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911.00 KB
- 文档页数:17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6/2007学年第 1学期 《摩擦、磨损与润滑》考试试题(B ) 课程号:040224-0 考试方式:开卷 使用专业、年级:机械04—1、2、3、4、5、6 任课教师:侯文英 考试时间:一、名词解释(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 粘着磨损的机理是什么? 2、 赫兹接触是什么意识? 3、 何为固体表面形貌? 4、 边界润滑的定义? 5、 何为润滑系统? 考生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6、何为添加剂?7、什么叫粘着摩擦?二、填空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润滑条件下,相对运动表面虽然不直接接触,也可能发生()磨损。
2、降低表面粗糙度能有效地提高抗()的能力。
3、粘度是液体流动时在液体分子之间的(),即流体膜的剪切阻力。
4、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这种性质叫润滑油的()。
5、合成油不是用石油炼成的,而是用()合成的。
6、动物油的油性最好,植物油的油性次之,而一般()的油性最差。
7、滚动摩擦阻力的组成有四种即:()、()、()、()。
三、问答题(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金属表层的组成结构是:2、根据破坏机理,磨损的类型有:3、石油基润滑油的质量指标有那几种:4、一般情况,有那几种润滑方法?5、有那三种微凸体模型?6、说出摩擦理论的几种假说:四、简述下列各题(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机械--粘着假说:2、简述润滑油的炼制工艺?3、简述流体动压润滑形成的过程和所条件:4、简述化学吸附膜与化学反应膜的不同。
一、名词解释(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表面的几何形状误差类型答:机械零件的几何形状误差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微观几何形状误差(2)表面波纹度(3)表面粗糙度也叫微观粗糙度2、赫兹接触答:就是指圆弧形物体的接触,如圆柱体、球体等曲面物体的接触。
3、机械理论17~18世纪初,把固体看成是绝对刚体,摩擦现象的解释完全建立在固体表面的几何概念上,认为摩擦式粗糙不平的表面相互机械作用的结果,故称为机械理论。
4、磨粒磨损答:磨粒磨损是指在摩擦过程中,由于摩擦表面上硬的微突体或摩擦界面上的硬颗粒而引起材料损耗的一种磨损现象(2分)。
5、微动腐蚀磨损答:两接触表面间没有宏观的相对运动,由于振幅很小的相对滑动产生的磨损称为微动磨损。
如果微动磨损过程中,两表面的化学反应起主要作用时,则可称为微动腐蚀磨损。
(2分)6、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答:考虑了弹性变形及压粘变化对流体动压润滑的影响称为弹性流体动压润滑(2分)7、润滑油闪点和燃点答:将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其蒸气与周围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当与火焰接触时,瞬间闪火的最低温度为该油的闪点。
(1分)若闪火时间长达5秒,则该温度即为这种润滑油的燃点。
(1分)8、固体润滑剂答:为防止与保护相互运动的表面不受损害,以及减少摩擦副的摩擦与磨损而在运动表面使用的粉末状或薄膜状的固体物质,即叫固体润滑剂9、强制润滑答:用油泵将润滑油等输送到需润滑的机件部位的方法叫强制润滑。
10、摩擦学及摩擦学的研究对象答:研究发生在作相对运动的表面(界面)上的各种现象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1分)。
研究对象摩擦、磨损(包括材料转移)和润滑(包括固体润滑)的原理及其应用。
(1分)。
二、填空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通常所说的表面形状误差是由加工过程的(固有误差)引起的与要求形状的偏差。
2、两个粗糙表面的接触通常是一个(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并存的混合系统。
3、大气中很少遇到纯净表面,金属表面总有一层膜,它可能是(氧化膜)或(污染膜)。
期末考试《摩擦学原理》20181.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容填写清楚;2.考试形式:闭卷;3.本试卷共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润滑油的___________,又称绝对粘度。
(A)运动粘度(B)动力粘度(C)恩格尔粘度(D)基本粘度润滑油的极性越_____________,油性越_____________。
A)强/好(B)差/差(C)强/坏(D)差/坏机械零件工作表面发生疲劳磨损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
A)有较大的交变应力(B)一定要有润滑油(C)发生滚动运动(D)零件表面硬度低特殊介质腐蚀磨损比______________磨损的磨损速度快。
A)微动(B)氧化(C)腐蚀(D)疲劳柴油机气缸套与活塞组件发生的涂抹、擦伤、撕裂,甚至咬死的故障,称为。
A)过度磨损(B)拉缸(C)咬缸(D)敲缸润滑油运动粘度的单位是N s/m2。
()如果磨粒的硬度比摩擦副的硬度低,则摩擦副表面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磨损。
()气缸套-活塞环发生粘着磨损的时一般发生在磨合期。
()轴采用钢质材料,轴瓦瓦衬选用轴承合金,这种材料匹配,主要是为了减少磨粒磨损。
()10. 在边界润滑中,边界油膜的厚度-般约1毫米。
