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层界系统组代号与岩石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1
地质地层名称与代号
地质地层名称与代号是地质学中的术语,描述了地层之间石层、
岩石等矿物形成的时间线。
它们可以帮助地质学家研究大地上发生过
的事件,形成研究用的时间参照系。
地质地层名称有多个,比如山脉、岩层和火山活动等,而这些术
语中,后者属于植物界。
代号是指地质地层名称的一个缩写,比如GP (古牙系)、AJ(安山系)和MQ(民权系)等。
每个代码代表一个地
质时期,并标志着地层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
在一些地区,地质地层名称与代号也可以用于表示宏观构造上的
地形。
比如大幅度的山坡、山谷和山脉,都有专门的地质地层名称与
代号,便于科学家进行理论说明和实际应用。
地质地层名称与代号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地球的
演化史,追溯岩石形成的详细过程,并有助于解释现在的地貌。
它们
也为地质调查、勘探、矿产探测、地质内涵评价和地质灾害的研究提
供了基础信息。
综上所述,地质地层名称与代号是地质学中最基本的术语,它们
既可以用于表示地层的精确年代,又可以用于表示宏观构造上的地形,它们在地质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
础数据。
什组下段由白色块状晶粒状石膏组成的浅每相和泻湖相的地层序列。
及砂质灰岩。
塔格组--粗粒砂岩、砾岩、长石石英砂岩夹泥岩、白云质细砂岩--砾岩等组成,夹少许菱铁矿。
具大型槽状交错层、韵律层及冲刷构造,为滨海--陆相碎屑沉积。
拉克组层状夹瘤状灰岩、云岩夹生物灰岩;上部为灰色、深灰色厚层云岩。
厚150--168.8m。
硅质 条带灰岩;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白云岩及少量红色泥岩,厚214--450m左右,在喀什、乌恰地区,呈带状分布于天山山前,昆仑山麓、克孜克阿尔特山、卡巴加特山,惟杨轩附近被剥蚀。
本组顶部的一层灰岩厚5m左右,是全区最稳定的层位之一。
在乌拉根、塔什皮萨克石膏不发育,厚度最小。
康苏一带在石膏层下出现绿色块状砂岩夹砾岩,厚40--50m,克孜克阿尔特山区,顶部灰岩变为灰黑色。
西昆仑山麓沉积的边缘相,底部有厚100m的红色砾岩。
普遍不整合在下伏地层之上。
克、古董山、鸟山、罗斯塔克、海米奇塔塔克等地,上界多为断层,下界均未出露,可见岩性为白色晶粒状石膏,有时夹不规则的褐色、灰绿色泥岩、灰岩和薄层白云岩,厚11--105m,均不产化石。
在英吉莎地区,该组呈带状分布于和什拉到依格孜牙等地,叶城附近的莫莫克,因断层而未出露,该地本组上段海相灰岩仅数全被剥蚀。
其下为一层(5--10m)灰色(风化呈灰黄色)生物灰岩,为最稳定的标志层。
200m,本组底部为厚约30m的泻湖相杂色泥岩夹1--5层薄--厚层白色石膏。
仅库孜贡苏剖面岩性较粗,上部夹有砂岩。
本组断续分盐渍化现象,上部层位见樱红色薄层微粒状钙质白云岩夹层。
在依木干他乌东部砂岩中有厚1--3cm的盐岩夹层。
岩层厚度,由于上部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作用,变化较大,一般为200--600m,最大厚度见于依木干他乌,为1170m,克兹尔塔格组中上部存在反向磁性事件。
克兹尔塔格组在盆地覆盖区仅分布于中央隆起满加尔凹陷。
岩性为紫红、褐红色厚层--块状粉--粗砂岩夹含砾砂岩或砾岩,简称“红砂岩”,可作为区域对比标志层。
地层如何分层及代号各是什么?地层(stratum[ 'streit?m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成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岩浆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
】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及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
(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
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
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
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是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层面不十分明显。
[编辑本段]地层系统的单位是如何划分我国地层委员会采用宇、界、系、统、阶、亚阶等六个地层单位术语。
[编辑本段]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某一时间阶段的划分方法。
地质年代的单位的划分地球的历史按等级划分为:宙、代、纪、世、期、亚期等六个地质年代单位。
地质年代共分五个代,为:1)太古代2)元古代3)古生代4)中生代5)新生代其中,古生代共分六个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分为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分为三个纪,分别是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相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指地层的生成顺序和相对的新老关系。
它只表示地质历史的相对顺序和发展阶段,不表示各个地质时代单位的长短。
绝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是指通过对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其衰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
