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生活语文一年级《水果》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89.00 KB
- 文档页数:6
9 水果宣化区特殊教育学校蔡乾华教材介绍:《水果》这一课选自冀教版生活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水果的认识和学习,使学生能够辨别出不同的水果,并可以进行简单的配对,懂得吃水果好处多。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各种水果,能够进行简单的配对。
轻度学生可以辨别各种水果,并且能够独立完成配对训练;中度学生可以认识各种水果,说出他们的名称,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完成配对训练;。
重度学生了解各种水果,可以参与到教学中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水果的颜色和形态,引导学生认识、辨别各种水果。
3、情感价值观:通过对水果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吃水果好处多。
教学重难点:能够辨别出不同的水果,并进行简单的配对。
教学准备:水果卡片、水果百宝箱、水果模型、音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点名,准备课本。
二、导入:师:出示苹果模型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是苹果。
苹果属于“水果”家族,它还有许多的朋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水果。
三、新授:(一)认识水果1、苹果:师:出示“苹果”的幻灯片,提问学生这是什么?(集体回答)生:苹果。
师:请一名同学回答。
要求学生能清楚的说出苹果这一词语。
师:真棒。
这是苹果。
苹果是红红的,胖乎乎的。
请同学们再次认识“苹果”。
2、香蕉:师:出示“香蕉”的幻灯片,提问这是什么?(点名回答)生:香蕉。
(回答正确后给学生以鼓励)师:回答的非常正确,给他鼓鼓掌。
这是香蕉。
香蕉是弯弯的,黄黄的,像一弯月亮。
那么现在请你们告诉老师这是什么?(手指着香蕉的幻灯片)在接下来的环节,教师一一出示梨、橙子、西瓜、菠萝、草莓、香蕉、桃的幻灯片,教学生认识这些水果。
(二)水果百宝箱(辨别水果)师:同学们,你们真棒,刚才和老师认识了那么多水果。
现在老师要请出老师的“水果百宝箱”,老师请同学上来,从百宝箱里摸出水果,并说出他的名称,好不好?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为什么请出水果家族吗?因为老师想告诉大家,水果不但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还有维生素及其他营养,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
培智生活适应《水果拼盘》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活适应》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水果的认知与选择,以及水果拼盘的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常见水果的特点、营养价值及正确食用方法,并掌握制作水果拼盘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水果的名称、特点及营养价值。
2. 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水果、制作水果拼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果的认知、选择与水果拼盘制作。
难点:如何正确搭配水果,使营养均衡;如何创意设计水果拼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水果模型、水果拼盘制作工具。
学具:水果、刀、砧板、盘子、一次性手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分享水果的食用体验。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水果种类、特点、营养价值及正确食用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如何挑选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挑选水果,根据所学知识制作水果拼盘。
5. 互动交流(5分钟)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各组作品,强调正确选择水果、创意设计水果拼盘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水果认知:名称、特点、营养价值。
2. 水果选择:新鲜、成熟、无病虫害。
3. 水果拼盘制作:步骤、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家人制作一份水果拼盘,并记录制作过程。
2.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水果,创意设计水果拼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水果的认知、选择与拼盘制作,但在创意设计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水果知识,尝试制作不同主题的水果拼盘,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水果的选择与搭配2. 水果拼盘制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3.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践一、水果的选择与搭配(2)水果搭配应根据营养均衡原则,充分考虑水果的颜色、口感、营养成分等因素。
培智生活适应《水果拼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活适应》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水果的认知与拼盘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常见水果的名称、特点及营养价值,学会制作简单的水果拼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常见水果的名称、特点及营养价值。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水果拼盘。
3. 增进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见水果的名称、特点及营养价值;水果拼盘的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水果模型、实物水果、刀具、砧板、拼盘模具。
学具:每组一份水果、刀具、砧板、拼盘模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水果的名称,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介绍常见水果的名称、特点及营养价值。
(2)讲解水果拼盘的制作方法。
3.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水果拼盘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例题:如何搭配水果拼盘?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常见水果名称、特点及营养价值。
2. 水果拼盘制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设计一份水果拼盘。
答案要求:包括至少3种水果,色彩搭配合理,具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常见水果的名称、特点及营养价值,学会了制作简单的水果拼盘。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水果拼盘,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之中,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实践操作的安全性与指导;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与拓展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效性。
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水果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描述水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认识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描述水果,如口感、味道等。
教学活动:1. 展示水果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用语文描述水果的口感和味道。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第二章:认识颜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基本的颜色,如红、黄、蓝、绿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颜色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表达颜色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的颜色,如红、黄、蓝、绿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颜色。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认识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描述颜色,如颜色的深浅、明暗等。