()三、填空题11. 粘度是液体流动时在液体分子之间的____________,即流体膜的____________。
12. 润滑脂的基本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 一个零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磨损、_____________磨损、_____________磨损三个阶段,在设计或使用时,应力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影响润滑油粘度的主要因索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15. 动密封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
名词解释2004年第一次博士生入学试题2、摩擦学:摩擦学是研究相对运动互作用表面的科学与技术,它包括材料的摩擦、磨损和润滑三个部分。
粗糙度:评定加工过的材料表面由峰、谷和间距等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的物理量。
边界摩擦:两接触表面间存在一层极薄的润滑膜,其摩擦和磨损不是取决于润滑剂的粘度,而是取决于两表面的特性和润滑特性。
滚动摩擦:当物体在力矩的作用下沿接触表面滚动时的摩擦。
磨损:由于机械作用、间或伴有化学或电的作用,物体工作表面材料在相对运动中不断损耗的现象。
滑动磨损:两个相对滑动物体公共接触面积上产生的切向阻力和材料流失的现象。
疲劳磨损:由于接触区循环应力的长期作用而引起表面疲劳剥落的现象。
微动磨损:指两表面之间由于存在很小振幅的相对振动而产生的表面损伤。
软磨料磨损:通常以被磨材料硬度Hm和磨料硬度Ha的相对比值来大致划分。
当Hm/Ha大于等于0.5-0.8时为软磨料磨损。
硬磨料磨损:当Hm/Ha小于等于0.5-0.8为硬磨料磨损。
2006年第一次博士生入学试题边界摩擦:两接触表面间存在一层极薄的润滑膜,其摩擦和磨损不是取决于润滑剂的粘度,而是取决于两表面的特性和润滑特性。
流体摩擦:由流体的黏滞阻力或流变阻力引起的内摩擦干摩擦:物件间或试样间不加任何润滑剂时的摩擦固体润滑:利用固体所具有的减摩作用的润滑方法。
腐蚀磨损:在腐蚀环境中的摩擦表面出现的材料流失现象。
2006年第二次博士生入学试题一、减摩材料:降低摩擦损耗的材料。
摩阻材料:阻止运动的进行的材料,是各种机器设备的制动器、离合器和摩擦传动装置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边界摩擦:两接触表面间存在一层极薄的润滑膜,其摩擦和磨损不是取决于润滑剂的粘度,而是取决于两表面的特性和润滑特性。
粘着磨损:粘着的材料在以后的滑动中可能辗转于对摩件的表面之间,如此继续摩擦下去,一部分转移的材料就会因加工硬化、疲劳、氧化或其他原因而脱离出来,形成游离的磨削并从表面脱落下来,造成零件表面材料的耗失,这就是粘着磨损。
摩擦力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情况下,摩擦力会增大?A. 物体表面越光滑B. 物体表面越粗糙C. 物体表面越湿滑D. 物体表面越干净答案:B2. 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是?A. F = μNB. F = m * gC. F = m * aD. F = N * g答案:A3.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A.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 与物体运动趋势方向相反D. 与物体运动趋势方向相同答案:C4.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主要区别在于?A. 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B. 静摩擦力小于动摩擦力C.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大小相同D.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方向相反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的摩擦力称为________。
答案:静摩擦力2.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________。
答案:无关3.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压力成正比,这个比例系数称为________。
答案:摩擦系数4. 滚动摩擦力通常比滑动摩擦力________。
答案: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答案:摩擦力产生于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一个物体试图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之间的微观不平整部分相互嵌入,阻碍了物体的相对运动,从而产生了摩擦力。
2. 为什么在冰面上行走比在干燥的地面上更滑?答案:在冰面上,由于冰的表面非常光滑,接触表面的微观不平整部分较少,因此摩擦系数较小,导致摩擦力较小,使得在冰面上行走时感觉更滑。
四、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 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5。
求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F = μN = 0.5 * m * g = 0.5 * 1000kg * 9.8m/s² = 4900N2.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放在倾斜角为30°的斜面上,斜面与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3。
