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T煤矿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报用户)
- 格式:doc
- 大小:158.51 KB
- 文档页数:25
一、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回用概况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年产量居世界之首,一般情况下,每挖1吨煤,矿坑排水量约,但大多数煤矿,每挖1吨煤可排放2-3m3的水,2005年山西煤炭产量约亿吨,这就意味着有13亿吨水资源受到破坏,水量排放之大,水资源浪费之多触目惊心。
煤矿开采,使原来水质良好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大量煤粉。
岩石粉尘、悬浮物、人为污染和微生物进入水中,有的矿井水中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硫化物和总硬度等较高。
所以,矿井排放大量超标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水质污染、地下水系统破坏,使很多煤矿生产、生活用水无源。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由于产业特点,煤矿本身是用水大户,在井下消防防尘、洗煤、职工洗浴、绿化及生活都需要用大量的水。
矿井废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何处理回用,多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目前国内采用的处理方法仍然是传统工艺,该工艺虽然处理回用水效果较好,但工艺落后,设备、设施复杂,工程投资大,占地面积多,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不方便,所以,多年来没有在全国普遍推广应用。
为了克服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回用传统工艺的不足,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反复改进终于研制成功《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回用设施》与高效水处理剂组合新技术,为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回用开创出一条新途径。
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有较好的回报。
对煤炭行业、环境保护实现循环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矿井排放水在呻吟,重复利用势在必行。
二、处理原理将矿井废水打入多功能水处理设施内,当水和水处理剂接触混合后,利用有机无机复合协同作用,使胶粒互相粘附,絮凝体由小变大而沉降,从而在一瞬间完成混凝全过程。
三、工艺流程矿井废水打到多功能水处理设施的同时,将已配制好的水处理剂适量加入多功能水处理设施内,经自行推流、混合后,静置20-30分钟即可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而排放或回用。
四、实用新型煤矿矿井废水处理设施专利技术的特点1、工艺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多功能水处理设施,设计了推流,搅拌,混凝、沉淀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处理回用设施,一个处理池,取代了传统工艺的多个处理池和多台提升泵、反冲洗泵和净化设备。
第一章方案概况1.1项目名称150方每天生活污水处理工程1.2设计规模、水质及排放标准1)设计规模根据甲方提供资料:日处理量:150m/d ;设计按每天20小时运行,即每小时设计处理量为7.5吨/小时。
2)设计水质出水水质根据甲方提供资料,该项目中处理的废水主要来自居民生活用水,其中进出水质指标如下表所示:原水水质:(按常规生活污水)出水水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 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1.3工艺流程1.4主要构筑物及设备一体化生化污水处理设备、格栅、潜污泵、回流泵、排泥泵、罗茨风机、氧化氯发生器、液位控制系统、电控系统等。
1.5工程投资地基投资:甲方负责设备投资:358277元;工程总投资:1.5处理成本本工程设计处理成本为0.375元/方污水第二章依据与设计原则2.1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 《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范》CECS97:97(7)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8)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1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68-2001(1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2008(16)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7)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18)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19)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20) 其它给水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有关技术规范;(21) 本公司对同类水质情况的实验分析和部分工程数据;(22) 业主提供相关文件资料等;2.2设计原则和思路1) 、依据污水水质特点,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实用性和先进性兼顾,保证污水达到用户要求的出水指标排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出力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B排放标准。
煤矿废水整治方案背景介绍煤矿废水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水。
由于煤矿生产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水体污染,而废水的排放不仅对水体产生污染,还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煤矿废水的污染源头主要来源于矸石堆中的渗滤液、选煤厂废水、洗煤废水和煤矸石库的渗滤液等。
为了保护水质资源,同时维护现有煤矿生产的需求,急需开展煤矿废水的整治。
整治方案废水处理工艺根据煤矿废水的性质和治理需求,选用逐级厌氧/好氧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
逐级厌氧/好氧工艺逐级厌氧/好氧工艺是采用一种生物处理方式,是通过一系列好氧和厌氧反应,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质。
逐级厌氧/好氧工艺操作简便,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整个逐级厌氧/好氧工艺分为以下几个单元:1.预处理单元 - 在这一单元中,废水中可能存在的多余物质会被通过筛选和沉淀的方式去除,从而简化废水的治理过程,同时在后续的厌氧和好氧单元中也会获得更好的运行效果。
2.厌氧单元 - 在这一单元中,通过好氧单元中产生的污泥将有机废物转化为有机肥,以便后续的运用。
流出的水质已较为清洁,准备进入后续的好氧单元进行处理。
3.好氧单元 - 在这一单元中,会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质。
