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零维纳米结构单元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59
绪论1、纳米科技的提出:源自于费曼大师1959年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的一次演讲。
Richard Feynman:世界上首位提出纳米科技构想的科学家。
2、纳米材料(1)纳米材料的定义:物质结构在三维空间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或由纳米结构单元组成且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也是以维数划分纳米材料的原因)(2)纳米尺度:1-100 nm范围的几何尺;纳米的单位:1 nm = 10^-9 m,即千分之一微米(μm)。
(3)纳米结构单元:具有纳米尺度结构特征的物质单元,包括纳米团簇、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片等(4)纳米材料的维度:○1零维:纳米团簇、纳米颗粒、量子点(三维尺度均为纳米级,没有明显的取向性,近等轴状)○2一维: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单向延伸、二维尺度为纳米级、第三维尺度不限,、直径大于100 nm,具有纳米结构)○3二维:纳米片、纳米带、超晶格、纳米薄膜(一维尺度为纳米级,面状分布,,厚度大于100 nm,具有纳米结构)○4三维:纳米花、四脚针等(包含纳米结构单元,三维尺寸均超过纳米尺度,由不同型低维纳米结构单元复合形成)(5)纳米材料的分类○1具有纳米尺度外形的材料○2以纳米结构单元作为主要结构组分所构成的材料3、久保理论:即金属的超微粒子将出现量子限域效应,显示出与块体金属显著不同的性能;金属纳米粒子,量子限域效应。
4、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将探针靠近导电材料表面进行扫描,获得表面图像。
分辨率达0.1~0.2 nm,可以直接观察和移动原子。
5、原子力显微镜(AFM):利用针尖和材料原子间的相互微弱作用力来获得材料表面的形貌图像。
可用于研究半导体、导体和绝缘体。
AFM三大特点:原子级高分辨率、观察活生命样品和加工样品的力行为成就。
6、纳米科技的研究内容:纳米科学、纳米技术与纳米工程分支学科:纳米力学:研究物体在纳米尺度的力学性质纳米物理学:研究物质在纳米尺度上的物理现象及表征纳米化学:研究纳米尺度范围的化学过程及反应纳米生物学:利用纳米的手段解决生物学问题,在分子水平揭示细胞内外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机制;纳米医学:利用纳米科技解决医学问题的边缘交叉学科纳米材料学:包括纳米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与使用效能四个方面。
零维纳米材料
零维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使其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
术领域备受关注。
零维纳米材料是指在三个维度上均小于100纳米的纳米材料,通常具有独特的电子、光学、磁性和力学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
首先,零维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赋予其独特的性能。
由于其尺寸在纳米级别,
其电子在量子尺寸效应的影响下表现出不同于宏观材料的行为。
例如,零维纳米材料的能带结构和能级分布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电子传输性能。
此外,由于零维纳米材料的表面积大大增加,使得其在催化剂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灵敏度。
其次,零维纳米材料在电子器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由于其尺寸小、电子迁
移率高和能带结构可调节等特点,零维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新型纳米电子器件的制备中。
例如,零维纳米材料可以作为场效应晶体管的通道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此外,零维纳米材料还可以作为新型存储器件的介质层,实现高密度、低能耗的数据存储。
此外,零维纳米材料在光学和光电器件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由于其尺寸接近光
波长的数量级,零维纳米材料表现出与光子的强耦合效应,可以用于制备纳米激光器、纳米光学器件等。
同时,零维纳米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光电转换性能,可以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领域。
总的来说,零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电子、光学、催化等领
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零维纳米材料将会在未来的科技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纳米结构单元一、零维单元1.团簇(cluster)2.纳米微粒3.人造原子二、一维单元1.碳纳米管2.纳米棒、丝、线3.同轴纳米电缆4.纳米带5.纳米线研究进展一、零维单元1.团簇(cluster)(1)定义:是一类化学物种,指几到几百个原子的聚集体,粒径尺度小于1nm。
是介于单个原子与固态之间的原子集合体。
(2)组成:一元(含金属、非金属团簇),二元及多元原子团簇,原子团簇化合物(3)结构:以化学键紧密结合(除惰性气体外),球状、骨架状、四面体、葱状及线、管、层状等。
(4)物理性质:表面效应、量子尺寸、几何尺寸效应、掺杂物性等(5)研究:多学科交叉C60:寻找星际间分子而发现2.纳米微粒:超微粒子(ultra-fine particle)(1) 定义:尺寸在nm量级的超细微粒,尺度在1~100nm 之间,大于原子团簇,小于通常的微粒。
尺寸为红血球和细菌的几分之一,与病毒大小相当。
“要用TEM才能看到的微粒。
”(2) 性质:由微观到宏观世界的过渡区域,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特殊的微观机制→影响宏观性质(生物活性由此产生)(3) 研究:制备、合成和应用。
3.人造原子(artificial atom, super-atom)(1) 定义:尺寸小于100nm的、由一定数量的实际原子组成的聚集体。
包括:准0维的量子点、准1维的量子棒、准2维的量子圆盘、及100nm左右的量子器件(2) 特性:(量子效应)i) 与原子相似之处:a. 离散的能级和电荷b. 电子填充服从洪德定律ii) 与原子的差别:a. 含有一定数量的原子b. 形状、对称性多种多样c. 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复杂d. 电子在抛物线形的势阱中,上层电子束缚弱(3) 应用:体系的尺度与物理特征量相当量子效应→新原理、新结构二、一维单元1.碳纳米管(Bucky Tube巴基管)发现:1991年,日本电气公司(NEC)高级研究员、名城大学教授饭岛澄男(Sumio Iijima)利用透射电镜首次观察到碳纳米管。
零维纳米材料
零维纳米材料是指在空间维度上为零维的纳米结构,也称为零维纳米粒子或纳米颗粒。
它们通常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微观颗粒,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零维纳米材料:
