熟悉车刀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加深理解车刀的各标注坐标系平面及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
2.了解车刀量角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学会使用量角仪测量车刀标注角度。
3.测量给定车刀的几何角度,并将测得的几何角度填入表1格中。
二、实验设备与装备1.仪器 车刀量角仪。
2.测量用车刀 75O直头车刀、90O偏刀、切断刀、大刃倾角车刀。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实验前应熟悉车刀量角仪结构与使用方法。
找到各刻度盘的零位以及各活动件的调整锁紧螺母。
(2)要测量某一车刀角度时,首先应规定一个假定走刀方向,即要先辩明车刀的主、副切削刃及前、后刀面,以确定需要测量角度的位置。
然后将车刀放在转动平台上,左或右侧面靠在活动尺的侧面上。
(3)测量角度的顺序通常先测偏角,再测刃倾角,继而测前角、后角。
这样调整方便,也可提高工作效率。
即测量顺序为:主切削刃: K r——λs——α0——γ0。
副切削刃: K r’——λs’——αO’——γO’。
2.实验步骤测量75O直头车刀、90O偏刀、45O弯头车刀及切断刀主、副切削刃主剖面系中的基本角度。
记录所测得角度值,注意刃倾角的正负方向。
四、实验报告内容1.实验设备与装备列出实验中所用设备与装备。
2.实验记录列表示出主剖面参考系的基本角度,如表1所示。
切断刀、外圆车刀的主切削刃:K r——λs——αO——γO。
副切削刃: K r’——λs’——αO’——γO’。
表1主剖面参考系的基本角度(°)序号车刀名称γOαO K r K r′λsαO′1外圆车刀2切断刀K rL′K rR′λsαOL′αOR′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1)分析车刀γO=γs的条件。
(2)分析实验产生的误差及其原因。
实验一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熟悉几种常用车刀(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的几何形状,分别指出其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和刀尖;2.掌握车刀标注角度的参考平面,静止坐标系及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3.掌握量角台的使用方法;4.通过车刀角度的具体测量,进一步掌握车刀角度的概念,为学习其他刀具打好基础。
二、实验设备1.刀具: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等。
2.刀具角度测量仪器:量角台等。
三、实验内容用量角台测量几种常用车刀(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的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后角、副后角、刃倾角等。
四、实验步骤按照车刀实物,观察、研究其结构,辩明切削部分各面及几何角度。
量角台的结构如图所示。
图量角台实物及其示意图1—定位板;2 —台面;3 —螺钉;4 —指针;5 —螺帽;6 —旋钮;刻度盘7可籍螺帽5在立柱11上移动,指针4可用螺钉3固定在刻度盘上,可以绕螺钉中心移动,指针的“ A”和“B”两个测量面互相垂直,当指针对准刻度盘上的零线时,“ A”面与量角台的台面垂直,“ B”面平行于量角台的后面。
测量时,车刀安放在定位板1上,台面刻度盘用来测量主、畐9偏角。
小刻度盘10用于测量法向角度。
图主偏角的测量图刃倾角的测量测量主偏角时(图),按照安装位置将车刀放在定位板上,转动定位板,使指针平面与主切削刃选定点相切,此时台面刻度盘上指示的转动度数即为主偏角的数值。
同理可测出副偏角。
测量刃倾角时(图),使指针平面与切削刃在同一方向内,将测量面“B与主切削刃相重合,即可读出的数值。
测量前角时(图),转动定位板,使刻度盘位于车刀主剖面上,转动指针测量面“B”与车刀的前刀面重合,此时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的度数,即为前角的数值。
测量后角时(图),使车刀保持在测量前角时的位置上,只需转动指针,将指针测量面“ A”与车刀的后刀面重合,即可读出的值。
同理可测出副后角的数值。
7—刻度盘; 8 —弯板;9 —小指针;10—小刻度盘; 11—立柱法剖面前角和后角的测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验类别:实验实验学时:6 学时工业制造学院实验一 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车刀几何角度、参考平面等概念的理解,掌握测量车刀标注角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车刀角度并根据测量结果绘出车刀工作图。
二、实验内容:1、基本掌握车刀量角台的原理、操作方法;2、掌握车刀刀具角度标注的参考系及角度的标注;3、正确地测量车刀的角度;4、了解不同参考系刀具角度换算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步骤及要求:1、实验条件:. 1)、车刀量角台 2)、车刀车刀量角台(图1—1)简介图1-1所示,回转工作台式量角台主要由圆盘底座1、2、活动底座3、定位块4、大指针5、大扇形板6、立柱7、螺母8、锁紧螺母9、小指针10、小扇形板11等组成。
圆盘底座底盘1周边左右各有1000刻度,用于测量车刀的主偏角和副偏角,活动底座3可绕底座中心在零刻线左右1000范围内转动;通过底座指针2读出角度值;定位块4可在活动底座上平行滑动,作为车刀的基准;大指针5由前面、底面、侧面三个成正交的平面组成,在测量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可分别用以代表主剖面、基面、切削平面等。
大扇形板6上有正负450的刻度,用于测量前角、后角、刃倾角,通过大指针5 的指针指出角度值;立柱7上制有螺纹,旋转升降螺母8就可以调整测量片相对车刀的位置。
参考系(1)切削平面-----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点并与工件加工表面相切的平面。
(2)基 面-----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
(3)正交平面-----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点并与主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垂直的平面。
