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八苦
- 格式:docx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佛教中人生是七苦还是八苦?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
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
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
”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
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
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
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
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
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
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
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
人生八苦的句子1. 安慰世间八苦的句子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
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
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
”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
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
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
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
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
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
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
禅说—人生八苦人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
明其心,苦其志。
追其型,忘其意。
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
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
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
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人生第一苦——生苦。
佛说,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
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
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人生第二苦——老苦。
佛说,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
活的同时,已经死了。
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
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人生第三苦——病苦。
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人生第四苦——死之苦。
佛说,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
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
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
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
佛说,人的欲望不能与欲望的对象聚合为一体,欲望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
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人生第七苦——怨恨会苦。
佛说,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
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阴过盛苦。
佛说,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
人生八苦(1~9)人生八苦(1)——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行苦傅味琴讲于湖北清凉山佛学苑2004.6.11晨这么年青就忙着结婚提要:■这么年青的姑娘,却忙着结婚■某些传统观念在过去封建时代很普及■种子还是被外界的环境因素挑起来的■苦难家庭矛盾少,富裕家庭矛盾多■矛盾增加,心理上的痛苦也在增加■由结婚、生孩子、进入老年■在童年,男女相处不会有什么大矛盾这么年青的姑娘,却忙着结婚今天给大家讲讲在家生活的体会和苦恼。
讲这个的因缘,是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梦境是我过去在家生活中对苦恼的发泄,又因为前两天听到我们原来的女众班有个同学去年半途回家,最近已经订婚,快要结婚了,这么年青的姑娘却忙着结婚,这难免引起我很多感触。
某些传统观念在过去封建时代很普及从古以来,结婚成家生孩子好像是在家生活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规律,而且,从中又产生了不少传统上的观念,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积谷防饥,养儿防老”,这些观念在儒教盛行的封建时代非常普及。
种子还是被外界的环境因素挑起来的我们知道外因——外界的环境,能起很重要的作用,在外界环境的熏陶下,人们在观念上,生活上,趋向上,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牢固,逐渐形成了一种天经地义,好像你不走这条路,就是大逆不道。
首先是父母,乃至所有亲戚朋友都会对你有看法和施加压力,所以在环境的影响下,加上我们过去世自己有欲望的种子,也就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可是说到底,种子还是被环境因素挑起来的。
苦难家庭矛盾少,富裕家庭矛盾多在家庭生活中,穷苦的家庭,人们以为肯定矛盾很多,因为他们没有钱,有许多愿望达不到,而富裕的家庭,人们认为矛盾就能解决,其实这是表面想法。
每个人在生活过程中,就是这样按照生活的常规平平凡凡过去,很少有人去想一想生活里的种种细节,更少有人去发掘内心深处心理上的动态。
如果我们研究一下,恰恰是苦难人的家庭矛盾少,富裕人的家庭矛盾多。
矛盾增加,心理上的痛苦也在增加随着矛盾的增加,心理上的痛苦也在增加,也更复杂。
“人生八苦”,佛教用语,即人生有八苦分别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阴炽盛苦。
“人生八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老病死,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
一、生苦
婴儿出生,脱离母体后,为外界空气刺激,肉体上的痛苦引起啼哭。
二、老苦
老,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
“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人之老矣,生理机能衰退。
三、病苦
病症可能会与人的一生相伴相随,药物能治愈病给人身体的影响,却难以治好给人心理的影响。
四、死苦
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
五、爱别离苦
生离死别,悲痛欲绝。
六、怨憎会苦
两不相容的人,却偏偏聚会在一起,只会相看两生厌。