在此单元结束后,已基本上达到出水要求。
废水回收利用经过逐级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质已经得到很好的清除。
因此,对于使用场合的稀缺场合,可以对此类废水进行再处理,以进行回用。
废水回用场合•绿化景观喷灌•工业循环冷却用水•煤矿厂区卫生用水等结论在环保治理和节约用水的问题上,对煤矿废水的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进行逐级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并进行后期回用,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污染产生。
尽管对于煤矿整体而言,废水治理投入和后期运维成本会增加,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提升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煤矿废水整治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煤矿废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根据有关数据测量,煤矿废水中总悬浮物、COD、BOD、氨氮等指标均严重超标。
这种污染不仅危害到周围的环境和水源,还对人民群众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威胁。
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煤矿废水整治方案是当务之急。
废水来源煤矿废水是指在煤炭开采、加工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水。
主要包括地下水、工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洗车废水、消防供水等废水。
不同来源的废水指标不同,需要针对不同来源的废水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废水污染成分煤矿废水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氮、磷等。
这些污染物的剧毒性对环境和生物系统都产生很大的威胁,对河湖等水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
废水整治方案针对不同的废水来源和污染成分,制定合理的煤矿废水整治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些常用的煤矿废水整治技术包括: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针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其他杂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如:沉淀、过滤、膜分离等。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将某些化学物质添加到废水中,使其与废水中的有机物、金属离子等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如:氧化、还原、 pH 调节等。
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来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如氨氮和磷酸盐。
生物处理技术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常见的好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MBR膜生物反应器等。
监测和评估整治过程中需要对废水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保证整治效果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监测和评估需要遵从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对废水的排放指标和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
结语煤矿废水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工艺和应用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改善和创新,以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和安全排放。
未来的煤炭开采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废水产生,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发生,依法依规进行废水处理,以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废水整治方案煤矿废水是煤炭生产中产生的含大量固体颗粒和化学物质的废水。
如果煤矿废水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危害。
为减少煤矿废水的对环境的危害,制定了如下的煤矿废水整治方案。
一、废水初步处理废水初步处理是为了去除废水中悬浮的固体物和其他杂物,以保证后续处理的顺利进行。
废水初步处理采用自来水厂的混凝沉淀法进行处理,该方法可去除煤矿废水中的固体物和悬浮物。
二、废水中频繁出现的化学污染物处理煤矿废水中存在着大量的化学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氨氮、硫酸盐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① 处理重金属重金属是煤矿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比如铅、汞和镉等。
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因此需要采用化学法去除。
在处理重金属过程中,可以采用沉淀、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进行去除。
② 处理氨氮氨氮对于环境而言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
因此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氨氮进行去除。
处理氨氮可以采用生物除氮法或者物理化学法。
其中,生物除氮法在实践中的效果相对较好,可以对氨氮进行高效的去除。
③ 处理硫酸盐硫酸盐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而且硫酸盐对于环境中的微生物也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因此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硫酸盐进行去除。
处理硫酸盐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法或者生物处理法进行去除。
三、净化生物法处理净化生物法是目前煤矿废水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微生物来降解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质。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
通过好氧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质后,废水变成了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有机物,从而满足了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需要。
