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文艺美学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35 KB
- 文档页数:7
超星《文艺美学》期末考试(含答案)(二)引言概述:本文是针对超星《文艺美学》课程期末考试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该考试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对文艺美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进行检测。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分别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正文:一、文艺美学的基本概念1. 文艺美学的定义2. 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3. 文艺美学的发展历程4. 文艺美学的核心问题5. 文艺与美的关系二、文艺审美的基本原则1. 美的特征与属性2. 审美主体与对象的关系3. 审美经验与审美情趣的培养4. 基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审美判断标准5. 文艺审美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时代价值三、文艺形式与表现手法1. 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的概念2. 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特点3. 各类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分析4. 探讨不同艺术形式的美学特征5. 艺术形式与审美效果的关系四、文艺创作与接受1. 文艺创作的主体与主导因素2. 文艺创作中的创造性与创新性3. 文艺作品的表现风格与审美要求4. 文艺作品的艺术性与社会性5. 文艺作品的分析与解读方法五、文艺美学与美育1. 美育的概念与目标2. 文艺美学在美育中的地位与作用3. 美育与审美教育的区别与联系4. 美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5. 美育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总结: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了解到了超星《文艺美学》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
五个大点分别从文艺美学的基本概念、文艺审美的基本原则、文艺形式与表现手法、文艺创作与接受以及文艺美学与美育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本文的指导,更好地准备考试,取得好成绩。
一、单选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1.认为美学大部分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的是()B. 李泽厚2.提出"儒以文乱法”的是()D. 韩非子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是为了()C. 战争方便4.《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的作者是()B. 博克5.最早明确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人是()B. 王昌龄6.中国当代美学论争中,认为美是主观的是()A. 吕荧、高尔泰7.包含着马克思重要美学思想的作品是()A.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8.下列现象属于对比想象的是()A.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9.古希腊主要是一种()D. 命运悲剧观10.把美分为"美的东西”和"美本身”的是()D. 柏拉图11.《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B. 司空图12.康德专门研究美的专著是()A. 判断力批判13.下列问题不属于中国讨论马克思巴黎手稿的主要问题的是()D. 悲剧问题14.以提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而闻名的学者是()A. 王国维15.霍布斯的喜剧理论是()C. 突然荣耀说16.提出"立象以尽意”的著作是()C. 周易17.下列说法是庄子提出来的是()B.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18.认为诗歌有三大罪状而驱逐诗人的是()B. 柏拉图19.强调"美是习俗”而闻名的美学家是()A. 乔治.迪基20.美的发生是()A. 从实用到非实用21.审美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B. 立普斯22.在当代美学论争中,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结合的是()C. 朱光潜23.认为美是"完整、和谐与鲜明的颜色”的是()A. 阿奎那24.提出"我思故我在”的是()C. 笛卡尔25.下列诗句属于相似想象的是()A. 燕山雪花大如席二、多选题(共2道试题,共4分。
)1.审美符码的形态有:A. 造型艺术符码B. 表演艺术符码C. 语言艺术符码D. 综合艺术符码2.审美想象的特点是A. 自由B. 饱含着情感C. 形象性整体性D. 创造性三、判断题(共23道试题,共46分。
