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采暖系统的设备及附件
- 格式:ppt
- 大小:6.30 MB
- 文档页数:6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以下简称采暖通风)专业制图做到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等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采暖室内部分、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下列工程制图: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二、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三、通用图、标准图。
第1.0.3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图线第2.1.1条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比例和类别,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中(图线)的规定选用。
第2.1.2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线型,宜符合表2.1.2的规定。
线型表2.1.2第二节比例第2.2.1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比例表2.1.1第三章图例第一节管道及附件第二节阀门第三节采暖设备第四节风管第五节通风管件第六节风口第七节通风空调阀门第八节通风空调设备第九节控制和调节执行机构第十节传感元件第十一节仪表第四章制图基本规定第4.0.1条图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如单独成图时,其编号应排在其它图纸之前,编排顺序为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
第4.0.2条图样需用的文字说明,宜以附注的形式放在该张图纸的右侧,并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第4.0.3条一张图纸内绘制几种图样时,图样应按平面图在下,剖面图在上,系统图或安装详图在右进行布置。
如无剖面图时,可将系统图绘在平面图的上方。
第4.0.4条图样的命名应能表达出同样的内容。
第4.0.5条采暖通风平、剖面图,应以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第4.0.6条采暖通风系统图应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并宜用正等轴测或正面斜轴测投影法。
当采用正面斜轴测投影法时,Y轴与水平线的夹角应选用45°或3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以下简称采暖通风)专业制图做到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等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采暖室内部分、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下列工程制图: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二、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三、通用图、标准图。
第1.0.3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图线第2.1.1条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比例和类别,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中(图线)的规定选用。
第2.1.2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线型,宜符合表2.1.2的规定。
线型表2.1.2第二节比例第2.2.1条采暖通风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2.2.1的规定。
比例表2.1.1第三章图例第一节管道及附件第二节阀门第三节采暖设备第四节风管第五节通风管件第六节风口第七节通风空调阀门第八节通风空调设备第九节控制和调节执行机构第十节传感元件第十一节仪表第四章制图基本规定第4.0.1条图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如单独成图时,其编号应排在其它图纸之前,编排顺序为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及主要材料表等。
第4.0.2条图样需用的文字说明,宜以附注的形式放在该张图纸的右侧,并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第4.0.3条一张图纸内绘制几种图样时,图样应按平面图在下,剖面图在上,系统图或安装详图在右进行布置。
如无剖面图时,可将系统图绘在平面图的上方。
第4.0.4条图样的命名应能表达出同样的内容。
第4.0.5条采暖通风平、剖面图,应以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第4.0.6条采暖通风系统图应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并宜用正等轴测或正面斜轴测投影法。
当采用正面斜轴测投影法时,Y轴与水平线的夹角应选用45°或30°。
第一章采暖第一节建筑热工1建筑热工分区及设计要求:分区及设计要求p1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2围护结构传热阻(满足节能和卫生标准):内表面换热阻Rn,外表面换热阻Rw。
热阻计算:R=1/an+1/aw+δ/aλp1,传热系数k=1/(1/an+1/aw+δ/aλ),(保温材料为松散材料时乘 a)。
3围护结构最小传热热阻计算(满足不结露): R o.min=a.(t n-t w) /(∆t y.a n)=a.(t n-t w).R n /∆t y p2 a温差修正系数,∆t y允许温差值,室内干湿程度区分P3,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t w确定(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 wn)p4,轻质外墙的附加。
提高围护结构热阻的措施4对窗户保温性能的要求:层数要求p4,55对地面保温性能的要求:p5 表6围护结构内部温度计算:多层平壁的内表面温度θ1,外表面温度θ0和内部温度θ2,3…室外温度采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Ro总热阻θn=tn-(Rn+ΣRi)(tn-tw)/Ro P5,6 7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计算(不低于室内)露点温度:修正系数μ表,室温露点温度的确定(严寒65%,寒冷60%,其它60%)P6,78单一材料墙角内表面温度和最小附加热阻计算:P79围护结构的防潮验算(内部冷凝的湿度不超过湿度允许增量p8表):根据允许增量计算蒸汽渗透阻。
冷凝界面温度计算,验算部位P8,9。
10常用卷材屋面的简化计算:A-B<=C (使用条件,不包括卫生间)P9第二节热负荷计算 P12热负荷的确定内容p101围护结构耗热量:Q=aFK(tn-tw) p10,不同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限值P11 2层高大于四米工业建筑计算温度确定:地面-工作地点温度,屋顶-屋顶下温度- 门窗墙-平均温度, 屋顶温度td=tg+∆th(H-2), 平均温度tnp=(td+tg)/2 P15 3户间结构传热计算:∆t>=5时虽<5,但Q>10%.p154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值班采暖:p155围护结构附加的耗热量:p15(1) 朝向, (2)风力, (3)外门,(4)高度(5),公建两面外墙,窗墙比(6),间隙P15,166冷风渗入耗热量p16(1) Q(w)=0.28.Cp.ρwn.L(tn一twn) ,L(m3/h)冷风渗透量的计算:高层-公式,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