教学活动:1. 展示颜色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颜色。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颜色的名称和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用语文描述颜色的深浅和明暗。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第三章:认识数字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基本的数字,如1、2、3、4等。
2. 培养学生数数和识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文表达数字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的数字,如1、2、3、4等,让学生数数和识数。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认识数字的名称和顺序。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表达数字,如数的多少、大小等。
教学活动:1. 展示数字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数数和识数。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数字的名称和顺序。
3. 学生分组讨论,用语文表达数字的多少和大小组合。
4. 学生展示自己的表达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2024年培智生活适应《水果拼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培智生活适应教材第四章《营养与健康》,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水果拼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常见水果的营养价值,学会制作简单的水果拼盘,并培养健康饮食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水果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水果拼盘。
3.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养成合理搭配饮食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果的营养价值及其搭配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水果拼盘,培养健康饮食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水果拼盘制作视频、实物展示台、水果刀、砧板、模具等。
学具:每组一份水果拼盘材料(包括苹果、香蕉、橙子、葡萄、沙拉酱、叉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讨论水果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常见水果的营养价值,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水果拼盘制作视频,讲解制作步骤,强调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4.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水果拼盘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水果拼盘》2. 内容:常见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营养价值: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制作步骤:准备材料、切割水果、拼盘装饰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家人制作一份水果拼盘,并拍照分享至班级群。
2.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和家庭成员口味,选择合适的水果进行搭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但在水果切割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不同口味的水果拼盘,了解其他水果的营养价值,培养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一、教案名称: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水果二、教学目标:1. 让智障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词语描述水果的名称。
3.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
三、教学内容:1. 教学水果名称:苹果、香蕉、橙子、草莓、葡萄等。
2. 教学水果特点:形状、颜色、味道等。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拿出一些水果,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水果的名称和特点,如“这是一个苹果,它是圆形的,红色的,吃起来甜甜的”。
3.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念水果名称,并尝试自己描述水果的特点。
4. 应用: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找出隐藏的水果图片,加深对水果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看是否能积极参与水果描述和游戏。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观察是否能正确书写水果名称。
六、教学资源:水果图片、水果实物等。
七、教学时间:40分钟。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难懂的词汇。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出家里或超市的水果,尝试描述水果的特点。
2. 家长签字确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反馈。
十、教学拓展:1. 开展水果品尝活动,让学生在品尝水果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水果。
2. 组织学生参观果园,亲身体验水果的生长过程,提高他们对农业的认识。
六、教案名称:培智生活语文教学教案第二章——认识数字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如1、2、3、4、5等。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词语表达数字。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观察力。
八、教学内容:1. 教学数字:1、2、3、4、5等。
2. 教学数字特点:大小、形状等。
九、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拿出一些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2. 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字的名称和特点,如“这是一个数字1,它是最小的数字,形状像一个棍子”。
认识水果说课稿(特殊教育)(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认识水果》说课稿一、说教材及学生分析:我所选择的说课内容为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教材第一册第4课《认识水果》。
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是认识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说话练习。
我所说课的班级是一年级,这个班级共有8名学生,年龄范围在8~10岁,智商范围在35~70之间,本班级轻度学生3名,中度学生3名,重度学生2名。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我采用了分层教学法。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要求,结合弱智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形象、直观演示并结合多媒体教学,使轻度学生认识四种水果的名称、颜色,即(苹果、香蕉、橘子、梨)掌握“这是……”、“我最喜欢……的句式。
中度学生认识四种水果的名称、颜色、并会说“这是……”的句式,重度学生认识四种水果的名称及颜色。
2.发展目标:通过观察以及动口、动手能力,提高轻度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通过感知觉刺激,提高中、重度学生发音的准确性。
3.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活动中,树立自信,提高生活常识技能来补偿缺陷。
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学习,用适合每个学生的目标来挖掘他们的潜能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我所确定的本课教学重点为:使学生认识四种水果,并会说“这是……”、“我喜欢吃……的句式。
教学难点:让语音障碍学生清楚表达所学内容。
四、说教法、学法:低年级儿童注意力易于分散,自我控制力差,且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较正常儿童低下,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易采用变化多样、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多方面的刺激,时时保持一种新鲜感、兴奋感,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大脑疲劳。
因此,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听一首跟水果有关的歌曲,让学生说出听到了哪些水果的名字,从而导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