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表填表介绍综合
- 格式:ppt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8
第一部分:简介1.1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表在历次我国人口普查中,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被认为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次。
在当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人口普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第二部分:评估和分析2.1 数据的深度和广度人口普查数据的深度和广度主要体现在数据的维度和内容上。
1982年的人口普查登记表详细记录了我国国民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芳龄、籍贯、职业等基本人口特征。
普查还包括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等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数据,这些数据为研究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维度和内容。
2.2 数据的重要性和应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表的数据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
政府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精准的人口政策制定,包括计划生育、教育资源配置、医疗服务等方面。
学术界和社会研究机构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深入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促进学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第三部分:撰写文章3.1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表:数据的深度和广度》在1982年的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表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人口数据的关注和重视。
这次人口普查的深度体现在其包括的人口特征维度上,不仅仅记录了人口的基本特征,还包括了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数据,比如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
这为政府制定精准的人口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3.2 数据的广度也是这次人口普查的一大特点。
从全国范围到各个省市县,都进行了详尽的登记,形成了庞大的数据资源。
这些数据不仅为国家政策提供了依据,也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
3.3 这些数据在当时对于政府的政策制定和社会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今,回顾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我国社会结构和人口发展状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借鉴和研究价值。
第四部分:个人观点和总结4.1 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数据资源,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表在当时和现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的填写(doc 10页)附件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填表说明一、调查对象本次试点的调查对象为选中调查小区或自然村内的全部人口。
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既调查家庭户,也调查集体户。
调查对象包括两部分人,(1)户口在本户的人;(2)户口不在本户,但调查时点前一晚(2007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户的人。
二、调查的标准时间本次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7年11月1日0时,现场登记时间为2007年11月5日至8日。
三、调查表的填写方法1、调查表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2、有标准答案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圈填,每个问题圈填一个标准答案。
没有标准答案的项目,用文字或阿拉伯数字据情填写。
3、调查表以户为单位填写。
每本调查表可以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按人数需要增加调查表。
增加的调查表只填写本户地址、户编号和按人填写的项目。
增加的调查表上的户编号应与本户第一张表上的户编号相同。
4、调查表填写按本户地址、户记录、人记录的顺序进行。
先填写封面的本户地址,然后填写户记录,填写完户记录,再逐人填写人记录。
本户地址填写本户所在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调查小区的名称。
5、调查员每填完一户,要将调查表中各项填报的内容向申报人宣读,核对无误后,由申报人和调查员分别签字。
调查员还要填写入户登记的日期。
四、《调查表》指标解释(一)按户填报的项目按户填报的项目要求所有的户(家庭户和集体户)都填报。
H1.户编号-填写《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编号”。
1、与人口变动调查省级样本重复的小区,正式姓名的可填小名或某某氏,但不能填笔名、代号等。
婴儿未起名的,可填“未取名”。
R2.与户主关系-指被登记人与本户户主的关系。
调查员根据申报人的回答据情圈填。
申报人不是户主的,注意在圈填时,不要将某人与申报人的关系,错填为与户主的关系。
本项目设有十个标准答案:0.户主。
按家庭日常生活习惯确定户主。
普查表填写说明一、普查表的种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分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四种表。
二、标准时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
普查员在掌握普查标准时点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2020年11月1日零时以后出生的人不登记;2020年11月1日零时以后死亡的人仍要在普查短表中登记。
(二)2020年11月1日零时以后居住地发生变化的人,仍在原居住地登记。
三、普查对象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一)普查短表和普查长表的普查对象具体是指2020年10月31日晚住本普查小区的人,以及户口登记在本普查小区但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本普查小区的人。
1.2020年10月31日晚住本普查小区的人,无论其户口登记在何处。
2.户口登记在本普查小区,但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本普查小区的人,无论其外出时间长短、外出原因如何。
(二)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普查表的普查对象具体是指2020年10月31日晚住本普查小区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三)死亡人口调查表的登记对象具体是指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本普查小区的死亡人口。
四、登记原则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
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集体户以一个住房单元为一户进行普查登记。
为便于理解登记对象,并考虑到普查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普查员在入户登记时可采取以下方式询问住户:应在您家普查登记的人包括:•2020年10月31日晚住在您家里的人。
•经常居住在您家,由于临时出差、探亲、旅游或值夜班等原因,2020年10月31日晚未住在您家的人(视为2020年10月31日晚住在您家)。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的填写(doc 10页)附件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填表说明一、调查对象本次试点的调查对象为选中调查小区或自然村内的全部人口。
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既调查家庭户,也调查集体户。
调查对象包括两部分人,(1)户口在本户的人;(2)户口不在本户,但调查时点前一晚(2007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户的人。
二、调查的标准时间本次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7年11月1日0时,现场登记时间为2007年11月5日至8日。
三、调查表的填写方法1、调查表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2、有标准答案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圈填,每个问题圈填一个标准答案。
没有标准答案的项目,用文字或阿拉伯数字据情填写。
3、调查表以户为单位填写。
每本调查表可以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按人数需要增加调查表。
增加的调查表只填写本户地址、户编号和按人填写的项目。
增加的调查表上的户编号应与本户第一张表上的户编号相同。
