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水泥的基本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3.26 MB
- 文档页数:9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1、硅酸三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成分,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水化热大,凝结硬化快,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高。
硅酸三钙是主要赋予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的矿物。
2、硅酸二钙是硅酸盐水泥中的主要矿物,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慢,水化热很低,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增进较高。
硅酸二钙是决定硅酸盐水泥后期强度的矿物。
3、铝酸三钙遇水时水化反应极快,水化热很大,水化产物的强度很低。
铝酸三钙主要影响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同时也是水化热的主要来源。
由于在煅烧过程中,铝酸三钙的熔融物是生成硅酸三钙的基因,故被列为“熔媒矿物”。
4、铁铝酸四钙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水化热低,水化产物的强度也很低。
由于在煅烧熔融阶段有助于硅酸三钙的生成,同样属于“熔媒矿物”。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按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应确保九项技术要求:水泥中的不熔物、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和碱含量,均不得超限;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均必须达标。
掺加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1、普通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
2、矿渣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代号P·S。
3、火山灰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代号P·P。
4、粉煤灰水泥凡由硅酸盐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F。
5、复合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除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上述四种水泥,其组成物料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较,虽然都有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但它们的混合材料掺加量较多,且品种不同。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名词解释通用硅酸盐水泥,是建筑行业常用的一种水泥材料,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建筑材料。
它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中,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通用硅酸盐水泥进行详细解释。
一、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成通用硅酸盐水泥主要由石灰石、粘土和石膏等原料烧成,其中石灰石与粘土的比例通常为5:1。
经过高温煅烧后,原料中的石灰石和粘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硅酸钙,同时还会生成一定量的铝酸盐、铁酸盐和硫酸盐等。
二、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性质1. 物理性质:通用硅酸盐水泥呈细粉状态,颜色多为灰白色。
它的容重一般在1.1-1.5g/cm³之间,强度高,可根据需求适当控制。
在水中具有一定的塑性,可以通过加水调节其流动性。
2. 化学性质:通用硅酸盐水泥在水中具有形成硬化物的特性,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硬化产物。
同时,在水泥的水化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释放,这也是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3. 工艺性能:通用硅酸盐水泥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加工制备,如浇筑、抹灰、砌筑等;同时,它与多种常用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与骨料、石膏板、砖块等材料进行协调使用。
三、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应用领域通用硅酸盐水泥是目前建筑行业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水泥材料,其应用领域涵盖了建筑的方方面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房屋建筑:通用硅酸盐水泥常用于房屋的基础、墙体、地面和屋顶的建设中。
通过使用水泥砂浆进行砌筑、抹灰等工艺,可以使建筑物更加坚固、耐久。
2. 道路和桥梁:通用硅酸盐水泥可用于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建设。
水泥混凝土作为道路面层、路基和桥梁梁面等,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车流量大、荷载重的环境。
3. 隧道和地下工程:通用硅酸盐水泥在隧道和地下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由于隧道和地下空间不受外界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且需求较高的安全性和密封性,通用硅酸盐水泥可以作为涂层、密封材料等使用,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混凝土中硅酸盐水泥的作用原理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其中硅酸盐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原理。