七、求不得苦
想得到的某件东西,最终却没有得到,即有所求,求而不得。
八、五阴炽盛苦
五阴是构成身体的五要素:色、受、想、行、识。
五阴炽盛就是用身体来承受所有的苦。
人生有八苦一、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二、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
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他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三、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
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知道了自省和成长。
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分,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恩。
四、这世上,无论你怎么活,都有人说长道短,无论你怎么做,都有人指手画脚。
无论你做的多好,总有人说你不好,不管你有多对,总有人说你不对。
没有不被评说的事,也没有不被议论的人。
做人难,难称千人心,难调众人口。
所以!怎么开心,怎么活。
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
五、人就这么一辈子,欲望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失去得越多。
学会放手,甘愿舍弃,才能真正的得到。
得与失,只是相对而言。
认为得到时,或许正在失去。
觉得失去时,也许正在得到。
凡事看淡一点,想开一些,一切随缘,随心。
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
六、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抓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
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成为过去,不要跟它过不去,无论多难,我们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七、当你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或许你永远只会拥有这件东西,如果肯放手,便获得了其它选择机会。
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
拿不起,就会庸庸碌碌;放不下,就会疲惫不堪。
八、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学完人生八苦的感受人间即可是天堂,亦可是地狱,一切唯心所现因人而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完人生八苦的感受,欢迎来参考!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
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
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
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
此外,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
有些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又担心被子女遗弃、孤寂与疏离难以挣脱,寻取温暖与亲情难得;年轻力壮时,高朋满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谁也没料到晚年的境遇却是如此的孤单,寂寞与凄凉。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
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
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让你三分,真正来讲,“吃”是病,贪东西也是病,但这些是属于心病,这儿讲的是身病。
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换就是病苦。
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
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
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内心一定很恐慌,这就是死苦。
大家都知道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经麻木了,无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说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么?但是没人讲反正要病嘛,理它干嘛?当你病了,会呱呱叫,病苦来时,就受不了。
佛教四谛1、苦谛--人生如同苦海泛舟佛教认为人的一生是由各种苦恼贯穿的,共有八苦:(1)生苦:胎儿出生,皮肉细嫩,在接触和适应外界的过程中,充满痛苦。
(2)老苦:人到老年,发白脱落,牙齿老化,嚼食困难,耳聋背驼,行走艰难,倍感痛苦。
(3)病苦:人要患各种疾病,造成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4)死苦:人将临死,对死亡充满恐惧,弥恋现世的生活,感到痛苦。
(5)怨憎会苦:与自己所讨厌的人不得已而相会、结合。
对自己憎恶的环境想脱离而又脱离不了。
不想遇到的事偏偏又遇到,令人苦恼不堪。
(6)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别离,与自己所喜欢的人或环境分开也是痛苦的。
(7)求不得苦:自己想做的事做不成,自己想追求的事或人得不到,精神上感到痛苦。
(8)五盛荫苦:人生就是苦,人生是诸苦的集合体。
2、集谛--苦从何来人生苦有种种,其原因何在,集谛作此回答,根本原因在于人生所具有的情欲,由于人的欲望,产生各种行为,由此带来一连串苦恼。
3、灭谛--放弃贪欲,断绝苦恼灭谛告诉人们一定要灭除情欲,无所追求,无所欲望,便可脱离痛苦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达到涅磐的境界。
4、道谛--正确驾驭人生之舟,脱离苦海,到达幸福的彼岸已知人生是苦,已知苦之原因,已定灭苦之心,那么如何灭苦?道谛作了回答,“道”含有方法和途径两种含义,具体分为八正道:(1)正见--对四谛正确理解(2)正思维--对四谛深入的思考(3)正语--生活中,使用正确而美好的语言(4)正业--规范自己的行为(5)正命--生活中做到清心寡欲,正确看待生命的意义(6)正念--对四谛正确的忆念(7)正定--依四谛之理,正确修持禅定(8)正精神--集中精力,正确不断的修持。
人生五劫六坎七难八苦_人生感悟五劫
1、生劫:虽欲不生,然不可得也。
2、老劫:沉沦于世,惶惶而终老也。
3、病劫:药不能治,养不可行,病劫也。
4、死劫:大限将至,然不想死也。
5、苦劫:流连四劫,不能自拔,苦劫也。
六坎
1、10岁的梦:初谙世事,皆不成熟,想法太过浪漫。
2、20岁的理想:走向成熟,亦有目标,理想太过丰满。
3、30岁的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无可逃避。
4、40岁的事业:完全成熟,更加稳重,踏踏实实做事。
5、50岁的经验: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为后人之经验也。
6、60岁的往昔:日渐衰老,不可抗拒,有的只有对往昔的回忆。
七难
1、火难:火有烧身绝命之忧。
2、水难:水有沉浮不可控之忧。
3、罗刹难:罗刹,恶鬼也,暴虐之忧。
4、刀杖难:人若持之,亦有性命之忧。
5、鬼难:恶鬼并不可怕,最怕心中有鬼。
6、枷锁难:若被枷锁控制,几无命也。
7、怨贼难: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八苦
1、生苦:人生来适应这个世界是痛苦的。
2、老苦:人之老矣,头发花白,嚼食困难,行走艰难,苦也。
3、病苦:疾病会造成身体与心理的痛苦。
4、死苦:人对死亡是恐惧的。
5、怨憎会苦:怨恨、憎恶,却又无法避免,烦恼苦。
6、爱别离苦:与爱人离别,是痛苦的。
7、求不得苦:想要的得不到。
8、放不下苦:对过往之事,久久不能忘怀,却又无法阻止它的消失。
