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近代史上科技落后的原因剖析2.4. 我国旧科技自身的特点是我国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中国近代科技体系自身的弱点和先天不足导致了中国科技从繁荣走向衰落。
1旧科技体系具有独立性、保守性和排他性。
2 旧科技体系对外来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吸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局限性。
3 旧科技体系受官学合一制度的制约。
明朝曾明文规定“非第科者,毋得与官”。
这种制度使中国知识分子只能作为地主阶级中附属的士大夫阶层而存在,从事科学研究只是文官人员的业余爱好,真正的科学也难以分化独立出来,科学机构一直是作为官僚机构的一部分被摆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这对近代科学的消极影响极其巨大。
4 重社会、轻自然的逆向研究特点使我国古代科学难以独立发展。
5 重思辨性、轻实验性研究方式的特点是我国古代科学的严重缺陷。
6 重整体轻局部研究方法和思维特点与近代科学的思维方法背道而驰。
从思维特点方面看,中国人偏好从总体上把握事物,侧重全局而不注重对事物的局部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而且这种思辨性思维惯性一直延续至今。
这种对事物的细节和局部的轻视恰与近代科学研究特征背道而驰。
7 缺乏通过科技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8 科学体系不完整和全社会科学精神不足影响中国科技的长远发展。
2.3. 社会经济的落后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了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近代自然科学正是在资产阶级的普遍革命和对科学知识的迫切需要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几乎停滞的封建经济不可能对科学技术提出像欧洲资本主义经济那样的迫切要求,落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不可能像欧洲工业革命一样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2.9. 外敌入侵的影响西方列强的侵入使中国经济蒙受重大损失。
在这样一个剧烈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中国失去了发展科学技术应有的条件。
而就在这一时期,西方量子论、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的科学成果相继出现,他们的进步和中国科技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科技水平与西方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显著拉大了。
题目:论述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经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继承与弘扬,中国科学技术水平曾独占鳌头,遥遥领先当时世界的其他国家。
但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继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中国科学技术也相继衰落,并远远落后于西方。
造成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众多,在查阅了各类资料后,我认为它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分析内因方面,例如: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环境、历史等。
第一,政治原因:①近代中国的统治制度即封建专制统治制度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根本原因)。
16世纪资本主义在西方确立了统治地位并繁荣发展,相反的,在地球另一边的中国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专制统治不仅抑制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也严重压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阻碍维,进而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繁荣。
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方向。
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启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对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了达到奴役中国、变中国为殖民地的目的,它们遏制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即使是后来大清朝廷中出现“西学”之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它们也没有把真正的技术传授给中国的进步人士。
第二,经济原因:近代中国的经济基础是封建自然经济即小农经济。
①薄弱的小农经济仅限于自给自足,无法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②清朝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小农的发展,也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灭亡。
第三,思想文化原因:①大多数中国人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自以为是中,盲目排外,不思进取,他们拒绝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不进则退。
这一现象在官僚阶层和人民大众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当英国的军舰开到渤海湾时,中国人仍旧在摇橹,当敌人的大炮击倒城门是,中国人还在挥刺刀舞长矛。
②前清的某些思想文化政策遗留了下来,尤其是教育考试政策,并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八股取士”的做法把学子禁锢在封建社会的牢笼中,无法革新陈旧的观点;“文字狱”则打击了学子们创新的积极性。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首先,中国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政治和社会的动荡,
这导致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停滞。
例如,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
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动荡,这期间中国的科技研究和创新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其次,中国在这些时期存在着以礼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体系的
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守旧、尊重传统和权威的思维方式对科学
研究和技术创新具有阻碍作用。
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孔子的儒家学说被奉
为圭臬,并使中国科技研究的发展受到限制。
另外,中国在这段时期还受到了列强势力的影响。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不平等条约的压力下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这导致了国家
的经济崩溃和科技落后。
中国被迫为列强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而
西方则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和技术优势。
最后,中国在这段时期经历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和贫困。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艰难的状态,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资金
和资源等条件有限,这也限制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历史、政治、
文化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在科技研究和技术