[编辑本段]地层和地质年代的关系每个地层代表着它形成时相应的地质年代。
ylf519 2009-05-16 09:26:26地层自老至新发育为:一志留系代号S,距今4.4~4.05亿年分布于九连山——兰山一带。
二叠系石千峰组代号-回复石千峰组,顾名思义,是指在地质学上属于二叠纪系列地层中的一个岩石组合。
本文将深入探讨石千峰组的代号,解析其背后的含义和意义,并解释该地层的形成过程和地质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解读石千峰组代号中的每个部分。
"石"字指代石英砂岩,这是石千峰组的主要岩石成分之一;"千"字则代表该地层组合在地层序列中的层位,表明它位于地层序列的较高位置;"峰"字则表示山峰,暗示了石千峰组的地质构造特征。
石千峰组属于二叠纪系列地层,位于地质年代中的二叠纪时期,距今约2.9亿至2.5亿年左右。
该地层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北地区,尤其是河北、山西和陕西等地。
它主要由石英砂岩和泥岩组成,其中以石英砂岩居多。
这种岩石通常呈现出粉红色或灰色,并且具有较好的结构和成岩特征。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分析石千峰组的形成过程。
二叠纪时期,华北地区正处在一个广阔的海洋盆地内。
在这个海洋盆地中,富含沉积物的河流和岩屑通过沉积过程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层。
这些沉积物主要是由陆源物质输入而形成的,包括砂石、泥土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积物逐渐经历了压实和胶结作用,形成了石千峰组的岩石。
石千峰组的形成对于研究华北地区的地质演化和构造变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石千峰组的形成记录了华北地区在二叠纪时期的沉积环境和地质变迁。
其独特的岩性和构造特征为研究该地区的地壳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其次,石千峰组所具有的优良油气储藏潜力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该地层中,存在着大量的含油气砂岩和泥页岩等油气资源。
对于勘探和开发这些油气资源,石千峰组的地质研究和勘探技术的不断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石千峰组还为研究地质灾害和环境变迁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质工程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通过对石千峰组的岩石学和构造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地下水资源、山区滑坡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综上所述,石千峰组作为二叠系地层中的一个岩石组合,其代号以一种简洁而富有意义的方式,描述了该地层的主要特征和地质意义。
组级岩石地层划分的依据组级岩石地层划分是对地层进行系统分类和划分的一种方法。
在地质学中,地层是指一系列地质岩石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地壳中的继承联系上排列形成的岩石序列。
地层可以根据岩石的性质、岩石中包含的化石、沉积物的性质等因素进行划分。
组级岩石地层划分是将地层划分为更具地层学意义的单位,这些单位被称为"组"。
组级岩石地层的划分依据主要包括岩石性质、岩石组合、沉积环境及地层对比等。
岩石性质是组级岩石地层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岩石性质包括岩石的组成、岩石的结构和岩石的特点等。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可以根据这些特性将岩石分为不同的组。
例如,在海洋环境中,海底沉积物主要由碎屑物质、有机物质和钙质物质组成,可以将海底沉积物划分为碎屑岩组、有机质质组和碳酸盐岩组。
而在陆地环境中,河流沉积物由砂、砾石等碎屑物质主导,可以将其划分为碎屑岩组。
岩石组合也是组级岩石地层划分的重要依据。
岩石组合是指岩石中不同成分的组合和排列方式。
在沉积岩中,经常可以观察到不同种类的岩石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形成特定的岩石组合。
这些岩石组合可以反映出沉积过程、沉积环境和沉积来源等信息。
例如,在湖泊环境中,通常可以观察到湖相组合,包括泥岩、页岩和粉砂岩等。
而在河流环境中,则通常可以观察到河相组合,包括砂岩和砾岩等。
沉积环境也是组级岩石地层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沉积环境是指沉积岩形成时的地理、气候、水文和生物环境等条件。
不同的沉积环境会导致不同类型的沉积物沉积,从而形成不同的岩石组合。
通过研究沉积岩中的沉积组合和沉积结构,可以推测出沉积岩形成时的环境条件。
例如,在冲积扇环境中,通常可以观察到由砂砾岩和砾石岩组成的岩石组合。
而在浅海环境中,则通常可以观察到由页岩和石灰岩组成的岩石组合。
地层对比也是组级岩石地层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层对比是指将不同地域、不同地层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进行比较和研究。
通过对沉积物层序和化石层序的对比,可以确定不同地层之间的联系,将地层划分为不同的组。
地层代号表示方法地层代号是用来表示地层的一种简称,通常用于地质勘探和地质调查中。
地层代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地层类型代号和地层编号。
地层类型代号是用来表示地层的性质的一个简称,通常包括地层的岩性、颜色、形态等信息。
例如,岩层的地层类型代号可以用"Y"表示,沙层的地层类型代号可以用"S"表示,泥层的地层类型代号可以用"N"表示等。
地层编号是用来表示地层的序号的一个简称,通常从上到下依次编号。