文艺美学参考答案《文艺美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特征不属于审美教育的是( D)A:感性 B:愉悦性 C:渐进性 D:抽象性正确答案:D2 提倡“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 )A:王国维 B:宗白华 C:蔡元培 D:胡适3、认为诗歌有三大罪状而驱逐诗人的是( B)A:伊壁鸠鲁 B:柏拉图 C:赫西俄德 D:亚里士多德4、提出“儒以文乱法”的是(D )A:庄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5、苏珊.朗格的艺术理论是(C )A:巫术说 B:痛苦解脱说 C:符号说 D:表现更高实体说6、下列人物中与游戏说有关的是(A )A:席勒 B:泰勒 C:亚里士多德D:托尔斯泰7、提出“立象以尽意”的着作是( C)A:淮南子 B:典论 C:周易 D:史记8、最早明确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人是(B )A:孟浩然 B:王昌龄 C:韩愈 D:李商隐9、康德认为喜剧性的笑产生的原因是(A )A:预期失望 B:心理能量消耗节省 C:生命的机械化 D:对立因素的倒置10、霍布斯的喜剧理论是(C )A:模仿中间人 B:无害的丑 C:突然荣耀说 D:好人遭受厄运说11、《艾尔那尼》是哪位作家的剧本(A )A:雨果 B:巴尔扎克 C:伏尔泰 D:司汤达12 着名的诗句“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遥远吗”是哪位诗人的诗句(D ) A:拜伦 B:海涅 C:华兹华斯 D:雪莱13、《人间喜剧》的作者是(C )A:普希金 B:司汤达 C:巴尔扎克 D:莫泊桑14、《叶甫盖尼.奥涅金》是谁的作品(A)A:普希金 B:司汤达 C:莫泊桑 D:马克.吐温15、卡尔登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C )A:《罪与罚》 B:《红与黑》 C:《双城记》 D:《悲剧世界》16、于连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B)A:《双城记》 B:《红与黑》 C:《高老头》 D:《简爱》17、于连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B)A:《双城记》 B:《红与黑》 C:《高老头》 D:《简爱》18、马奈特医生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D)A:《巴黎圣母院》 B:《简爱》 C:《死魂灵》 D:《双城记》19、梭巴开维奇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C)A:《巴黎圣母院》 B:《简爱》 C:《死魂灵》 D:《罪与罚》20、罗切斯特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B)A:《巴黎圣母院》 B:《简爱》 C:《死魂灵》 D:《红与黑》二、多项选择题1. 道家美学的主要内容是(ABCD)A. 追求自然美、天然美,反对人工雕琢的美。
福建师范大学22春“美术学”《文艺美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把美分为“美的东西”和“美本身”的是()。
A、苏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参考答案:D2.审美态度是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主要是心理状态。
它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影响,亦受心境、情绪等主观心理因素影响。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在文艺与世界的关系上,西方文论最古老的一个传统便是认为文艺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影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审美体验的特征:()A.原构性B.历构性C.超构性D.预构性参考答案:ABCD5.认为诗歌有三大罪状而驱逐诗人的是()A.伊壁鸠鲁B.柏拉图C.赫西俄德D.亚里士多德参考答案:B6.知人论世的传统是中国文论传统之一。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7.提出“我思故我在”的是()A.蒙田B.狄德罗C.笛卡尔D.阿奎那参考答案:C8.认为“美是完整、和谐与鲜明的颜色”的是()。
A、阿奎那B、奥古斯丁C、普罗提诺D、阿伯拉参考答案:A9.崇高又称壮美。
()A.正确参考答案:A10.审美符码的形态有:()A.造型艺术符码B.表演艺术符码C.语言艺术符码D.综合艺术符码参考答案:ABCD11.文学首要的特质就是形象的、具有非功利性的、以情感感染人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2.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4.B.柏拉图C.毕达哥拉斯D.泰勒斯参考答案:C15.在当代美学论争中,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结合的是()。
A、王朝闻B、李泽厚C、朱光潜D、蔡仪参考答案:C16.儒家美学强调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与人格塑形作用。
2020年《艺术美学》期末考试全套复习1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古典主义”一词源于希伯来语,原意是“典范”的意思。
()我的答案:×2.叔本华认为美术超越了一切客体化的级别,与理念同一层次。
我的答案:×3.义和团是18世纪末发生于中国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我的答案:×4.启蒙运动指的是18世纪初至1789年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化运动。
()我的答案:×5.洛克在哲学上确立了人的理解力的地位。
()我的答案:√6.米开朗基罗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我的答案:×7.《论自命不凡》和《论相貌》是法国哲学家蒙田的重要著作。
()我的答案:√8.中世纪的艺术、宗教神学已达到了一种神秘、隐修的审美极致。
()我的答案:√9.《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我的答案:√10.罗马帝国后期被军队控制政权,其生产凋零。
我的答案:√11.留声机是英国科学家爱迪生在1788年发明的。
()我的答案:×12.古典主义是现实主义最基本的文艺思潮。