摩擦、磨损与润滑填空1、一般认为滚摩擦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___________;(2)_________ ; (3)________;(4) __________。
答题时间2难易级别1标准答案微观滑移;弹性滞后;朔性变形;粘着作用2、材料的________,在________中比在金属中显著。
答题时1难易级别2标准答案弹性滞后损失;粘弹性材料3、在高应力强度下,滚动摩擦阻力主要由__________生;而在低力强度下,动摩擦阻力由_____________产生。
答题时间难易级别2标准答案表面下的朔性变形;材料本的滞损耗4、动摩擦力基上是__________的量度。
答题时间1难易级别1标准答案朔性变形力5、摩擦损耗的能量大部分作为______释放出来。
答题时间1难易级1标准答热量6载荷的增加减少了___________,增大了摩擦表面微凸体接触的可能性,必然_ _______。
答题时间1难易级别2标准答案润滑液膜厚度;加剧磨损、表面粗糙的影响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发生很大变化。
答题时间1难易级别1标准答案摩擦;磨损;表面损伤、根据位移式的不同动擦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时间1难易级别1标答案滑动摩擦;滚动摩擦9、根据摩擦面间存在润滑剂的情:滑动摩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
答题时间1难易级别2标准答案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摩擦10当摩擦表面处于_______和_____混合状态时,称为混合摩擦。
答题时间1__________,又要克服__________。
答题时间2难易级别2标准答案分子相互作用力;机械作用的阻力21、磨损是伴随_____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它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表面材料不断发生损耗的过程或产生_________的现象。
答题时间1难易级别1标准答案摩擦残余变形22、工程上有不少利用磨损作用的场合,如精加工中的__________,机器的__________磨损的有用方面。
第一章绪论(5)1、摩擦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包括设计和计算、润滑材料和润滑方法,摩擦材料和表面状态以及摩擦故障诊断、监测和预报等。
2、摩擦学的一般定义是:“关于相对运动中相互作用表面的科学、技术及有关的实践”。
通常也理解为包括摩擦、磨损和润滑在内的一门跨学科的科学。
3、摩擦学研究的对象很广泛,概括说研究摩擦、磨损(包括材料转移)和润滑(包括固体润滑)的原理及其应用。
概括起来有以下八方面:(1).摩擦学现象的作用机理。
(2).材料的摩擦学特性。
(3).摩擦学元件(包括人体人工关节)的特性与设计以及摩擦学失效分析。
(4).摩擦材料。
(5).润滑材料。
(6).摩擦学状态的测试技术与仪器设备。
(7).机器设备摩擦学失效状态的在线检测与监控以及早期预报与诊断。
(8).摩擦学数据库与知识库。
4、摩擦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黑箱法只知其输入值和输出值,但不知其内部结构的系统称为‘黑箱’。
(2)、系统辨识方法:通过对系统输入-输出数据的测量和处理,以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即系统辨识方法。
(3)、相关法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材料的摩擦学性能Pt与材料表面组织结构参数Si相关性的函数关系的一种方法,即:F(Pt,S1,S2, )=0第二章固体的表面性质(15)1、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1)、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加工过程固有误差引起表面对设计要求的形状偏差,用表面波纹度、表面粗糙度描述(2)、表面波纹度切削加工过程中系统有害振动引起的表面波纹(波高h、波距s)宏观粗糙度h /s≈1:40 ;s一般1~10mm(3)、表面粗糙度不象波纹度那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距较大、波高较小实际轮廓粗糙度波纹度表面形貌2、表面粗糙度参数(1)高度特性参数(2)间距特性参数(3)形状特性参数(4)一维、二维、三维形貌参数 3、高度特性参数(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2)轮廓均方根偏差Rq4、形状特性参数--微凸体峰顶曲率半径 r:微凸体峰顶曲率半径反映微凸体尖峭与平缓的程度,两个固体表面相接触,微凸体峰顶曲率半径对金属的变形性质影响很大。
摩擦学原理与润滑技术试题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摩擦学原理复习题整理1.简述摩擦种类及机理2.简述磨损种类及机理1.答:摩擦的分类:按摩擦副的运动状态:动摩擦,静摩擦按摩擦副的运动形式:滚动摩擦,滑动摩按摩擦副的润滑状态: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摩擦产生机理:1)机械啮合理论:摩擦力源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粗糙的峰相互啮合、碰撞以及产生的塑性或弹性变形,特别是硬的粗糙峰嵌入软表面后在滑动过程中产生的形变会引起较大的摩擦力。
2)3)分子作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分子的活动性和分子作用力使固体粘附在一起而产生滑动阻力。
被称为粘着效应。
3)粘着理论:人们从机械——分子联合作用的观点出发建立了粘着理论。
2.答:磨损种类:点蚀磨损、胶合磨损、擦伤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冲蚀磨损、腐蚀磨损、磨料磨损。