净化生物法可以根据废水情况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脱氮除磷法等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四、二次深度处理经过前几个步骤的处理之后,虽然废水的水质已经比较好,但还是需要对废水进行二次深度处理。
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废水的水质和达到排放要求。
高浓度废水处理(150t/d)设计方案宜兴市远大水处理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概述一、概况二、设计依据及规范三、工程设计范围第二章: 方案设计一、设计规模与水质标准二、处理方案与流程三、主要处理构筑物作用及特点四、主要处理构筑物表五、主要设备表六、处理构筑物对主要污染因子去除率预测七、建筑及结构八、配电及设备控制九、防腐措施十、防噪声措施第三章: 项目实施及工程管理一、项目实施二、工程管理第四章: 运行成本及效益分析一、运行成本二、效益分析第五章、工程费用一、土建费用二、设备费用三、材料费用四、其它费用五、工程总费用第六章、售后服务第七章、沼气的利用第一章概述一、概况该企业属生物肥料行业,废水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水污染物浓度高,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
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废水必须经严格处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
二、设计依据及规范、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3、《纺织染整工业污染排放标准》GB4287-92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96;三级标准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6、《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4-19927、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三、设计指导思想1、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确保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2、选择流程灵活、运行管理方便、功能稳定可靠的处理工艺。
3、设备选用兼顾实用性和先进性,选择处理稳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运转灵活、适应性强,维修量小。
4、选择流程时尽可能减少运行费用,降低造价。
5、设计中尽量利用现有场地,并留有余地,以利于操作管理及维修保养。
6、设计中尽量考虑操作自动化,以减少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7、排出物有效利用,消除二次污染。
四、工程设计范围本方案的设计范围为本污水处理站内的工艺、土建和电气设计。
从污水进格栅井开始,污水排放口结束。
第二章方案设计一、设计规模与水质标准业主提出以下设计规模与水质要求:设计处理水量: Qd=150m3/d;Qh=6.25m3/h;进水水质: CODcr: 52000mg/l;BOD5: 27000mg/l;SS: 3700mg/l;PH: 4.5;处量后排放水水质标准: CODc:≤500mg/l;BOD5:≤300mg/l;SS:≤400mg/l;PH: 6-9二、处理方案与流程(1)本项目废水主要为高浓度有机废水,本方案结合水质特点及厂方要求、选择合理的工艺路线,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云南生物研究所150m3/d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方案云南润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7月25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 (3)第二章工程承包范围 (3)第三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 (3)第四章设计范围及原则 (5)第五章污水来源、性质、水量、水质 (5)排放标准及设计规模 (5)第六章、工艺系统设备配置要求 (7)第七章设计处理工艺及说明 (10)第八章总体设计技术参数 (17)第九章二次污染防治 (27)第十章各单元设施处理效果分析表 (29)第十一章电气控制和生产管理 (29)第十二章环境经济效益指标 (32)第十三章方案特点 (33)第十四章建筑与结构设计 (34)第十五章售后服务方案和承诺 (35)第十六章供货范围 (37)第十七章生活污水回用处理设备报价清单 (41)第一章工程概述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主要设备为钢结构,考虑到服为区周边环境和卫生问题,故该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决定采用全埋地式结构,上部覆土,种植花木、草坪,进一步美化环境。
第二章工程范围1、整套污水系统的设计包括方案的深化设计,详细的工艺计算说明书、各工艺参数,中水处理站设计、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安装施工、生产调试、试运行及人员培训。
2、污水处理系统设备、计量及材料的供应及安装。
3、污水处理系统各设备之间的管道及阀门等附件的供应及安装、电控系统等的供应及安装。
4、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试、试运行及验收(最终验收必须经当地权威环保部门审查通过)。
5、污水处理系统设备的制造、运输、培训、质保期服务、售后服务以及其它相关服务等工作。
第三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一、设备的制造及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试运行及验收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环保部门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应执行以下环境质量标准: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的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表4中一级标准;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4中二级标准;5、《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J87-85)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物接触氧化成套装置”标准(HCRJ10-1999)二、工艺方案主要采用但不限于如下设计规范及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200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水污染排放标准》 GB4426-8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88《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3)《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32-78)《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6-83)《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SDJ8-83)《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城市区域黄鲸噪音标准》(GB3095-9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第四章设计范围及原则1、排入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均为生活污水,废水自流至生活污水调节池合并处理;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有关回用水标准后用作校区的绿化,冲厕、校区道路清洗、车辆清洗等。