()我的答案:√13.雅典卫城分别由门厅、尼克小庙和巴特农神庙三种建筑组成。
()我的答案:×14.动车是以超导电磁铁相吸原理建设的铁路运输系统。
()我的答案:×15.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设计无处不在的时代。
()我的答案:√16.库尔贝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马拉之死》。
()我的答案:×17.人类对于原创艺术的争论仍然是传统与现代的争论。
()我的答案:×18.让·梅叶是德国十八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
()我的答案:×19.哥特风格的艺术在中世纪艺术中占主导地位。
()我的答案:×20.中国北朝齐梁画家谢赫提出了著名的绘画六法。
()我的答案:×21.伏尔泰被欧洲思想界誉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
引言概述:超星《文艺美学》课程是一门专门介绍文学艺术与美学理论的课程,对于文学艺术爱好者和学术研究者来说,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课程。
期末考试是对于学生们在整个学期学习成果的综合考验,同时也是对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针对超星《文艺美学》期末考试(含答案)的题目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正文内容:一、文艺美学的基本概念1.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文艺美学的概念与特点3.文艺美学的学科构成和研究方法4.文艺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文艺美学的应用领域二、文艺创作与审美经验1.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和原则2.文艺作品与创作者的关系3.观众与文艺作品的互动关系4.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与鉴赏方法5.文艺作品的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三、文艺美学的经典理论及其应用1.古希腊美学理论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2.哲学美学理论在文艺美学中的应用3.西方美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4.中国文艺美学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观点5.文艺美学理论在实际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四、文学艺术形式与审美特征1.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对比分析2.文学艺术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3.文学艺术的风格与表现手法4.文学艺术的符号系统与意义5.文学艺术的演变与创新五、文学艺术的社会与历史背景1.文学艺术与社会变革的关系2.文学艺术作品的思想意义3.文学艺术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4.文学艺术与个人情感的表达5.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总结:本文对超星《文艺美学》期末考试(含答案)中的题目进行了详细解析,并围绕五个大点展开了细致的阐述。
通过对美学理论、文艺创作与审美经验、经典理论及其应用、艺术形式与审美特征以及社会与历史背景等方面的深入讨论,读者可以对文艺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本文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些答题技巧和思路,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期末考试。
引言:超星《文艺美学》期末考试是一门旨在考察学生对文艺美学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考试。
2020年《艺术美学》期末考试全套复习1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古典主义”一词源于希伯来语,原意是“典范”的意思。
()我的答案:×2.义和团是18世纪末发生于中国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我的答案:×3.启蒙运动指的是18世纪初至1789年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化运动。
()我的答案:×4.洛克在哲学上确立了人的理解力的地位。
()我的答案:√5.米开朗基罗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我的答案:×6.中世纪的艺术、宗教神学已达到了一种神秘、隐修的审美极致。
()我的答案:√7.哥特风格的艺术在中世纪艺术中占主导地位。
()我的答案:×8.法家学派强调虚静的境界。
()我的答案:×9.罗马帝国后期被军队控制政权,其生产凋零。
我的答案:√10.《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我的答案:√11.古典主义是现实主义最基本的文艺思潮。
()我的答案:√12.雅典卫城分别由门厅、尼克小庙和巴特农神庙三种建筑组成。
()我的答案:×13.动车是以超导电磁铁相吸原理建设的铁路运输系统。
()我的答案:×14.库尔贝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马拉之死》。
()我的答案:×15.人类对于原创艺术的争论仍然是传统与现代的争论。
()我的答案:×16.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
()我的答案:√17.叔本华认为美术超越了一切客体化的级别,与理念同一层次。
我的答案:×18.基督教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一神论宗教。