磨损产生机理:1)磨粒磨损机理:微观切削、挤压剥落、疲劳破坏2)粘着磨损机理:通常摩擦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只有表观面积的~%。
对于重载高速摩擦副,接触峰点的表面压力有时可达5000MPa,并产生1000度以上的瞬现温度。
而由于摩擦副体积远大于接触峰点,一旦脱离接触,峰点温度便迅速下降,一般局部高温持续时间只有几个毫秒。
摩擦表面处于这种状态下,润滑油膜、吸附膜或其他表面膜将发生破裂,使接触峰点产生粘着,随后在滑动中粘着结点破坏。
这种粘着、破坏、再粘着的交替过程就构成粘着磨损。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和流体动压润滑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两个作相对运动物体的摩擦表面,用借助于相对速度而产生的粘性流体膜将两摩擦表面完全隔开,由流体膜产生的压力来平衡外载荷, 称为流体动力润滑。
所用的粘性流体可以是液体(如润滑油) ,也可以是气体(如空气等), 相应地称为液体动力润滑和气体动力润滑。
流体动力润滑的主要优点是,摩擦力小, 磨损小,并可以缓和振动与冲击。
《工程摩擦学基础》总复习2010年11月2日-2010年12月30日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 对的打√,错的打×)1.滚子式磨损试验机只能对各种金属材料在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滚动滑动复合摩擦及间歇摩擦状态下进行耐磨性能试验。
( ×) 2.称重法是测量磨损量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 √) 3.对于减摩材料除了其有低的摩擦系数外,还应具有高的硬度和强度。
( ×) 4.锡基合金的硬度较低,熔点也较低,当温度升高时,合金表面软化,失去减摩作用。
( ×)5. 锡基轴承合金有良好的减摩性能,同时摩擦系数和膨胀系数大,塑性和导热差。
( ×)6. 高锰钢是一种既硬又韧的钢种,因此可以用于所有场合。
( ×)7. 摩阻材料用在依靠摩擦来工作的机械元件上。
( √)8. 粉末冶金摩阻材料由金属基体、减摩成分和增摩成分等三部分组成。
( √)9. 边界油膜是依靠润滑油中的极性分子与金属表面的相互吸引而形成的。
( √)10.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时加热深度与电流频率成反比。
( ×) 11.所有摩擦副间的摩擦系数都为0.25。
( ×) 12.波纹度与表面粗糙度一样是零件已加工表面周期性重复出现的几何形状误差,都是宏观粗糙度。
( ×) 13.表面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都会增大摩擦系数。
( ×) 14.一般说来,固体与液体的互溶性愈小,所形成的润湿角愈大,固体就愈不能被润湿。
( √)15. 切削加工只影响表面粗糙度。
( ×)16. 真实接触面积就是名义接触面积。
( ×)17. 40Cr材料的抗冲蚀性能好于45钢材料。
( √)18. 流体润滑不会改变摩擦副间的摩擦系数。
( ×)19. 对滚动轴承,一般低速时选用脂润滑、高速时选用油润滑。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为了减小摩擦与磨损,可在摩擦副表面之间引入润滑剂,形成润滑膜,使摩擦阻力减小,这种措施称为润滑。
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一、选择题1.干摩擦时,摩擦力与所受载荷及表观接触面积的关系为:____A.与表观面积无关而与载荷成正比B. 与表观面积有关而与载荷无关C. 与表观面积有关而与载荷成正比选A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1节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62.摩擦副表面为液体动压润滑状态,当外载荷不变时,摩擦面间的最小油膜厚度随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加而____。
A.变薄B.增厚C.不变选B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1节摩擦的性质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63.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____。
A.干摩擦B.边界摩擦C.混合摩擦D.液体摩擦选B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1节摩擦的判别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64.减少磨损的一般方法有很多中,其中____是错误的。
A.选择合适的材料组合B.生成表面膜C.改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D.增加表面粗糙度选D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2节减少磨损的方法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65.表面疲劳磨损(点蚀)的发生与____有关。
A.酸碱盐介质B.瞬时速度C.硬质磨粒D.材料浅层缺陷选D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2节磨损的性质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76.各种油杯中,____可用于脂润滑。
A.针阀油杯B.油绳式油杯C.旋盖式油杯选C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3节润滑的分类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77.零件表面在混合润滑状态时的摩擦系数比液体润滑状态时的摩擦系数____。