人生真谛人生八苦众生求极乐,是要脱离人世间的痛苦而人世间的痛苦又往往因众生而起所谓因果循环没有终点经云,人生有八种苦痛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经此八苦纠缠人的一生才算圆满生老病死本就是一个循环人之生也随业受报与前生之业与人道相应者则投生为人最初流爱为种挽父母精血纳识业为胎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众生欢喜而此中之苦只有母亲和婴儿知道只知道由这呱呱一哭竟哭出无数的痛苦出来以为人之生从此不知道要吃足了多少苦头至于老病死亡要让人一生充满了无数的痛苦诗曰,流泪暗思童稚乐见人空话壮年强是老的恐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世间哪有无病之人更有寂然孤逝冥途渺渺幽怨重重假使生前妄造恶业堕于三途其苦更不堪设想正所谓,此身不向空门度更向何处消此业皈依三宝的弟子端能看透生死念佛必蒙垂接引赋归极乐亦欣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佛必蒙垂接引赋归极乐亦欣然好景不长欲合偏离虽云人生聚散无常可是恩爱割别亦是人生一大苦事一家眷属的团聚父母妻子的恩爱因缘所使或生离,或死别乃至一旦家散人亡那么人生是苦非苦不消说也诗云,生离死别最堪伤每话另人欲断肠虞姬帐中辞项羽明妃马上谢君王欢乐逝,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人之为人在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至于我们便悟出了这样的真谛人生八苦最难将息杨柳岸晓风残月念去去千里烟波看谁人执手凝咽尘世间的多情儿女把这锥心之苦吟成这千古诗句殊不知悟得因缘生灭法自无恩爱别离愁但是人们总是不愿相信奈何桥上几回头孟婆汤来更不求也许我们都知道这世间原本有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用她的普度慈航的悲悯给所有的痴儿女一个彼岸。
人间八苦指的是什么
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出自《法苑珠林·八苦部》。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
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
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坏就是病苦。
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
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
5,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
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
以苦。
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
7,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
8,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
取是执取的意思。
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学完人生八苦的感受人间即可是天堂,亦可是地狱,一切唯心所现因人而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完人生八苦的感受,欢迎来参考!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
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
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
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
此外,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
有些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又担心被子女遗弃、孤寂与疏离难以挣脱,寻取温暖与亲情难得;年轻力壮时,高朋满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谁也没料到晚年的境遇却是如此的孤单,寂寞与凄凉。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
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
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让你三分,真正来讲,“吃”是病,贪东西也是病,但这些是属于心病,这儿讲的是身病。
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换就是病苦。
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
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
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内心一定很恐慌,这就是死苦。
大家都知道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经麻木了,无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说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么?但是没人讲反正要病嘛,理它干嘛?当你病了,会呱呱叫,病苦来时,就受不了。
人生苦乐一、人生八苦人生第一苦——生苦:佛说,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
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
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人生第二苦——老苦:佛说,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
活的同时,已经死了。
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
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人生第三苦——病苦: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人生第四苦——死之苦:佛说,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
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
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叫直人生死相许。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佛说,人的欲望不能与欲望的对象聚合为一体,欲望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
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人生第七苦——怨恨会苦:佛说,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
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阴过盛苦:佛说,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
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二、人生十乐一曰天伦乐――夫妻互敬互爱,兄弟亲热相好,妯娌和睦相处,儿女孝顺父母,长辈关心晚辈,经常让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充满温馨。
二曰运动乐――若要健,天天练,运动是健康的源泉;活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年轻跳蹦蹦,到老没病痛;身体锻炼好,八十不服老。
三曰聊天乐――有选择地与人适度聊聊天,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
道尽人生八苦的八句诗!句句碎人心!