()我的答案:√19.孟子是“人性本恶”的倡导者。
()我的答案:×20.让·梅叶是德国十八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
()我的答案:×21.伏尔泰被欧洲思想界誉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
超星《文艺美学》期末考试(含答案)1“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出自诗人顾城的哪个作品?()A、《远与近》B、《弧线》C、《春天的谣曲》D、《一代人》正确答案:D2下列哪个选项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作品?()A、《彼得大帝的黑奴》B、《澡堂》C、《保卫马克思》D、《变色龙》正确答案:A3()认为现代主义的作品“往往象征着通往地狱的旅程,象征着向无意识的沉沦以及对人世的辞别”。
A、弗洛伊德B、艾略特C、黑格尔D、荣格正确答案:D4著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的俄国文学家是()?A、马克西姆·高尔基B、亚历山大·普希金C、列夫·托尔斯泰D、安东·契诃夫正确答案:C5下列哪位哲学家认为“水是本体”?()A、伊奥尼亚B、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D、巴门尼德正确答案:A6()是音乐三要素中最贴近身体本能的。
A、旋律B、和弦C、节奏D、和声正确答案:C7文艺美学要求用()来看艺术美。
A、审美标准B、审美能力C、审美经验D、审美体验正确答案:D8下列哪句话体现了“本体论”的思想?()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D、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正确答案:D9下列选项中关于“本体论”的转向叙述错误的是?()A、由“客体论”(必然)转向“本体论”(自由)B、由传统实在的自然绝对本体论转向人类生命本体——个体感性生命本体C、由逃避自由转向人的自由D、由恒定不变的存在转向人的感性生成正确答案:C10“诗的主要源泉和题材是诗人自己的精神特征和活动”这句话体现出哪种理论的主张?()A、文化论B、表现论C、形式论D、摹仿论正确答案:B11“哲思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去寻找家园。
”是哪位诗人的观点?()A、普希金B、诺瓦利斯C、巴丘什科夫D、果戈里正确答案:B12()创立了非调性体系。
A、斯特拉文斯基B、勋伯格C、莫扎特D、约翰·凯奇正确答案:B1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院派书法可以被称为()。
2020年《艺术美学》期末考试全套复习1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古典主义”一词源于希伯来语,原意是“典范”的意思。
()我的答案:×2.希腊美学的过渡时期具体指智者派美学和苏格拉底美学。
()我的答案:√3.义和团是18世纪末发生于中国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我的答案:×4.启蒙运动指的是18世纪初至1789年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化运动。
()我的答案:×5.洛克在哲学上确立了人的理解力的地位。
()我的答案:√6.启蒙运动是现代艺术的起点。
()我的答案:×7.中世纪的艺术、宗教神学已达到了一种神秘、隐修的审美极致。
()我的答案:√8.法家学派强调虚静的境界。
()我的答案:×9.罗马帝国后期被军队控制政权,其生产凋零。
我的答案:√10.留声机是英国科学家爱迪生在1788年发明的。
()我的答案:×11.古典主义是现实主义最基本的文艺思潮。
()我的答案:√12.毁灭和再生是希腊神话中酒神的体现。
()我的答案:√13.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设计无处不在的时代。
()我的答案:√14.库尔贝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马拉之死》。
()我的答案:×15.印象派提出破坏就是创造。
()我的答案:×16.叔本华认为美术超越了一切客体化的级别,与理念同一层次。
我的答案:×17.叔本华是第一个提出“美是意志暂时的休息”的人。
()我的答案:√18.基督教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一神论宗教。
()我的答案:√19.中国北朝齐梁画家谢赫提出了著名的绘画六法。
()我的答案:×20.让·梅叶是德国十八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
()我的答案:×21.伏尔泰被欧洲思想界誉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
()我的答案:√22.文艺复兴使得“美”与道德宗教分离。
()我的答案:√23.设计师、美术家在文艺复兴以前就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文艺美学》期末练习题参考答案《文艺美学》期末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答:“审美教育”,简称美育。
一般认为,它作为一个独立而有重要影响的概念最早由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提出。
席勒从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审美教育的作用等层面全面地阐发了他的基本思想。
他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设想出发,把美育放到与体育、智育、德育相并列的独立地位进行强调。
在席勒看来,审美教育的作用在于培育和养成完整的人,而不是分裂的、冲突的人。
2、艺术作品的内形式答:是指内容的内部结构态势,即由作品意旨或情趣所制约的题材各因素、各部分之间的那种内在联系和组织方式,因此内形式实际上所构成的就是形象、形象体系即各种各样能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态3、物象、表象、意象:具象,亦称物象,答: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事、物。