项目名称:煤矿矿井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120m3/h(2560m3/d)设计处理工艺:由于本矿井水呈强酸性,铁、锰含量超标严重,针对水质特点,本设计采用如下处理工艺:矿井水预曝气调节池中和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重力式无阀滤池消毒池回用水池出水排放标准: 排污口1、《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2、《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12-1999)3、《煤矿井下水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06)项目名称: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10m3/h(240m3/d)设计处理工艺:生活污水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排水出水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目录一、概述 (5)1.1、地理位置及对外交通 (5)1.2、设计依据 (6)1.3、设计原则 (7)二、矿井水处理技术方案 (8)2.1、矿井污水来源 (8)2.2、设计水质、水量 (8)2.3、排放标准 (9)2.4、矿井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及说明 (11)2.5、主要处理工艺构筑物及设备设计技术参数 (13)2.6、工程概算 (20)2.7、污水处理运行费用分析 (22)三、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23)3.1、项目设计处理量、原水水质及处理要求 (23)3.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说明 (24)3.3、主要工艺构筑物及设备设计技术参数 (25)3.4、工程概算 (27)3.5、污水处理运行费用分析 (28)四、附件 (29)附件1 矿井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9)附件2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9)附件3 总布置图 (29)一、概述1.1、地理位置及对外交通1)地理位置煤矿位于境内,隶属管辖。
矿区范围:东经105°49′13″~105°49′48″,北纬26°42′57″~26°43′39″。
2)对外交通煤矿(技改)直线距离城直线距离7.5km,矿区距S307直距770m,S307从矿区南面经过。
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办法设计一、废水的特点1.高浓度:煤矿矿井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煤尘、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浓度较高。
2.酸碱性较高:废水呈酸性或碱性,酸性主要来自于煤的氧化,碱性来自于矿井降雨以及尾矿和尾矿库的渗漏。
3.悬浮物含量高:废水中含有煤矸石、泥浆和颗粒物等悬浮物,严重影响水质。
4.腐蚀性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盐、氯化物和硫化物等化学物质,对设备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二、处理流程1.预处理:主要是对废水进行初步的处理,包括除沉砂、除渣、除气、调节酸碱度等,以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影响。
2.中处理: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3.后处理:对中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主要是调节pH值、除去残留的污染物和消毒。
三、技术措施1.物理方法:包括混凝、沉淀和过滤等。
通过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淀或过滤的方式将其分离。
2.化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对污染物进行沉淀、络合或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可以使用聚合氯化铝等混凝剂和活性炭等吸附剂。
3.生物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例如,可以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或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四、设备选型根据废水的特点和处理流程,可以选择适合的设备进行废水处理。
例如:1.除尘除渣设备:可以选择沉淀池、格栅滤池等设备,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2.混凝剂投加装置:根据处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投加装置,如搅拌桶、混合器等,用于混合和投加混凝剂。
3.生物处理设备:可以选择好氧生物反应器、厌氧生物反应器或人工湿地等设备,用于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4.过滤设备:根据处理流程选择合适的过滤器,如压力过滤器或沸石过滤器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残余污染物。
总之,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办法的设计需要根据废水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合理的方案选择和设备选型。
通过预处理、中处理和后处理等工艺流程,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实现废水的排放标准和循环利用要求。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2014年十月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设计标准与规1三、设计原则1四、设计围2五、设计条件25.1进水水量、水质25.2.、出水水量、水质2六、工艺流程与说明26.1工艺流程图26.2工艺流程说明36.3技术(设备)特点3七、各处理单元功能与技术参数107.1调节池107.2缺氧池117.3好氧池127.4MBR膜池127.5消毒渠157.6清水池167.7污泥池167.8设备间16八、运行费用17九、工程预算1710.1构筑物一览表1710.2设备一览表18十、处理效果、效益分析1911.1处理效果分析1911.2环境效益和影响分析19十一、售后服务19一、工程概况本项目排污水水源为办公楼的综合生活污水处理新增项目。
原排污管网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接入市政管网。
园区绿化面积大,对绿化用水的需求量大,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满足绿化喷灌的需求,院区决定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用于绿化,达到节水的目的。
