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 第四单元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5
初二政治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的发展历程1.1古代政治在古代,政治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
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一般包括封建君主、贵族和平民。
封建君主是绝对统治者,贵族是封建王朝的支持者和统治阶层,平民则是被压迫的劳动者。
1.2近代政治近代政治是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础的。
资本主义政治的核心是民主和自由。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取代了封建社会的地位,民主和自由成为了近代政治的重要理念。
1.3现代政治现代政治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
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是公有制和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劳动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改革。
二、政治学习的内容2.1政治概念政治是统治阶级,政治是权力斗争,政治是国家管理。
政治的基本概念是对政治活动的本质和特征进行理论概括和概括。
2.2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和权力运行方式的总称。
政治制度有多种形式,如民主制度、专制制度、一党制度等。
2.3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政治学说、政治哲学等。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其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有市场经济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有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根本原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反映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法律。
三、政治体制的组织和运行3.1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总称。
国家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等。
(完整版)《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一、主权国家1、地位: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2、分类:按国家性质划分,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3、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1)主权的地位:一个国家的和生命和灵魂2)国家主权的特性:对内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两者关系:两个特征紧密相连,只有对内最高和对外独立两者紧密结合,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
4、主权国家的权利:1)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2)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3)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4)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5、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二、国际组织1、含义: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
2、地位: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3、分类:以主体为标准,分为政府间的和非政府的;以地理范围为标准,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以职能为标准,分为一般性的和专业性的。
4、作用:1)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2)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b、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c、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三、联合国1、性质: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4、作用:A、积极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B、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四、中国与联合国关系1)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2)中国在世界裁剪军队、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一、国际关系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成员考点96 主权国家考点97 国际组织考点98 联合国(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考点99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考点100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考点101 时代的主题考点102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考点103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考点104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考点105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考点106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考点107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家组织1.主权国家⑴地位: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⑵划分:①按国家性质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②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③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⑹地区:国际上还有一些区域因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被称为地区2.国际组织:⑴地位: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⑵产生: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
国际行政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组织的迅猛增加,则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⑷.分类①联合国:一般性、世界性、政府间②欧盟、东盟、非盟、上合组织:一般性、区域性、政府间③国际奥委会:专业性、世界性、非政府间④石油输出国组织:专业性、世界性、政府间⑤世贸、世卫、世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专业性、世界性、政府间⑥世界红十字会:专业性、世界性、非政府间⑦亚太经合组织:专业性、区域性、政府间⑧成立较早的国际组织:国际电报联盟(1865年)万国邮政联盟(1874年)国际铁路货运联盟(1890年)⑨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1920年)⑩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1945年)⑸机构:①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是议事和决策机构,享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审核财政预算和决算、选举执行机构成员和最高行政官员、制定和修改组织章程、接纳新成员、审议各机构的年度报告等。
2021届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高考热度★★★★)1.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3.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4.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5.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6.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7.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8.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9.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10.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11.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2. 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3.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变社会制度。
14.改革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5.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6.科学实验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17.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18.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的发展规律。
19. 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
20.上层建筑服务经济基础,促进社会的发展。
21.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2.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3.物质资料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4.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创造历史。
2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高考热度★★★)26.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选择。
27.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28.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29.实现个人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30.人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1.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3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国家安全包括( )①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②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③公民的基本权利不被侵犯④社会秩序不被破坏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2.中国有句古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句话启迪我们(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国家利益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③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和屈辱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相辅相成,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 2017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安全日,《法制日报》记者就公民国家安全意识进行了网络调查,虽然93%的受访者认为国家安全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但是大家对国家安全的内涵、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对维护国家安全多数人只知皮毛。
调查结果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②不少公民欠缺国家安全知识③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④必须积极主动接受国家安全宣传教育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4.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反恐怖主义,我们青少年应做到( )A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积极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权利B .发现线索,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C .用严厉的刑罚制裁恐怖主义分子D .凭借个人智慧抓获恐怖分子,立功受奖5.习近平在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强调,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下面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维护国家安全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做出贡献C .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D .维护国家安全是成年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6.曾在涉密单位任职的黄某,为了报复单位将其解职,在10年时间里向境外间谍机关出售了15万余份涉及军用密码机的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