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根底知识积累与运用(8小题 ,共35分)1、以下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绯(fēi)红文绉绉(zhōu) 犀(xī)利匿(nì)名B.锃(chéng)亮畸(jī)形黝(yǒu)黑搓捻(niǎn)C.广袤(máo) 磨蹭(cèng) 繁衍(yǎn) 禁锢(gù)D.迁徙(xǐ) 奥秘(bì) 为难(gà) 期期艾艾(yì)2、以下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抑扬顿挫深恶痛疾粗制烂造B.待人接物翻来复去鹤立鸡群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颔首低眉D.无可质疑美不胜收不可明状3、以下加点词语感情色彩不变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清国留学生〞除下帽来 ,油光可鉴 ,还有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B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 ,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C.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D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
4、以下句子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 ,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C.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
D.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5、以下标语 ,用语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抢劫警车是违法的!(公路旁)B.请讲普通话。
(学校)C.禁盗电缆 ,万伏高压 ,一触即死 ,不死法办!(高压电线杆上)D.不准停车 ,违者放气。
(楼梯口)6、在?献给母亲的歌?这一综合性学习中 ,你对母亲有什么新的认识?请答复以下问题。
(4分)①写出两句赞颂母爱的古诗句及其。
②用简要语言写出两个孝敬父母的佳话:7、名著考查:(6分)1)?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 ,第一部是。
人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1-3单元综合测试卷(RJ)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6分)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②______________,道阻且长。
(《诗经·蒹葭》)③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诗经·式微》)④______________,如三月兮!(《诗经·子衿》)⑤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⑥《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溪流曲折蜿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前四句...。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是要为我们洗尘?几乎迫不急待放下行囊就下到神仙谷。
好豁亮的逍遥。
每块石头都是唯一的,巨大的横躺竖卧,砌成一条jié骜的河床,不见小鱼的自由,却见有竹影插在溪面,书写着经年的伏笔。
沿着谷底溪边的小路,寻找牛郎织女必经的小桥,冥想着思念之路的迢迢,织女原来闺在天堂寨的绣楼。
有双双对对的情侣踏着黄昏牵手,很晚了,还在磨蹭着涟漪般的缠绵。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jié ()骜冥.想()涟漪.()(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2分)(3)“洗尘”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1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凫水(fú)潺潺(chán)磅礴(páng)脑畔(pàn)B.归省(shěng)瞳仁(tóng)脸颊(jiá)恣意(zì)C.怠慢(dài)羁绊(jī)糜子(mí)挑衅(xùn)D.撺掇(chuān)晦暗(huì)挑剔(ti)斡旋(wò)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弥散静穆惊心动魄穿红戴绿B.皎洁恬净叹为观止荣华富贵C.纠葛褪色戛然而止故名思义D.思幕行辈一马当先大彻大悟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句是()(2分)A.此次南太平洋台风登陆,福建省首当其冲。
B.进入七月份,温度持续升高,天气真是炙手可热啊。
C.老李参加聚会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他的老朋友们觉得相见恨晚。
D.王老汉又给自己的养牛场购进了300头牛,种类齐全,真可谓汗牛充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仿照画线句再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3分)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
二、名著阅读(5分)6.(2017.江苏淮安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它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归省.(xǐnɡ) 行辈幽悄.寂静(qiāo) 积极涌跃B.家眷.(juàn) 亢奋一马当.先(dānɡ) 惊心动魄C.助兴.(xīnɡ) 撺掇戛.然而止(jiá) 兴高彩烈D.纠葛.(ɡě) 吁气情不自禁.(jīn) 大切大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C.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近几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增强了老百姓对国家的自信。
B.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阳光小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的肯定与好评。
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
②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③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④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⑤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⑥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基础知识(24分)1.(2分)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桕树(jiù)凫水(fú)蕴藻(yùn)不惮(dàn)B.怠慢(dài)潺潺(chán)行辈(xíng)家眷(juàn)C.旺相(xiàng)弥散(mí)纠葛(jiū)撺掇(chuān)D.归省(shěng)喝采(hè)舟楫(jí)漂渺(miǎo)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纹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B.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
C.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D.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一马当先地开着小汽车赶来了。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社戏》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
D.《社戏》中有个聪明机智的人物双喜,文中对他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4.(2分)下列语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将近一百年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D.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
”于是对我说。
“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5.(2分)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积累·运用(14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烂熳.(màn)匿.名(ruò)庶.祖母(shù)B、芦荟.(huì)长髯.(rán)眼翳.病(yì)C、不逊.(sùn)禁锢.(gù)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锃.亮(chéng)颔.首(hàn)2、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3、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A、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
B、回到故乡,我又看到那阔别多年的老师,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C、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D、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
2、解析B.B句的错误属动宾搭配不当,谓语“看到”不能与“乡音”和“笑声”搭配,修改办法是可增加一个谓语“听到”。
综合性学习活动(6分)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
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用心做好以下几件事:(1)全班每一位同学收集一篇反映母爱的诗词或散文,并编辑成书。
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
(2分)书名:《》(2)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或俗语。
