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性质的食物
❖ 素食:糯米、高粱米、栗 子、大枣、核桃仁、韭菜、 小茴香、香菜、南瓜、生 姜、葱、大蒜、肉桂、辣 椒、花椒、桂圆、荔枝、 木瓜、石榴、乌梅等。
❖ 肉食:鳝鱼、鲢鱼、虾、 海参、鸡肉、羊肉、狗肉 等。
中医药保健养生
18
体质不同 进补有别
❖ 寒性体质的人多手足不温、面色黄白、喜热食,可 适当食用姜、葱、橘子、鸡肉、牛肉、羊肉、狗肉、 酒等;
九种体质类型
中医药保健养生
15
“天人相应” 与养生
“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 天,是指自然界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规律”,如春 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循环。 人,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需随自然界的变化主 动地适应,才可以保障健康。 《内经》强调:“顺之则昌,逆之则灾害生。”
中医药保健养生
❖ 栗子肉与粳米共煮,有 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 功用。
中医药保健养生
25
百合
❖ 有补肺、润肺、清心安 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 咳的作用。
❖ 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 煮粥,加白糖适量温服, 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 咳。
中医药保健养生
26
红枣
❖ 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 食品。与银耳、百合、山药 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中医药保健养生
5
进补要辨证,要分气血阴阳
➢ 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 ➢ 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 ➢ 气血两虚者气血双补 ➢ 阴阳两虚者阴阳双补
中医药保健养生
6
气虚证
少气乏力、语言低微、呼吸微弱、食欲不振、食 后腹胀、腹泻或便溏、脱肛、易出汗、怕风寒、 易感冒、脉虚或无力等症状
补气药多温性,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