A.大B.小C.可能大可能小D.相等选A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1节摩擦的性质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78.为了减轻摩擦副的表面疲劳磨损,下面措施中,____是不合理的。
A.降低表面粗糙度B.增大润滑油粘度C.提高表面硬度D.提高相对滑动速度选D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2节磨损的判别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79.采用含有油性和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
摩擦学-摩擦学1、摩擦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包括设计和计算、润滑材料和润滑方法,摩擦材料和表面状态以及摩擦()、监测和预报等。
2、摩擦学的一般定义是:“关于相对运动中相互作用表面的科学、技术及有关的实践”。
通常也理解为包括摩擦、磨损和()在内的一门跨学科的科学。
3、摩擦学研究的对象很广泛,概括说研究摩擦、磨损(包括材料转移)和润滑(包括固体润滑)的原理及其应用。
概括起来有哪八个方面?4、简述摩擦学研究的基本方法?5、固体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6、固体表面粗糙度参数有哪些?7、赫兹接触8、减摩摩擦9、增摩摩擦10、衡量磨损特性的主要参数是磨损率,通常可采用哪三种磨损率?11、简述磨损的分类?12、雷诺方程条件有哪些?13、简述油品代用原则?14、固体表面的几何特性通常用()和()来描述。
15、固体表面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变形及局部加热,表现出不同于基体的物理机械性能,主要表现在()、()、()、()和()等。
16、固体表面的吸附分为()和()。
说明两种吸附的意义物理吸附是非常快的可逆过程。
被吸附分子保持自己的特性。
其与表面的结合属典型的范·德·瓦尔斯力。
在化学吸附作用下,吸附原子与表面原子()间发生电子交换,相互发生化学作用,从而使吸附表层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形成化合物。
17、影响滑动摩擦的主要因素有()、()、()、()和()。
18、摩擦引起的表面效应有()、()、()。
19、摩擦后表面的白层组织是由于()、()和()三种效应所致。
20、滚动摩擦的机理与模型主要有()、()、()和()。
21、常见的磨损形式包括粘着()、()、()、()、()和()。
22、减摩材料主要包括()、()和其他减摩材料。
23、摩阻材料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和()。
24、常见的润滑原理(方式)有那些?说出三种以上常见的固体润滑材料。
25、说明边界润滑的意义及和流体润滑的差异。
26、解释磨损的实质及磨损与摩擦的关系,简要说明磨损的分类。
研究生课程《摩擦学》习题及答案1.1摩擦学定义及其三个主要分支摩擦学是研究作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及其有关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技术。
就其功能和机理而言,摩擦学可归纳为三个主要的学科分支:摩擦、磨损与润滑。
1.2简述摩擦理论学说摩擦学研究的对象很广泛,在机械工程中主要包括:动、静摩擦,零件表面受工作介质摩擦或碰撞、冲击,机械制造工艺的摩擦学问题,弹性体摩擦。
摩擦学已由当初的摩擦、磨损与润滑三大研究内容扩展到摩擦、磨损、润滑和摩擦学设计四大领域。
基于目前的学科发展摩擦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归纳如下:特殊工况下的摩擦学研究纳米摩擦学的研究先进表面处理工艺的摩擦学特性研究摩擦学设计方法与数据共享技术的研究仿生摩擦学研究摩擦学系统监控技术的研究摩擦学问题的模拟计算和零件寿命评估摩擦学新材料研究2.1论述轮廉支承长度率曲线与轮廉表面微观的特征关系。
轮廊支承长度率曲线是描述轮廊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最主要的表征形式之一。
由于轮廊支承长度率是无量纲值,此时支承曲线的形状与不平度的绝对高度无关,而是由不平度的形状和轮廓峰的分布性质决定的。
2.2表面湿润程度的表征方法及意义。
湿润现象反映了固体表面自由能、固-液界面自由能和吸附在固-液界面上的分子状态。
液体在固体上的湿润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置换过程,最常见的过程是液体在固体表面置换空气,而湿润程度可用接触角表示。
接触角是工程中常用来度量湿润性和固-液黏结强度的重要指标,接触角越小,黏结功越大,湿润性越好。
2.3论述在载荷不变的前提下,实际接触面积与名义接触面积无关。
名义接触面积是接触表面的表观面积,,由接触物体的外部尺寸决定;实际接触面积是物体真实接触面积的总和。
实际接触面积仅为名义接触面积的很少一部分。
而实际接触面积的增加是依靠接触点数目的增加和每一接触尺寸的加大,且起主要作用的是接触点数目的增多。
假定两钢平面相接触,并施加载荷,这时微凸体顶部将发生塑性变形,直到各个微凸体顶部的实际接触面积足以承担载荷为止。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摩擦力的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接触面积大小B. 物体间的正压力C. 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D. 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速度答案:D2. 静摩擦力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间的正压力C. 物体的加速度D. 物体间的相对速度答案:B3.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种说法:A. 正确B. 错误答案:A4. 以下哪个条件可以增加摩擦力?A. 减少物体间的接触面积B. 增加物体间的正压力C. 减少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D. 增加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速度答案:B5. 摩擦力是:A. 一种接触力B. 一种非接触力C. 一种电磁力D. 一种重力答案:A二、填空题6.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受的摩擦力称为________。
