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构造B知识点总结

汽车构造B知识点总结

汽车构造B知识点总结
汽车构造B知识点总结

总论

1.汽车是如何分类的?

(一)按用途分类

按用途把汽车分为普通运输汽车和专用汽车两大类,并可按照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分级。1普通运输汽车1 )轿车2 )客车3 )货车2专用汽车1 )运输型专用汽车2)作业型专用汽车

3特殊用途汽车1 )娱乐汽车2 )竞赛汽车

(二)按动力装置类型分类

1.内燃机汽车1 )活塞式内燃机汽车2 )燃气轮机汽车

2.电动汽车1 )蓄电池电动汽车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3 )复合车

3.喷气式汽车

(三)按行驶道路条件分类

1.道路用车

2.非道路用车

(四)按行驶机构的特征分类

1.轮式汽车

2.其他类型行驶机构的车辆

2.汽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4部分组成。发动机的作用是使输进气缸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车身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地方。电气设备包括电源组、发动机起动系统和点火系统、汽车照明和信号装置、仪表、导航系统、电视、音响、电话等电子设备、微处理机、中央计算机及各种人工智能的操纵装置等。

3汽车的布置形式有哪些?分别用于哪种汽车?

现代汽车的布置形式通常有如下5种: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是传统的布置形式。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采用这种形式。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是在轿车上盛行的布置形式。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是目前大、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形式。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是目前大多数跑车及方程式赛车所采用的形式。

全轮驱动(AWD ――是越野赛车特有的形式。

4.汽车等速行驶时,主要存在哪些阻力?

1、地面给的静止摩擦力,方向向前,使前向前运动。

2、空气给的摩擦力,与速有关,速度越大摩擦力越大。但此摩擦力较小,一般可忽略不计。

5.什么是牵引力?

牵引力:推动汽车行驶的可控制的外力称为牵引力,车轮滚动时,作用于地面一个圆周率F0,而地面给车轮一个反作用力Ft,此Ft就是牵引力,Ft与F0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一条直线上。

什么是附着力?

附着力:通常把车轮与路面之间的相互摩擦以及轮胎花纹与路面凸起部的相互作用综合在一起,成为附着作用。由附着作用所决定的阻碍车轮滑转的最大力成为附着力,用F?表示。

6.增大汽车牵引力途径有哪些(没找到答案,网上只有附着力的)?

增大附着力

a .合理选择轮胎的花纹型式及气压;

b ?采用全轮驱动,从而增大附着重力G(F^ =G?t);

c .加防滑链(提高甲)

7.试写出牵引力的平衡方程式及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

牵引力的平衡方程式:

Ft= 刀F=Ff+Fw+Fi+Fj

式中,Ft——牵引力;

Ff ——滚动阻力;

F 。——空气阻力;

Fi ——爬坡阻力;

Fj ——加速阻力。

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

Fw+Ff+Fj+Fi w Ft w F

驱动条件和附着条件。①汽车必须具有足够的驱动力,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能得以正常行驶。这些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② 汽车能否发挥其驱动力,还受到车轮与路面之间附着作用的限制。

8.为什么货车采用发动机前置后驱动,轿车采用发动机前置前驱动?

因为对于载货汽车来说,货物装在货厢内,使得后轮所受到的垂直载荷远远大于前轮,即后轮的附着重力大,从而附着力大。发动机前置布置方便,后驱动可充分利用后轮的附着力,以便有可能提高牵引力。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具有结构紧凑、整体质量小、地板高度低、高速行驶时操纵稳定性好等优点,所以大多数轿车采用发动机前置前驱动。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一】名词解释

1上止点:活塞顶面离曲轴中心线最远时的止点。

2下止点:活塞顶面离曲轴中心线最近时的止点。

3活塞行程:活塞运动的上、下两个止点之间的距离。

4汽缸工作容积:一个汽缸中活塞运动一个行程所扫过的容积。

5发动机的工作容积:一台发动机全部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6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气缸内进行的每一次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系列连续过程。包括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7有效转矩T tq :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平均转矩。

8有效功率P e :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

9燃油消耗率b e: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以g 为单

位)。

10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当燃料供给调节机构装置固定不变时,发动机性能参数(有效转矩、功率、燃油消耗率等)随转速改变而变化。

