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数据库技术作业(第5~9章)
- 格式:pdf
- 大小:180.94 KB
- 文档页数:19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及应用》网上作业(1-6章)(共68 题)第1 题: (单选题, 1.5 分)有三个关系 R、S 和 T 如下:R S T由关系 R 和 S 通过运算得关系 T,则所使用的运算是________。
A)笛卡尔积B)自然连接C)并D)交[A]选A[B]选B[C]选C[D]选D答案: B第2 题: (单选题, 1.5 分)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_____。
[A]存储问题[B]共享问题[C]安全问题[D]保护问题答案: B第3 题: (单选题, 1.5 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
[A]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之上加入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B]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均基于某种数据模型[C]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在操作系统支持下工作[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够管理更多的数据答案: D第4 题: (单选题, 1.5 分)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这主要是为了实现数据库的_____。
[A]可靠性[B]一致性[C]完整性[D]安全性答案: D第5 题: (单选题, 1.5 分)有三个关系 R、S 和 T 如下:R S T由关系 R 和 S 通过运算得到关系 T,则所使用的运算是________。
A)并B)交C)笛卡尔积D)自然连接[A]选A[B]选B[C]选C[D]选D答案: B第6 题: (单选题, 1.5 分)有两个关系 R 和 T 如下:R T由关系 R 通过运算得到关系 T,则所使用的运算是________。
A)选择B)投影C)交D)并[A]选A[B]选B[C]选C[D]选D答案:A第7 题: (单选题, 1.5 分)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是______。
[A]C语言编译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教务管理系统[D]Windows操作系统答案: C第8 题: (单选题, 1.5 分)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是根据_____划分。
互联网数据库网上作业第五章答案
2009-09-22 06:18
第五章数据库保护
原题:
1.假设存款余额x=1000元,甲事务取走存款300元,乙事务取走存款200元,其执行时间如下:
事务甲时间事务乙
读x t1
t2 读x
更新x=x-300 t3
t4 更新x=x-200
如何实现这两个事务的并非控制?
参考答案:
如果直接按时间顺序执行甲乙两个事务,则最后的x为800,而不是正确的500。
为此,采用封锁的方法,将甲事务修改为:
WHILE(x已建立排它锁)
{
等待
}
对x建立排它锁
读x
更新x=x-300
释放排它锁
将乙事务修改为:
WHILE(x已建立排它锁)
{
等待
参考答案:
数据库的被破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的软、硬件故障,造成数据被破坏。
(2)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引起数据的不一致性。
(3)自然的或认为的破坏。
(4)对数据库数据的更新操作有误。
针对上述问题,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相应的功能:
(1)数据库恢复:在系统失效后的数据库恢复,配合定时备份数据库,是数据库不丢失数据。
(2)并发控制:保证多用户能共享数据库,并维护数据的一致性。
(3)安全性保护:防止对数据库的非法使用,避免数据的泄漏、篡改或破坏。
(4)完整性保护: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库一、单选题: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 编译系统B 数据库C 操作系统D 数据库管理系统2.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
A 文件的集合B 数据的集合C 命令的集合D 程序的集合3.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DBS包括DB和DBMSB DBMS包括DB和DBSC DB包括DBS和DBMS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4.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这类功能称为()。
A 数据定义功能B 数据管理功能C 数据操纵功能D 数据控制功能5.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外模式B 内模式C 存储模式D (概念)模式6.在数据库系统中,当总体逻辑结构改变时,通过改变(),使局部逻辑结构不变,从而使建立在局部逻辑结构之上的应用程序也保持不变,称之为数据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A 应用程序B 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像C 存储结构D 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像7.按照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确的是():A 大型、中型和小型B 西文、中文和兼容C 层次、网状和关系D 数据、图形和多媒体8.数据模型指的是数据库的组织形式,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A 数据库文件、二维表、记录B 字段、类型、宽度C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D 数据定义、数据存储、数据通信9.所谓概念模型,指的是()。
A 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B 将信息世界中的信息进行数据化C 实体模型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化表示D 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即信息世界10.在数据库设计中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关系模型的结构是()。
A 层次结构B 二维表结构C网络结构D封装结构11.ER图是数据库设计的工具之一,它一般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A 概念模型B 结构模型C 物理模型D 逻辑模型12.ER方法的三要素是()。
数据库实验大作业一、介绍在数据库实验大作业中,我们将深入研究数据库相关的主题。
本文将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存储和查询优化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且深入地探讨,以满足作业的要求。