答案:静摩擦力7. 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________来计算。
答案:f=μN8.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包括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以及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9.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但不会超过________。
答案:最大静摩擦力10.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________成正比。
答案:正压力三、简答题11. 描述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区别。
答案:静摩擦力是阻止物体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的摩擦力,其大小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但不会超过最大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其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正压力成正比,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12. 为什么在冰面上行走比在粗糙地面上行走更容易滑倒?答案:在冰面上,由于接触面非常光滑,摩擦系数μ较小,因此产生的摩擦力较小,使得行走时更容易滑倒。
而在粗糙地面上,摩擦系数μ较大,摩擦力较大,行走时更稳定。
四、计算题13. 一个质量为60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如果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3,求使物体开始滑动所需的最小水平推力。
摩擦力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包括以下哪几项?A. 接触面必须粗糙B. 物体间必须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C. 物体间必须有压力D. 所有以上答案:D2.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接触面的性质B. 物体间的正压力C. 物体间的相对速度D. 物体的质量答案:C3.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B. 物体间的正压力C. 物体的接触面积D. 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A B4.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 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C.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D.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答案:B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速度运动时,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 0B. 与正压力成正比C. 与正压力无关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1.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称为________,其大小等于________。
答案:静摩擦力,使物体运动的外力2.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
答案:f = μN3.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 当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
答案:沿斜面向上三、简答题1. 请简述摩擦力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但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其大小等于使物体运动的外力。
动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而滚动摩擦力通常小于滑动摩擦力。
2. 为什么在冰面上行走比在粗糙地面上行走更容易滑倒?答案:冰面的接触面非常光滑,摩擦系数较小,因此产生的摩擦力较小。
第一章 绪论(5)1、摩擦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包括设计和计算、润滑材料和润滑方法,摩擦材料和表面状态以及摩擦故障诊断、监测和预报等。
