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2017年
- 格式:ppt
- 大小:957.50 KB
- 文档页数:35
最新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内容最新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内容青少年社会工作能够发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青少年的生活能力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最新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一)发展性青少年服务的定义能够发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青少年的生活能力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
(二)发展性青少年服务的主要内容(1)提供青少年闲暇场所;(2)举办并设计各种活动,使青少年学习并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做事负责任的态度、领导及创造能力;(3)提供国内外时事信息的服务,使青少年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并明确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4)提供青少年发展中的生理、心理、情绪、行为、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知识性辅导服务,增进人际关系、法律常识、性教育、生理保健的知识与能力;(5)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辅导服务,以拓展青少年的就业能力等。
二、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一)预防性青少年服务定义是指通过社会工作的各类服务,对一些潜在的,阻碍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和情境进行早期发现和控制。
(二)预防性青少年服务的主要内容(1)改善青少年家庭生活环境,为青少年提供服务,提供青少年父母亲职教育服务,以增进父母教导青少年的技巧。
(2)改善青少年学校生活环境,加强学校对不适应学业之学生的学业辅导、技艺训练、发展补充性课程及相应活动。
(3)改善青少年社区生活环境,加强社区各组织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合作,整合各类社区资源,为青少年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4)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5) 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服务和发展政策等。
三、治疗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一)治疗性青少年服务的定义是指运用各类专业方法,协助青少年恢复处于崩溃边缘的.社会功能。
(二)主要内容(1)提供就学或生活补助,以帮助有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正常成长;(2)提供被忽略或虐待的青少年的保护服务(3) 提供安全保护、收容服务及不适合家庭居住的青少年安置服务。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针对青少年群体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服务和支持工作,旨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解决问题、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形式之一,通过与青少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个人问题和困扰。
个案工作的核心在于倾听、理解和支持青少年,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社区工作:社区工作是将青少年社会工作延伸至社区层面的一种形式。
社区工作的目标是通过组织和开展各类青少年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会资源和服务,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社区工作不仅关注个体的成长,还注重整个社区的发展和青少年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3.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取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育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学习方法指导、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旨在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4. 健康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础。
青少年社会工作要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不良行为。
5. 心理支持: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需要得到专业的心理支持。
青少年社会工作要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帮助青少年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需求,解决情感问题,增强心理韧性。
6. 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组织和引导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参与可以帮助青少年发展社交能力、拓宽视野、培养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7. 危机干预: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危机和困境,如家庭暴力、欺凌、自杀等。
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扰,而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就是帮助这些青少年解决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泛,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情感辅导、学习指导等方面。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意义。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首先,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青少年往往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扰。
因此,及时有效的社会工作对于他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其次,通过青少年社会工作,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帮助他们度过成长中的困难时期。
再次,青少年社会工作可以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排解情感困扰,缓解精神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青少年面临着更多的心理问题,因此青少年社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青少年社会工作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
通过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公民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践意义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工作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社区宣传等,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全面发展水平。
同时,青少年社会工作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深入了解青少年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制定针对性的帮助方案,做到因人施策,真正解决问题。
此外,青少年社会工作还需要注重团队协作,建立多元化的帮助资源,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总之,青少年社会工作既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也是一项富有意义的事业。
通过青少年社会工作,可以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146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黄新成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在专业的价值观指导下,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及兴趣爱好,运用专业的技巧,帮助青少年克服困难和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服务。
