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版2011.5.16应激(本)
- 格式:ppt
- 大小:3.45 MB
- 文档页数:103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许多大学生在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难时,往往无法有效应对,导致心理问题频发。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应对压力的能力,某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应激教育课程。
以下是一篇关于大学生应激教育案例的范文。
二、案例描述(一)学生基本情况小李,女,20岁,某高校大一新生。
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入学前,小李在高中时期成绩优异,备受老师、家长宠爱。
然而,进入大学后,小李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她感到十分不适应。
在学习上,小李遇到了很多困难,成绩一落千丈。
在人际交往中,小李害怕与人沟通,导致她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
在就业压力下,小李对未来感到迷茫,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二)应激教育课程开展情况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应激的概念、类型、来源,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2. 课程内容(1)应激的概念、类型、来源(2)心理应激反应的表现及应对方法(3)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等实用技巧(4)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3. 课程实施(1)讲座形式: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大学生了解应激知识。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压力应对经验。
(3)心理测评:通过心理测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4)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实践操作,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三)课程效果1.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5%的学生对课程内容表示满意,认为课程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2. 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测评,发现学生的心理压力指数普遍降低,应对压力的能力得到提高。
3. 学生人际关系得到改善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三、案例总结本案例通过大学生应激教育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在了解应激知识、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提高了心理素质,增强了应对压力的能力。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八章应激(多场合应用)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八章:应激引言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与影响的学科。
应激作为医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章将介绍应激的概念、应激源的分类、应激反应机制、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应激干预策略等内容。
一、应激的概念应激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内外环境刺激时,为维持生理和心理平衡而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
应激源可以是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
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个体在应激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应对应激源的挑战。
二、应激源的分类1.生理应激源:如感染、创伤、疼痛、疲劳等。
2.心理应激源:如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情绪体验。
3.社会应激源:如家庭关系、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
4.文化应激源:如文化冲突、价值观差异等。
5.环境应激源: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三、应激反应机制1.警觉阶段:当应激源出现时,个体迅速做出反应,提高生理唤醒水平,为应对应激源做好准备。
2.抵抗阶段:个体调动生理和心理资源,积极应对应激源,以减轻应激对身心的影响。
3.耗竭阶段:长期或严重的应激源会导致个体生理和心理资源的耗竭,出现身心疾病。
四、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具有双重性,适度的应激可以激发个体的潜能,提高应对能力,但过度的应激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生理影响:应激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等生理反应。
长期或严重的应激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
2.心理影响:应激会影响个体的情绪、认知和行为。
过度的应激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3.社会影响:应激会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长期或严重的应激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效率下降、生活质量降低等问题。
五、应激干预策略1.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法,帮助个体调整认知、情绪和行为,提高应对应激的能力。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 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 13 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 年 5 月 12 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 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 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 40 天没有走出过家门。
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 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 分析与治疗 ]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
NLP 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 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 .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 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成都七中高2013级高一语文单元检测题及答案(2011.5.16)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刘敏丁红杰殷志佳审题:黄明勇付阳第Ⅰ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果脯.(fǔ)澎湃.(bài)惴.惴不安(zhuì)敷衍塞.责(sâ)B.给.予(jǐ)泥淖.(nào)锲.而不舍 (qì) 放浪形骸.(hái)C.勖.勉(xù)羁绊.(bàn)屡见不鲜.(xiān)三更.半夜 (gēng) D.着.陆 (zháo) 精悍.(hàn)追根溯.源(sù)曲高和.寡(hâ)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绯闻置若罔闻声名雀起B.戒备弦律穷困潦倒敝帚自珍C.缘分赌博水泄不通美轮美奂D.缔造压诈渡过难关言简意赅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罗欣欣在比赛中意外失利,她的队友宽慰她说:“没关系,我们相信你的实力。
不管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都会鼎力相助....的。
”B.面对众多“粉丝”的疯狂呼喊,他头也不回地快速走出机场,钻进轿车,不以为...然.地说:“这些场面比起我当年的风光简直差远了!”C.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位著名学者遭受了一连串的批斗、审讯和劳动改造,甚至被关进牛棚,但他却能安之若素....。
D.中国有很多义工团体,不论是政府代表还是民间机构,他们在三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中的善举都罄竹难书....,感人至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本报报道了中国维和警察在海地太子港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忠实履行使命的消息,引来众多媒体和市民对此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B.卫生部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全国将在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可是,由于缺少具体的执法方案,该条例的施行难免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