它们可以作为文学的反映对象,作为文学创作的原始材料而存在。
表象是物象被反复感知强化之后,在主体思维中形成记忆并随时可以复现的映象。
意象(审美意象)是表象经过主体的加工改造,融会进主体思想情感的产物。
它是意与象的统一,审美者“我”与审美客体“物”的统一。
4、康德的“崇高”观答:康德认为,崇高的对象之特征是无形式,这里的无形式不是体积、大小、力度的无,而是对象在形式上的无规律无限制,具体表现为体积和数量的无限大(数学的崇高),力量的无限大(力学的崇高)。
这种无限的巨大、无穷的威力超出了主体想象力所能把握的限度,对象压倒了主体,但同时,作为具备理性能力的主体又能战胜无理性的对象,因而唤起了主体的崇高感。
5、自然美欣赏的三阶段:答:从致用、比德到畅神1)致用内涵:人类从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的一种审美观。
2)比德内涵: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的自然审美观。
形成时期:春秋时代(儒家)意义: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功利相脱离。
3)畅神内涵: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的审美观。
2020年《艺术美学》期末考试全套复习1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基督教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一神论宗教。
()我的答案:√2.新加坡时尚业是亚洲时尚的风向标。
()我的答案:×3.义和团是18世纪末发生于中国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我的答案:×4.启蒙运动指的是18世纪初至1789年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化运动。
()我的答案:×5.洛克在哲学上确立了人的理解力的地位。
()我的答案:√6.米开朗基罗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我的答案:×7.《论自命不凡》和《论相貌》是法国哲学家蒙田的重要著作。
()我的答案:√8.美学是一个科学性的命题,迄今为止没有统一定义。
()我的答案:×9.哥特风格的艺术在中世纪艺术中占主导地位。
()我的答案:×10.《理解大众文化》是黄河清教授唯一的著作。
()我的答案:×11.帕特农神庙的建筑是精神、意识和希腊人智慧的标志。
()我的答案:×12.古典主义是现实主义最基本的文艺思潮。
()我的答案:√13.雅典卫城分别由门厅、尼克小庙和巴特农神庙三种建筑组成。
()我的答案:×14.库尔贝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马拉之死》。
()我的答案:×15.印象派提出破坏就是创造。
()我的答案:×16.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
()我的答案:√17.法家学派强调虚静的境界。
()我的答案:×18.启蒙运动是现代艺术的起点。
()我的答案:×19.禅宗主张超脱人世的烦恼。
()我的答案:√20.让·梅叶是德国十八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
()我的答案:×21.伏尔泰被欧洲思想界誉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
()我的答案:√22.文艺复兴使得“美”与道德宗教分离。
2020年《艺术美学》期末考试全套复习1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哥特风格的艺术在中世纪艺术中占主导地位。
()我的答案:×2.动车是以超导电磁铁相吸原理建设的铁路运输系统。
()我的答案:×3.新加坡时尚业是亚洲时尚的风向标。
()我的答案:×4.义和团是18世纪末发生于中国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我的答案:×5.洛克在哲学上确立了人的理解力的地位。
()我的答案:√6.米开朗基罗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我的答案:×7.《论自命不凡》和《论相貌》是法国哲学家蒙田的重要著作。
()我的答案:√8.清净、悟、定和慧都是禅宗美学自然主义的具体体现。
()我的答案:×9.中世纪的艺术、宗教神学已达到了一种神秘、隐修的审美极致。
()我的答案:√10.《理解大众文化》是黄河清教授唯一的著作。
()我的答案:×11.基督教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一神论宗教。
()我的答案:√12.罗马帝国后期被军队控制政权,其生产凋零。
我的答案:√13.“古典主义”一词源于希伯来语,原意是“典范”的意思。
()我的答案:×14.帕特农神庙的建筑是精神、意识和希腊人智慧的标志。
()我的答案:×15.古典主义是现实主义最基本的文艺思潮。
()我的答案:√16.毁灭和再生是希腊神话中酒神的体现。
()我的答案:√17.法家学派强调虚静的境界。
()我的答案:×18.启蒙运动是现代艺术的起点。
()我的答案:×19.别林斯基倡导艺术起源于理念。
()我的答案:×20.让·梅叶是德国十八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
()我的答案:×21.设计师、美术家在文艺复兴以前就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我的答案:×22.恢复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崇高荣誉是文艺复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的答案:√23.知识就是力量是文学巨匠彼特拉克率先提出的。
福师1203考试批次《美学与美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教材名称单价作者版本出版社美育与美学22 王岗峰2009年2月第2版厦门大学出版社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题号 1 2 3 4 5答案1、被称为西方第一部美育宣言书的著作是()。