11发动机的外特性:当燃料供给调节机构位置达到最大时,所得到的总功率特性,也称发动机外特性。

二】什么是压缩比,其大小对发动机性能有何影响?压缩前汽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换言之,压缩比等于气缸总容积(活塞在下止点时,活

塞顶部以上的汽缸容积)与燃烧室容积(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部以上的容积)之比。

其大小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压缩比越大,在压缩终了时混合气压力和温度越高,燃烧速度增快,因而发动机输出功率增大,热效率提高,经济性越好。但压缩比过大时,不仅不能进一步改善燃烧情况,反而会出现爆燃和表面点火等不正常

燃烧现象

【三】什么是爆燃,对发动机性能有何影响?爆燃是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

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体自燃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

爆燃时,火焰以极高的速度传播,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形成压力波,以声波向前推进。当这种压力波撞击燃烧室壁面时就发出尖锐的敲缸声。同时,

还会引起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严重爆燃

时,甚至造成气门烧毁、轴瓦破裂、活塞烧顶、火花塞绝缘体击穿等部件损坏现

象。

【四】柴油机能否产生爆燃,为什么?

不能。柴油机混合器和汽油机不同,汽油机为均质混合气,而柴油机为非均质混合气,汽油机的燃烧靠火焰传播,而柴油机的燃烧靠混合气的多点自

燃。

【五】为什么现代汽车不采用单缸机而采用多缸机?在单缸发动机内,曲轴每转两周中只

有半周是由于气体膨胀的作用使曲轴旋转,其余一周半则依靠飞轮惯性维持转动。显

然,做功行程时,曲轴的转速比其他三个行程内的曲轴转速要高,所以曲轴转速是不均匀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飞轮必须具有很大的转动惯量,由此会使整个发动机的质量和尺

寸增加。显然,单缸发动机工作振动大。采用多缸发动机可以弥补上述缺点。因此,现代

汽车不采用单缸机而采用多缸机。

【六】试指出EQ6100—IQ 所代表的含义?二汽集团生产的客车,气缸是直列型的,6 缸,四冲程,缸径100 毫米,冷却液冷却,通用型及固定动力型发动机,IQ

为制造商所选用的区分符号。

【七】汽车柴油机和汽油机通常是由哪些机构和系统组成的?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系统。

汽油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

【八】试述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在四冲程内燃机中,活塞往复如下四个行程(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完成一个工作循环。1)进气行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

闭,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容积增大,气缸内压力降低,产生真空吸

力,吸入可燃混合气或纯空气。2)压缩行程: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把可燃混合气压缩到活塞顶部的燃烧室内。3)做功行程:压缩行程终了时,进、排气门仍关闭,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并产生向下的推力,使活塞迅速下移推动曲轴旋转而做功。4)排气行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将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排出。第一章都背完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大家,再接再励呀!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

1、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答: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是把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力转变为曲轴的转矩,以向工作机械输出机械能。

2、发动机气缸有哪几种排列方式?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1)汽车发动机气缸排列基本有以下三种形式:(1)单列式(直列式)发动机(2)V 形发动机(3)对置式发动机

2)直列式多缸发动机一般适用于六缸以下的发动机;

V 形发动机一般用于缸数多的大功率发动机上;对置式发动机高度比其他形式的小得多,在某些情况下使得汽车(特别是轿车和大型客车)总布置更方便。气缸对置对于风冷发动机也是有利的。

3、活塞环包括哪两种?作用是什么?

1)活塞环包括气环和油环两种。2)(1)气环的作用是保证活塞与气缸壁间的密封,防止气缸中的高温、高压燃气大量漏入曲轴箱,同时还将活塞顶部的大部分热量传给气缸壁,再有冷却液或空气带走。

(2)油环用来刮除汽缸壁上多余的机油,并在气缸面上涂布一层均匀的机油膜这样既可以防止机油窜入气缸燃烧,又可以减小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壁的磨损和摩擦阻力。此外,油环也起到封气的辅助作用。

4、扭曲环装入气缸中为什么会产生扭曲的效果?有何优点?装配时应注意什

么?

