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操作手册培训PPT
- 格式:pptx
- 大小:12.79 MB
- 文档页数:22
保育员工作培训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保育员工作培训》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保育员的职责与素质要求、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环境布置与卫生保健、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应急处理与意外伤害防范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育员的职责和素质要求,提高职业素养。
2.使学生掌握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的基本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3.让学生了解环境布置与卫生保健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应急处理与意外伤害防范。
教学重点:保育员的职责与素质要求、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环境布置与卫生保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保育员工作场景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保育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 新课导入:讲解保育员的职责与素质要求,让学生了解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讲解环境布置与卫生保健的注意事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模拟应急处理与意外伤害防范的场景,并给出解决方案。
7.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六、板书设计1. 保育员职责与素质要求2. 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3. 环境布置与卫生保健4.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5. 应急处理与意外伤害防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保育员的职责与素质要求。
(2)如何进行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3)谈谈你对环境布置与卫生保健的认识。
(4)列举三种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的方法。
(5)遇到突发状况,如何进行应急处理与意外伤害防范?2. 答案:(1)保育员的职责包括:照顾婴幼儿日常生活、维护环境卫生、协助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等。
素质要求:敬业爱岗、责任心强、有耐心、善于沟通、具备一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3)环境布置与卫生保健:创造安全、舒适、温馨的环境,定期进行卫生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4)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方法: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辅食添加等。
《保育员培训》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教材第十章“婴幼儿保育员的职业素养与工作技能”,具体内容包括:保育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常见保育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保育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
2. 了解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能够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保育。
3. 学会常见保育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提高保育工作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保育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常见保育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演示模型、保育员工作手册。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个保育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
2. 理论讲解(15分钟):(1)保育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
(2)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3)常见保育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两个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5分钟):布置两道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保育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
(2)结合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一份针对性的保育计划。
(3)列举三种常见保育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2. 答案:(1)保育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包括:尊重和关爱婴幼儿,为人师表,勤奋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
(2)保育计划示例:针对1岁婴儿,注重情感交流,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促进其感官和运动能力发展。
(3)常见保育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①发热:观察体温,及时给予退热药,保持室内通风;②摔伤:检查伤势,清洗伤口,必要时就医;③呼吸道异物:迅速拍背,拨打急救电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保育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