例如,第一层岩层的地层编号可以用"1"表示,第二层岩层的地层编号可以用"2"表示,第三层岩层的地层编号可以用"3"表示等。
因此,地层代号一般由地层类型代号和地层编号两部分组成。
例如,第一层岩层的地层代号可以用"Y1"表示,第二层岩层的地层代号可以用"Y2"表示,第一层沙层的地层代号可以用"S1"表示等。
注意,地层代号的表示方法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地区、机构或个人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地层代号时,应该确保所使用的地层代号的表示方法与所在的地区、机构或个人的地层代号表示方法相一致。
此外,在使用地层代号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地层代号应该尽量简短,方便记忆和使用。
2.地层代号应该清晰明了,不容易混淆。
3.地层代号应该尽量保持一致,避免因为地层代号的不一致而造成的混淆。
4.地层代号应该适当记录地层的其他信息,如地层厚度、地层质地等。
总之,地层代号是一种简称,用来表示地层的信息。
在使用地层代号时,应注意表示方法的一致性,并遵循上述原则。
E s2 30-310油层。
沾化、车镇凹陷剥蚀变薄,油气层在不整合面之下。
沙二
段底为T3地震反射层,在坳陷的南部沙二上、下段连续沉积,与
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北部缺失沙二下地层,沙二上与下伏地层呈
平行不整合接触。
合面;3、防扩径影响
固井;4、防掉牙轮、
井斜。
生界Kz
防裂缝性井漏
回,砂岩呈正韵律。
下部灰绿色、紫红色泥岩与粉砂岩、细砂岩、注意油气侵;2、防垩系K 生
塌扩径;防裂缝性渗漏。
∈
2
系∈
1
中
水试验,落实油水系统和含油高度。
气显示。
肉眼难以确定岩性时,以镜下鉴定岩性为准。
面,按设计取准太古界风化淋蚀带岩心,落实岩性、裂缝发育情况及含油性。
、注意灰岩(有石英自形晶)裂缝岩屑油气显示;2、兼探太古界地层含油。
凡从事地质专业制图得人员都会清楚地意识到,图式、图例就是地质图件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表达地质成果内容得形式与手段,就是读图得共同语言,同时地质体代号得书写格式就是否正确与规范同样也显得尤为重要。
这反映了制图人员对制图规范得熟悉与应用程度。
结合以往在制图过程中常碰到得一些地质代号书写混乱,没能按规范要求出版得现象,本人依照中华人民共与国地质矿产部公开出版发行得《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与制图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有关地质代号书写格式在计算机中得辅助应用。
首先阐述一下有关各种文字在图中得注记要求。
地名一般用宋体字表示,字得大小与地名级别有关,山名注记一般用黑体字表示,山脉得注记用耸肩体,河流、湖泊、沟、渠得注记要用宋体斜体字表示。
以上几点就是制图工作人员在制图中应遵循得几项原则,同时也就是制图人员应该具备与所掌握得基本知识。
如果能按照制图得基本要求去做,绘制出来得图件一定会给人带来很美观得感觉。
文字之后以图形得形式表示,以观效果。
2地层符号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这些国际性标准。
例如:Kz表示新生界、Mz表示中生界、Pz表示古生界、PT表示元古宇等。
界还可以分为亚界,而太古宇又有新、古亚界之分,即新太古界与古太古界;元古宇又可分为新元古界、中元古界与古元古界。
中生界、新生界习惯于不分亚界。
例如:Pz2表示上古生界、Pz1表示下古生界、Pt3表示新元古界等。
系得附号一般用字母表示:例如Q 表示第四系、R表示第三系、K表示白垩系[3]、J表示侏罗系、T表示三叠系、P表示二叠系、C表示石炭系、S表示志留系、O表示奥陶系、∈表示寒武系、Z表示震旦系。
亚系得符号一般不分,第三系例外,如N表示新第三系、E表示老第三系。
统得符号就是在字母得右下角加上阿拉伯数字1、2、3、4,如Q4表示全新统、Q3表示上更新统、Q2表示中更新统、Q1表示下更新统等。
而属于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得使用范围得地层单位“阶”得符号就是在统得符号后面加上阶名汉语拼音头一个正体小写字母,如同一统内阶名第一个字母重复时,则年代较老得阶用一个字母,较新得阶在头一个字母之后再加最近得一个正体小写字母。
岩石地层单位代号
岩石地层单位代号(mark of lithostratigraphic units)是指地方性地层单位——群、组的符号:群是在相当的界或系或统的符号之后,加群名的地理名称第一个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大写斜体,如同一系或统中首字母重复时,则时代较新的再加上第二个字的汉语拼音小写首字母,如水口群—C2Sk;组是在系或统的符号的后边,加组名的第一个字汉语拼音头一个字母(斜体小写),同一系或统的组名第一字母有重复时,则年代较新的组,在头一个字母之后,再加第二个汉字汉语拼音的首个小写斜体字母,如保山组—C3b,亚组的符号则在组名的右下角注以阿拉伯数字,如馒头组下亚组—C1m1。
值得说明的是:在GB958 89《区域地质图例》规定中,群的表示方法是两个小写斜体字母。
过去由于地层工作还不细,两个小写斜体字母的组名较少,故群与组的符号不易混淆。
近年来,地层工作越来越细,两个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的组名增多,为避免群与组的符号相混、在实际工作中已趋向于群的符号用大写斜体表示。
地层单位地层单位stratigraphic unit
把组成地壳的岩层按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划分的单位。
按地层分为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
①岩石地层单位。
又称岩性地层单位。
主要依据岩性岩相特征划分。
主要岩石地层单位按级别大小为群、组、段和层。
它只适用于一个小范围,为地方性地层单位。
它与年代地层界、系、统和阶没有相
互对应关系,与生物地层单位也不一一相互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