中水处理站的设置既可减少院区污染物的排放,又可减少对市政给水的需求,从而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设计标准与规《室外排水设计规》(GBJ14-8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J15-88)《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 (GB/T50335-2002)《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GB50046-95)《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GBJ9-87)《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GBJ69-8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GBJ87-85)《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5)《低压配电装置与线路设计规》(GB50054-95)《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GB50060-92)《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 (GB50055-9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膜生物反应器相关技术规程三、设计原则采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管理简单,适用于项目的工艺,使先进性和可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150m3/d煤矿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四川省浩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期:2012.04目录煤矿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四川省浩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第一章工程概况 (2)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3)第三章设计水质水量 (5)第四章处理工艺的选择 (6)第五章处理工艺设施简要说明 (9)第六章系统技术性能参数说明 (12)第七章电器与控制 (16)第八章污水处理设施布置 (17)第九章环境影响分析 (18)第十章经营管理 (19)第十一章方案特点 (20)第十二章服务承诺 (21)第十三章系统设备清单及报价 (23)第十四章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公司受业主委托,本着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根据给排水有关设计依据,结合公司所做的污水工程经验,按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对该项目做以下具体的方案设计,为用户提供较为理想、投资省、处理效果好的工艺设备。
设备采用A/O 生物处理新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无需专人管理。
对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方决策和参考。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
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生活污水处理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地区污水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
针对该生活区的具体污水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主要设备采用优质的钢结构的箱体,考虑到生活区内周边环境和卫生问题,故该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决定采用全埋地式结构,上部覆土,可种植花木、草坪,进一步美化环境。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水量等基础资料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2)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修订(GBJ14-87)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6-87)8)《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9)《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11册)(2)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
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PLC全自动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5)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系统运行成本;6)在工艺设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周期变化。
采用一套7m3/h(150m3/d)污水处理设备,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变性、适应性和先进性;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艺,以降低污泥产生量;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间和场地。
(3)设计范围1)从污水处理格栅井开始到处理设备的排放口为止。
2)污水工程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选型,工艺设备的结构布置,电气控制说明等设计工作。
3)污水处理工程的钢砼工艺结构,设备的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
4)污水工程的动力配线,由业主将主电引至污水工程的配电控制箱,配电分配箱至各电器使用点将由我厂负责。
5)不包括废水的收集管网及废水排出界区的外排水管网。
第三章设计水质水量1、污水来源综合矿渣废水和生活污水。
2、污水性质综合矿渣废水和生活污水。
3、污水水量根据设计单位估算,方案按一套7m3/h生活污水设计处理运行。
4、设计出水水质序号项目出水1 COD (mg/l) ≤602 BOD (mg/l) ≤203 SS (mg/l) ≤204 PH 6~9污水排放标准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第四章处理工艺的选择1、污水水量与水质情况分析1)、本项目污水来水不均匀程度较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KZ=2.0),由于水量与水质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性,因此必须考虑设置均质均量的调节池。
2)、本类废水BOD/COD值约0.5,可生化性较高。
3)、排放要求中对病毒指标有要求。
4)、根据环保部门对污水排放的要求,本污水处理工艺除了去除有机物外还应能去除氨氮,使出水达到排放要求。
2、选择思路根据上述进出水水量和水质的情况,我方考虑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必须依照如下思路:1)、总体思路采用成熟可靠的A/O生物接触氧化法为处理工艺,同时辅以格栅拦截、沉淀池澄清、消毒剂消毒等物化处理手段;2)、首先通过格栅拦截,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目的是初步降低无机颗粒物质的含量,提高污水的同一性和可生化性;接着由提升泵定量提升至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经调节后的污水通过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法,利用生物膜的作用使有机污染物首先转化为氨氮,同时通过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过程既去除有机物又去除了氨氮。