A、《诗学》B、《理想国》C、《美育书简》D、《艺术哲学》答案:C2、自然美根源于()。
A、客观存在B、主观体验C、主客统一D、社会实践答案:D3、美育的最重要手段和中心环节是()。
A、艺术教育B、道德教育C、价值观教育D、理论教育答案:A4、“爱屋及乌”体现的审美想象形式是()。
A、对比联想B、通感C、接近联想D、再造想象答案:C5、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答案:D题号 1 2 3 4 5答案1、美的范畴包括()。
A、优美B、壮美C、崇高D、悲剧E、喜剧答案:ACDE2、美的特征有()。
A、主观性B、客观性C、社会性D、形象性E、虚幻性答案:BCD3、儒家美育思想的代表人有()。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E、韩非子答案:BCD4、日常谈话中,美字包含意思有()。
A、感官快适B、伦理赞赏C、审美判断D、真假判断E、逻辑肯定答案:ABC5、喜剧最早见于古希腊,它的形式包括()。
A、反讽话剧B、祭祀酒神的仪式C、讽刺性演出D、独幕歌咏E、无厘头民歌答案:BC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中)1、为什么说崇高是由痛感转化成的快感?知识点:崇高教材页码:P73—792、美感的特征有哪些?知识点:美感的特征教材页码:P102—1073、谈谈审美理论与审美经验的不同。
知识点:审美理论与审美经验的不同教材页码:P122—125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结合实例分析鲁迅先生这句话:“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2020年《艺术美学》期末考试全套复习1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帕特农神庙的建筑是精神、意识和希腊人智慧的标志。
()我的答案:×2.法家学派强调虚静的境界。
()我的答案:×3.希腊美学的过渡时期具体指智者派美学和苏格拉底美学。
()我的答案:√4.新加坡时尚业是亚洲时尚的风向标。
()我的答案:×5.启蒙运动指的是18世纪初至1789年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化运动。
()我的答案:×6.米开朗基罗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我的答案:×7.哥特风格的艺术在中世纪艺术中占主导地位。
()我的答案:×8.《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我的答案:√9.罗马帝国后期被军队控制政权,其生产凋零。
我的答案:√10.留声机是英国科学家爱迪生在1788年发明的。
()我的答案:×11.雅典卫城分别由门厅、尼克小庙和巴特农神庙三种建筑组成。
()我的答案:×12.动车是以超导电磁铁相吸原理建设的铁路运输系统。
()我的答案:×13.库尔贝是法国著名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马拉之死》。
()我的答案:×14.人类对于原创艺术的争论仍然是传统与现代的争论。
()我的答案:×15.印象派提出破坏就是创造。
()我的答案:×16.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
()我的答案:√17.叔本华是第一个提出“美是意志暂时的休息”的人。
()我的答案:√18.基督教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一神论宗教。
()我的答案:√19.弗洛伊德倡导文明人类应该运用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路来理解人和文化。
()我的答案:×20.伏尔泰被欧洲思想界誉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
()我的答案:√21.文艺复兴使得“美”与道德宗教分离。
()我的答案:√22.知识就是力量是文学巨匠彼特拉克率先提出的。
一、单选题(题数:60,共 60.0 分)1 下列不属于后现代基本特征的是(B)。
•A、消解认识的明晰性•B、走向深度模式•C、消解价值本体的终极性•D、消解真理的永恒性2 后现代主义的美学风格属于(D)。
•A、精致•B、雅•C、雅俗共进•D、粗俗坦荡3 “人最好不要出生,其次是早死,再次就爱艺术吧,艺术会使人快乐地过一生”是(C)说的。
•A、叔本华•B、黑格尔•C、尼采•D、维特根斯坦4刘小枫的著作《诗化哲学》主要探讨了(C)的问题。
•A、希腊古典主义•B、新古典主义•C、德国浪漫派•D、英国现实主义5 “艺术是情感符号”理论是(D)提出的。
•A、罗兰·巴特•B、科林伍德•C、苏珊·桑塔格•D、苏珊·朗格6形式主义从出现到结束时间短暂,基本保持在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C)年代。
•A、20•B、30•C、40•D、507《红楼梦》中,“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是对(C)命运的描述。
•A、宝玉•B、惜春•C、妙玉•D、黛玉8艺术是对绝对理念的摹仿的摹仿,最早是(C)提出的。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阿基米德9文艺美学是由文本分析、文学史论价值、文学批评见解和(D)组构而成。
•A、审美主体•B、审美客体•C、审美经验•D、审美体验10马尔库塞是(C)的代表人物。
•A、结构主义•B、新批评•C、法兰克褔学派•D、芝加哥学派11下列不属于音乐三要素的是(D)。
•A、节奏•B、旋律•C、和声•D、和弦12在音乐三要素中,(A)最接近身体的本能。
•A、节奏•B、旋律•C、和声•D、和弦13本体论在今天的作用,越来越倾向于(C)方面。
•A、认识论哲学•B、逻辑学•C、伦理学•D、心理学14文学作品《哥德巴赫猜想》出自(C)之手。
•A、顾城•B、戈麦•C、徐迟•D、王小波15符号阵矩是(C)采用的文学作品批评方法。
•A、形式主义•B、新批评•C、结构主义•D、解构主义16写作主要有两种心态,即内倾直觉型与(A)。
100753--福建师范大学文艺美学期末备考题库100753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论述题:
(1)请论述本雅明所说的“光韵的消失”给艺术作品带来了什么变化?