4、调查表填写按本户地址、户记录、人记录的顺序进行。
先填写封面的本户地址,然后填写户记录,填写完户记录,再逐人填写人记录。
本户地址填写本户所在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调查小区的名称。
5、调查员每填完一户,要将调查表中各项填报的内容向申报人宣读,核对无误后,由申报人和调查员分别签字。
调查员还要填写入户登记的日期。
四、《调查表》指标解释(一)按户填报的项目按户填报的项目要求所有的户(家庭户和集体户)都填报。
H1.户编号-填写《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编号”。
1、与人口变动调查省级样本重复的小区,正式姓名的可填小名或某某氏,但不能填笔名、代号等。
婴儿未起名的,可填“未取名”。
R2.与户主关系-指被登记人与本户户主的关系。
调查员根据申报人的回答据情圈填。
申报人不是户主的,注意在圈填时,不要将某人与申报人的关系,错填为与户主的关系。
本项目设有十个标准答案:0.户主。
按家庭日常生活习惯确定户主。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我国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而其中的长表登记更是普查中的重要环节。
它为我们提供了更为详细、丰富和全面的人口信息,对于了解我国人口的结构、素质、分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长表登记的内容相较于短表更为详尽。
短表主要涵盖了一些基本的人口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等。
而长表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居民的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婚姻生育、住房情况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就像是对人口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细致的“体检”,通过长表的登记,可以更精准地把握我国人口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在教育程度方面,长表详细询问了每个人的最高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等。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受教育情况。
从而为制定教育政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有力的依据。
比如,如果发现某个地区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较低,那么就可以加大在该地区的教育投入,建设更多的高校和职业院校,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就业状况也是长表中的重点内容。
它包括了工作单位、职业类型、工作时间、收入水平等信息。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我国的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
例如,了解哪些行业就业人数较多,哪些行业存在就业不足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婚姻生育情况在长表中同样有着详细的记录。
包括初婚年龄、婚姻状况、生育子女数、生育时间等。
这对于研究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制定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比如,通过分析初婚年龄的变化,可以了解社会观念的转变;通过观察生育子女数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人口的增长情况,为完善生育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住房情况也是长表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涵盖了住房的建筑面积、房屋类型、住房来源、居住条件等内容。
这对于了解我国居民的居住状况,制定住房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如果发现某个地区住房紧张,就可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如果发现居民对住房品质有更高的需求,就可以引导房地产企业提高住房建设质量。
人口统计学表格样例-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人口统计学数据展示:示例表格引言:人口统计学是研究人口特征、组成和变动的科学,使用表格是人口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展示方式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展示一些常见的人口统计学表格样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口统计学数据。
表格一:人口年龄分布年龄段人口数量人口比例()0-4岁10,000 85-14岁30,000 2515-24岁50,000 4125-64岁40,000 3365岁以上5,000 4表格二:性别分布性别人口数量人口比例()男性60,000 50女性60,000 50表格三:人口教育水平教育水平人口数量人口比例()小学10,000 8初中20,000 17高中25,000 21本科45,000 37研究生20,000 17表格四:人口就业状况就业状况人口数量人口比例() 在职80,000 67失业10,000 8退休20,000 17自由职业10,000 8结论:以上是人口统计学中常见的表格样例,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表格了解到人口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教育水平和就业状况等重要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口变动和特征,为决策制定和资源分配提供有力支持。
示例2:人口统计学是一门研究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变动等问题的学科,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人口数据来揭示人口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展示一个人口统计学表格样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数据。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人口统计学表格样例:年份总人口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城市化率- -2000 1000 400 600 10‰5‰402005 1200 500 700 8‰4‰41.72010 1500 600 900 7‰3‰402015 1800 700 1100 6‰ 2.5‰38.92020 2000 800 1200 5‰2‰40在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份的总人口、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城市化率的数据。
一、普查表的种类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共分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以下简称普查表短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以下简称普查表长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供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使用)》(以下简称境外人员普查表)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以下简称死亡人口调查表)四种表。
二、标准时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10年11月1日0时。
普查员在掌握普查标准时间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2010年11月1日0时以后出生的人不登记;2010年11月1日0时以后死亡的人仍要登记普查表短表或普查表长表。
(二)2010年11月1日0时以后发生迁移的人,仍在原住地登记。
三、普查对象(一)普查表短表、普查表长表和境外人员普查表的普查对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第(八)条规定,“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第(九)条规定,“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
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
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
普查对象具体是指普查小区内的全部人口。
即2010年10月31日晚住本普查小区的人口和户口登记在本普查小区但2010年10月31日晚未住本普查小区人口。
分为两种情况:1.2010年10月31日晚住在本普查小区的人,不管其户口登记在何处。
包括户口在本村(居)委会的人口,也包括户口在外村(居)委会的人口。
2.户口登记在本普查小区,但2010年10月31日晚未住本普查小区的人,无论其外出时间长短、外出原因如何,均普查登记。
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在其居住地进行登记,填写境外人员普查表。
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一个家庭户;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也作为一个家庭户。
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集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