二、数据库基本概念2.1 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它通过数据模型将现实世界的对象和关系映射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数据结构。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2.2 数据库的组成数据库由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应用程序三部分组成。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实际信息,DBMS是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是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的程序。
2.3 数据库的优势数据库具有以下优势:•数据共享:多用户可以同时访问数据库,提高数据的共享性和使用效率。
•数据独立性:数据库将数据与应用程序分离,保证数据的独立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数据一致性:数据库可以通过事务机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数据安全性:数据库可以通过权限控制和加密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三、数据模型3.1 关系型数据模型关系型数据模型是最常用的数据库模型之一,它以表格(关系)的形式组织数据。
表格由行和列组成,每行表示一个实体记录,每列表示一个属性。
3.2 非关系型数据模型非关系型数据模型是相对于关系型数据模型而言的,它不依赖于固定的表格结构。
非关系型数据模型可以分为键值对存储模型、文档存储模型、列存储模型和图形存储模型等。
3.3 数据模型的选择在选择数据模型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数据的结构、访问方式、数据量和性能要求等。
四、数据存储4.1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是指数据库中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方式。
常见的数据库存储结构包括堆存储结构、索引存储结构和散列存储结构等。
4.2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数据库的物理存储是指数据库在存储介质上的具体存储方式。
常见的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包括顺序存储、链式存储和哈希存储等。
数据库第五章习题及答案本文档为数据库第五章的习题及答案,帮助读者巩固数据库相关知识。
习题1. 数据库的优点有哪些?数据库具有以下优点: - 数据共享: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访问和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
- 数据一致性:数据库提供事务管理能力,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 数据持久性:数据在数据库中是永久存储的,不会因为系统关机或程序结束而丢失。
- 数据冗余度低:数据库通过规范化设计,减少了数据的冗余性,提高了数据的存储效率。
- 数据独立性:数据库支持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维护性。
- 数据安全性:数据库提供了用户权限管理和数据备份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2.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什么?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包括: - 外模式(视图层):外模式是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子集,用于描述用户对数据库的逻辑视图。
每个用户可以有不同的外模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 概念模式(逻辑层):概念模式是全局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组织方式,描述了数据的总体逻辑视图。
概念模式独立于具体的应用程序,是数据库管理员的角度来看待数据库的。
- 内模式(物理层):内模式是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物理组织方式,描述了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实际存储方式。
3. 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有哪些?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包括: - 实体完整性约束:确保表的主键不为空,每个实体都能够唯一标识。
- 参照完整性约束:确保外键的引用关系是有效的,即外键值必须等于被引用表中的主键值或者为空。
- 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用户可以自定义额外的完整性约束,如检查约束、唯一约束、默认约束等。
4. 数据库的关系模型有哪些特点?数据库的关系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 数据用二维表的形式进行组织,表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表示一个实体,每一列表示一个属性。
- 表与表之间通过主键和外键建立关联关系,形成关系。
- 关系模型提供了一种数据独立性的设计方法,使得应用程序与数据的逻辑结构相分离,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综合设计任务书前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重点知识模块包括:1)数据库设计、2)用SQL实现建库、建表、查询、更新、和创建视图、3)存储过程和触发器设计。
针对这三个应用能力,用一个案例作为背景,布置三次大作业。
在校大学生都能理解“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场合和业务流程。
因此,以图书管理系统作为案例来布置作业,可以降低业务分析难度,让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知识消化与技术应用上。
本文档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系统的需求,第二部分提出E-R模型设计和关系模型设计的任务;第三部分提出在SQL Server中,用SQL语句来建库、建表、查询、更新数据、创建视图的任务;第四部分,根据应用需求、安全需求和数据完整性要求,提出设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任务。
每个任务之前,都给出了完成任务所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学生可以在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的基础上完成任务,每个任务是一次大作业。
第一部分案例的需求描述本部分描述“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学生通过阅读本部分内容,了解系统的功能要求、运行环境,对系统所需的数据有总体认识,作为三次作业的基础。
1.2 需求分析1)功能需求图1-1:功能需求示意图教师信息管理:用于教师基本资料的增删改查。
图书信息管理:用于图书基本信息的增删改查,分类统计图书册数和价值。
借书登记:记录借书时间、所借图书、借书人、办理人。
还书登记:记录还书时间、所还图书、还书人、办理人。
催还:查询借阅逾期的借书信息,给借书人发电子邮件,给借书人的部门打电话。
2)运行环境要求图1-2:运行环境拓扑图系统采用C/S模式,有两台PC和一台服务器,联成一个局域网。
PC上安装图书管理软件的客户端,服务器上安装DBMS,服务器也可由两台PC中的一台来代替。