答:(1)将环和活塞装入气缸时,由于环的弹性内力不对称作用而产生明显的断面倾斜。活塞环装入气缸后,其外侧拉力的合力F1与内侧压力的合力F2之间有一个力臂e,于是产生了扭曲矩M

(2)它使环的断面扭曲成盘状,从而使环的边缘与环槽的上下端面接触。提高

了表面接触应力,防止了活塞环在环槽内上下窜动而造成的油泵作用,同时增加了密封性扭曲环还易于磨合,并有向下刮油的作用。

(3)装时注意环的断面形状和方向,不能装反。

5、在安排多缸发动机发火次序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在安排多缸发动机的发火次序时,应注意:

(1)使连续做功的两缸相距尽可能远,以减轻主轴承的载荷,同时避免进气行程可能发生的抢气现象(即相邻两缸进气门同时启动);

(2)做功间隔应力求均匀,也就是说,在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曲轴转角

内,每一个气缸都应发火做功一次,而且各缸发火的间隔时间(以曲轴转角表示,称为发火间隔角)应力求均匀。对缸数为i的四冲程直列发动机而言,发火间隔角为7200 /i,即曲轴每转720° /i时,就应有一缸做功,以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

6四冲程六缸发动机发火间隔角是多少?试画出以1-4-2-6-3-5 次序发火时工

作循环表?

答:发火间隔角为720°/6=120°。

(图在书上78页,自己看一次下吧)

7、活塞在工作中易产生那些变形?如何防止变形?(活塞的结构、特点)

答:1)活塞裙部沿径向变成长轴在活塞销方向的椭圆形;活塞沿轴向变成上大下小的截锥形。

2)防止措施:

(1)冷态下,把活塞做成长轴垂直于活塞销座方向的椭圆形。

(2)减少活塞销座附近的金属量。

(3)在活塞的裙部开有“ T”形或“ U'形槽。在销座附近镶入膨胀系数低的“恒范钢片”。

3)活塞的基本结构可分为顶部、头部和裙部。

活塞的主要作用:承受气缸中的气体压力,并将此力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以推动曲轴旋转。

第三章

名词解释

1>充气效率:发动机每一工作循环进入气缸的实际充量(新鲜可燃混合气或空气)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容积的理论充量的比值。

2>气门间隙:发动机在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

3> 配气相位:用相对于上下止点的曲拐位置的曲轴转角来表示各缸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

时刻

4> 气门重叠:由于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致使活塞在上止点附近出现进、排气门同时

开启的现象。

气门重叠角:重叠期间的曲轴转角称为气门重叠角。

5> 进气提前角:从进气门开到上止点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6> 进气迟关角:从进气行程下止点到进气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

简答题

1> 简述配气机构的作用?答:其作用是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

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新气进入气缸,废气从气缸排出。

2> 顶置式配气机构是由哪些零件构成的?答: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导管,气门主、副弹

簧,气门弹簧座,锁片等;气门传动组则由摇臂轴、摇臂、推杆、挺住、凸轮轴和定时齿轮组成。

3> 简述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答:发动机工作时,曲轴通过定时齿轮驱动凸轮

轴旋转。当凸轮轴转到凸轮的凸起部分顶起挺柱时,通过推杆和调整螺钉使摇臂绕摇臂轴摆动,压缩气门弹簧,使气门离座,即气门开启。当凸轮凸起部分离开挺柱后,气门便在气门弹簧力的作用下落座,即气门关闭。

4> 为什么现代发动机多采用每缸多气门的结构?答:采用每缸多气门结构,进气门总的面

积较大,充量系数较高,排气门的直径可适当减小,使其工作温度相应降低,提高工作可靠性。

5> 为什么进排气门要提前开启,延迟关闭?

答:排气门早开的目的是为了在排气门开启时气缸内有较高的压力,使废气能以很高的速度自由排出,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排出大量废气。排气门晚关则是为了利用废气流动的惯性,在排气迟后角内继续排气,以减少气缸内的残留气量。

6> 为什么一般在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中要留有一定的气门间隙?过大过小对发动机工作有何

影响?答: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及其传动件,如挺住、推杆等都将因为受膨胀而伸长。如果气门与其传动件之间,在冷态时不预留间隙,则在热态下由于气门及其传动件膨胀伸长而顶开气门,破坏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密封,造成气缸漏气,从而使发动机功率下降,启动困难,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间隙过小,不能完全消除上述弊端;间隙过大,在气门与气门座以及各传动件之间将产生撞击和响声。

7> 画配气相位图,并指出配气相位重叠角?