2、摩擦学的一般定义是:“关于相对运动中相互作用表面的科学、技术及有关的实践”。
通常也理解为包括摩擦、磨损和润滑在内的一门跨学科的科学。
3、摩擦学研究的对象很广泛,概括说研究摩擦、磨损(包括材料转移)和润滑(包括固体润滑)的原理及其应用。
概括起来有以下八方面: (1). 摩擦学现象的作用机理。
(2). 材料的摩擦学特性。
(3). 摩擦学元件(包括人体人工关节)的特性与设计以及摩擦学失效分析。
(4). 摩擦材料。
(5). 润滑材料。
(6). 摩擦学状态的测试技术与仪器设备。
(7). 机器设备摩擦学失效状态的在线检测与监控以及早期预报与诊断。
(8).摩擦学数据库与知识库。
4、摩擦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黑箱法只知其输入值和输出值,但不知其内部结构的系统称为‘ 黑箱 ’。
(2)、系统辨识方法:通过对系统输入-输出数据的测量和处理,以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即系统辨识方法。
(3)、相关法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材料的摩擦学性能Pt 与材料表面组织结构参数Si 相关性的函数关系的一种方法,即:F(Pt ,S1,S2, )=0第二章 固体的表面性质(15) 1、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 (1)、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加工过程固有误差引起表面对设计要求的形状偏差,用表面波纹度、表面粗糙度描述 (2)、表面波纹度切削加工过程中系统有害振动引起的表面波纹(波高h 、波距s ) 宏观粗糙度 h /s ≈1:40 ;s 一般1~10mm (3)、表面粗糙度不象波纹度那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距较大、波高较小实际轮廓 粗糙度 波纹度 表面形貌2、表面粗糙度参数(1)高度特性参数(2)间距特性参数(3)形状特性参数(4)一维、二维、三维形貌参数 3、高度特性参数(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2)轮廓均方根偏差Rq4、形状特性参数--微凸体峰顶曲率半径 r:微凸体峰顶曲率半径反映微凸体尖峭与平缓的程度,两个固体表面相接触,微凸体峰顶曲率半径对金属的变形性质影响很大。
5、峰顶曲率半径的计算5、固体表面的组成(1)金属的表面结构(2)表面能与表面张力 :1)表面能:固体表面的所有分子势能的总和就称为固体和空气接触时的固体表面能或自由能。
加工过程形成许多晶格缺陷有可能使表面分子的不稳定加剧使表面能增加;2)表面张力:在表面能作用下固体或液体的表面分子有从表面进入内部的趋势,这种使表面收缩从而减少表面积的切向力称为表面张力。
(3)固体表面的湿润性与湿润角:1)润湿性;2)润湿角。
第三章 赫兹接触(10)∑==ni izn Ra 112112)(1⎥⎦⎤⎢⎣⎡=∑=n i z i n Rq r =21121()8k n v i i h k d n r h==∑横21221()8k n v i i h k d n r h ==∑纵普通脏污层吸附层1、接触面积的概念 (1)名义接触面积 (2)轮廓接触面积Ap(3)实际接触面积Ar (真实接触面积)实际接触面积是指在固/固界面上,直接传递界面力的各个局部实际接触的微观面积△Ari 的总和。
今假定在界面上有n 个微观的实际接触面,则其总的实际接触面积为:2、微凸体模型和接触模型(1)微凸体模型:1)球形模型;2)柱形模型;3)锥形模型3、赫兹接触过程:1)、接触位置:两个表面相应微凸体高度之和的最大值部分开始;2)、接触变形:弹塑性变形状态,成对最高的微凸体变形最大;3)、粘着作用:粘着点---面积小应力大---分子相互作用 ;4)、机械相互作用:以变形和位移适应相对运动4、定义:所谓赫兹接触就是指圆弧形物体的接触(赫兹1896年关于表面接触应力应变的研究)5、假设:(1)材料为完全弹性;(2)表面是光滑的;(3)接触物体没有相对滚动;(4)接触物体不传递切向力;6、粗糙表面的接触(1)单个球体与刚性平面的接触计算 (2)理想粗糙表面的接触计算 (3)两个实际粗糙表面的接触第四章 摩擦 (20)hZ>h 概率当量表面2212σσσ+Z 表面1表面2h1σ2σ∑=∆=n i AriAr 1光滑刚性表面1、摩擦分类(1)、干摩擦接触表面无任何润滑剂,但仍有环境介质,如气体,水气其他污物的摩擦(2)、边界摩擦这是指在摩擦表面上存在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边界膜的摩擦,通常也称为边界润滑。
(发动机中的汽缸与活塞环、凸轮与挺杆以及机床导轨、蜗杆传动中产生的摩擦都属于这类)。
(3)、流体摩擦这是指相对运动的固体表面完全被润滑剂隔开的一种摩擦,摩擦主要发生在该润滑剂所形成的流体膜内部,即它是一种发生在流体内部的内摩擦。
因此,通常将这类摩擦称为流体润滑。
(4)、混合摩擦又可分为半干摩擦和半流体摩擦两种。
前者是指同时存在干摩擦和边界摩擦的一种混合状态的摩擦。
而后者则是指同时存在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的一种混合状态的摩擦。
2、按照摩擦副的运动形式,可以将摩擦分为以下两大类:(1).滑动摩擦如在各种滑动轴承和机床导轨以及钻机中的刹车与气动离合器中相对滑动表面上产生的摩擦。
(2).滚动摩擦如各种滚动轴承中产生的摩擦。
3、按照摩擦副的运动状态,还可以将摩擦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静摩擦这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还不足以克服摩擦表面上产生的切向阻力,因而还没有产生相对运动的一种摩擦状态。
对于外力刚好能克服摩擦表面上的切向阻力,使物体刚刚产生相对运动的那一瞬间的摩擦状态,称为极限静摩擦。
(2)、动摩擦这是指物体已经产生相对运动后的一种摩擦状态。
动摩擦系数一般小于静摩擦系数。
这两个数值如果相差太大,将会使离合器的挂合过程和刹车的制动过程不稳定。
对于机床导轨,会产生抖动,即所谓‘爬行’现象,它会严重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