创新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并导致了中国科技落后的现实。
然而,随着中
国的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国已经逐渐开始迎头赶上,并在许多领域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近代科技落后是怎么回事?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吧!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一)社会转型迟滞,影响近代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因此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忽视抽象科学的研究。
古代科技中的天文学、农学、医学成就比较突出,就反映了这一特点。
近代科技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迥然不同。
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由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中国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社会整体转型的迟滞同时导致科技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
这是近代以来我国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
古代中国儒家文化占据统治地位,儒家讲求入世,主张“学而优则仕”,大量知识分子醉心于科举考试对科技发展不重视。
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学,对科技的发展重视不够。
直到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依旧将西方的先进科技称为“奇技淫巧”,即使主张学习西方的洋务派,也只是对西方的部分实用技术感兴趣,对西方的科技缺乏全面的认识。
政府对科技的漠视使中国古代的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历史上能够青史留名的科技人才寥寥无几。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西方,早在1624年英国的议会就通过“专利法”鼓励和保护私人发明,极大的推动了近代英国的科技发展。
(三)落后的教育体制制约科技的发展。
宋代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人的个性发展,不利于科技进步。
从明代开始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学校讲授四书五经,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目的,自然科学一片空白。
相比之下自从1810年西方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柏林大学开办以来,很快成为全世界的大学样板。
中国具有近代色彩的学校出现在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时期,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建立于维新变法时期。
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分析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创就了辉煌灿烂的历史。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内包含着遥遥领先于西方文明的传统科学技术然而到了近代,中国的科技却反而大大落后于西方。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古代中国在科技史遥遥领先的地位在十五世纪后为西方国家所取代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或角度分析:一、近代中国旧科技自身的特点是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
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总是会采取一些措施,试图控制臣民的思想,这势必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而随着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加深,不仅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技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而使得旧的科技体系存在其本身固有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旧的科技体系具有独立性、保守性和排他性。
(二)旧的科技体系对外来科学技术知识的吸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局限性。
(三)旧的科技体系受官学合一制度的制约。
二、封建教育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过程,最终是培养更多的封建统治维护者。
中国的教育制度,自从进入封建社会以来直至近代,大都是实行私塾教学方式。
私塾教学方式较之西方课堂整体教育方法差之甚远。
并且教学方式,既不系统,又不规范,而且只求学生死记硬背,不求学生理解,对于提出新的见解已是惘然了,更不用谈科学技术的创新了,而西方教育在近代则大力提倡科学、实验、技术三者之间的相互联合与循环。
与这种日益进步的教育制度相比,中国曾在世界上占有优势的传统科学不得不在近代被西方自然科学全面超越。
四、腐朽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经济制度完全阻碍了近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与封建君主的论断是想违背的,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压迫下,进步的科技思想被压制了。
五、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是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外因。
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在中国实施经济掠夺、政治渗透、文化控制、军事威胁等各种侵略手段压制中国的发展,试图使中国成为其殖民附庸。
近代中国科技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变得了毫无生机,有何来发展与进步呢?所以,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是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和社会政治的腐败,是有特定的历史因素所决定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论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落后的原因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金国望200811611316摘要: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落后一直是世界讨论是一个热点。
关键字:近代科学落后科学,当今世界重要的主题之一。
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促进西方各国先后走进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而近代的中国却依然处于封建社会,科学技术与西方各国相差甚远。
寻其根源,我认为国近代科学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社会制度的落后。
二、思想没有解放。
三、教育制度的落后。
四、政府政策的影响。
五、学术气氛的低迷。
一、社会制度的落后。
很多人都知道。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相当长的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四大发明曾独领风骚数据百年。
给中国封建社会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到了近代,中国在科学发展方面一直停步不前,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制度的落后。
中国封建社会不支持发展科学,以天朝大国为荣,天子就是最高的标准,很少人会去为科学发展做重要贡献。
《近代中国社会学》作者:杨雅彬二、思想没有解放。
近代中国依然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