人生八苦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生:
十月怀胎苦父母,胎落娑婆似线牵。
推干去湿操尽心,寒热冷暧如已身。
老: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死: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爱离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怨长久: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求不得: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龟虽寿
放不下: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人生八苦,经历过才算是人生!懂得了,才是智者!。
人生八苦,你知道都有哪些吗?众苦两个字,有许多的说法。
有三苦、十苦、一百十苦,种种的分别。
经常说到的,有八种苦。
第一种苦,叫生苦。
第二种苦,叫老苦。
第三种苦,叫病苦。
第四种苦,叫死苦。
第五种苦,叫爱别离苦。
第六种苦,叫怨憎会苦。
第七种苦,叫求不得苦。
第八种苦,叫五阴炽盛苦。
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无论你是富贵还是贫贱,都免不了。
第一种苦,叫生苦。
就是一个人在母胎里的时候,气闷的很。
等到出生的时候,又像是有两座山,把他夹住了,硬在这两座山中间钻出来。
这样的痛苦,都是无法说尽的。
所以小儿出生下来的时候,总是大哭的,就是这个缘故。
第二种苦,叫老苦。
就是人到了老的时候非常的苦恼。
想看什么东西,眼睛也看不清楚了;想听什么音声,耳朵也听不清楚了;想吃什么东西,牙齿脱落了也咬不动了;想去什么地方去看一看去旅游,腿脚又没有力气,走不动了;冬天来了,格外地怕冷;夏天热起来,又格外地怕热。
要是遇到节气交替、刮风下雨的时候,又要腰酸背痛了。
这种种的苦,真是说不尽。
第三种苦,叫病苦。
生病是最公道的。
病起来,不论富贵贫贱都一样,要吃吃不下,要睡睡不着,要走也走不动,从头到脚种种的难过,五脏六腑又种种的不舒服。
第七种苦,叫求不得苦。
治病还要吃各种各样的极苦的中西药。
要是特别厉害的病,一天到晚,痛苦得哭爹喊娘的,叫天叫地的。
到了这个时候,什么人能代替呢。
俗语说,英雄独怕病来磨。
这就真叫是有法也没用处了。
第四种苦,叫死苦。
人到死的时候,伸手蹬腿,皱眉苦脸的,看他种种痛苦的样子,就知道这种苦,真的是不容易受的。
想说话,舌根硬了,说不清楚了,或者神志不清楚了。
或是神志虽然清楚,喉咙里被痰卡住了,又说不出来了。
要透气,气又逆了,透不过气了。
周身痛苦,四肢百节,处处都是痛的像硬把他拆开来一样的。
要死又偏偏断不了气,死不了又活不好。
我们看到他受这么多罪这么多苦,真是心痛难熬。
受这种种的苦,可惜人死了不会说话,所以我们都不知道死的痛苦。
第五种苦,叫爱别离苦。
一、生苦——人之生也,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与人道相应者,则投生为人,最初流爱为种,揽父母精血,纳识业为胎。
处在母腹的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上压秽食,下熏臭气。
母饮冷时,胜于冰雪冻肤,如入寒冰地狱;母吞热时,极似沸汤灌体,无异镬汤地狱;母啖粗时,诚如山石压身,仿佛夹山地狱。
尤其胎中秽窄,迷闷难堪,随母气息出入,种种不得自由。
幽囚十月,如禁牢狱,经中名之为胎狱,询不过分。
及出胎时,柔软肌肤,被风吹如刀割,痛苦莫喻。
因婴孩痴呆,又不解说话,只知道由这呱呱一哭,竟哭出无数的痛苦出来。
以为人之一生,从此起不知道要吃足了多少苦头。
此种生苦,古人曾形容他为生龟脱壳,其痛苦可知矣!至于难产横生之惨更不忍言,母子生命悬危,凡为人者,无法逃过此关。
省庵大师的诗云:‘业风吹识入胞胎,狱户深藏实可哀,每过饥虚倒悬下,频惊粗食压山来......’。
我也有句诗说:‘此世当思归极乐,来生不愿入胞胎’。