4、按照摩擦副的各种特性,又可将摩擦分为如下两大类:(1)、减摩摩擦这类摩擦的作用是通过减小摩擦以减小摩擦损失,从而提高机器的效率和能量利用率。
(2)、增摩摩擦这类摩擦的作用是通过增加摩擦以实现特定的功能,或达到特定的工作要求(如刹车副增加摩擦以更好地吸收动能)。
5、分子机械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摩擦过程中有表面凸峰间的机械啮合和表面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其二相式描述αβ---摩擦表面的物理性质系数(分子吸引力)---摩擦表面的机械性质系数(凸峰的机械啮合力)r NrNF A FAFαβμβα=+=+6、简单粘着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金属表面接触时只有少数高峰接触,接触区有塑性变形,因而 接触面积逐渐增加,直至载荷平衡。
即:7、修正粘着理论 (1)剪应力的影响剪应力会产生两个影响。
①一个是使表面层受力后变成复合应力状态 ②另一个是接触面积增大,使单位面积上压应力下降(2)由于剪切受力后接触区产生塑性流动,显然接触面积增大故知摩擦系数增加(3)表面膜的影响相对滑动时接触表面膜被剪断, 8、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 (1)、材料本身的性质(包括两种对摩的材料)对于一般材料,摩擦力随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硬金属的塑性变形的能力减小,其粘着能力也随之减小。
相同金属或互溶性大的金属摩擦副易发生粘着,因而其摩擦系数较大。
(2)、载荷古典摩擦理论认为摩擦系数与载荷无关。
实际上,载荷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与真实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3)、 滑动速度古典摩擦理论认为摩擦系数与滑动速度无关,事实上,摩擦系数随滑动 速度变化的规律非常复杂,目前在这方面还缺乏一致的认识。
滑动速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与摩擦表面的温度密切相关,因后者往往会使表面性质发生变化。
(4)、温度摩擦表面和周围介质的温度都会对摩擦系数产生十分复杂的影响,而且往往表现为综合性的影响因素。
由于温度主要是通过改变材料的性质而对摩擦系数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温度特性。
粘着点的剪切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摩擦系数也相应减小,但这种减小的趋势却会因载荷、材料的硬度或弹性模量的减小而减慢。
材料的硬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硬度下降会增大粘着力,因而使摩擦系数增大。
(5)、表面特性 1)表面几何特性表面粗糙度小,表面较光滑,产生摩擦的主要原因是粘着 。
真实接触面积的大小起主r b e F A P τ=+r b bN r s sF A F A ττμσσ===∙FNF rA rA +∆r A要作用。
因此,在这个区域内,随着表面粗糙度的逐渐增大,真实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系数也相应地逐渐减小。
对应于中等粗糙度的表面,也就是一般工程实际中的工程表面,其摩擦系数几乎不受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表面非常粗糙,摩擦主要起因于表面微凸体的变形和犁削作用,因而摩擦系数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
2)表面膜表面膜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氯和硫在纯净表面的吸附膜和反应膜,这类膜能使摩擦系数降低。
因为膜本身的剪切强度低于基体材料,滑动时剪切阻力小。
而且还可以避免或减轻粘着现象,从而使摩擦系数减小。
滑动摩擦系数的确定9、刚性球在弹性体上滑动时的摩擦系数只计算粘着力滑动摩擦系数的确定10、滚动摩擦机理(1)微观滑移由于两接触材料弹性模量不同引起相对表面发生微观滑移(2)Heathcote滑移(3)弹性滞后(4)塑性变形11、滚动摩擦系数(1)定义1:产生滚动时的外力矩M与垂直压力FN之比(2)定义2:前进单位距离所消耗的功与载荷FN之比F NRFArv12、影响滚动摩擦的因素(1)、载荷 (2)、表面粗糙度 (3)、硬度13、N .P .Suh 系列实验(1)实验依据(2)实验过程 (3)实验曲线第五章 磨损原理(15) 1、磨损的定义磨损是由于机械作用和(或)化学反应(包括热化学、电化学和力化学等反应),在固体的摩擦表面上产生的一种材料逐渐损耗的现象,这种损耗主要表现为固体表面尺寸和(或)形状的改变。
2、磨损的三个主要特征:(1) 磨损是发生在物体上的一种表面现象。
材料内部裂纹引起的材料整体疲劳破坏和断裂不属于磨损的范畴;(2) 磨损是发生在物体摩擦表面上的一种现象,其接触表面必须有相对运动。
单纯的腐蚀和某些高分子材料表面的老化都是在静止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包括氧化)的结果,也不属于磨损的范畴;F Nφ∆R()M R RNN MF RF Rφφαμμαα∙∆∙∆===Fn 转动件固定件(3) 磨损必然产生物质损耗(包括材料转移),而且它是具有时变特征的渐进的动态过程。
因此,不产生材料逐渐损耗的、单纯的塑性变形也不属于磨损的范畴。
3、衡量磨损特性的主要参数是磨损率,通常可采用以下三种磨损率:(1)、线性磨损率:(2)、体积磨损率:(3)、重量磨损率:4、磨损的分类(1)、粘着磨损或粘附磨损(Adhesive wear);(2)、磨料磨损或磨粒磨损 (Abrasive wear);(3)、疲劳磨损或表面疲劳磨损(Surface fatigue wear);(4)、腐蚀磨损(Corrosive wear)或摩擦-化学磨损(Tribo-chemical w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