正确答案:(1)“光韵的消失” 是本雅明提出来的。
在他看来,尚未有技术复制支撑的
时代,艺术作品因其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而具有某种神圣性乃至神秘性在艺术作品的周遭凝
聚起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在艺术作品进入技术复制时代以后不可阻遏地崩溃了。
因为,艺术作
品借助技术复制实现了从一到多的变化,将其从封闭性和神秘性中解放了出来。
(2)艺术作品的功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艺术作品从原先的膜拜功能到展示功能转变,原先因为光晕的环绕,其神秘性和神圣性是供人向往乃至崇拜的,现今由于有了一到多的改变,作为复制品的艺术作品变得举手可得,这样一种可接近性和可获得性使得艺术作品主要剩下的
是展示功能。
(3)与“光韵的消失”和从膜拜转向展示相关,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特点使得原作固化的一时一地性得到了松动,使得原作实现了从不可更改不可移易到加工甚至改造的转变。
因此,
艺术不论在制作还是欣赏上都变得轻而易举了。
(2)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文艺美学史上两位重要的美学家,一位是悲观主义者,一位是乐观主义者,请谈谈你对他们各自美学观念的理解。
正确答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差异性深刻地体现在他们对“美的本质”的不同回答中。
对于柏拉图,他从建设理想的城邦入手,抨击荷马等诗人对“美是理念”的偏离,他们的
摹仿是失真的、歪曲的摹仿,这种失败的摹仿之后果是,不成功的作品将激起受众不安的、动
荡的总之是没有确定性的情绪,大大有害于城邦的稳定。
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情感在观看悲剧的过程中有了着落,这些因观看
悲剧而激起的怜悯和恐惧的情感最终又将得到净化,作为受众的人不仅不会得到坏的影响,而
且可以得到升华。
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对“美的本质”的追问最终引向了两个不同的向度——柏拉图是艺术
的悲观主义者,而亚里士多德因为对悲剧的维护,自然就荣膺艺术的乐观主义者。
前者在他的《理想国》中没有给诗和艺术留下地盘,诗与艺术无家可归,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诗和艺术
干脆就是人的家园,是供人品鉴和自我提升的栖息之地。
(3)请论述不美的艺术或美和艺术分离的表现。
正确答案:进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以来,艺术的情势诸方面都表现了巨大的变化。
最
为明显的是,艺术和它本来的代表性标识“美”的分离越来越明显。
著名画家纽曼不无耸人听
闻地宣布:“现代艺术的冲动,就是要摧毁美。
”无论是出于造反性的冲动与美对立,还是出
于表征复杂的社会、政治处境的考虑,美在艺术中的“退隐”毕竟逐渐成了现代艺术的常态。
针对赋予所谓美的元素或外观作为审美实践。
不少人对此予以了强有力的抨击,并以此为
不美的艺术张目。
丹托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去颂扬不管以何种方式业已存在的东西。
当然,这里面也有艺术的生存的机会。
以一种相异的、远离的形式结合到日常生活审美化之中以
便唤起批评性的反思,这或许是艺术的另一种选择,而且许多艺术也正这么做。
无论如何,我
认为艺术在根本上应该属于一个相异性的领域。
面对审美化社会的过度刺激的敏感,我们倒更
需要麻醉。
”这意味着,艺术在批判性的层面以自身相异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实践的方式,通过
彰显不美之特质以便和后者对美的滥用划清界线。
(4)请对符号的特性与信号进行比较。
正确答案:(1)符号所代表的实物当时并不在场或即刻出现。
就如绿色作为交通信号表示可以通行,而绿色作为艺术符号编制时意味着春天、生机、欣欣向荣。
又如诗歌“春风又绿江
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色所表征的东西并不即刻来临。