二、老苦——岁月无情,不知不觉地,能把人们催促到‘万事输人己退藏’的地方去,创伤得我们真是无处不伤神,混身病态,诸根朽败,则力弱形枯,神衰智钝,眼花耳聋,腰酸骨痛,口吃齿缺,鹤发鸡皮,一切行动都不如意,汝看苦不苦呢?可是世间无有不老之人。
诗曰:‘流泪暗思童稚乐,见人空话壮年强’。
余意:‘寄语少年须努力,莫待觉悟老来迟’。
三、病苦——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世间那有无病之人?偶一四大不调,则诸根痛患,饮食俱废,坐卧不安。
单说头晕齿痛,已是痛苦不堪,况沉珂酷疾,大病连年乎!病的厉害,就是三国时代雄纠纠的张飞,也极骇怕而无可奈何。
诗云:‘四大因时偶暂乖,此身无计可安排,残灯留影不成梦,夜雨滴愁空满街’。
我说:‘健时莫为因循误,病到方知忏悔迟’。
四、死苦——人生如梦,幻质匪坚,从来未有不死之人。
当世缘既尽,四大分离之际,抽筋折骨痛苦难言,古人形容为活牛剥皮,思之悚然。
至于横祸惨死,骨破肠穿,身首分离,更不忍谈。
并且临终时,家亲绕榻,恩爱诀别,同时一切业境顿现,真是千愁快悒,万怖慞惶,霎时一命呜呼!寂然孤逝,冥途渺渺,幽怨重重。
假使生前妄造恶业,堕于三途,其苦更不堪设想矣!诗云:‘识神将尽,忽无常,四大分离难主张,脱壳生龟真痛绝,落汤螃蟹漫慞惶......’。
我说:‘念佛必蒙垂接引,赋归极乐亦欣然’。
五、爱别离苦——好景不常,欲合偏离,虽云人生聚散无常,可是恩爱割别,亦是人生一大苦事,一家眷属的团圆,父母妻子的恩爱,因缘所使,或生离、或死别,乃至一旦家散人亡,这么人生,是苦非苦不消说也。
诗云:‘生离死别最堪伤,每话令人欲断肠,虞氏帐中辞项羽,明妃马上谢君王......’。
余意:‘悟得因缘生灭法,自无恩爱别离愁’。
六、怨憎会苦——此有二种说法:一、是冤家会遇,如眼中钉,发生憎恨。
一是宿世冤缘结为六亲眷属,一处同居,互为恼气,仇怨之人,欲离偏合,狭路相逢,无可逃避,汝看苦不苦呢?诗云:‘苦事人情皆欲避,谁知夙业自相招,兵败张巡思作鬼,身亡萧氏愿为猫......’。
我也有句诗说:‘好将佛教善缘结,当作莲池海众看’。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无求之人?名利福寿,凡所欲事,求之不得,则生愁苦或愤怨。
如富贵无子,贫穷多累,读书落第,营商蚀本,诸如此类,欲求偏失,亦乃人生一大憾事也。
诗云:‘扬帆屡见沉舟客,挂榜偏伤落第人,毕世耕耘难果腹,频年纺织尚悬鹑......’。
余意:‘得失荣枯皆有命,穷通寿夭总由天’。
八、五阴炽盛苦。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
‘炽’——火热也。
盛——众多也。
阴——障蔽也。
是说这五种法能障蔽吾人本具妙觉真心,使之不得显现。
色阴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四阴,乃触境所起幻妄之心。
由此幻妄身心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境,起惑造业,招集苦恼。
依眼等五根,缘色等五尘所起烦恼属色阴。
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为受阴。
依六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
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
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
此五阴烦恼如火炽盛,尽夜焚众生的身心,苦不可言,当急用智慧以消灭之,一句弥陀即智慧水也。
诗云‘逼迫身心苦事多,哀声无地可号呼!肝肠断处情难断,血泪枯时恨未枯’。
余意‘三界无安同火宅,何如念佛往西方’。
此五阴炽盛苦,乃一切诸苦本。
八苦中前四苦属身所受,后三苦属心所受的痛苦,最后一苦总括身心。
又前七种是别(别指一种),乃过去所感之果,后苦是总(总括诸苦),乃现在起心动作,为未来得苦之因。
因果牵连,相续不断,无期痛苦,何日解脱?可不惧哉!大家当速念佛求生也。
此外还有天灾人祸,刀兵水火,风雨雷电乃至寒著侵迫,蚊虱蛀啮等苦,若扩而充之,说不能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