标注角度(1)在正交平面参考系内标注的角度 前角-----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图 1-1 量角台的结构后角-----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2)在基面参考系内标注的角度 主偏角---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刀具几何角度的认识及测量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量车刀几何角度的方法。
2. 进一步理解车刀各几何角度的定义及其标注方法。
3. 认识端铣刀、麻花钻、铰刀、扩孔钻、齿轮滚刀等典型刀具的角度。
二、实验要求1.熟悉所给的车刀结构和万能车刀量角台的使用方法。
2.用万能车刀量角台测量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γo、αo、λs、κr、κr’、αo’3.绘图表示所给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
4.观察了解实验中所用各种典型刀具的刀具结构和角度。
图1 万能车刀量角台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万能车刀量角台的使用方法本实验所用万能车刀量角台结构如图1所示。
测量每个角度时,应首先利用量角台的可调部分找到度量平面位置和构成该角的平面(或直线)的位置。
本量角台有紧固手柄2和8。
本体3上有B、A刻线,可分别与立柱4的垂直刻线5和回转盘6 的任意刻度重合。
松开手柄2,可使本体3连同刻度板9一起绕立柱4 的轴线回转,还可以将刻度板调到适当高度。
松开手柄8,可使回转盘6连同刻度板一起绕水平轴线回转。
刻度板还可在支撑板7的水平槽内滑动。
在底座1的上方,刻度板可调到任意位置,即可调到与底座的顶面(刀杆定位面)平行,也可以调到与底座顶面垂直或斜交。
刻度板所在平面,可用来代表所测量角度的度量平面(基面,切削平面,主剖面——即正交平面)。
指度片10可绕其轴在刻度板上转动,其作用是用来指示所测角度的值。
刻度板每格为2°。
当刻度板位于主剖面(正交平面)位置,而指度片尖端对准刻度板0°刻线时,此时指度片E边和F(或F’)边分别平行和垂直于底座顶面,即E边代表基面,F(或F’)边代表切削平面。
若将E、F(或F’)的任意一边与被测刀面或刀刃贴合(以不漏光为限)时,即可按定义测得所需的角度值。
可见,指度片上的E或F(或F’)边在0°位置和它与刀面或刀刃贴合时的位置,分别代表了构成所测角度的两个平面(或两条直线)。
底座上有两个定位销11,在测量主偏角和副偏角时,是用来对刀杆侧面定位的。
实验一 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测量车刀几何角度的方法及仪器使用。
2.加深对车刀几何角度的定义和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使用车刀量角台,测量给定外圆车刀的前角γo 、后角α 0 、主偏角K r 和副偏角'r K ,并将测量结果记入实验报告;了解刃倾角λs 定义和作用。
2.每人测两把车刀,切断刀和外圆各一把。
⒊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车刀简图,并回答问题。
三、仪器及工具
图1 BR-CLY 车刀量角仪
87
摇 臂 轴定位螺钉序号
名 称
车 刀 量 角 台
序号
名 称
底 盘支 脚小 刻 度 盘工 作 台导 条小 指 针指 针转 动 轴螺 钉
螺 钉 轴大 刻 度 盘大 指 针升 降 螺 母滑 体立 柱定 位 块
2、所配车刀规格:
配四把车刀:400车刀(车外圆、平端面、倒角)、900车刀(精车刀、车外圆、平端面)、750车刀(精车刀、车外圆、平端面)、切断刀(切断、切槽)。
精度:7~8级左右
四、车刀量角台结构介绍与测量方法
l.量角台的主要测量参数及其范围
车刀量角台能够测量主剖面和法剖面内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及刃倾角。
测量范围:前角测量范围0-45度后角测量范围0-30度
刃倾角测量范围0-45度主(副偏测量范围0-45度。
外形尺寸(㎜) 185×250×240
2.车刀量角仪的使用方法(以40°外圆车刀为例)
(1)测量主偏角:主偏角是在基面上测量的主切削刃与车刀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测量时,车刀放在工作台上,用刀台的侧面和底面定位。
此时刀台底面表示基面,刀台侧面表示车刀轴线,量刀板正面表示车刀进给方向。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矩形工作台,同时推动车刀沿刀台侧面(紧贴)前进,使主切削刃与量刀板正面密合。
此时工作台指针指向盘形工作台上的刻度值即为主偏角。
(如图所示)
(2)测量副偏角:副偏角是在基面上副切削刃与车刀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测量时逆时针方向旋转盘形工作台,同时推进车刀使副切削刃与量刀板正面贴紧读出的刻度值即为副偏角。
(如图所示)
(3)测量刃倾角:刃倾角是在切削平面上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
量出主偏角后,工作台位置不变,旋松定位螺钉,逆时针方向旋转升降螺母,微升量角器,并微推进车刀,使量刀板底面对准并紧贴在主切削刃上,量刀板指针在量角器刻度上读数既为刃倾角。
(如上图所示)
:前角是在主剖面内测量两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4)测量前角0
测量时,在滑移刀台上定好位的车刀随盘形工作台逆时针方向选择主偏角
值Kr,此时量刀板在前刀面上的投影即表示主剖面的方向,量刀板底面与
前刀面贴紧时所转过的度数即为前角角度值。
(如图所示)
测量前角
(5)测量后角0 :后角也是在主剖面内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车刀的定位与测前角相同,只是使量刀板的侧面与车刀的后刀面贴紧,此时量刀板所转的角度即为后角角度值。
(如图所示)
测量后角
(6)测量法剖面系车刀几何角度:测量法剖面系车刀几何角度时,主偏角、刃倾角、副偏角均与测主剖面车刀角度的原理与方法相同。
只是在测量法前角与法后角时,应旋松螺钉轴,旋转摇臂,按刃倾角正负值顺(逆)时针方向旋转刃倾角值后,固紧螺钉轴即可按法前角和法后角定义分别测出。
车刀几何测量实验报告一、车刀角度测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