二、硅酸盐水泥的组成和性质硅酸盐水泥是一种由熟料和石膏或其他调节剂混合而成的水泥。
其中熟料是由石灰石、黏土和其他材料制成的。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铝(Al2O3)、三氧化二铁(Fe2O3)、硅酸盐(SiO2)、氧化钙(CaO)和氧化镁(MgO)等。
硅酸盐水泥的化学公式为C3S、C2S、C3A、C4AF等。
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硬化速度快,强度高:硅酸盐水泥在水中反应迅速,硬化速度快,强度高。
2. 耐腐蚀性能好:硅酸盐水泥中的氧化钙、氧化镁等碱性物质可以中和酸性物质,提高混凝土的耐腐蚀性。
3. 抗渗性能好:硅酸盐水泥的细微孔隙较少,抗渗性能好。
4. 抗冻性能好:硅酸盐水泥中的氧化钙、氧化镁等物质可以吸收水分,减小混凝土内的水分含量,提高抗冻性能。
三、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原理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泥的水化反应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水化反应,形成硬化产物。
水化反应是指水和水泥中的化学物质反应,产生水化硬化产物。
硅酸盐水泥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3S和C2S,它们在水中反应生成硬化产物C-S-H胶凝体和钙矾石(Ca(OH)2)。
C-S-H胶凝体是硅酸盐水泥中最主要的硬化产物,是一种凝胶状物质,能够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和缝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2. 水泥的填充作用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中还具有填充作用。
混凝土中的石子和骨料之间存在空隙和缝隙,这些空隙和缝隙会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
硅酸盐水泥中的C-S-H胶凝体能够填充这些空隙和缝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 水泥的粘结作用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中还具有粘结作用。
常用水泥的主要特性和适用范围硅酸盐水泥的性质、应用与存放(一)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1、早期及后期强度均高:适用于预制和现浇的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等。
2、抗冻性好:适用于严寒地区和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
3、耐腐蚀性差:不宜用于受流动软水和压力水作用的工程,也不宜用于受海水和其它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工程。
4、水化热高: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5、抗炭化性好:适合用于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如翻砂、铸造车间等。
6、耐热性差:不得用于耐热混凝土工程。
7、干缩小:可用于干燥环境。
8、耐磨性好:可用于道路与地面工程。
酸盐水泥的运输与储存水泥在运输过程中,须防潮与防水。
散装水泥须分库储存,袋装水泥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十袋;水泥不宜久存,超过三个月的水泥须重新试验,确定其标号。
①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性和适用范围:(一)主要特性:a、比重为3~3.2,容重为1100~1300公斤/立方米;b、早期强度增长快,在标准养护条件下,3天的抗压强度可达28天强度的40%左右; C、水化热高,在低温情况下( 4~10 t)强度进展很快,耐冻性好;d、和易性好;e、抗腐蚀性差。
(二)适用范围:普通水泥适用于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地上、地下和水中结构(其中包括受反复冰冻作用的结构)以及需要早期达到要求强度的结构,配制耐热混凝土等,但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及受侵蚀的结构中。
②矿渣水泥的特性及适用范围:(一)主要特性:a、比重为2.85~3,容重为850~1150公斤/立方米;b、早期强度比同标号普通水泥低,但后期强度增长较快;C、水化热较低,耐冻性较差,在低温环境中强度增长较慢;d、需水量比普通水泥大5%,所以干缩性也较大;e、耐热性较好。
(二)适用范围:矿渣水泥适用于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地上、地下和水中结构,也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和配制耐热混凝土等,不宜用于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中。
凡以硅酸钙为主的硅酸盐水泥熟料,5%以下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统称为硅酸盐水泥(Portland cement),国际上统称为波特兰水泥。
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为Ⅰ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Ⅰ;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为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
硅酸盐水泥的相关技术性质:1.密度、细度密度:3.05~3.20g/cm3,一般取 3.10。
堆积密度:1000~1600kg/m3。
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用筛余率或比表面积表示。
国标规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应大于300m2/kg;其它五种水泥0.080mm 方孔筛的筛余量不超过10%。
细度影响到水泥的水化速度、收缩等性质。
粒径:< 3μm,水化非常迅速,需水量增大;>40μm,水化非常缓慢,接近惰性。