自给自足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世物的研究甚少,以至科学发展一直停步不前。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一种社会活动的结果,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
思想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而近代欧洲的科学思想远远超过东方大国的中国。
近代欧洲各国都非常重视科学,无论政府还是国民,都认为一个科学发展是至高无上的。
近代中国在科学思想方面没有得到解放,学习内容依然是四书五经。
依然认为饱读诗经是最好的救国之道,刀剑就能拒敌人国门之外。
历史的发展表明,中国这种落后的思想是导致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
在《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科学革命》一文中,席文认为,中国近代没有发生科学革命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受到科学思想的冲击。
三、教育制度的落后。
近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实行科举制度,虽然近代科举制度出现危机,但近代科举制度对近代科学发展的阻碍却非常大。
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及其原因中国拥有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并曾一度在历史上占据过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近代科技发展上,中国却大幅度落后于欧美等国家。
对于这一问题,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解释,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的落后首先,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的落后是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早期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中,中国欠缺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原因在于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受到旧思想的束缚。
古代中国学者所提倡的“实用主义”和“朴素的政治哲学”等,都存在着中国特有的社会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限制了中国知识领域的创新性和积极性,限制了中国科学发展领域的发展进程。
同时,在中国封闭的政治体制下,由于科学研究受制于朝廷的审查和指导,并且一些有主见的学者往往会遭受到政治上的迫害和排挤,使得中国的科学研究无法自由的发展和进步。
二、文化传统的限制其次,文化传统的限制也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的注重知识和逻辑法则,限制了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古代中国文化传统中,很少有对自然科学的讨论和探索,更多的是思辨和探究宇宙本质和人类命运的道德哲学。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的科学研究大量地依赖着“传统智慧”,并失去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及逻辑严密性。
这样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国的科学研究缺乏创新性,并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三、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摧残不容忽视的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摧残也是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19世纪以来,中国遭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残忍入侵和摧残,使得中国陷入了一片固守和抵抗的情况,中国在战乱中的科技水平不可能有效地获得发展,因此这些人民的区域向其证明了中国的实力。
在这个阶段,中国不仅经济遭受重创,科技也遭遇到了极大的挫折。
而欧美并没有受到同样的挫折,从西方传来的科学技术便彻底地颠覆了中国的传统科技体系,并最终导致了中国的科技落后。
四、缺乏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视此外,中国政治和社会对科技发展的缺乏重视,也影响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进程。
对历史方面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分析中国的封建社会太漫长,缺乏产生近代科技的动力中国的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6年春秋战国到1840年鸦片战争,封建社会长达2300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又是最晚走出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历史最长的国家。
中国的封建社会统治对科技发展的阻碍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近代中国封闭的环境削弱了国人的创新思维,导致国人创新思维减少的环境因素主要指落后的社会制度、闭关锁国的国策等。
没有了创新思维,何来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又怎能不落后?首先,近代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压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
西方在16世纪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快速兴起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对科学技术不断提出新的需求,从而激活了人们的创新思维,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
而当时的中国仍然停留在更加完善的封建主义社会,它不但严重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在思想领域压制创新思维。
统治阶级内部的自保势力反对变革,这是阻碍中国人创新思维发展的一块大绊脚石。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从16世纪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以至于在先进的基础上并未产生世界意义的近代科学。
为什么中国未产生近代科学?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
这个问题,国际科学史界都把它称为“李约瑟难题”。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我的观点。
首先,这一时期中西科技成果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差距加大。
在内容上,中国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大多属于应用科学,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
而同一时期西方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理论科学。
科学家努力的重点,不在于实际的应用,而在于对于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
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科学家所进行的研究大多使用观察和研究的方法,而在中国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代表古希腊数学最高成就的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标志近代科学诞生的牛顿力学,都是充分运用形式逻辑的结果。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形式逻辑就没有近代和现代科学。
中国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古代就有不少影响深远的科学著作, 有灿如群星的科学家, 有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工艺精品, 更有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然而发展到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 世界科学的活动中心也转移到了西方国家。