第二部分作业1——E-R模型与关系模型设计(满分8分)本部分的任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E-R图设计,然后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任务:1)根据需求描述,绘制E-R图。
关系规范化理论题目4.20 设关系模式R(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B→A,C→A },ρ={AB,BC }是R上的一个分解,那么分解ρ是否保持FD集F?并说明理由。
答:已知F={ B→A,C→A },而πAB(F)={ B→A },πBC(F)=φ,显然,分解ρ丢失了FD C→A。
4.21 设关系模式R(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B→C,C→A },那么分解ρ={AB,AC }相对于F,是否无损分解和保持FD?并说明理由。
答:①已知F={ B→C,C→A },而πAB(F)=φ,πAC(F)={ C→A }显然,这个分解丢失了FD B→C②用测试过程可以知道,ρ相对于F是损失分解。
4.22 设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C,A→D,D→C },ρ={AB,AC,BD }是R的一个分解。
①相对于F,ρ是无损分解吗?为什么?②试求F在ρ的每个模式上的投影。
③ρ保持F吗?为什么?答:①用测试过程可以知道,ρ相对于F是损失分解。
②πAB(F)={ A→B },πAC(F)={ A→C },πBD(F)=φ。
③显然,分解ρ不保持FD集F,丢失了B→C、A→D和D→C等三个FD。
4.23 设关系模式R(ABCD),R上的FD集F={A→C,D→C,BD→A},试说明ρ={AB,ACD,BCD }相对于F是损失分解的理由。
答:据已知的F集,不可能把初始表格修改为有一个全a行的表格,因此ρ相对于F是损失分解。
4.24 设关系模式R(ABCD)上FD集为F,并且F={A→B,B→C,D→B}。
①R分解成ρ={ACD,BD},试求F在ACD和BD上的投影。
②ACD和BD是BCNF吗?如不是,望分解成BCNF。
解:①F在模式ACD上的投影为{A→C,D→C},F在模式BD上的投影为{D→B}。
②由于模式ACD的关键码是AD,因此显然模式ACD不是BCNF。
《数据库应用技术》作业及答案第一章思考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三级模式间存在两种映射,它们是(C)。
A.模式与子模式间,模式与内模式间B.子模式与内模式间,外模式与内模式间C.外模式与模式间,模式与内模式间D.模式与内模式间,模式与模式间2.SQL Server系统中的所有系统级信息存储于哪个数据库(A )。
A.master B.model C.tempdb D.msdb3.下面关于tempdb数据库描述不正确的是(D )。
A.是一个临时数据库B.属于全局资源C.没有权限限制D.是用户建立新数据库的模板4.在数据库技术中,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是一种(B )。
A.概念模型B.结构模型C.物理模型D.形象模型5.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的数据模型有(B)。
A.网状、关系和语义B.层次、关系和网状C.环状、层次和关系D.网状、链状和层次6.用户看到的数据表,属于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中的(D )。
A.外模式B.内模式C.子模式D.模式7.对数据的插入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B )的功能。
A.数据定义B.数据操纵C.数据库的运行管理D.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8.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C )的功能。
A.数据定义B.数据操纵C.数据库的运行管理D.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9.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默认情况下Sys通常是(C )。
A.数据文件的后缀B.事务日志文件的后缀C.系统表表名的前缀D.辅助文件的后缀二、填空题1.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大致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2.数据库系统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抽象模式构成。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4.关系模型由三部分组成(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的完整性)。
5.SQL Server提供了大量易用的管理工具,比较常用的主要有(服务管理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
欢迎阅读第一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A)。
A. DBS包括DB和DBMSB. DBMS包括DB和DBSC. DB包括DBS和DBMS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2.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D)。
I.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3.A.C.4.A.B.C.D.5.A.C.6.A.C.7.A.C.8.A.C.9.AC10. 在E-R图中,用来表示属性的图形是(B)A 矩形B 椭圆形C 菱形D 平行四边形二、填空题1.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_____模式______。
2. ____数据的物理独立性__________是指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整体逻辑结构、用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用程序。
3.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管理系统相比较,数据的冗余度___低______ ,数据共享性_____高____。
4. 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之为___层次模型___。
5.模式/内模式映像为数据库提供了____物理_____独立性。
6.数据库中对数据的操作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也可以以____记录____为单位。
7.数据库用户分为四类,分别是___数据库管理员___、____系统分析员____、_____应用程序员______和_____最终用户______。
8.数据模型由_____数据结构_____、_____数据操作______和______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_____三部分组成。
9.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分别是___人工管理阶段___、___文件系统阶段___和______数据库系统阶段_______。
10.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划分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可分为___外模式__、_____模式_______和_____内模式______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