十九大后,我国步入了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社会工作也随之步入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文章将就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新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一、引言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①,标志着我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为社会服务中重要的一环,社会工作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要细心呵护,因此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在国内外的发展青少年社会工作起源于近代西方社会,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应运而生,而作为应对青少年社会问题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开始出现,并不断的发展。
青少年社会工作在西方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发展,专业化三个阶段②。
从《济贫法》到保护儿童的法案出台,这是青少年社工的萌芽阶段;从一系列青少年运动到青少年群体组织的出现,这是青少年社工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具备了青少年社工发展的雏形;而到了20世纪初,出现专门的学校社工,以及专业学科化,青少年进入了专业化发展阶段③。
而今,西方的青少年社工日趋成熟,可以说西方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是在面临严重的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经历了从被动解决问题,到主动促进其发展,为其提供支持与服务的实质性转变。
如今,青少年社会工作向着专业化的方向推进,青少年的服务领域更为广泛、服务的方式方法更加科学④,推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工作发展在历史角度上的区别,为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在我国香港,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理念和目标是助力全港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公民责任感。
2022公司技术部员工工作总结精选7篇(2022公司技术部员工工作总结怎么写)2022公司技术部员工工作总结精选1一年的车间技术员工作,加强了我对公司电气系统的认知和把握,并提高了我对一些系统发生各类事故时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力气,为我进一步从事电气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状况总结如下:一、员工培训工作对员工培训工作始终是车间主抓的重点工作之一。
员工技术的凹凸关系着车间维护设备的效率。
对此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对电仪车间的全部电气修理人员、仪表修理人员和电气运行人员进行了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电气基本学问、变频器的参数设定、软启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直流电桥的原理及使用方法等。
并在九月对全部电气修理人员、仪表修理人员和电气运行人员进行考核,达到培训的预期目标。
二、车间停车检修我们依据公司的停产方案结合车间电气日常维护中发觉的问题,制定可行的电气检修方案,并提出更换的备品备件申请方案。
经车间审核后,进一步完善检修方案,确定每一项检修工作的任务点、工作目标、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平安留意事项、检修质量标准及具体检修人员。
明确了车间技术员供应技术支持和现场质量抽查的职责,车间助理负责二次抽检和检修质量的审定。
在进行期间,我严格履行工作职责,每天都深入到到检修现场,在为电气修理和电气运行人员供应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切实把好检修质量关,确保检修工作达到质量标准。
在检修后,我们对本次检修工作进行汇总,总结出本次检修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向全车间进行推广,为今后从事此类工作供应阅历积累。
三、设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我在工程管理中留意对各种电气设备资料的收集工作。
因大部分车间虽然施工已进入尾声,但施工方因人员少的缘由,对竣工资料的制作和完善上,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竣工资料不能尽快上报我方。
对此,我与施工方进行协商。
今后我会协调与其他技术员的关系,统一制定一个统一的培训目标,将培训工作纳入员工的绩效工作中,建立员工与技术员的一个互动平台,对每项工作制定一个标准范本,使每项工作有据可依,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提高班组的工作效率。
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内容要点青少年社会工作是能促进青少年发展潜能的措施,是一种积极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内容要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方面(1)思想引导:法制教育、公益服务、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
(2)习惯养成:社工开展行为治疗、规范教育及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现实治疗法——责任、现实、正确)。
(3)职业指导:帮助青少年培养正确的就业意识,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4)婚恋服务: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帮助解决思想上、情绪上的困扰,为有需要的青年组织开展婚恋交友活动。
(5)社交指导: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交往动机和交往品质,提高合作意识和能力、沟通交往技巧和能力,对社会交往有障碍的青少年进行社会关系调适。
2.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1)困难帮扶:帮助获得政府救济和保障以及社会资助和帮扶.培养自强自助的生活态度。
(2)权益保护:提供个案维权服务,耐心解答求助咨询,及时跟进并协调解决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
(3)法律服务:提供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帮助青少年增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必要时帮助联系法律援助部门给予援助。
(4)心理疏导:缓解或消除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帮助青少年提高情绪自我管控能力,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关爱问题。
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1)正面联系: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接触联系,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扶;加强对流动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
(2)临界预防:关注青少年向不良行为的转化边界,重视早期典型行为。
及时预防;防止青少年与家庭和学校关系紧张、关系断裂.避免青少年产生不正常社会化倾向。
(3)行为矫治:通过进驻社区、学校、戒毒所、拘留所、看守所等工作项目,加强制度规则意识教育和法制底线教育,纠正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4)社会观护:协助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开展取保候审观护帮教、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相关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社会调查等工作,帮助掌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减少涉罪未成年人再犯罪。
青少年的社会工作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个人能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社会工作教育在青少年教育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的社会工作教育,包括其定义、重要性以及实施方式等。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教育的定义青少年社会工作教育是指通过社会工作者或相关专业人员对青少年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旨在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和社会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的意识。
青少年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是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通过社会工作教育,青少年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并发展具体的技能和能力,以应对社会变革和挑战。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
通过社会工作教育,他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社会问题和观点,拓宽视野,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其次,社会工作教育可以提供具体的技能和知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比如,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可以学习到团队合作、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他们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素质。