0 一’

下 I F J S

| 4 1^ /iff 配气相位图

第四章、汽油供给系统

名词解释

气阻:汽油机工作时,其汽油供给管路受热升温,当温度升高到使汽油蒸气压达 到饱和

值,即等于管路系统压力时,汽油泵和管路中将产生大量汽油供 给泡,妨碍液态汽油流动,使汽油流量减少到不足以维持发动机正常运 转,导致发动机失速,发动机的这种故障成为气阻。

汽油的辛烷值:汽油辛烷值是衡量汽油在气缸内抗爆震燃烧能力的一种数字指

标,其值高表示抗爆性好。

汽油的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中所含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称为汽油的空燃比。

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 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烧1kg 燃料所需的理 论空气质

量之比

简答题

1. 汽油供给系的作用是什么?

答: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 供入气缸,使之在临近压缩终了时点火燃烧而膨胀作功。最后,供给系统 还应将燃烧产物一一废气排入大气中,并消除噪声。

2. 用方矩图表示并注明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各组成部分名称,燃料供给、空气 供给及废气排出的路线。

答:

进气门丿I : 排气门关

进气门关 排气门开

迪汽油机的工作过

大气一空P05器、

、化油器巡工进勺管

/ I 妁

/排吒管―需声器-大

編I汽油/ 1?1Z

汽般-暑1 -汽淋各缸燃烧/

3?什么是汽油的抗爆性能?用什么指标来评价?怎样提高汽油的抗爆性?

答:汽油的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气缸中燃烧时,避免产生爆燃的能力,即抗自燃能力,是汽油的一项主要性能指标。汽油抗爆性的好坏程度一般用汽油辛烷值表示,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为了提高抗爆性,可以采用先进的炼制工艺和使用高辛烷值的调和剂,以获得较高的辛烷值而无其他不利于环保的副作用。

4?什么是可燃混合气?

答:汽油与空气混合并处于能着火燃烧的浓度界限范围内的混合气,称为可燃混合气。

5 ?为了保证发动机可靠运转,过量空气系数a应该保证在什么范围之内变化?

过量空气系数值在什么情况下,发动机能获得最大功率?在什么情况下,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性?

答:为保证发动机可靠地稳定运转,汽油机正常工作时,其所用的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a应在0.8~1.2范围内调节;在节气门全开条件下,过量空气系

数a=0.85~0.95时,发动机可得到较大的功率;当a=1.05~1.15时,发

动机可得到较好的燃料经济性。

6.汽车发动机的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的浓度有何要求?为什么?答:汽车在运行过程

中,发动机的工况较为复杂,根据其运行特点,可分为冷启动、怠速、小负荷、中等负荷、大负荷和全负荷、加速和暖机7 种工况,发动机各种不同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如下:

(1) 冷启动工况启动时发动机转速低,气流速度很慢,不利于燃油的雾化,尤其冷

启动

时,发动机温度也低,燃油蒸发困难,只有供给极浓的混合气(a =0.2

~0.6 ) ,才能保证进入汽缸内的混合气中有足够的燃油蒸气,以利于发动机启动。

(2) 怠速工况在怠速工况下,油门开度最小,进入汽缸内的混合气量很少,汽缸内

残余废气对混合气稀释严重; 而且转速低,空气流速小,燃油雾化和蒸发不良,混合气形成不均匀。因此,要求供给少量a =0.6~0.8 的浓混合气。

(3) 小负荷工况由于小负荷工况时,节气门略开,混合气的数量和品质比怠速工况时

有所提高,废气对混合气的稀释作用也相对减弱,所以混合气浓度可以略为减小,一般a =0.7~0.9

(4) 中等负荷工况由于油门开度较大,汽缸的混合气数量增多,燃烧条件较好。此外,

发动机大部分的时间处在中等负荷工况下工作,为提高其经济性,应供给较稀的经济混合气,一般a =1.05~1.15

(5) 大负荷工况和全负荷工况为了克服较大的外部阻力,要求发动机发出尽可能大的

功率。因此,应供给质浓量多的功率混合气,一般a =0.85~0.95

(6) 加速工况急加速时,油门迅速开大,要求发动机的动力迅速提高; 但在急加速瞬

间,由于液体的惯性比空气惯性大,燃油流量的增加比空气流量的增加要慢,由于混合气暂时过稀,容易引起发动机的动力下降甚至熄火。因此,在急加速时,必须采用专门的装置额外供油,加浓混合气,以满足发动机急加速的要求。