1.量子点:量子点是一种具有三维尺寸范围,但在空间上是零维的纳米结构。
它们通常由几百到几千个原子组成,具有量子尺寸效应,能够通过控制其尺寸和组成来调节其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
2.金属纳米颗粒:金属纳米颗粒是由金属原子构成的微小颗粒,具有良好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和局域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可以应用于催化、生物医学、光学传感等领域。
3.纳米荧光颗粒:纳米荧光颗粒是一种具有荧光特性的零维纳米结构,通常由半导体材料构成。
它们的荧光性质可以通过调节其尺寸、形状和表面修饰来调控,用于生物成像、荧光标记等应用。
4.纳米粒子:纳米粒子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零维纳米结构,通常由某种化合物或材料构成,如氧化物、硫化物、碳纳米粒子等。
它们具有特殊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在催化、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5.夸克-胶子凝聚物:在高能物理学领域,夸克-胶子凝聚物被认为是零维的基本粒子结构,由夸克和胶子组成,具有特殊的强相互作用性质,是研究强子物理和量子色动力学的重要对象。
这些零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对于纳米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精确控制其尺寸、形状、表面性质等参数,可以实现对其性质和功能的调控,拓展其在材料科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零维纳米材料
零维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纳米材料,其在纳米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零维纳米材料是指在三个维度上都非常小的材料,通常是以纳米尺度制备的微粒或颗粒。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特殊的电子、光学、磁学等性质,因此在电子器件、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零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多样,包括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制备出不同形貌和结构的零维纳米材料,如纳米颗粒、纳米晶、纳米管等。
这些不同形貌的纳米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特点,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其次,零维纳米材料在电子器件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和性能,零维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纳米晶管、纳米颗粒薄膜等器件,这些器件在光电器件、传感器、存储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例如,纳米颗粒薄膜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柔性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此外,零维纳米材料还在催化剂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零维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催化剂,如纳米颗粒催化剂、纳米管催化剂等。
这些催化剂在化工、环保、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总之,零维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能,在电子器件、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零维纳米材料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零维纳米材料零维纳米材料是一种在纳米尺度下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其特点是在三个空间方向上都被限制在纳米尺度范围内。
与一维、二维和三维纳米材料相比,零维纳米材料具有更加独特的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零维纳米材料的定义、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的应用。
零维纳米材料的定义。
零维纳米材料是指在三个空间方向上都限制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纳米材料,它们通常是由原子、分子或纳米粒子组成的超小尺寸结构。
与一维纳米材料(如纳米线、纳米管)、二维纳米材料(如石墨烯)和三维纳米材料(如纳米晶体、纳米颗粒)相比,零维纳米材料在空间结构上更加微观和特殊。
零维纳米材料的特点。
零维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包括尺寸效应明显、量子效应显著、表面效应突出等。
由于其尺寸远小于传统材料的微观尺度,零维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往往呈现出与常规材料迥然不同的特性。
此外,零维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原子排列紧密,使得其在光电、磁学、力学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性能。
零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目前,制备零维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物理气相沉积、溶液法合成等多种途径。
化学合成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原料比例,可以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零维纳米材料。
物理气相沉积则是利用物理气相反应在合适的基底上直接生长出纳米尺度的结构。
溶液法合成则是将适当的原料溶解在溶剂中,通过控制溶液条件和反应过程,实现零维纳米材料的制备。
零维纳米材料的应用。
零维纳米材料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光电领域,零维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高效的光电器件,如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
在催化领域,零维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可以作为高效的催化剂用于催化反应。
在生物医学领域,零维纳米材料可以用于药物传递、生物成像等应用。
此外,零维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传感器、储能器件等。
总结。
零维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纳米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