再次,社会工作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青少年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有义务和责任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通过社会工作教育,他们可以了解到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发展自己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教育的实施方式青少年社会工作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实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施方式:1. 学校社会工作教育: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等形式,让青少年接触社会问题,并提供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机会。
2. 社区社会工作教育:社区组织可以开展各种社会工作教育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社会问题讲座等,通过社区参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青少年发展理论和青少年偏差理论是社会工作者开展内容丰富的专业服务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来源于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
本节主要介绍青少年发展理论及青少年偏差理论。
(一)青少年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青少年发展理论主要包括生物进化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①。
1.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生物进化理论假定个体的发展受自然法则的影响,重视生物性力量对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主导作用,同时把青少年的生长与发展看成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现象,而生长与发展具有共通性,不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如复演论认为,少年期是人类进化中农牧社会的反映,技术学习与常规训练最为重要;青少年期则如演进到现代社会一样,充满不安与冲突,是个体由未开化转变到文明化的重要时期。
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认为,青少年期的重点就是人类“再繁衍的历程”,青少年也要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
发展螺旋论则认为,个体的成长即是“被遗传所导引的成熟过程”,成长具有“律动顺序”,形成了“螺旋状”,逐步爬升,使机体日益成熟与精密。
2.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弗洛伊德(Freud)为主要代表的精神分析论在性心理发展理论、欲力再现论、人际关系论、心理社会论等的阐述中,特别提到“认同作用”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经由认同作用,青少年可以吸收他人的特质与价值观(包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与同伴的特质与价值观),使自己能够深层地感受与他人的相似性与投入程度,有助于青少年的自我发展。
认同作用可以提升青少年的价值观,使“自我”得以良好发展,并且有助于“超我”的提升。
当青少年知道为所当为时,新的价值观或新的人生目标形成理想的自我,并抑制某些不被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有利于青少年顺利地统合进入成人社会。
青少年的认同作用可视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心路历程。
1--- 真理独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吻合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思想道德品德指导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德指导,主要基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规律及基本特点。
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特点(1)道德相对主义。
他们能够比较事物的差异性,思虑不同样的解决方法。
(2)道德的矛盾。
在此阶段,青少年与重要他人的道德矛盾明显增添。
(3)道德上的知行不一。
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常常存在差异性。
(4)与成人道德看法的疏离。
青少年在此阶段不会被成人充分采纳,他们也不会认同成人的标准,因此代际间的疏离感会以致亲子矛盾。
2.主要服务内容(1)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政治制度的看法。
中华考试论坛(2)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对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
( 3)引导青少年形成对各样事物和现象的正确议论标准和议论方式。
(4)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思想方法。
(5)提高青少年对于道德理论和知识的认识。
(6)协助青少年学会梳理道德情绪和自我认知能力。
(7)协助青少年形成优异的道德习惯,并掌握自我控制能力。
二.心理及认知指导1.青少年心理及认知的主要特点(1)心身发展快速而不平衡。
(2)主要发展性任务是实现自我的同一。
也就是说,使理想的我渐渐凑近现实的我,使自我意识达到积极的一致。
(3)道德意识和价值看法获取发展。
(4)独立意识加强,伙伴关系亲近。
(5)认知改变。
比方学会自我责怪、听取他人建议、思想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等。
2.主要服务内容(1)指导青少年认识和认识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基本的心理发展知识;(2)指导青少年掌握平衡心理发展的基本技术,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3)协助青少年睁开良性的自我研究,实现自我同一性;(4)协助青少年发展健康的认知能力,促进个体新知能、创立力、思虑判断力的全面提高;(5)创立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与环境的友善互动。
三.生涯发展指导1.生涯发展指导的主要内容(1)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能力的培养。
《青少年社会工作》练习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答案:1、青少年:从社会工作角度看,青少年是指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
处于这个过渡期的个体,在生理上走向性成熟,心理上经历“心理断乳期”渐渐发育出独立的人格,从社会适应上,从初级社会群体的圈子走向更大范围的社会,并且试图在次级社会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逐步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2、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简称青春期)是指从人体开始青春发育起到人体生理的全面成熟为止。
这个年龄在我国大约是从12-14岁开始,到17-19岁结束。
3、社会福利:所谓社会福利,就是指国家与社会为增进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来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4、青少年福利政策:青少年福利政策是一套谋求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的方针或行动准则,其目的在于促进所有青少年的福祉。
广义上讲,青少年福利政策可指一切涉及青少年福利活动的政策立法,包括医疗政策、教育政策及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等各个方面。
狭义而言,仅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则只涉及青少年生存环境状况的、地区性的、针对青少年的问题及需要而提出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政策保障。
5、青少年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的发生过程(1)萌芽阶段:初生的婴儿在与外界事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区分开来自己、自己的器官以及身体。
(2)发展阶段:人真正产生自我意识约在两岁,他能区分自己的动作,知道自己的身体。
随着语言的发展,三岁左右,“我”概念和意识明显增强,开始流露出羞耻感、嫉妒心、垄断心等。
从四五岁到青春期前的整个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扩大的时期。
儿童的自我意识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认同意识,要求父母、老师等自己周围的人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时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主要来自于父母等周围的人,来自于社会对自己的认可程度。
(3)成熟阶段:婴儿时期发展了生理自我,儿童时期主要发展了社会自我,青少年时期则发展了上述两种自我,并使心理自我得到了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