2.凝结时间初凝时间:水泥开始加水拌合起至标准稠度净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凝时间:水泥开始加水拌合起至标准稠度净浆完全失去可塑性。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是以标准稠度净浆,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用标准稠度测定仪来测定。
国标规定: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6.5h。
检验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检定性时,需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
标准稠度用水量:不同水泥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的加水量。
用水泥标准稠度仪测定。
一般在21~28%。
凝结时间的工程意义: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过早,以便在施工时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混凝土或砂浆的搅拌、运输、浇筑和砌筑等工作。
水泥的终凝时间也不宜过迟,以便混凝土尽快硬化,具有强度。
异常情况:闪凝——未掺石膏(水泥可继续使用)假凝——温度过高、石膏少(影响水泥正常使用)3.体积安定性定义——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提及变化是否均匀。
为什么会出现体积不安定?①熟料中含游离氧化钙过多;②熟料中含游离氧化镁过多。
水泥硬化后因体积膨胀而产生不均匀变形,即为安定性不良。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1、硅酸三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成分,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水化热大,凝结硬化快,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高。
硅酸三钙是主要赋予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的矿物。
2、硅酸二钙是硅酸盐水泥中的主要矿物,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慢,水化热很低,其水化产物表现为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增进较高。
硅酸二钙是决定硅酸盐水泥后期强度的矿物。
3、铝酸三钙遇水时水化反应极快,水化热很大,水化产物的强度很低。
铝酸三钙主要影响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同时也是水化热的主要来源。
由于在煅烧过程中,铝酸三钙的熔融物是生成硅酸三钙的基因,故被列为“熔媒矿物”。
4、铁铝酸四钙遇水时水化反应速度快,水化热低,水化产物的强度也很低。
由于在煅烧熔融阶段有助于硅酸三钙的生成,同样属于“熔媒矿物”。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按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应确保九项技术要求:水泥中的不熔物、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和碱含量,均不得超限;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均必须达标。
掺加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1、普通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
2、矿渣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代号P·S。
3、火山灰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代号P·P。
4、粉煤灰水泥凡由硅酸盐熟料和粉煤灰、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F。
5、复合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除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上述四种水泥,其组成物料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较,虽然都有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但它们的混合材料掺加量较多,且品种不同。
水泥的性能与检测 36 第3章水泥水化所需用水量时,多余的水在硬化的水泥石内形成数量较多的毛细孔,降低了水泥的密实程度,从而使水泥石的强度降低。
5.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水泥的水化和凝结硬化,有利于水泥的早期强度发展。
温度越高,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越快,水泥强度增长也越快。
当温度低于0℃时,水泥的凝结硬化停止,水泥石在冻融作用下导致破坏。
因此,冬季施工时,需要采取保温等措施。
水是保证水泥水化和凝结硬化的必备条件。
养护湿度越大,有利于水泥的水化和凝结硬化,从而保证强度的不断增长。
如果水泥处在干燥的环境中,水分蒸发快,水化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强度增长慢甚至停止增长。
因此,混凝土工程在浇灌后2~3周内必须加强洒水养护,以保证水泥水化时所必需的水分,使水泥得到充分水化。
保持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水泥石强度不断增长的措施称为养护,混凝土工程在浇注后应注意养护的温度和湿度。
6.养护龄期水泥的水化硬化是一个长时间不断深入进行的过程,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养护条件下,水泥石的强度随龄期增长而增长。
实践证明,水泥一般在28d 内水化速度较快,强度发展也较快,28d 后强度增长缓慢,但水泥的强度增长可以持续若干年。
工程中常以水泥28d 的强度作为设计依据。
水泥的凝结硬化除与以上因素有关外,还与水泥的受潮程度和掺入外加剂的种类等因素有关 。
3.1.6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对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要求如下。
1.细度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水泥的细度影响水泥需水量、凝结时间、强度和安定性。
水泥颗粒越细,与水反应的表面积越大,因而水化反应的速度越快,水泥石的早期强度越高,但水泥颗粒过细,硬化体的收缩也大,易产生裂缝,而且水泥在储运过程中易受潮而降低活性。