生化池配以新型的高密型弹性立体填料,该填料具有负荷高、施工简易、体积小、运行稳定可靠、管理方便、维修更换方便等优点;生化池的出水进入二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二沉淀池具有固液分离效果好、投资省、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强、施工简易等特点;二沉淀池出水进入消毒池,进行消毒处理,经消毒处理后能确保污水经处理后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3、工艺流程简捷、工程造价低、运行经济、便于管理。
3、推荐方案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经过上述工艺比较,本污水主要工艺过程设计如下:矿渣废水通过沉淀后进入调节池,生活污水通过机械格栅拦污后的污水直接进入调节池,设置调节池的目的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为防止悬浮物在调节池内沉淀,在调节池底布有穿孔曝气管,采用间隙曝气。
本工程污水中有机成份较高,可生化性较好,因此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是最经济的。
由于污水中氨氮及有机物含量较高,特别是有机氮,在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有机氮会以氨氮形式表现出来,氨氮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标,因此污水处理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即生化池需分为A级池和O级池两部分。
调节池内污水采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A级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
在A级池内,由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将NO2--N、NO3--N 转化为N2,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所以A级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O级生化池的有机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进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
经过A级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较高的氮氨存在,为使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趋于完全的情况下,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特设置O级生化池。
A级池出水自流进入O级池,O级生化池的处理依靠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源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O2--N、NO3--N。
O级池出水一部分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另一部分回流至A 级池进行内循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
在A级和O级生化池中均安装有填料,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依赖于附着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来完成的。
在A级池内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级生化池内溶解氧控制在3mg/l以上,气水比控制在约15-20:1。
O级生化池一部分出水回流进入A级池,;一部分流入竖流式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
沉淀池固液分离后的出水自流进入消毒池,经消毒后即可直接排放。
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由气提装置,一部分提升至A级池,进行内循环;一部分提升至污泥池;污泥池内浓缩后的污泥外运处理。
污泥回流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如下矿渣废水矿渣污泥定期外排生活污水 泵 泵出水氯片 杂物定期清运上清液回流 剩余污泥定期抽吸外排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3)污泥处理工艺通常小型的污水处理站污泥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污泥浓缩机械脱水处理;二是污泥干化处理。
考虑污泥浓缩机械脱水处理业主投资大,而污泥浓缩干化处理对周围卫生有影响。
由于本工艺中设有污泥消化系统,产生污泥量极少,为此,本工程产生的污泥只作简单的浓缩处理后,由人工每年清理外运作农肥。
污泥池沉淀池 格 栅 井 调 节 池 A 级生化池 O 级生休池 二 沉 池 消毒 池 风 机初 沉 池第五章处理工艺设施简要说明●沉淀池(钢砼)矿渣排放废水进入沉淀过滤池,沉淀池为竖流式沉淀池。
沉淀池主要沉降矿渣杂质及悬浮物,上清液自留进入调节池,沉降污泥定期靠泵提至污泥池的沉砂池部分。
尺寸为2200×1800×2500mm。
●格栅井(钢砼)格栅井设置于调节池内污水源头进水一端,设计考虑节约用地和投资。
格栅井内设置手动格栅,通过格栅拦截去除生活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固体、纸屑,保护水泵及后续管路系统不被堵塞。
采用机械格栅,格栅井尺寸为600×1800×1200mm。
并在格栅井上设置盖板,防冻。
●调节池(钢砼)污水经管网收集后进入该池(含油污水及粪水需先进行相应预处理),调节池的设置主要是强化预处理的作用,其功能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沉淀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杂质,便于沉积物的清理工作,延长后续调节池的有效容积;二是隔油作用,能够将污水中的部分浮油通过污泥吸附及拦截去除;三是通过水解、酸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固体及不易生物降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以保证后续调节池不累积於泥和有效保证潜污泵不堵塞、卡死等,大大延长潜污泵的使用寿命,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去除效率;四是调节作用,由于来自各进的水质、水量均不一样一般高峰流量为平均处理量的2-8倍,因此为使污水处理系统连续稳定地运行,并且可调节污水的浓度,沉砂调节池的设计有效容积一般为平均处理量的4-8倍,内置潜污泵,以保证一定的额定流量提升至污水处理设备,提升泵选用CP系统沉水式污泥泵。
该泵采用不阻塞型叶轮设计、过流通道大,污物通过能力强;具有使用寿命长、能耗低等特点。
调节池部分池底设穿孔曝气管,定期曝气,以充分调节水质和水量。
调节池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6小时,有效容积:42m3。
材质为钢砼结构。
●沉淀池调节池出水自流进入沉淀过滤池,沉淀池为竖流式沉淀池,其表面负荷为1.18m3/m2·h。
沉淀池主要沉降矿渣和小的悬浮颗粒,上清液自流入生化池,沉降污泥定期提至污泥池部分。