(7) 暖机工况在暖机过程中,混合气的浓度应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从启动时的极浓减

小到稳定怠速运转所要求的浓度为止。

7.为什么油箱都采用带有空气——蒸气阀的油箱盖?

答:在密闭的汽油箱中,当汽油输出而油面降低时,箱内将产生一定的真空度,真空度过大时汽油将不能被汽油泵吸出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在外界温度高的情况下,汽油蒸汽过多,将使箱内压力过大,这两种情况都要求油箱在必要时与

大气相通,为此采用装有空气——蒸汽阀的汽

油箱盖

8?汽油滤清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汽油进入汽油泵之前,滤去其中的水分和杂质,防止燃油系统堵塞,减小机械磨损,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9?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空气滤清器主要负责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内燃机工作时,如果吸入的空气中含有

灰尘等杂质就将加剧零件的磨损,所以必须装有空气滤清器。

10. L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其工作过程如何?

答: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按其功用来看,主要由燃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与电路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工作过程:燃油供给,空气供给,电路控制, 混合气成分校正。

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

电路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11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油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如何?

答: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ECU通过控制喷油器的喷油时间来实现对喷油量的控制。但在喷油器的结构、尺寸一定时,如果燃油分配管内的压力不同,则喷油器在单位时间

单的喷油量也不相同。因此,要保证燃油喷射量的精确控制,必须保持恒定的喷油压差。所谓喷油压差是指燃油分配管内的燃油压力与进气歧管内气体压力的差值。进气支管内气体压力是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的,要保持恒定的喷油压差,必须根据进气歧管内压力的变化来调节燃油压力。

燃油压力调节器的功用就是使燃油分配管内的燃油压力与进气支管内的气体压力之差保持恒定,一般为250~300 kPa。另外,燃油压力调节器还起到缓冲燃油泵供油时产生的压力脉动及喷油器断续喷油时产生的压力脉动的作用。

第八章

风冷系: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统。

水冷系: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统

强制循环式水冷系: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称为强制循环水冷系统

1,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

答: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冷却系统要防止发动机过热,也要防止冬季发动机过冷,冷却系统还要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2,为什么要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水冷系的调节装置有哪些?

答:a::发动机需要工作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过高会造成润滑不良,使机件加

速磨损;温度过低时,燃烧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会在气缸壁上凝聚,造成腐蚀而加

速磨损。

b: 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补偿水桶,发动机机体和汽缸盖中

的水套以及其他附加装置等。

3,为什么有些发动机水冷系统有补偿水桶?它的功能和原理是?

答:a:热胀冷缩原理,热态势,冷却液体积膨胀,从散热器中流出,冷却时,冷却液体积缩小,由补偿水桶对散热器中的水进行补充。

b: 当冷却液受热膨胀是,部分冷却液流入补偿水桶;而当冷却液降温时,部分冷却液又被吸回散热器,所以冷却液不会溢失。补偿水桶还可以消除水冷系中所有气泡。4,什么是大循环?什么是小循环?分别说明其冷却水的流动路线?答:小循环是指发动机在刚启动时,发动机气缸的温度较低,节温器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冷却液流向散热器的通道,冷却液经旁通孔,水泵返回发动机。大循环是当发动机的温度达到一定的时候,冷却液经节温器阀进入散热器,并由散热器经水泵刘辉发动机,进行大循环。

5,水冷系的节温器是否可以随意摘除?为什么?