因此,水泥细度应适当,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比表面积表示,其比表面积应不小于300 m 2/kg 。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引言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化合物。
本文将深入探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及其性质和应用。
一、硅酸盐水泥水化过程概述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是指水与硅酸盐水泥颗粒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的过程。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包括水化硅酸钙(C-S-H)胶凝物、水化硅酸钙(C-H)胶凝物、水化硬铝酸钙(C-A-H)胶凝物等。
二、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及其性质1. 水化硅酸钙(C-S-H)胶凝物水化硅酸钙是硅酸盐水泥水化的主要产物,它占据了水泥基材料中的大部分体积。
水化硅酸钙胶凝物具有以下性质: - 无定形结构:水化硅酸钙的结构并非规则的晶体结构,而是无定形胶体结构; - 坚固的胶凝性:水化硅酸钙具有较高的胶凝强度和粘附能力,是水泥胶结材料中的主要胶凝相; - 优良的保湿性:水化硅酸钙能够吸附并保持一定量的水分,有助于水泥基材料的稳定性。
2. 水化硅酸钙(C-H)胶凝物水化硅酸钙胶凝物是硅酸盐水泥水化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它与水化硅酸钙(C-S-H)胶凝物不同,具有以下特点: - 结晶结构:水化硅酸钙胶凝物具有有序的结晶结构,形成针状晶体; - 硬度较大:水化硅酸钙胶凝物硬度较高,能够增加水泥基材料的强度; - 稳定性较差:水化硅酸钙胶凝物容易发生脱水反应,导致颗粒收缩。
3. 水化硬铝酸钙(C-A-H)胶凝物水化硬铝酸钙胶凝物是硅酸盐水泥水化的另一个重要产物,它具有以下特性: - 结晶相:水化硬铝酸钙胶凝物中的钙硅石矿物相对较多,形成有序的结晶结构; -胶凝强度:水化硬铝酸钙胶凝物具有较高的胶凝强度,能够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 - 耐久性:水化硬铝酸钙胶凝物能够改善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增加其抗冻融和耐酸碱等性能。
三、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应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在建筑材料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1. 水化硅酸钙(C-S-H)胶凝物可作为主要胶结相,提供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 2. 水化硅酸钙(C-H)胶凝物具有较高的硬度,可用于制作高强度的水泥制品,如高强度混凝土、水泥砖等; 3. 水化硬铝酸钙(C-A-H)胶凝物能够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适用于特殊环境下的建筑工程,如桥梁、地下洞室等。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国标GB175-1999,对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作出下列规定:细度: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是鉴定水泥品质的主要项目之一。
水泥细度通常采用筛析法或比表面积法测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
凝结时间:凝结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开始,到水泥浆失去塑性的时间。
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的时间。
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凡初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废品,终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是以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在规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用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
所谓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达到规定稠度时所需的拌合用水量,以占水泥重量的百分率表示。
水泥的凝结时间对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的施工有重要的意义。
初凝时间不宜过短,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混凝土和砂浆的运输、浇捣或砌筑等操作;终凝时间不宜过长,使混凝土和砂浆在浇捣或砌筑完毕后能尽快凝结硬化,以利于下一道工序的及早进行。
安定性:指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若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不稳定、均匀,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破坏,造成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
因此,国标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应作废品处理,不得用于任何工程中。
水泥中由于熟料煅烧不完全而存在游离CaO与MgO,由于是高温生成因此水化活性小在水泥硬化后水化,产生体积膨胀;生产水泥时加入过多的石膏,在水泥硬化后还会继续与固态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产生体积膨胀。
这三种物质使得硬化水泥石产生弯曲、裂缝甚至粉碎性破坏。
国家标准规定通用水泥用沸煮法检验游离CaO安定性;游离MgO的水化比游离CaO更缓慢,沸煮法已不能检验,国家标准规定通用水泥MgO含量不得超过5%;由石膏造成的安定性不良需经长期浸在常温水中才能发现,所以国标规定硅酸盐水泥中的SO3含量不得超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