从16 世纪之后, 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可以说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一、政治方面, 封建专制制度束缚科技继续发展古今中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家政权的支持和正确的科技政策。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里, 长期的官僚制度是科学技术赖以发展繁荣的民主制度的死敌, 统治阶级要求科学技术服从自己的利益,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大量的与手工业生产发展有关的与其切身无关的科学技术就得不到重视, 甚至被遏制。
例如, 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天工开物》一书, 是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总结, 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中都没能得到重视与应用。
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一书, 在他死后150 年才刻印成书, 并且大量手稿散失。
这一切严重阻碍了我国近代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在西欧各国都在主动或被动地顺应历史潮流, 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鼓励发展工商业, 既增加了财富又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特别是在15 世纪下半叶到18 世纪, 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生了本质性的大转折, 18 世纪开始了第一次科技革命, 19 世纪又开始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创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正当西方国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进步的时候, 中国除了落后的官僚制度和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之外, 还开始实行“闭关锁国”。
这一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的作用和一定时期的进步意义, 因为明朝末期, 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盛行,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有利于防海盗和保护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的生活安定。
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之我见
中国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古代有不少影响深远的科学著作,有灿如群星的科学家,有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工艺精品,更有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为什么近代科技诞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为什么明末以后中国科技急剧地从先进变成落后?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近代科技经济落后,归根结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方面,闭关锁国政策与封建专制制度束缚科技继续发展
清朝后期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的统治制度防止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在政治上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闭关锁国的政策一方面遏制了西方资产阶级势力的入侵,保证了统治的稳定;另一方面压抑了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和先进思想的传播,造成了社会与统治的落后。
从根源上说,我国封建专制制度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以农为本,限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西欧各国都或主动、或被动地顺应历史潮流,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工商业,既增加了财富又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经济方面,腐朽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科技的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
这种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满足于一时的风调雨顺,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绝少有改变传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迫切的需求,因而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失去了最根本的原动力,只能在日益没落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轨道上蹒跚而行。
三文化教育方面,儒家文化和封建奴化教育阻滞科技的发展
我国封建教育偏重于政治与伦理道德,轻自然科学。
封建教育是替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一种奴化教育,鄙视技艺。
“八股取士”的选官制度,其考试命题范围是以儒学为主的“四书五经”,培养、选拔出来的是“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奴才,而不是科学人材。
在这种氛围下也就根本不能产生有气魄创立新学说和新理论的科学家,科技发展也就失去了文化基础。
思想文化上的儒家文化氛围也束缚了科学的发展。
西方科学的发展往往都有一个较好的文化氛围,如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增加了理性和科学的意识,也就大大增强了这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氛围,几次科技革命则更是科技史上的辉煌。
而中国是一个封建专制思想文化特别浓厚的国家,儒家文化氛围笼罩着一切,支配着一切,理学的唯心主义,使人们放弃科学的头脑,经学的独断像紧箍咒一样,造成了人们非科学的心态,形成了阻滞科学发展的巨大历史惰性。
四社会价值观导向方面,反功利主义的传统价值观制约着中国近代科技发展
科学界一般认为,功利主义是近代科学技术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社会条件。
中国的功利思想表现为对利禄、社会地位的追求,因而文人都热衷于人文、政治制度。
而西方人追求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寻求个人发展、个人利益及与此相关的物质、精神价值,因而热衷于生产技术和科学。
我国的这种反功利主义思想与西方的功利思想反映了东西方两种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影响着各自国家个人和社会价值取向与国家政策的制定,也就直接间接制约着自然科学家群体的发展壮大。
我国的这种传统价值观与社会环境形成了一种封闭的自我适应的系统,使科学技术在中国受到了窒息。
五社会动荡不安,方案了先进技术的进步
当代中国是指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也就是1840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清朝复辟等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在这一时期追求的是在政界可以取得社会地位而投身到政界。
而另一部分学者则选择去西方学习深造,因为西方不仅有稳定的社会秩序还有浓厚的技术氛围,适合先进的技术研究。
综合以上这几点,所以在近代中国的技术落后于西方,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状况有了极大地改善,我国涌现出一批先进人士,如“三钱”、诺贝尔理论物理学获得者华裔杨振明博士等。
世界上的很多人都相信,新的科技革命的中心不在欧洲不在美国硅谷而是在中国!21世纪中国将是世界科技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