(2分)(3)3.8妇女节刚刚过去,或许有的同学还未来得及表达对母亲的爱,所幸还有机会。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请你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 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门槛 恣意 待慢 风萧萧 B .宽慰 胆怯 家眷 茂腾腾 C .和蔼 诲暗 煎熬 熙熙然 D .羁绊 纨绔 挑衅 暧融融2.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行.辈(h áng) 冗.杂(r ǒng) 糜.子(m éi) 熙.熙然(x ī) B .脑畔.(p àn) 瞳.仁(t ón ɡ) 争讼.(s òng) 戛.然而止(ji á) C .羁.绊(j ī) 归省.(x ǐng) 磅礴.(b ó) 大彻.大悟(ch è) D .眼眶.(ku àng) 潺.潺(ch án) 怅.惘(ch áng) 马前卒.(z ú)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B .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C .今年的元宵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D .大冬会期间,哈尔滨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C .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D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5.下面语段中每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分) 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第一单元测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一、基础知识积累1.阅读下面语段,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A.yíng zīcuìjíB.yáo zǐcuìjǐC.yíng zǐcuìjǐD.yáo zīcuìjǐ【答案】A.【解析】“魂牵梦萦”的“萦”应读作“yíng”;“滋养”的“滋”应读作“zī”;“淬炼”的“淬”应读作“cuì”;“汲取”的“汲”应读作“jí”。
2.阅读材料,根据语境作答。
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
它们从历史烟尘中逶迤而来,丰厚的文化意蕴,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传统节日了古老而年轻的文化气息和地方风情,像水一样拍打着你,让你感到一种无形的东西已经进入你的肌肤,穿透你的灵魂深处。
(1)结合语境,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浸满弥散记载B.浸满弥散承载C.浸染弥漫承载D.浸染弥漫记载(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并写在下面。
(2分)【答案】(1)B(2)让你感到一种无形的东西已经穿透你的肌肤,进入你的灵魂深处。
【解析】(1)浸满:多指物体吸足了水,不能再吸水的。
完全被包围。
浸染:逐渐沾染。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本卷共80分)班级座号姓名分数一、积累与运用(2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0分)①nì()名②gān( )尬③繁yǎn()④xī()利⑤jié( )责⑥眼yì( ) ⑦颔.首()⑧污垢.( ) ⑨解剖.()⑩文绉.绉()2词语填空。
(8分)①油光可()②翻来()去③广()无垠④冥思()想⑤粗制()造⑥正()危坐⑦()然失色⑧郁郁()欢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已的家园一一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4、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心旷神怡....,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D、他年近三十岁,留着“西洋装”的头,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二、古文阅读(15分)(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 (4)无案牍之劳.形( )7、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8、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3分)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
(二)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9、一二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0、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以怎样的哲理启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38分)(一)(12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2、“这一声”指________________;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分)13、“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其中“何尝”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联系全文,“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表现了鲁迅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
(3分)(二)默读父亲(16分)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
“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
在我十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
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
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
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
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
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
学校为此专门召开了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
等到去学校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装上衣给穿上。
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
”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
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惶而又绝望。
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
父亲犹疑思忖了片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
”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
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颁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着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
心里漫上一阵痛楚……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十九岁初入大学的那年。
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四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
后来,与其说是出于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
我走了六十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
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
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
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
”我正掂量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
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
事后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毫升血给换来的。
“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六十岁便病逝了。
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
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经无能为力了。
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着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经渗透到我的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的几件事。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第二段中画横线句表现了父亲(2分)17、得知父亲躲起来注视颁奖大会,“我木然”,怎样理解“我”当时的感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父亲说“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怎样理解这句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指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的含义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从父亲身上究竟“读”到了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10分)(一)“你干什么去了?”刘四爷的大圆眼还盯着祥子。
“车呢!”“车?”祥子啐了口唾沫。
“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
祥子没去端碗,先把钱掏了出来:“四爷,先给我拿着,三十块。
”把点零钱又放在衣袋里。
刘四爷用眉毛梢儿问了句,“哪儿来的?”祥子一边吃,一边把被兵拉去的事说了一遍。
哼,你这个傻小子!”刘四爷听完,摇了摇头。
“拉进城来,卖给汤锅,也值十几多块一头;要是冬天驼毛齐全的时候,三匹得卖六十块!”祥子早就有点后悔,一听这个,更难过了。
可是,继而一想,把三只活活的牲口卖给汤锅去挨刀,有点缺德;他和骆驼都是逃出来的,就都该活着。
什么也没说,他心中平静了下去。
22、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
(3分)23、上面文字画线句子说祥子“把被兵拉去的事”说了一遍这件“事”的经过是怎样简略地介绍一下。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上面的文字说说祥子是个怎样的人。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下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3、B4、A 8、C9枝繁叶茂,嫩绿,含苞待放,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