答:不可以。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路径的阀门。他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没打开或者关闭冷却液通向散热器的通道。当启动冷却液的发动机时,节温器关闭冷却也流向散热器的通道,这时冷却液经水泵入口直接流回机体记汽缸盖水套,使冷却液迅速升温。如果不装节温器,那么,温度较低的冷却液经过散热器冷却后返回发动机,其温度将长时间不能升高,发动机也将长时间在低温下运转。同时,车厢内的暖风系统以及冷却液加热的进水管,化油器,预热系统,都在长时间内不能发挥作用。6,若蜡式节温器中的石蜡漏失,节温器处于何种状态?发动机出现何种故障?

答:a: 蜡要是漏了的话,就顶不动阀,节温器开启升程慢慢变小,漏的严重的话,节

温器失效,一直走小循环。

B发动机温度过高。(没找到自己找)

第九章

1. 润滑系的作用

润滑系统的功用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的洁净润滑油(或称为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部件磨损,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2. 发动机润滑系由哪些装置组成,各有何作用为了实现润滑系统的功用,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由下列零部件组成:(1)机油泵其功用是保证润滑油在润滑系统内循环流动,并在发动机任何转速下都能以足够高的压力向润滑部位输送足够数量的润滑油。

(2)机油滤清器它用来滤除润滑油中的金属磨屑、机械杂质和润滑油氧化物。若这些杂质随同润滑油进入润滑系统,将加剧发动机零件的磨损,还可能堵塞油管或油道。

(3)机油冷却器在热负荷较高的发动机上装备机油冷却器,用来降低润滑油的温度。润滑油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吸热而温度升高,若润滑油温度过高,则其粘度下降,不利于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此外,还会加速润滑油老化变质,缩短润滑油使用期。

(4)油底壳它是存储润滑油的容器。

(5)集滤器它是用金属丝编制的滤网,是润滑系统的进口,用来滤除润滑油中粗大的杂质,防止其进入机油泵。

除此之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润滑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润滑油管道等。

3.一般润滑系油路中有哪几种机油滤清器,与主油道之间关系如何,为什么机油滤清器有全流式与分流式之分,全流式滤清器串联于机油泵和主油道之间,因此能滤清进入主油道的全部润滑油。分流式滤清器与主油道并联,仅过滤机油泵送出的部分润滑油。

4.试分析发动机机油压力过低的原因

答:1)、机油油量不足

若机油油量不足,会使机油泵的泵油量减少或因进空气而泵不上油,致使机油压力下降,曲轴与轴承、缸套与活塞都会因润滑不良而加剧磨损。应在每班工作前检查油底壳中的油位,保证有足够的油量。

2)、发动机温度过高

若发动机冷却系统水垢严重,工作不良或发动机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或喷油泵供油的时间过迟的原因,都会引起机体过热,这样不但加速机油的老化、变质,也容易使机油稀释,从配合间隙中大量流失而导致油压下降。应清除冷却系统管路中的水垢;调整供油时间;让发动机在额定负荷下工作。

3)、机油泵停转若机油泵的驱动齿轮与驱动轴的固定销剪断或配合键脱落;以及机油泵吸入异物而将泵油齿轮卡死。都会使机油泵停止运转,机油压力也随之降为零。应更换损坏的销轴或键;机油泵吸油口处应设置滤清器等。

4)、机油泵出油量不够

当机油泵泵轴与衬套之间的间隙、齿轮端面与泵盖的间隙、齿侧间隙或径向间隙因

磨损而超过允许值时,都会导致泵油量减少,造成润滑压力下降的后果。应及时更换超差的机件;研磨泵盖平面,使与齿轮端面的间隙恢复至0.07-0.27mm。

5)、曲轴与轴承配合间隙过大

当发动机长期使用后,曲轴与连杆轴承的配合间隙逐渐增大,因而形不成油楔,机油压力也随着下降。据测定,该间隙每增加0.01mm时,油压就下降O.OIMpa。可磨修曲轴、选配相应尺寸的连杆轴承,使配合间隙恢复到技术标准。

6)、机油滤清器堵塞当机油因滤清器堵塞而不能流通时,设在滤清器底座上的安全阀就被顶开,机油便不经过滤而直接进入主油道。如果安全阀的开启压力调得过高,当滤清器被堵塞时就不能及时顶开,于是,机油泵压力升高,内漏增加,对主油道的供油量相应减少,引起油压的下降。应经常保持机油滤清器的清洁;正确地调整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一般为0.35-0.45Mpa );及时更换安全阀的弹簧或研磨钢珠与阀座的配合面,恢复其正常的工作性能。