(2)符号所表征的是观念的东西、想象的东西,而不像信号所代表的东西是物质的、行动的,钟声作为信号会引起下课或上课的实际行动,但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悠远意境并不预示什么事情即将发生,而只是让人静观和体味。
比如“红袖”就是观念上的
东西。
(3)如果说信号带有约定俗成的性质的话,那么,符号就必须在此之上更带有文化的色彩,它不仅要在形象外观上来的更加鲜明、生动、简洁、明快,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根底,反映人
们内心深处的文化意蕴和民族心理,如梅兰竹菊“四君子”之所以成为某种道德风范的符号,
与中国人传统的伦理观念和“比德”倾向是分不开的。
(4)苏珊朗格指出,信号只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主体、信号、客体,而符号则包含了四个基本要素,即主体、符号、概念、客体。
符号比信号多了一个“概念”要素,因此,符号与
它所代表的事物的联系比信号更富有主观色彩。
(5)艺术符号同时也是人类思想形式的创造,当然这种思想必须与情感上和形象同在,融化在情感和形象之中。
总之,符号体现的是一种想象性意识和创造性心理,它仍然必须得到情
感和理智的充实。
简答题:
(1)请简述鲍姆加登关于美学的问题及其启示?
正确答案:鲍姆加登在他的《美学》中鲍姆加登试图对理性和感性予以分别处理,把“感性”划入到美学的领域,他把美学所关注的“感性”作为一种认识能力,但同时又与逻辑学相
对立。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美学只是服务于其哲学大厦的仆役。
作为一门学科,“美学”只有
附属性的地位,而不是独立的。
从另一方面看,鲍姆加登对“美学”的设计彰显了一个既新又
老的问题:美学与感性维度、感性事物的关系。
(2)悲剧有哪些基本的美学特征?
正确答案:(1)从悲剧冲突的展开过程和结局看,它表现巨大而又异乎寻常的不幸,其极致是生命的死亡或精神的毁灭,引起人们的苦难感和悲痛感。
(2)从悲剧人物的人格和情操看,它表现一种至性至情的坚定、顽强和伟大,体现出一种忍受苦难、抗争困厄、征服邪恶的至此
不渝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质,因此而引起人们的壮烈感和崇高感。
(3)悲剧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它体现着一种深沉的理性精神。
一般来说,悲剧直接表现真实的社会人生问题,表现人生
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对社会历史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因此悲天悯人的深沉情感和人类前景的哲
学思索便常常交融在悲剧之中,体现为一种明亮而敏锐的理性精神。
这种理性精神包含着毫不
隐晦的觉醒意识、抗争意识和超越意识。
(3)在最初提出文艺美学时,强调回归审美本位,疏离政治标准,你是如何理解的?
正确答案:(1)文艺美学的提出和文艺反思被政治和工具化地利用与看待有关,是为了让文艺从“他律”走向“自律”。
(2)这里的“他律”“自律”,指的是,文艺不能按文艺外部的标准例如用阶级斗争的原则进行看待,否则,文艺就是“他律”的,而应按照文艺自身的审
美规律进行创作和评判,是为“自律”性。
(3)因此,文艺美学的提出最初是为了疏离政治第一的标准,向审美本位回归。
(4)如何理解审美经验就是自由的愉悦?
正确答案:(1)审美经验的本性是自由的,是对一切利害关系的摆脱,使审美对象摆脱了主体的欲望能力对它的宰制而独立自足,成为自由的存在。
(2)而这样一种自由之获得,显然和审美经验的过程有关。
它开始于审美中断,伸展于审美注意。
中断的是日常经验和其他非审
美经验,在此基础上审美主体真正成为审美的人,而在审美注意的环节,审美主体专注于与对
象的融合,审美感觉与其对象自由对待,相互确证,至此,审美态度得以建立起来。
(3)源于这样一种中断(否定)和注意(集中),审美经验就充分体现出了瞬间性与永恒性、个体性与
普遍性等关系中的张力。
(5)审美想象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审美中的想象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想象,它有自己的特性。
(1)科学或日常的想象主要着眼于事物的实际功能的想象。
而审美中的想象主要是想象审美对象的整体形象,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