7)、回油阀损坏或失灵

为保持主油道有正常油压,此处设有回油阀。若回油阀弹簧疲劳软化或调整不当,阀座与钢珠的配合面磨损或被脏物卡住而关闭不严时,回油量便明显地增加,主油道的油压也随之下降。应检修回油阀,将其启压力调整在0.28-0.32Mpa 之间。

8)、机油散热器或管路漏油

漏油既脏污发动机,又会使油压下降。管路若被脏物堵塞,也会因阻力增大而使油的流量减少,导致油压下降。应取出散热器,焊补或更换散热器,并经压力试验后方可使用;清除管路脏物。

9)、压力表失灵或油管堵塞

若压力表失灵,或由主油道至压力表的油管因污垢积聚而流通不畅时,机油压力便明显地下降。可在发动机低速空转时,徐徐地松开油管接头,根据涌出油流的情况确定故障部位,然后通洗油管或更换压力表。

10)、吸油盘堵塞致使压力表指针忽高忽低。

一般来说,机油压力表的示值在大油门时应比在小油门时的高,但有时会出现反常情况。若油液过脏、过粘,就容易堵塞吸油盘,当发动机小油门低速运转时,由于机油泵吸油量不大,主油道尚能建立起一定的压力,因而油压正常;但当加大油门高速运转时,机油泵的吸油量会因吸盘阻力过大而明显地减少,于是因主油道供油不足机油压力表的示值反而下降。应清洗吸油盘,或更换机油。

11)、机油牌号不对或质量不合格

不同型号的发动机须加不同的机油,同种机型在不同的季节也应采用不同牌号的机油。如果用错或牌号不对,发动机运转时会因机油粘度太低而加大泄漏量,从而使油压降低。应正确地选用机油,而且随着季度变化或地域不同来合理地选用机油。同时,柴油机必须采用柴油机油,不准以汽油机油代替。

5.润滑油路中不装限压阀的后果?答:机油泵必须在发动机各种转速下都能提供足够数量的机油,以维持足够的机油压力,保证发动机的润滑。机油泵的供油量与其转速有关,而机油泵的转速又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因此,在设计机油泵时,都是使其在低速时有

足够大的供油量。但是,在高速时机油泵的供油量明显偏大,机油压力也显著偏高。另外,在发动机冷起动时,机油黏度大,流动性差,机油压力也会大幅度升高。为了防止油压过高,在润滑油路中设置溢流阀或限压阀。

6.润滑系中的旁通阀(安全阀)安装在什么位置,起到什么作用?

答:机油泵必须在发动机各种转速下都能提供足够数量的机油,以维持足够的机油压力,保证发动机的润滑。机油泵的供油量与其转速有关,而机油泵的转速又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因此,在设计机油泵时,都是使其在低速时有足够大的供油量。但是,在高速时机油泵的供油量明显偏大,机油压力也显著偏高。另外,在发动机冷起动时,机油黏度大,流动性差,机油压力也会大幅度升高。为了防止油压过高,在润滑油路中设置安全阀或限压阀。一般安全阀装在机油泵或机体的主油道上。当安全阀安装在机油泵上时,如果油压达到规定值,安全阀开启,多余的机油返回机油泵进口。如果安全阀安装在主油道上,则当油压达到规定值时,多余的机油经过安全阀流回油底壳。

7.什么是浮筒式集滤器,有什么优缺点?答:浮筒式集滤器由浮筒、滤网、浮筒罩及吸油管等构成。空心的浮筒不论油底壳内的油面如何波动,始终浮在润滑油表面上,以保证机油泵从含杂质较少的上层油面吸入润滑油。滤网有弹性,中央有环口,在一般情况下借助滤网的弹性,环口压紧在浮筒罩上。浮筒罩的边缘有缺口,当浮筒罩与浮筒装合后形成进油狭缝。

优点:保证机油泵从含杂质较少的上层油面吸入润滑油。缺点:结构较复杂。

名词解释(1)压力润滑: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润滑油供入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轴承等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

(2)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泼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为润滑。该方式主要用来润滑负荷较小的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的凸轮、挺柱、气门杆以及摇臂等零件的工作表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